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调畅气机探寻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认为功能性便秘责之周身气机不畅,气滞致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治疗上以调畅气机为原则,采用复脾胃升降之序、肝肺左升右降之法。  相似文献   

2.
肝肺气机升降循环体现了"肝左肺右,气机左升右降""金木相制,气机相得""气血流注,开合于肝肺二经"等中医理论。肝肺气机升降轴逆乱,则百病生。临床根据肝肺气机升降乖戾、脾胃气机失调、阴阳失调以及久病入络等病机,可采用散肝收肺、调和脾胃、平肝润肺、通利络血等治法,拟柴胡、桔梗、苦杏仁,蒺藜、桑叶、天冬等组药,四逆散、镇肝熄风汤、麻黄汤等经方调和肝肺气血,治疗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3.
裘黎明 《四川中医》2001,19(11):6-7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机理繁杂,肠腑气机升降失调是形成便秘重要病机之一。因此,治疗便秘不宜单纯通下,调畅气机,也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频发咳嗽基本病机为气机升降失常、肺气上逆,又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可见病位与脾胃、肝、肾、大肠等皆相关。肺主气,司呼吸,故气之为病,首责于肺,肺气宣降失常,郁闭于胸或上逆而出现咳嗽;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浊气不降,清气不升,气道壅塞不畅发而为咳;肝升肺降,左不升,右不降,道路不通则为咳;金水相生,肺肾同源,肾气足摄纳肺气定喘,肾失摄纳则气上涌而咳。咳嗽往往涉及多个脏腑功能,恢复肺气宣降正常是治疗咳嗽的首要任务,同时协调机体大升降治疗咳嗽,从本论治。本文以气机升降理论为指导思想,从宣肺、疏肝、调畅脾胃、助肾纳气等方面入手,介绍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顽固性频发咳嗽。  相似文献   

5.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证,其发病机理繁杂,肠腑气机升降失调是形成便秘重要病机之一.因此,治疗便秘不宜单纯通下,调畅气机,也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李权  张学新  刘艳军 《河北中医》2016,(12):1768-1771
古代中医认为胸痹的病机是上焦阳虚,阴寒之邪乘虚而居阳位,导致胸中闭塞,气机不畅,阳气不通,故多以温通胸阳的方法治疗胸痹。名老中医范振域认为,人体气机的出入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主要的功能,胸痹发病的重要病理是气机失调,故"通"法治疗胸痹是以调畅气机为首要的治疗方法。调畅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将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宣通肺气,通降胃气,疏肝理脾,温通心肾,通降脏气,调畅全身气机,使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津液运化正常,则胸痹诸症皆除。  相似文献   

7.
乔普荣  汤琪  李芳  呙清临  徐俊 《河南中医》2023,(7):1006-1009
“调愆”为王孟英治疗内伤杂病的法则,也是其治疗老年便秘的指导思想,具体为宣肺降气、疏肝平肝、燮理中焦三法。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宣发肃降则腑气通顺;肺为水上之源,肺叶布津则肠腑濡润,故王孟英常从肺论治便秘,对于他脏气机愆滞所致之便秘,王孟英仍以宣降肺气法治疗。肝气在左,其性升发;肺气在右,其性敛降,两脏气机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称为“龙虎回环”,肺肝升降之环共司大肠的传导糟粕功能,故王孟英治疗老年便秘亦多从疏肝平肝论治。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运行之中轴,脾气不足,推动无力,胃不降浊,腑气不通,皆可导致便秘,故调理脾胃也是治疗老年便秘的重要途径。王孟英遣方用药注重气机的调畅,强调药贵流通、浊药轻投,与“调愆”思想相呼应。由于老年人年高体弱,王孟英虽用峻下药,只以丸药缓投,且临证寻察病因,兼顾体质。  相似文献   

8.
源于《黄帝内经》的"左肝右肺"理论是基于前人对方位及气机升降的认知而产生的。它高度概括了肝肺之间气机一升一降的运动关系,肝肺是气化的始点和终点,肝肺气机升降异常可出现气郁、气逆、化火、痰凝、血瘀等多种气血运行不利的病证。"左肝右肺"理论对临床治疗肝肺两脏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认为气机的运行与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正所谓"百病皆生于气"。了解脏腑之间的气机运行规律,通过调畅气机升降治愈疾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手段。通常将脏腑气机的运动形式比喻成一个"圆",其与肝与肺,心与肾,脾与胃,肺与大肠、膀胱之间的功能相关。如运用左肝右肺之法治疗久嗽、鼓胀,心肾相交之法治疗不寐、心悸、遗精,脾胃升降之法治疗中焦湿邪,提壶揭盖之法治疗癃闭、便秘。结合药物性味升降理论探讨中医气机运动形式及具体方药的应用,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医整体治疗思维及古人遣方用药的真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治疗较为棘手,中医多从风邪[1]论治。导师王琦教授善从气机升降理论入手进行辨证施治,指出气机升降逆乱、肺气上逆作咳为基本病机,主要病位在肺、肝、脾胃。其中肺气上逆者,治以肃肺止咳;肝气郁结,肝火犯肺者,以疏肝理气兼以清热为法;脾胃气机逆乱,脾失运化生痰者,以理气化痰为法。临证时多以调理气机升降为基础,使气机调畅、肺宣发肃降功能恢复正常,则咳自平。  相似文献   

11.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对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临床组方用药有重要价值。气机升降有序是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必要条件,是人体“内稳态”的具体表现形式。肠道微生态在脾胃湿热证形成的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影响脾胃、肝、肺气机升降,导致脾胃湿热证的发生发展。因此,可通过调畅气机改善肠道微生态失衡以治疗脾胃湿热证。本文基于气机升降理论,阐述脾胃湿热证与肠道微生态关系,有助于揭示脾胃湿热证的微观机制,为中医辨治脾胃湿热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调畅气机和湿热病的关系、治上焦湿热,重在宣畅肺气、治中焦湿热,重在恢复脾胃升降之气机、治下焦湿热,重在宣化膀胱之气4个方面对调畅气机在湿热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大科主任黄穗平教授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FD)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出色的疗效。该研究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算法对黄穗平教授辨治痞满的经验进行研究、总结。结果表明,黄穗平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气机失调"是痞满发生的核心病机,治疗痞满应以"健脾理气"为大法,其中补益脾胃是治本之法,调畅气机是治标之法,治疗应时刻注意顾护脾胃正气,并注意调畅脾胃升降气机和调理肝之气机。脾气健运则脾胃气机升降有序,脾气得升,胃气得降,痞满自消。  相似文献   

14.
浅谈调畅气机治疗功能性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艳春 《光明中医》2007,22(9):27-28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中医学认为大肠为传导之官,便秘的病位在大肠,大肠的传导功能离不开气机的升降出入,所以治疗便秘可采用调畅气机之法.在脾:健脾顺气通便;在肺:宣肺降气通便;在肝:疏肝理气通便;在肾:滋阴补阳通便.气机得畅,腑气得通,大便有常.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反复研读近代名医黄文东先生的医案,对其治疗慢性便秘进行了总结。黄老认为阴虚血燥为慢性便秘最主要的病机,治疗慢性便秘以"润"与"通"为原则,寓补于通使阴血充足,气机调畅,脏腑的升降功能恢复,大便得以润泽而下。  相似文献   

16.
隐匿性哮喘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患者无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表现,但长期存在气道高反应。而该病病势较轻,尚未形成"伏痰夙根",可归为典型支气管哮喘的早期症候。气机升降失司为该病根本病机,本病病位在肺,而病本当在肝,治疗当以调畅气机为大法,在早期阻断后续病理改变。本文通过"肝左肺右"分析人体气机升降的意义,以及对隐匿性哮喘的证治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7.
总结李方洁教授对气机升降出入与失眠病因病机关系的认识和调畅气机辨治顽固性失眠的经验: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气机不畅,"阳不交阴"是顽固性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不可忽视。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运行模式有肝木升、肺金降、肾水升、心火降,脾胃执中央以运四旁,为气机升降之枢,以及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出入关系"。临证多见的肝气不升、胃气不降,心火不降、肾水不升,卫不入营、阳不入阴等顽固性失眠,反映气机运行失于条畅的不同环节。故以调畅气机为切入点,常收桴鼓之效,待证去七分再调其气血阴阳以巩固预后。  相似文献   

18.
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特征及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气机是对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的概括,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有赖于气机的调畅。肝主疏泄的功能对于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胃痞为临床常见之脾胃病症,谢晶日教授指出胃痞的基本病机是肝脾不调,气机升降失宜,故治疗以疏肝健脾,调畅气机为基本法则。谢师临证治疗胃痞的经验主要可概括为:疏肝健脾,详辨虚实;注重升降,调畅气机;利胆和胃,以散结气;湿邪为患,善用风药。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任丽 《陕西中医》2003,24(6):576-576,F003
中风病病机复杂多变 ,但以气机逆乱为主 ,气机逆乱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 ,因此治疗中风病当须调肝。1 肝失疏泄是中风病之主线 近年来 ,已普遍认为中风之病机为气机逆乱 ,气机升降逆乱 ,致使气血和津液运行失常 ,产生风、痰、瘀、火而发病。气与肝脏密切相关 ,肝主疏泄调畅全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