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是应用化学专业的核心实训课程之一,ISEC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把化学、化工知识和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解决化工生产实际及科研开发中的问题。本文以化工传热实训为例,通过传热实训操作,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明辨性思维能力;通过熟悉实验装置的结构、性能、工艺流程,掌握典型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方法。从而为他们今后进入化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成为高级化工专业技术人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化工单元操作》与多晶硅生产过程相结合,利用多晶硅生产过程所涉及到的单元操作过程及所用设备,学习《化工单元操作》课程内容。把多晶硅生产过程分解为五个项目,每个项目根据课程涉及知识点设置多个任务。利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实施课程教学,并对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进行了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实践能力。以一种产品生产项目作为知识的载体,使理论性较强、单元分散的《化工单元操作》具体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3.
注重专业实践 做好生产实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科化工类学生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在生产实习中学习化工生产的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学习化工生产的技术知识,弄清工艺流程和设备的结构、原理、作用.学习安全生产和"三废"治理技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工人师傅的好品质、好思想,培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是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分析并解决实际化工工艺及设备的问题。本文以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为例,对职业教育“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强化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挖掘思政元素整合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完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思政建设将得到全面加强和完善,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国工匠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应用技术基础课程,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可灵活应用各种工程处理方法。本文对吸收单元操作中的研究方法论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对吸收过程本质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初步掌握单元操作工程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化工原理实验课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化工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认识化工单元典型设备的结构、掌握化工单元设备实际操作及原理、培养学生解决化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化学化工类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提高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质量,我校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团队探索了一种多形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传热与吸收的类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主要解决化工实际生产中各种物理过程或单元操作问题。具有显著的工程性。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各单元操作间的相互关系,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化工教育的回顾 化学工业是重要的工业生产部门,化学工业的发展与化工教育和大量优秀的化学工程师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美国最早在1888年由Lewis M.Norton在MIT开出有关化学工程的课,1923年出版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一书,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确定了化学工程师的首要学习任务是掌握有关单元操作的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来组成化工生产过程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苏联也在1932年由卡萨特金出版了“化工过程及设备”一书。 单元操作课程的出现对培养化工工程师和发展化学工业起了重大的作用,60多年来,它一直是化工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1960年Bird、Stewart和Lightfoot出版了“Transport Phenomena”一书,这是化工课程的一个重大进展。该书认为化  相似文献   

9.
建设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实训设备,是目前职业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提升操作能力,满足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黄兆琴  韩承辉  程婷 《广州化工》2011,39(20):165-166
根据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特点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化工单元操作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探索,发现结合专业行业背景对化工单元操作教学内容整合,形成由基础理论与实践训练项目组成的模块化教学,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学习情境和实践项目中,配合工程实际案例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增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观念和工程观念,使学生树立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11.
氯乙酸生产工艺3D虚拟仿真实验以氯乙酸的制备、分离及尾气回收为主线,将化学基础理论、化工单元操作、典型化工设备原理与操作融入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两部分内容中。采用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仿真软件平台可对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进行精准的管理与评价。该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三传一反”典型化工单元操作及设备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解决实习的难题,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  相似文献   

12.
储则中  周永江 《广州化工》2022,(11):161-164
针对中职学校化工类专业《化工生产单元操作》课程难教难学局面,探索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进行化解。从教学项目、内容设计着手,即采用来源于生产实际的化工单元操作进行情境式教学,以项目为引领、通过子项目和相应工作任务驱动教学内容,强化技能学习;到教学实施过程,即通过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以认识常用设备——理解工作原理——掌握操作规程——仿真训练——设备操作——总结提升为主线贯穿于整个项目化教学过程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操作型问题是化工原理教学中的难点,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强化操作型问题的分析与计算,可加深学生对单元操作原理的理解。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验装置功能提出操作型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和实施合理的实验方案求解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化工单元操作与设备》是化工类及其相近专业所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力学及高等数学等知识将整个化工生产过程分为若干个典型的单元来加以研究和介绍,是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之间的桥梁。本文根据化工单元操作与设备课程的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课程内容设置、教材选取、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考试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北方民族大学基于应用型化工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基于化工原理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工程背景较强的特点,运用探究式教学,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力,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并掌握化工原理课程的相关原理和结论,使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引入,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讨论研究中总结理论知识的能力,用化工原理单元操作的理论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化工单元实习仿真软件的应用,为《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课程的讲授提供了更多的实训模拟场景。同时,化工单元实习仿真软件的教学又是以《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学。在以单元实习仿真软件为工具的教学过程中,要客观地应用软件,充分发挥其优势,注意其与实际操作的区别。文章还阐述了化工单元实习仿真软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突出介绍了仿真软件训练在实际教学中的意义和重大作用,有效解决了学生实习困难,不能实际动手操作的难题,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改进了学生的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7.
程海涛 《山东化工》2016,(5):112+118
化工仿真实训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实际化工生产、操作的平台,在和实际工业企业相同的操作环境下进行相关动手能力的练习。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教学过程的改进,将理论、实际化工操作单元和实际企业生产有机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在工科课程教学实践中,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理念),针对化工原理教学提出了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教学法在化工传热单元中科学地组织和实施,组建由化工单元操作到复杂的化工厂生产流程的“多维立体”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体系。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通过一个与化工传热单元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工业换热任务为载体,学生能够通过任务的分析解决主动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来学习,有的放矢,变被动为主动地自主学习知识,提高了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化工原理课程是利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实际化工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客观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进行化工过程设计与计算和设备构造设计与计算。该课程研究的内容体系庞大,知识种类繁多,理论性和实践性强,承担着工程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双重教育任务。在课程教学中,突出问题意识和工程科学思维方式方法,通过典型工程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归纳提炼出工程问题的考察观点和处理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问题意识和工程科学思维素质。  相似文献   

20.
重视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工科院校,更应突出能力培养,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再创造能力等。本人在化工原理教学中,注意以下三点,旨在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一、注重教学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我国的大学生一般都从中学直接升入大学,缺少工程实践的感性认识,往往不善于将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因此应举大量工程实例,让学生了解目前所学知识与将来实际应用的关系,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化工原理教材中提到三种分离均相物系的典型单元操作——蒸馏、吸收、萃取。这就涉及到在实际应用中选用那种方法的问题,应在教授各单元操作的特点及适用场合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选择方案。如醋酸浓度仅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