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沈晓梅  高飞 《建筑结构》2006,36(4):34-36,67
桩端后注浆是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软土地区某超高层建筑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试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通过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以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桩端后注浆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情况,深入探讨了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后注浆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性状,并提出了单桩承载力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托实际工程,选取两组钻孔灌注桩进行后注浆加固处理试验,应用自平衡法进行注浆前后基桩承载力检测,为了防止在自平衡法测桩过程中桩端注浆管断裂,研发了一种注浆管防拉断装置。通过对两组试验桩进行后注浆加固处理,发现试验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提高了56%,说明注浆加固能够有效地解决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过厚等桩端缺陷问题,进而提高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后压浆技术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消除了传统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的固有缺陷,改善了桩周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桩与土之间的边界条件,有效地降低了桩的沉降量,显著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对砂土地层的100根注浆试桩的单桩注浆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了桩端注浆量的变化规律;结合沈阳夏宫工程五根桩端注浆桩和两根未注浆桩的静载试验,对比分析了注浆桩与未注浆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以及桩顶沉降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砂土地层条件下,注浆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比非注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能提高44.4%以上,而且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后注浆抗压桩桩顶位移比未注浆桩的降低了近50%,有利于控制基础的沉降。  相似文献   

4.
鹿存亮 《工程勘察》2023,(3):7-11+39
深厚砂层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存在泥皮厚、桩端沉渣难控制等问题。本文以中原某项目为例,对钻孔灌注桩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进行加强处理,并在现场进行了一系列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和抗拔试验。试验表明:在深厚密实砂层中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再满足一定量的注浆量后可同时达到加固桩端和桩侧的效果,有效提高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综合提高系数可达3.5,抗拔承载力极限值提高系数可达2.0;桩端沉降大小与注浆量密切相关。本研究可为后续类似深厚砂层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超长后注浆钻孔桩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飞 《工程质量》2006,(12):39-43
桩端注浆是上海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上海地区某超高层商业建筑试桩的高吨位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通过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以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桩底注浆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情况,深入探讨了上海软土地区大直径超长后注浆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性状,并提出了单桩承载力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通过现场试验及监测对比了普通灌注桩和桩端后注浆灌注桩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桩身轴力和桩侧阻力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桩基(竖向)静荷载试验对各试验桩进行了承载力检测。结果表明,位于该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干作业钻孔灌注桩在后注浆后承载力明显提高,桩身中性点位置下降,同时提供了桩端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估算时桩侧阻力增大系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7.
吴义章 《建筑科学》2013,29(7):66-70
对粉土地区某工程中采用桩端桩侧后注浆技术的4根试桩进行了竖向静荷载试验。为量测桩身轴力,在桩体不同截面处埋设了钢筋应力计。分析了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状,并研究了不同深度处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后注浆技术可有效提高单桩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量;桩侧后注浆可有效提高侧摩阻力。本试验场地,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摩阻力时的桩土相对位移约为5mm~10mm,后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约为1.8~2.7。  相似文献   

8.
基于6根全风化和强风化花岗片麻岩地基中大直径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及桩身力学测试,对其中3根试桩进行桩侧后注浆,对比分析了其承载性状、变形特性及影响因素,并将所得试验数据与勘察报告推荐值和现行规范推荐值对比。结果表明:大直径嵌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长径比25~34与嵌岩深度5D~8D,Q-s曲线呈缓变型;经后注浆处理与未经桩侧后注浆处理的试桩相比,单桩极限抗压承载力提高1.40%~15.3%,最大沉降量降低35.1%~65.6%,回弹率提高13.1%~82.4%,控制桩顶沉降效果显著。在该试验条件下,6根试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受长径比和嵌岩深度影响较大。经桩侧后注浆处理的试桩,嵌岩段摩阻比和桩侧摩阻力分担比受长径比和嵌岩深度影响更小;6根试桩的桩端阻力分担比受嵌岩深度影响显著;未经桩侧后注浆处理的试桩,桩侧摩阻力分担比受嵌岩深度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根据交际工程施工质量的调查,嵌入卵石层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离散性较大,为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采用桩底注浆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在此结合实际工程,对嵌入卵石层超长桩底注浆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承载性状、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桩底注浆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长径比较大的超长桩,采用桩底注浆不仅提高了桩端阻力,也使得桩侧摩阻力出现强化,其提高幅度较大;由于沉降小,在按沉降量确定的极限状态下,桩端阻力占的比例较小,没有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城市的数千个项目桩基工程,本文结合某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通过抗拔桩和抗压桩试桩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分别研究了未注浆、桩端后注浆和桩端桩侧后注浆的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和抗压极限承载力的差异,并比较了不同土层桩侧后注浆的摩阻力曲线。  相似文献   

11.
现场载荷试验是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常用方法之一,基于现场试桩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试验,分析了后注浆超长灌注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量减小,且随荷载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超长灌注桩表现出摩擦桩特性,荷载-沉降曲线没有明显破坏点,其竖向荷载主要靠侧摩阻力进行传递;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非同步发挥并且相互影响。根据实测数据对计算单桩承载力的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系数进行修正,修正后为类似桩基础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实际工程中相同场地条件下抗压基桩按不注浆、仅桩端注浆、桩端桩侧复式注浆3种工况的抗压承载力测试结果以及抗拔基桩按不注浆、仅桩侧注浆两种工况的抗拔承载力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综合提高系数(注浆后桩实测承载力特征值与不注浆桩计算承载力特征值的比值)实测值,为石家庄地区合理采用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综合提高系数的取值提供工程依据。同时,通过对上述各试桩桩侧埋设的钢筋计的测试结果分析,得到不同土层在注浆后的极限侧阻力增强系数,并据此推断出抗压桩端阻力增强系数,从而得出实测值与规范值间的对应关系,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华志明 《江苏建筑》2007,(2):59-60,77
介绍位于地震高烈度区的宿迁建设大厦工程采用高压注浆技术对钻孔灌注桩进行加固的概况.钻孔灌注桩经桩端注浆处理后,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可得到明显提高,并节约工程造价;若采用桩侧注浆,对桩周土进行加固,可提高桩侧阻力,同时提高水平地震荷载抵抗力;可供地震高烈度区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土地区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工程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可提高桩的竖向承载力、减少桩的沉降并改善桩的工程性状。本文依据西安地区某工程中采用桩侧和桩端后压浆和没压浆的 4根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的对比 ,分析了黄土地基中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桩身轴力的传递规律、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发挥性状 ,探讨了后压浆技术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层建筑中钻孔灌注桩应用后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根据现场试桩试验,对比分析了注浆桩和非注浆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验证了桩端后注浆技术具有大幅提高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和减小沉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技术在高层建筑桩基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宪铭 《建筑施工》2005,27(2):9-11
依据上海某高层建筑申采用桩底注浆和没有注浆的若干试桩基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和桩端阻力发挥特性进行的综合分析,揭示了桩底后注浆有利改善桩基承载力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单桩合理注浆量和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成为设计所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后注浆的加固机理和注浆方式。着重介绍了苏州中心广场项目不同桩径、不同持力层的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试桩数据,并结合苏州金鸡湖周边其他4个超高层项目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试验数据,分析了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和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 08-11—2010)中的相关公式,估算了单桩注浆量和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并将其估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给出了苏州地区类似地质条件下直径1000mm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量的合理范围为2~4t的建议,提出了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试桩之前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增强系数的上限值进行估算。研究结果可为苏州地区大直径超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飞 《工程质量》2006,(11):51-54
依据上海地区某工程中采用桩底注浆、桩侧注浆和没有注浆的3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荷载试验结果,通过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以及桩侧阻力发挥特性和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综合分析研究,揭示了桩底注浆、桩侧注浆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情况,得出了一些对相同地区同类基桩的设计、施工和深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王斌 《山西建筑》2010,36(32):121-122
通过人工挖孔桩后压浆技术在抚州市某商住楼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对比了灌注桩后注浆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以及承载力估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揭示了钻孔灌注桩桩底后注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状及桩侧、桩端阻力发挥特性,并提出了工程桩的设计、施工建议,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郑少辉 《福建建材》2023,(1):74-76+80
以福州滨海新城砂土地质条件下的超长灌注桩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自平衡法试验,得到了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通过分析该地质条件下桩基的侧摩阻力和端阻力的发挥情况,得出了以下结论,砂土为主的地质条件下,可以为桩基提供更多的侧摩阻力;在该地质条件下,采用后注浆加固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承载力。这为同类地质条件下的桩基设计、施工和检测提供了宝贵经验及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