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使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能够快速启、停和安全、高效运行,根据机组旁路系统的结构及特点,设计了旁路系统全程压力控制策略,解决了传统旁路控制系统存在的无法实现全程自动控制,燃机启动时间长,蒸汽大量损失,从而影响机组经济性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赵军锋  何改平 《中国电力》2015,48(6):156-160
介绍了巴基斯坦古杜电厂S209F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二拖一”机组启动方式及热力系统特点,针对试验过程中旁路控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对不同并汽方式进行了验证。高、中压同时并汽有利于汽轮机的推力平衡和稳定运行,由于同时控制设备和参数较多,不易实现自动并汽;先并中压,后并高压蒸汽,最后并入低压蒸汽的方案实现了机组自动并汽,机组负荷稳定,能够满足机组的快速启停和稳定运行的要求,提高了机组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国内引进的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中,大多数是"一拖一"单轴机组(燃机、汽轮机、发电机同轴布置),"二拖一"多轴机组在国内只有少数几套,而采用串联旁路、汽轮机中压缸启动则仅有1套。"二拖一"机组在我国作为调峰机组使用,启停频繁,其中并汽和解炉是启停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针对"二拖一"机组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通过对汽轮机高压缸、中压缸调节门和余热锅炉主蒸汽、再热蒸汽旁路控制原理的研究,对并汽和解炉操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较好地解决了"二拖一"联合循环机组在启停过程中汽轮机顺流不稳、主蒸汽、再热蒸汽参数匹配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的旁路系统和旁路阀的压力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机组起动状态与余热锅炉状态不匹配,机组起动前高、中压蒸汽压力高于最小压力设定值,以及机组停机时旁路阀卡涩等特殊工况下的控制对策,从而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某涉外工程单轴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介绍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APS成功实现的方法和经验,并对无外来启动蒸汽和启动锅炉的特殊难点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经过设计、组态和调试,实现了机组从全停状态至联合循环带负荷的一键启动以及从额定负荷至机组停机的一键停机功能,具有高度的自动化水平,实现机组快速响应。  相似文献   

6.
刘丹娜 《广东电力》2008,21(11):68-71
介绍了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旁路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控制方式——最小压力控制模式、备用压力控制模式和实际压力追踪模式以及三种模式之间的切换方法,并针对深圳前湾液化天然气(LNG)电厂调试过程中遇到的旁路系统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改进后的旁路系统控制,适应机组频繁启停并维持各参数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发电厂的自身竞争力,以前湾电厂M701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为研究对象,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启停过程的经济损失进行建模计算。通过计算热态、热温态、冷温态、冷态等不同状态启动时的耗气量、耗电量、耗蒸汽量、化学补给水耗量等经济指标及其费用,以及启动过程的发电收益,得到启动过程的净成本。在启动净成本的基础上,计算停机损失与启动多耗时损失,得出政策鼓励下的机组启停过程的经济耗费,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性分析模型,对同类型电厂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钢 《浙江电力》2012,31(3):56-59
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启停十分频繁,为减少汽轮机寿命损耗,开发了一套基于DCS的在线应力计算软件,以加强汽轮机启动时应力的监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实现自动启停功能不但是发电自动化控制高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的当务之急。以GE 9FB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双轴机组为讨论对象,根据该类型机组特点,阐述了自动启停(APS)功能的设计架构及边界,提出了机组启停过程的断点设计方案。并从运行人员的角度,分析了APS的设计理念和操作习惯与常规操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分析AE94. 3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旁路系统在调试期间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出现问题进行优化和改进,使联合循环机组能够更加快速、灵活的启停,满足电网调峰需要,增强了电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安宗武  辛军放  陈浩 《热力发电》2012,41(8):65-68,71
介绍了华能北京热电厂M701F4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二拖一”分轴机组热力系统的特点及其起动方式.实际应用表明,采用先并中压蒸汽,再并高压蒸汽,最后并低压蒸汽的方式,可解决该机组在并汽过程中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旁路难以控制、中压缸排汽压力高等问题.旁路控制优化后,使并汽和解汽过程操作简单,负荷稳定,能满足调峰或两班制运行机组快速起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朱国雷  曹阳 《电力建设》2011,32(6):85-89
萧山发电厂西门子V94.3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启动及运行期间,多次因汽包水位保护动作引起机组跳闸。根据汽包水位变化的主要机理,从水位调节控制系统、高中压旁路及给泵选型等热力系统设计几个方面对跳闸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控制速率、中压旁路最小压力设定、设置高压旁路减温超驰功能3个方面对旁路控制进行优化,同时通过给水控制的优化,实施对汽包水位的有效控制。优化措施实施后取得了较好效果,提高了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系统分析了1 000 MW超超临界、一级大旁路系统机组启停过程中油耗偏高的原因。通过降低单支油枪出力及减少油枪投入数量、降低启动疏水系统汽水热量损失、优化机组旁路运行方式、缩短暖机和并网至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时间、冷态循环清洗过程中提高锅炉上水温度、停机时提前控制煤仓煤位等措施,降低机组启停油耗;提出了通过临炉加热和微油点火改造,可进一步降低机组启动油耗。  相似文献   

14.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二拖一供热发电机组的旁路系统在机组灵活快速起、停和高效安全运行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实际工程,详细介绍了旁路系统的保护策略及其压力的全程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5.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简称“联合循环机组”)在冷态启动过程中,由于汽轮机金属温度低,为了避免冲转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影响机组安全,汽轮机需要进行中速暖机,以提升汽轮机金属温度,这一过程极大地限制了机组快速响应电网调峰的能力。对此,在联合循环机组中首次应用汽轮机预暖系统,并对汽轮机预暖系统投入前、后机组的2次冷态启动过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预暖系统可以使汽轮机在冷态整套启动前达到温态启动要求,极大地缩短了冷态启动下机组的启动时间,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此外,通过对机组冷态预暖过程的优化改进,有效地避免了汽源压力不足造成机组转速快速下降的现象。该经验可供相关联合循环机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一直是发电机组重要的环保监控参数,特别是在机组启停等复杂工况下,监控难度大,易出现数据超标情况。为提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排放控制水平,构建了NOX小时均值计算预警算法,并优化了DCS监视与控制。应用表明,该算法在机组启停和运行期间皆可实现对NOX排放的有效监控与预警,便于人员监视和操作,确保排放不超标,为DCS环保参数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轴式联合循环机组在汽轮机跳闸时,旁路系统可靠地快开能够有效抑制蒸汽压力及温度波动,维持余热锅炉及燃汽轮机正常运行,从而缩小事故范围,减少机组损失。通过旁路通流试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阀门开度参数,用以优化旁路快开控制逻辑,提高事故工况下对蒸汽压力及温度的控制精度,对保障联合循环机组运行安全可靠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详细分析了阳城电厂600 MW汽轮机组在启停机过程中出现的高、中压缸上下缸温差异常增大的原因。得出上下缸温差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汽机排汽、疏水系统阀门关闭不严,冷的蒸汽通过汽机本体疏水门、高压缸排汽逆止门倒流进入汽缸内;忽视了在汽轮机启、停过程中机组真空值以及汽机本体疏水阀门的开关状态对上下缸温差的影响。着重介绍了如何通过调整机组的真空值以及疏水阀门的开关状态,对启停机过程中汽轮机上下缸温差进行控制,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启动和停运,为国产汽轮机组在启停过程中上下缸温差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并汽过程中造成汽轮机高、中压缸两侧进汽温度和压力偏差过大的问题,对高压主汽系统进汽管道进行了设计优化,再通过优化启动并汽的操作方式,优化后的汽轮机高压主汽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0.
系统分析了1 000 MW超超临界、一级大旁路系统机组启停过程中油耗偏高的原因.通过降低单支油枪出力及减少油枪投入数量、降低启动疏水系统汽水热量损失、优化机组旁路运行方式、缩短暖机和并网至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时间、冷态循环清洗过程中提高锅炉上水温度、停机时提前控制煤仓煤位等措施,降低机组肩停油耗;提出了通过临炉加热和微油点火改造,可进一步降低机组启动油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