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ART)已经使艾滋病成为一种慢性可控性传染病。cART虽然可以使病毒得到抑制,但需终身服药。治疗前耐药率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每日口服药物的依从性等仍是治疗HIV的主要挑战。基于此,新的抗病毒药物的不断研发,ART方案不断优化,抗病毒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简便性和耐药屏障也不断提高。复方片剂、新治疗靶点药物和长效药物是目前研发的主要趋势。本文概述了ART的最新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部分地区已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病人中,艾滋病病毒(HIV)耐药株的发生情况。方法对南宁市和崇左市2011年已接受HAART6个月的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采集血液样本检测HIV-1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1000拷贝/mL的样本进行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两市共调查并成功采集了1472例病人的血液样本,病毒未抑制率为4.6%(68/1472),最终获得64份序列用于耐药分析。发现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最主要耐药突变位点分别为G190A和M184V,未发现蛋白酶类抑制剂(PIs)有耐药突变,3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1.9%(28/1468)、1.6%(24/1468)和0.0%(0/1468),总耐药率为3.5%(52/1468)。52例病人出现了耐药,其中43.8%(28/64)病毒抑制失败病人对NNRTIs耐药,37.5%(24/64)对NRTIs耐药,29.7%(19/64)对NNRTIs和NRTIs双重耐药,81.3%(52/64)至少对某类药物有耐药。结论两个地区2011年已接受HAART人群中,HIV耐药株发生率较低,但出现了对NNRTIs和NRTIs双重耐药,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关注以下方面内容: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持续存在、储存和消除等方面的策略研究;HIV-1侵入抑制剂的耐药研究(包括通过对比使用CCR5拮抗剂治疗前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来确定HIV-1的核心接受位点);反转录酶抑制剂在聚合酶领域的耐药研究(包括乙型肝炎病毒和HIV-1对拉米夫定的耐药,HIV-1 B和C亚型在K65Rw位点突变);反转录酶抑制剂在联结和RNase H领域的耐药研究[包括突变在对依非韦仑和etravirine(一种新药)应答方面的作用];对丙型肝炎病毒和HIV-1蛋白酶抑制剂的耐药研究;对整合酶抑制剂雷特格韦(Raltegravir)的耐药研究;全球耐药流行情况(包括对资源匮乏地区二线抗病毒药物耐药反应的预测模型);少数耐药变异株的作用(包括这些变异株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徽省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艾滋病(AIDS)病人耐药基因变异情况。方法调查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AIDS病人的人口学及流行病学特征,检测CD4及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高于1 000拷贝/ml的病人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共调查61例AIDS病人,其中有41例病毒载量高于1 000拷贝/ml。40例成功扩增序列,基因型耐药检测的成功率为97.56%(40/41)。在40例AIDS病人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相关耐药基因突变率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M184V、T215Y和M41L,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相关基因耐药突变率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K103N、Y181C和G190A,没有发现与蛋白酶抑制剂(PI)相关耐药基因突变。结论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出现NRTI和NNRTI耐药突变。在选择二线治疗方案时,要充分利用基因耐药检测评估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敏感性,尽量使用对HIV敏感的抗病毒药物,增加PI类药物,避免交叉耐药带来的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5.
杨传水 《山东医药》2011,51(35):89-90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国家提供的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对8例符合治疗条件的HIV/AIDS患者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观察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的变化。结果8例患者中1例治疗4个月后死于急性肺炎,1例治疗3个月后终止治疗;8例服药后CD4^+T淋巴细胞均不同程度升高,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P〈0.05),机会性感染得到明显控制。结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能有效遏制HIV病毒复制,促进HIV/AIDS患者的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陕西省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及时发现艾滋病病毒(HIV)耐药毒株。方法 选择26例艾滋病(AIDS)治疗患者和2例待治疗HIV感染者作为监测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填写调查问卷,采集20ml抗凝血,检测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基因型耐药变异。结果 26例治疗患者在4种方案HAART治疗2~23个月(平均15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0例(76.9%)治疗患者病毒复制得到有效控制,11例(42.3%)血浆病毒载量在检测水平以下;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平均为346.8±164.0个/mm^3,其中9例(34%)〉400个/mm^3。28例HIV/AIDS患者均未出现原发性耐药变异。结论 4种治疗方案疗效良好,均可有效抑制HIV-1复制,促进机体免疫重建,改善临床症状,无原发性耐药变异发生,未检出耐药毒株。  相似文献   

7.
HIV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病毒(HIV)耐药导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失败的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是由于病毒的逆转录酶和蛋白酶的基因突变降低了HIV对药物的敏感性。在耐药突变的逐渐累积以及药物选择压力的双重作用下,HIV最终可以发展为对同一类别中不同药物,甚至不同类别药物的交叉耐药。对HIV耐药机制的阐明以及耐药检测方法的改进,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减少耐药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近年有关HIV耐药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耐药检测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以期为合理用药控制HIV复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HIV母婴阻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01~2014-01就诊HIV感染孕妇,以AZT+3TC+LPV/r方案进行HIV母婴阻断,孕14周组30例,孕28周组30例。检测孕妇治疗前及预产期前一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变化,观察婴儿出生情况及是否感染HIV(出生后18月龄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孕14周组孕妇治疗前及预产期前一个月CD4+T淋巴细胞高于孕28周组,病毒载量低于孕28周组(P0.05)。两组婴儿18月龄时HIV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相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对孕14周、孕28周的HIV孕妇进行母婴阻断,婴儿结局相似,但孕14周组应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比孕28周组在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负荷量,降低病毒传播性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过程中,出现乳酸酸中毒的情况,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以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和致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HAART时间及不同方案发生乳酸酸中毒的情况。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住院病人中,已经进行HAART的共1 115例,出现高乳酸血症者74例,占6.64%;发生乳酸酸中毒的病人23例,发生率2.06%。所有发生乳酸酸中毒的病人都采用含司他夫定(D4T)的方案。经过综合治疗的18例治愈,死亡5例,总死亡率21.74%(5/23)。HAART 6个月以上及应用含D4T方案的病人发生率最高,为4.41%(23/521)。结论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虽低,致死率高,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被误诊、漏诊;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女性、合并HCV应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的病人、以及同时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病人等。  相似文献   

10.
在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与HIV长期影响下,HIV感染者易发生类似早衰与代谢综合征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坚持适度体育运动可以在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提高HIV感染者的免疫水平、肌肉力量、心肺功能等生理机能;改善焦虑、抑郁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对抗代谢异常、骨量流失、认知障碍等相关并发症,节约医疗成本.建议应重视"体医融合",在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自治区患艾滋病(AIDS)儿童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失败病例的耐药规律及特点。方法分析16例患AIDS儿童接受过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出现病毒学失败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并对耐药突变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AIDS儿童的平均年龄(3.4±1.6)岁,平均治疗的时间为(13.2±5.5)个月,平均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11.08±7.05)%个,病毒载量的平均值(4.02±0.58)log10 IU/ml。在16例儿童中,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为耐药的有15例,病毒学失败后耐药发生率为93.75%。在15例耐药的儿童中,7例(占46.67%)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的三种药物全部高度耐药,15例(占100%)对NVP耐药;10例(占66.67%)对DLV高度耐药,1例(占6.67%)为可能耐药;7例(46.67%)对EFV高度耐药,8例(占53.33%)为可能耐药。在15例耐药的儿童中,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的耐药突变结果显示:13例(占86.67%)对3TC和FTC高度耐药,1例对AZT高度耐药;1例对ddI高度耐药,1例为可能耐药;1例对d4T高度耐药,2例为可能耐药;1例对ABC高度耐药,2例为可能耐药;1例对TDF高度耐药,1例为可能耐药。结论 15例病毒学失败的艾滋病患儿,对正在使用的抗病毒药有不同程度耐药,需考虑更换新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抗疟药的长期、广泛使用,疟原虫对抗疟药逐渐产生抗性。目前有关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分子标记研究较多,而对非恶性疟原虫关注度相对较小。为了更好地为临床治疗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为非恶性疟人体疟原虫对抗疟药敏感性分子监测提供参考,本文就非恶性疟人体疟原虫常见抗药性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药物治疗是疟疾防治的重要手段,但是却面临着抗疟药抗性的威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标记用于疟原虫抗药性监测。本文就恶性疟原虫常见抗药性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疟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寄生虫病。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可用于儿童和孕妇疟疾间歇性预防性治疗,同时其也作为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为基础的联合疗法的一种复方成分而被用于疟疾治疗。恶性疟原虫对磺胺多辛?乙胺嘧啶产生抗药性与编码二氢叶酸还原酶(DHPS)和二氢蝶酸合酶(DHFR)的基因发生点突变相关,而药物选择压力亦可导致间日疟原虫上述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本文就抗疟药磺胺多辛?乙胺嘧啶的发现、应用、作用和间日疟原虫对其抗性机制及抗性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抗疟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云南省2008—2012年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耐药基因检测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方法,检测病毒抑制失败病人血浆HIV-1耐药基因型。结果截止2012年12月31日,云南省累计治疗艾滋病(AIDS)病人38055人。2008—2012年,HIV1病毒载量(VL)检测率逐年提高(54.0%~95.2%)。HIV-1VL〈50拷贝/mL者占88.7%,VL在51~1000拷贝/mL者占3.4%,VL〉1000拷贝/mL者占7.9%。对VL〉1000拷贝/mL病人血浆进行HIV-1耐药基因突变检测,共检测3766人次,获得可用序列2586例。其中未检出耐药突变的占46.2%(1196/2586),发生耐药突变的占53.8%(1390/2586)。以2012年末累计治疗人数为基数,计算得到抗病毒治疗(HAART)人群的耐药发生率为3.7%(1390/38055)。16个地市中除丽江和迪庆两地未发现耐药毒株外,其余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发生。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的突变率分别为63.3%、95.1%和8.5%。NRTI突变位点的前3位依次为M184V/I(52.7%)、T215Y/F(11.7%)、D67N(10.2%,),NNRTI前3位是K103N/S(37.8%),G190A/S/E(24.4%),Y181C/I/V(22.0%),PI出现最多的是L33F,其次还有M46I、V82A。结论云南省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失败病人中,以NNRTI耐药最为多见,其次为NRTI,PI较少,各地、市HIV耐药发生存在一定差异。HIV耐药基因检测有助于科学抉择治疗方案,在提高HAART的效果的同时,有效地节约匮乏的药物资源,减少耐药毒株的流行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耐药结核病患者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现状,为制定耐药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2009年1-12月诊治的肺结核患者4380例的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常规菌种鉴定和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对其中耐药肺结核患者431例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431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中120例(27.8%)对6种二线抗结核药物中任何一种具有耐药性,其中耐药率最高为氧氟沙星(68/431,15.8%),注射类药物中耐药率最高为卡那霉素(37/431,8.6%),其次为卷曲霉素(28/431,6.5%)和阿米卡星(23/431,5.3%),对氨基水杨酸钠的耐药率为8.1%(35/431),丙硫异烟胺的耐药率最低(8/431,1.9%).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类型以单药耐药为主,耐利福平、耐异烟肼、其他耐药和耐多药组单药耐药例数分别为2/2、20/36、22/24和43/58例.结论 上海地区耐药肺结核患者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提示在常规检测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的基础上,应开展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以早期发现耐药肺结核患者并给予合理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attern of resistance to second-line drugs(SLDs)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TB) in Shanghai, China. Methods All sputum culture positive patients detected at each district/county TB hospital/clinic in Shanghai during January to December 2009 were enrolled. First-line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was routinely performed for each clinical isolate. All clinical isolates with any resistance to first-line anti-TB drug were tested for second-line drug susceptibility. Results Of the 431 TB patients with any resistance to first-line anti-TB drug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27.8%(120/431) were resistant to any SLDs tested. The rank of drug resistance was as follows: ofloxacin(68/431, 15.8%) > kanamycin(37/431, 8.6%) > para-aminosalicylic acid(35/431, 8.1%) > capreomycin(28/431, 6.5%) > amikacin(23/431, 5.3%) > prothionamide(8/431, 1.9%). Mono-resistance to SLD was the most predominant pattern. Among patients with resistance to SLD, the percentages of mono-resistance were 2/2, 20/36, 22/24 and 43/58 for rifampin-resistant group, isoniazid-resistant group, other-resistant group, and MDR group,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high prevalence of resistance to SLDs in TB patients suggests the necessity to strengthen the TB control program for drug-resistant TB in Shanghai.  相似文献   

17.
上海部分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7,自引:1,他引:67  
为了解医院细菌耐药性,要用16种抗菌药纸片、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监测了上海6家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性,结果共2050株细菌中540株革兰阳性球菌,77株革兰阴性球菌,1433株革兰阴性杆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链霉素(S)、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和卷曲霉素(Cm)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及交叉耐药情况,为耐药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4247株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4种药物之间总耐药率的差异采用配对χ2检验及χ2分割法,以P<0.007 14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种药物之间交叉耐药率的差异采用两个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4247份临床分离株标本中,S的耐药率为45.11%(1916/4247),Km的耐药率为17.93%(718/4005),Am的耐药率为19.02%(792/4164),Cm的耐药率为9.44%(401/4247)。经配对χ2检验,Cm与S、Am、Km之间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49.34、281.54、193.16,P值均小于0.007 14。经配对χ2检验,S与Am、Km之间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21.10、869.28,P值均小于0.007 14。经配对χ2检验, Am与Km之间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3.98,P值小于0.007 14,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S、Am、Km和Cm。S在其他3种药物的耐药株中的耐药率分别为82.59%(耐Km株,593/718)、77.78%(耐Am株,616/792)、76.81%(耐Cm株,308/401),χ2值分别为502.959、453.911、626.654,P值均小于0.05。Km在另外3种药物耐药株中的耐药率分别为33.13%(耐S株,593/1790)、83.31%(耐Am株,634/761)、67.89%(耐Cm株,260/383),χ2值分别为502.959、12.079、100.536,P值均小于0.05。Am在另外3种药物耐药株的耐药率分别为32.78%(耐S株,616/1879)、89.55%(耐Km株,634/708)、77.95%(耐Cm株,304/390),χ2值分别为453.911、12.079、163.761,P值均小于0.05。Cm在其他3种药物的耐药株中的耐药率分别为16.08%(耐S株,308/1916)、36.21%(耐Km株,260/718)和38.38%(耐Am株,304/792),χ2值分别为626.654、100.536、163.761,P值均小于0.05。 结论 4种注射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S、Am、Km和Cm。4种药物之间均表现出交叉耐药,但程度不同。S与其他3种药物之间为单向耐药,Km和Am两个药物之间近似完全交叉耐药,Cm是其他3种药物耐药时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简称HIV/AIDS病人)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HIV-1基因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在三个治疗病人数最多的市,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液采集,检测病人病毒载量,对病毒载量大于1 000IU/mL的样本,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扩增测序(In-house)法扩增测序,使用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对比得到基因耐药结果。结果共274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分析,HIV-1毒株总耐药率为7.7%。治疗时间1-3年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4,P=0.456),治疗4-5年后,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28)。HIV-1毒株对核苷类(NRTI)和非核苷类(NNRTI)抗病毒治疗药物的耐药程度,明显高于蛋白酶抑制剂(PI)(χ2=29.672,P<0.001),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与非核苷类相比,耐药程度无统计学差异(χ2=2.875,P=0.593)。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吸毒、无固定性伴、治疗方案D4T+3TC+NVP和治疗方案AZT+3TC+NVP与耐药发生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浙江省进行HAART的AIDS病人,其体内毒株已经出现耐药现象,但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强对吸毒人群和无配偶或无固定性伴人群的随访,提高服药依从性,对各相关的治疗方案要加强监测,有利于降低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