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崔珏 《食品工业》2013,(1):80-8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溪黄草总黄酮纤维素酶提取工艺中的酶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酶浓度0.75%、酶解温度52.9℃和酶解时间73.7 min;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3.889%,与理论计算值3.911%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溪黄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2.
《广西轻工业》2013,(4):1-2
研究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茵陈总黄酮的工艺优化条件,用紫外-可见比色法和芦丁为标准品测定茵陈总黄酮的得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黄酮得率的影响及工艺优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茵陈总黄酮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酶解温度>酶用量>酶解时间,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茵陈总黄酮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为0.15mg/mL,酶解过程的温度为50℃,酶解过程的时间为1.5h,此时黄酮的得率为4.21%。  相似文献   

3.
响应曲面法优化酶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酶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在单因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RSM)研究了酶浓度、p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具有较好的酶解能力,当酶浓度为100U/ml,酶解时间为116min,温度为40℃,pH4.5时,总黄酮得率达到2.63%,相对单一醇提法得率提高了约30%。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香椿老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得率以芦丁为对照品进行校正。先利用复合酶水解香椿老叶中的纤维素和果胶,探究出最佳酶解条件为复合酶2(果胶酶:纤维素酶=2:1),酶用量为2.00%(W/V),酶解时间40 min,酶解温度45℃,上清液中总黄酮得率为2.49%。再进行超声辅助提取,采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对乙醇体积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4个条件进行优化,各项方差分析表明影响香椿老叶中总黄酮得率的顺序依次为: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再根据回归方程预测最佳提取条件。在采用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功率227 W、提取温度53.00℃、提取时间51 min条件下,香椿老叶总黄酮得率为3.85%,与预测值仅相差0.03%,表明工艺参数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以苹果皮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辅助提取原花青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酶解温度、提取时间、酶解浓度和pH对苹果皮中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酶法辅助提取原花青素的因素次序为:酶解温度>酶解浓度>pH>提取时间,其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浓度为1.0%,酶解温度为50℃,pH值为4.5,提取时间100min,所得苹果皮中原花青素的得率为0.489%。  相似文献   

6.
穆易君  陈洋  孙晶  吴杰  马云  刘崑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9):187-193
本研究采用纤维素酶联合超声提取法提取菠菜中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甲醇浓度、酶添加量、料液比、提取温度、酶解pH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得率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纯化后的菠菜总黄酮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菠菜总黄酮提取的最适条件为:用70%的甲醇溶液作为提取剂,酶添加量1.2%、料液比1:30 g/mL,在提取温度60℃、酶解pH5.0、提取时间45 min的提取条件下提取得到菠菜总黄酮得率为15.5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分离7种黄酮类化合物成分:没食子酸、绿原酸、儿茶素、芦丁、芹菜素、山奈酚、槲皮素,测出含量分别为:0.83、1.37、0.64、1.46、2.12、1.25、1.87 mg/g。经方法学验证,各种黄酮类化合物单体的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准确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良好,可用于菠菜黄酮的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7.
采用复合酶解法协同超声波法提取山楂中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条件为:复合酶量(3%纤维素酶和4%果胶酶),酶解pH为6,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1.5h,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40g/mL,40℃超声提取30min。在此条件下的总黄酮提取量为85.5mg/g。相对超声波提取总黄酮提高了46.1%,比单纤维素酶酶解辅助超声波法提取总黄酮量提高了27.6%。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酶提取湘西椪柑皮中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辉  余佶  张永康 《食品科学》2010,31(12):67-70
采用响应面法对纤维素酶提取椪柑皮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法提取椪柑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120U/mL、酶解温度52℃、酶解时间140min、酶解pH4.35,总黄酮得率可达1.85%。  相似文献   

9.
以五味子干果为原料,采用酶解法辅助超声波技术提取其中的五味子乙素。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以及酶用量对乙素得率的影响较大。通过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酶解辅助超声波提取乙素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2.89℃、提取时间4.04h、酶用量0.96%。在此最优条件下,五味子乙素的得率为0.262%。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纤维素酶提取蛇床子素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酶解pH、纤维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作为影响因子,以蛇床子素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pH为5.0,酶解时间60min,酶解温度50℃,纤维素酶量3%。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蛇床子素的得率为0.926%。  相似文献   

11.
洋葱皮总黄酮纤维素酶法提取及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研究纤维素酶法辅助提取洋葱皮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对洋葱皮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洋葱皮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0.52%、pH5.0、提取温度48℃、提取时间105min、料水比(g/mL)1:4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32%。洋葱皮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3.751、4.267μg/mL;同时洋葱皮黄酮还原能力较强,高于茶多酚。洋葱皮总黄酮抗氧化性强,是一种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萃取北方地区早园竹叶中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北方地区早园竹叶中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及其最佳水平范围,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温度36℃、乙醇体积分数50%、萃取压强35MPa、夹带比9%、萃取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可达到23.24mg/g。可以运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竹叶黄酮进行提取,且提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何文兴  李洪梅  肖霞 《食品科学》2009,30(10):49-51
本实验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影响龙王帽甜杏仁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出乙醇热回流法提取龙王帽甜杏仁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料液比1:25(m/V)、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2h,此条件下的总黄酮提取含量为10.60%。  相似文献   

14.
明日叶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和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明日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微波法,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明日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别通过AlCl3和A(lNO3)3显色法,建立了明日叶中总黄酮的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AlCl3显色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提取3次、料液比1:25(g/mL)、微波功率600W、提取80s,样品中总黄酮的得率为1.48%;A(lNO3)3显色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40%、提取3次、料液比1:25(g/mL)、微波功率700W、提取80s,样品中总黄酮的得率为1.67%。另外,对两种显色方法的显色稳定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超声辅助提取苦荞黄酮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荞黄酮的提取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了苦荞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传统提取工艺的提取率较低,故选择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一步研究。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相比传统提取工艺的提取时间较短,温度较低,提取物纯度较高,二次提取率较高。其优化条件为浸提温度60℃、体积分数60%乙醇、料液比1∶7.9、浸提时间10min、超声功率70W、超声频率40kHz。苦荞黄酮提取率为85.40%,提取物的纯度60.96%,苦荞黄酮的得率为4.69%。二次提取率为9.61%,两次总提取率为95.01%。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均匀设计法试验和SPSS 13.0统计软件回归分析,进行微波辅助和超声波辅助提取赣南脐橙皮渣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最佳提取条件为功率390W、辐射时间7min、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45(g/mL),总黄酮提取可达19.3mg/g;超声波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超声提取时间60min、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45(g/mL),总黄酮提取可达16.6mg/g。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法优化超声提取枣核总黄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枣核中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以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作为考查指标,对影响黄酮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超声波功率、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然后,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影响枣核黄酮提取的主要因素是乙醇体积分数与超声波功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作用功率是450W、超声波作用时间为30min、料液比1:50、乙醇体积分数50%。在此实验条件下,枣核黄酮粗品的提取率为7.04%,粗品中黄酮含量为1.59%。结论:采用正交试验-超声提取工艺,能有效提高枣核黄酮的提取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薄荷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确定薄荷叶中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其超声提取条件;并通过其总黄酮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薄荷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40:1、提取时间118min、提取温度62℃,此条件下,薄荷叶总黄酮得率达6.11%。薄荷叶总黄酮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并与总黄酮质量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结果可靠,得到了薄荷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且实验结果还表明薄荷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茶叶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及结构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茶叶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和乙醇体积分数3个影响因素,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6∶1(mL∶g),乙醇体积分数58%,提取温度82℃,提取时间2h,茶叶籽中总黄酮含量为11.174mg/g。通过颜色反应和紫外光谱特征,初步鉴定茶叶籽黄酮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以苦荞麸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亚临界浸提时间、萃取釜内温度、系统压力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次序为萃取釜内温度>亚临界浸提时间>系统压力。确定了亚临界-超声波协同萃取苦荞麸中黄酮的适宜工艺条件:萃取釜内温度20℃,亚临界浸提时间3 h,系统压力0.8 MPa,黄酮提取率为9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