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板栗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就pH值与温度对板栗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4.5和6.5,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45℃;同时研究抗坏血酸与柠檬酸以及复合抑制剂对板栗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抗坏血酸与柠檬酸的最适作用浓度均为0.30%,复合抑制剂的最佳组合与最适作用浓度分别为0.05%柠檬酸+0.05%抗坏血酸+0.06%乙二胺四乙酸+0.20%氯化钠.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分光光度法,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芦笋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最适底物浓度,最适pH值,最适温度,热稳定性和柠檬酸、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亚硫酸钠等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其最适底物浓度为0.2mol/L;最适pH范围为6.6-7.0,pH在6以下可抑制酶活;最适温度为40℃,80-90℃热处理1-2min可使酶失活;抑制剂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亚硫酸钠>柠檬酸。  相似文献   

3.
冬瓜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及抑制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20 nm 处测定冬瓜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不同温度和 pH 值对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探讨了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 EDTA-2Na 4 种抑制剂对冬瓜酶促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冬瓜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值为6.0;冬瓜多酚氧化酶的米氏方程符合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相应的动力学参数为 Kin=0.0118 mol/L,Vm=0.0586 U/min;化学抑制剂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EDTA-2Na 对多酚氧化酶都有抑制作用,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25%、32%、62%和57%.  相似文献   

4.
桑叶多酚氧化酶分离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桑叶多酚氧化酶(PPO)的结构、活性以及不同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桑叶多酚氧化酶为纤维状蛋白;其最适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40℃;在相同抑制剂浓度下,总体抑制效果为: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氯化镁>氯化钠。  相似文献   

5.
郭香凤 《食品科学》2010,31(21):316-319
对银条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及控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条PPO 的最适反应时间为2.0min,最适pH 值为5.0,最适温度为30℃,银条PPO 的热稳定性较差。抗坏血酸(VC)、L- 半胱氨酸(L-cys)、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对PPO活性均有极显著地抑制作用;在0.05g/100mL 柠檬酸+0.05g/100mL 抗坏血酸+0.05g/100mLL- 半胱氨酸复合化学抑制剂作用条件下,对银条PPO 的酶活性抑制率可达93.5%。  相似文献   

6.
荔枝壳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何健  卢玉兰 《食品科学》2006,27(12):182-185
本文对荔枝壳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不同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壳多酚氧化酶的最佳底物浓度为0.04mol/L,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柠檬酸、抗坏血酸、硫代硫酸钠对PPO活性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三种抑制剂联合作用的最佳条件为0.01mmol/L的柠檬酸+0.04mmol/L的抗坏血酸+0.004mmol/L的硫代硫酸钠,PPO活性的抑制率达85.8%。  相似文献   

7.
桑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桑叶多酚氧化酶(PPO)的结构、活性以及不同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桑叶多酚氧化酶为纤维状蛋白;它的最适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40℃;在相同抑制剂浓度下,总体抑制效果为: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氯化镁>氯化钠.  相似文献   

8.
以南酸枣为原料,利用磷酸盐溶液提取其多酚氧化酶(PPO)粗酶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南酸枣PPO的活性。研究温度、pH对南酸枣PPO活性的影响以及底物特异性,并探讨抗坏血酸、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柠檬酸、酒石酸和氯化钙6种抑制剂对南酸枣PP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南酸枣PPO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7.0;邻苯二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及4-甲基儿茶酚作为底物时PPO的活性较高,没食子酸及焦性没食子酸性作为底物时PPO的活性较小;6种抑制剂对南酸枣PPO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为:抗坏血酸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柠檬酸酒石酸氯化钙。  相似文献   

9.
紫薯中富含花青素、硒、碘等营养物质,是一种较好的健康保健食品。多酚氧化酶作用于酚类物质产生醌,是引起紫薯组织褐变的主要原因。对紫薯多酚氧化酶(PPO)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紫薯PPO最适温度、最适p H和最适底物浓度分别为30℃,6.7和0.08 mol/L的邻苯二酚溶液。抗坏血酸、柠檬酸、亚硫酸钠均对PPO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抗坏血酸和亚硫酸钠的抑制剂效果比较好,1.1 g/L的抗坏血酸和1.0 g/L的亚硫酸钠对PPO的抑制率分别为69.62%和60.17%。  相似文献   

10.
戴卿  侯温甫  王宏勋  邢小苗 《食品科学》2009,30(20):430-432
研究葛根多酚氧化酶(PPO)的性质,以及不同护色方案的护色效果,确定最佳护色方案。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葛根PPO的最适pH7.0,最适温度40℃,100℃热处理40s可钝化PPO的活性;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和亚硫酸钠为多酚氧化酶强烈抑制剂;但仅有亚硫酸钠能有效抑制葛根褐变的发生;结合颜色、护色效果、损失以及残留,确定0.2%的亚硫酸钠溶液为护色剂采用喷涂的方式进行护色。  相似文献   

11.
山药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及其护色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研究了山药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pH值、最适温度,设计了不同护色方案,以确立山药的最佳护色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pH值、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比较不同护色液对酶活力的影响;将山药经不同护色条件护色后,低温烘干,粉碎过筛得山药粉,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甲醇-水溶液(1∶1)的吸光度。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山药PPO的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为35℃,山药的最佳护色条件为:以0.25%的Na2SO3为抗氧化剂,并配以0.25%的柠檬酸和1.5%的NaCl为护色液。  相似文献   

12.
石榴多酚氧化酶的某些特性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石榴贮藏过程中易发生果皮褐变的问题,以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石榴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某些特性,考察了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钠和β-环糊精等抗褐变剂对PPO活性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皮中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是7.0,几种底物中单宁与PPO的亲和力最大,试验的几种抗褐变剂中柠檬酸对PPO活性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其次是抗坏血酸,而亚硫酸钠、β-环糊精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张国庆  董明  李娜  俞雅琼  王旭东 《食品科学》2011,32(10):288-291
研究宣木瓜不同部位的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其温度、pH值、底物专一性等特性和抑制方法。结果表明:果心中的PPO活性明显高于果皮和果肉,宣木瓜组织的褐变主要是由多酚氧化酶引起;PPO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最适温度20℃,在80℃处理5min即可钝化PPO的活性;最适pH5.5,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优于碱性;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氯化钠均能有效的抑制PPO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双孢蘑菇酶促褐变特性及褐变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相友  王健  朱继英  赵亚 《食品科学》2011,32(20):318-322
为有效控制双孢蘑菇褐变,研究pH值、温度、底物浓度以及抑制剂对双孢蘑菇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双孢蘑菇PPO最适反应pH6.8,最适反应温度20℃,最适反应底物浓度为0.06mol/L,米氏常数Km为0.1072mol/L。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双孢蘑菇褐变程度进行定量检测,得出对双孢蘑菇贮藏保鲜效果较好的褐变抑制剂及其最佳配比为0.30mmol/L半胱氨酸、0.06%抗坏血酸、0.05%乙酸。  相似文献   

15.
用分光光度计法在波长420nm下,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兰州百合鳞茎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的部分特性。实验发现百合PPO的活性在4~2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5℃时PPO活性达到最大值,之后PPO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百合PPO有两个最适pH,分别为4.0和6.0,当pH低于4.0、高于6.0时活性均较低。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钠、半胱氨酸在实验用的五种抑制剂中对PPO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6.
Browning prevention of avocado halves using polyphenol oxidase (PPO) inhibitors along with sulfites was investigated. Browning inhibitiors were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inhibition of a crude extract of avocado PPO. The most effective inhibitors were ascorbic acid and sodium sulfite, these compounds plus citric acid were mixed to get an inhibitory solution. In vivo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avocado halves by measuring Hunter color values after 15 days' storage to test the potential of solutions to prevent browning. Results showed that immersion in solutions along with refrigerated storage was needed to get an inhibitory effect. Color preservation was not due to oxygen exclusion nor to low pH and sulfite was unnecessary. The best treatment was the storage of avocado halves in a 1% ascorbic acid/1 % citric acid solution at pH 5 and 7C.  相似文献   

17.
雪梨果肉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研究与纯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桂琴  刘坤  张玉星 《食品科学》2007,28(12):297-300
以雪梨果实为试材,通过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定氧化产物的方法,测定温度、pH值、抑制剂、不同成熟期及不同部位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pH值为6.4;最适温度为25℃;不同成熟期PPO的活性不同;1mol/L的亚硫酸钠为较好的抑制剂;果肉内部PPO活性最高,果肉中部的PPO活性最低。粗提液又经30%硫酸铵沉淀去杂和80%饱和度硫酸铵析出、Sephadex-G200柱层析及HiPrepTM16/10QXL离子柱层析,得到电泳均一的PPO,分子量43kD。  相似文献   

18.
鸡腿蘑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鸡腿蘑多酚氧化酶(PPO)的催化特性、最适温度、最适pH值、热稳定性等性质进行研究;同时考察了EDTA-2Na、NaHSO3、抗坏血酸、柠檬酸四种抑制剂对鸡腿蘑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45℃,80℃水浴处理5min,95℃水浴处理90s该酶全部钝化。四种抑制剂对该酶均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强弱次序为抗坏血酸>柠檬酸>NaHSO3>EDTA-2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