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枫 《新中医》2015,47(10):8-10
理伤手法、杉皮夹板、伤科名药被称为岭南正骨治伤"三绝",以简、廉、验为世人所重。明清时代由于杉树皮可就地取材、简便价廉,同时具有弹性、韧性和可塑性的特点,成为了我国岭南正骨外固定材料,并广泛应用。岭南骨伤名家蔡荣对杉树皮夹板应用进行力学测定,从材料力学和肢体内应力方面对杉树皮夹板在临床应用上作了科学肯定,证明杉树皮夹板固定骨折效能良好,可作为外固定材料使用,并建立了应用规范,该研究获得了1979年广东省科技大会奖,对广东地区应用杉皮小夹板治疗骨折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骨科教材建设、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及进一步改良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连生 《北京中医》2009,(2):99-100
曹锡珍(1898—1978),字聘忱,河北昌黎县人,著名中医按摩推拿专家,中国近代名医之一。1934年应施今墨先生之请任北平华北国医学院董事及按摩教授职务,1954年前后参与北京医院按摩科及北京平安医院按摩科的筹建工作,自1958年起在北京宣武医院按摩科工作至终年。先师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研究、归纳了自己六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有关内、外科疾病的按摩基础手法,命名为“经穴按摩基础手法”。此手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迅速地在临床、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也因此在按摩推拿学界逐渐形成了曹氏经穴按摩的学派体系。并先后在内地及海外主编出版《外伤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防治按摩》等著作,在中医界颇具影响。今年是先师逝世30周年,故撰此文以缅怀故人。  相似文献   

3.
<正> 伤科经穴按摩基础手法,是我院曹锡珍老中医近60年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老师终年80岁,生前著有《外伤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及《防治按摩》等著作。老师学问渊博,经验丰富,是全国知名的伤科按摩老中医。笔者今将跟随老师学习中,有关伤科经穴按摩基础手法及整形手法治疗伤科病证的一点体会,简介如下: 伤科经穴基础手法,对于软组织跌打扭闪损伤的治疗是有一定效果的。它可使筋聚开结,经络疏通,从而达到镇静止痛的作用。伤科经穴按摩基础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性腰痛、颈椎病、增生性脊柱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及四肢关节软组织损伤等病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傣医岩拉温热水正骨按摩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法按摩是傣医在骨伤治疗中常用的传统方法。据傣书《档哈雅》的记载有冷水按摩法、药酒按摩法、药油按摩法和温热水按摩法4大类。手法采用牵拉、揉、推、拿、按、压、挤、捏、拍、抖等10多种。温热水正骨按摩疗法是岩拉老医生四代家传的医技,并经过岩拉老医生50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应用,证实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药摩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8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按摩疗法(简称“药摩法”),是将外用药剂涂抹于患者体表治疗部位或操术者手心后。再对治疗部位施行按摩手法的一种外治疗法。药摩法具有外用药物疗法与按摩疗法的双重作用,有比单纯应用外用药物或按摩治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应用本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不仅不受“新伤、局部瘀血和肿胀期施用按摩手法会加重症状,  相似文献   

6.
詹黄张新按摩学所创立的按摩法,有别于传统按摩,推拿诊治疾病、取治部位、按摩手法都有独到之处故称为新按摩学。四川省成都市科委、科技情报所《科技动态》199期以“部位按摩疗法简介”为题,向科技界推广。张诚毅在1979年《成都科技》第四期上发表了“部位按摩治耳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归纳岭南地区以广东为代表的近10年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文献,探讨其证治特色。方法:通过查阅中医药类教材《中医筋伤学》《中医骨病学》,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09—2018年期间发表的临床治疗KOA的文献,运用统计、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骨伤手法治疗KOA的规律。结果:共检索到29篇文献,常用手法的选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揉按法、弹拨法、旋转法、屈伸法和揉滚法;常用穴位的选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血海、阳陵泉、梁丘、委中、内膝眼;常用解剖部位的选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股四头肌、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内收肌、髌韧带。结论:广东地区中医骨伤手法治疗KOA以局部推拿、整体治疗、缓解粘连为主;穴位选取以局部取穴、补养气血、祛风寒湿邪为主;部位选取以膝周部位、应力集中处为主。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陈福林老师是"燕京骨伤流派"正骨按摩传承人,他从医40余年,带领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把中医正骨按摩手法传承发扬。陈老师博采众家之长,继承了中医宫廷正骨按摩技术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创新,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法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慈溪市劳氏伤科历史悠久,惠及三北大地,声誉著于浙东,以其独到的手法整复及应手而效的骨伤方药为百姓称道.劳氏所著《劳氏家宝科》是一部明末伤科学专著,其学术思想源自《黄帝内经》、《难经》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以整体观念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0.
黄枫 《新中医》2014,46(2):31-33
从广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定处方入手,通过对照各版中医院校骨伤科学教材处方的标注引用,结合蔡荣生前发表的医案、文章、著作,初步界定蔡荣"经验方"为16首,并探讨其制方的理论基础与应用,认为蔡荣"经验方"性平温和,用药不偏,分治明显,继承并发展了骨伤三期分治法,其经验方对骨伤科内治用药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长期的按摩临床实践中,对按摩疗法的主体手段"手法按摩的特色和优势"谙熟而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2.
按摩疗法是祖国医学中非药物疗法之一 ,是用多种手法对身体某些部位或某些经络穴位给予一定量的刺激 ,以反射性地激发起机体局部和全身反应 ,从而产生平衡阴阳、温经通络、宣通气血、调和营卫、补虚泻实和延年益寿的作用。《遵生八笺》记载“人身流畅皆一气之所通 ,气流则形和 ,气塞则形病……。按摩导引之术所以行气血 ,利关节 ,延年却病 ,以按摩导引为先。”笔者初步探索 ,认为按摩的抗衰老作用机理是 :扶正祛邪 调节功能《内经》云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按摩疗法可以培养人…  相似文献   

13.
周中 《中医研究》2011,24(8):71-73
《正骨心法要旨》是《医宗金鉴》中专论骨伤疾病的分册,由清朝吴谦等编写而成。该书详细描述了正骨复位、牵引固定等手法,以及内服外用等处方,同时对骨伤系统疾病治疗"筋骨并重"的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并贯穿于全书及治疗的全过程。读后受益匪浅,结合当代骨伤的治疗理念的转变,可知中医伤科学的理论对骨与软组织的治疗有很强的指  相似文献   

14.
按摩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支奇葩.几千年来,按摩疗法为我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由于其门派众多、手法各异,多是师传口授,疗效参差不齐,治病机理阐述得不十分清楚等原因,至今按摩疗法仍被西方人视为补充医学,登不了世界医坛的大雅之堂.我们于1988年研创成功的"敏感点按摩法"[1]在理论、手法和按摩部位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十几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敏感点按摩法对各种"痛证"和"痹证"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按摩方法和其他传统疗法,甚至好于临床上常用的中西医疗法.可以预言,在不过远的将来,敏感点按摩法必将登上世界主流医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按摩治疗范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按摩治疗范围初探柯长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830001)按摩疗法同其它中医疗法一样,有其一定的治疗范围。在《黄帝内经》中,以“可按”、“按之无益”、“不可按”分别阐述了按摩疗法的适应症,非适应症和禁忌症,初步构画了按摩治疗范围的轮...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疗效差等原因,该病成为骨伤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颈椎病的核心病机。随着手法研究的深入,临床上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整脊手法类型也比较多。手法治疗是通过治疗者的徒手力量或借助某些简单的器械作用于患者身体局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手法又称为按摩或推拿。手法治疗在骨科疾病尤其是筋伤等疾病方面疗效显著,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医手法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演化出多种流派,如长安朱氏骨伤流派、清宫正骨流派、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陇中正骨学术流派、岳阳张氏骨伤流派等。不同流派的手法虽有差异,但用于治疗骨科疾病皆有效果,不仅可以加强患者颈部的气血循环,还能改善“骨错缝”的结构应力异常状态等。文章整理不同流派关于脊柱疾病(尤其是颈椎病)的学术思想相关文献,对其手法治疗的操作要点和作用机制进行归纳,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连生 《北京中医药》2009,28(2):99-100
曹锡珍(1898-1978),字聘忱,河北昌黎县人,著名中医按摩推拿专家,中国近代名医之一.1934年应施今墨先生之请任北平华北国医学院董事及按摩教授职务,1954年前后参与北京医院按摩科及北京平安医院按摩科的筹建工作,自1958年起在北京宣武医院按摩科工作至终年.先师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研究、归纳了自己六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有关内、外科疾病的按摩基础手法,命名为"经穴按摩基础手法".此手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迅速地在临床、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也因此在按摩推拿学界逐渐形成了曹氏经穴按摩的学派体系.并先后在内地及海外主编出版<外伤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防治按摩>等著作,在中医界颇具影响.今年是先师逝世30周年,故撰此文以缅怀故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照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按摩,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将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观察组腰腿疼痛缓解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更快缓解和消除腰腿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袁靖  袁烽 《中医研究》1992,5(3):11-14
中华医学,丰富多彩,按摩疗法,历史悠久。追溯渊源,针、灸、药、石,按摩领先。原始社会,腹痛抚摩,头痛揉按,跌打损拆,手法整复。“风、寒、暑、湿”,摩之浴之。“饥、饱、劳、逸”,揉以和之。如熊经乌伸,自然本能,保健却病。相传,著《黄帝内经》时,著有《按摩经》十  相似文献   

20.
按摩疗法是中医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传统医疗的瑰宝.笔者在数十年的临床工作中,对内、伤、妇、儿等科的某些疾病--冠心病、颈椎病、急性乳腺炎、小儿腹泻等进行了手法治疗,均获满意疗效.为更好继承和弘扬中医按摩事业,故在此对其原理与进展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