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以氨基酸和脂肪酸为主体原料合成的绿色表面活性剂,性能温和并具有良好的配伍性、生物相容性,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椰油酰基丙氨酸钠(SC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烷基糖苷(APG)等绿色、温和型表面活性剂为原料进行复配,并通过添加特种增稠剂和调节pH,制备出泡沫细腻、黏度符合要求的沐浴液。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粕为原料,采用加压酸解的工艺制备了复合氨基酸溶液,再与椰油酰氯反应合成了N-椰子油酰基复合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复合氨基酸溶液与椰油酰氯体积比、pH、反应温度、丙酮与复合氨基酸溶液体积比、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工艺条件,并对酰化产物的表面活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大豆粕合成N-椰子油酰基复合氨基酸工艺条件为:复合氨基酸溶液与椰油酰氯体积比4.2∶1,pH 11.2,反应温度36℃,丙酮与复合氨基酸溶液体积比1.7∶1,反应时间2 h。在最优工艺条件下产物产率为91.07%,产物表面活性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造纸信息》2016,(4):46
以衣康酸和月桂醇聚氧乙烯醚(AEO-9)、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等为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IAS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并将其用于废纸脱墨。IAS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佳的脱墨效果,且乳化性能及分散性能优于普通表面活性剂AEO-9。将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亮  郭义  杨建洲 《西部皮革》2006,28(4):33-36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以氨基酸为基础的环保表面活性剂,其良好的无毒、生物可降解和配伍性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皮革工业中.本文综述了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皮革中的研究动向,并重点介绍了其分类及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5.
前处理助剂的生态问题探讨(一)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荣圻 《印染》2001,27(8):43-46
对前处理助剂的原料,诸如表面活性剂、有机卤素化合物及金属螯合剂等,主要是表面活性剂的毒性,生理效应及生物降解性的生态问题作了详细评估,提出了世界上近年开发的新一代绿色表面活性剂,包括天然资源开发的表面活性剂,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等,可供新型绿色前处理助剂作为原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改善以单烷基磷酸酯(MAP)为主表面活性剂的洁面乳体系的铺展性和流变性.方法 研究不同的碱中和量、辅助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增稠剂等因素对产品黏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 MAP体系中和后pH 6.2~6.6之间性能良好;辅助表面活性剂羟磺甜菜碱和咪唑啉椰油两性醋酸钠两者复配有很好的稳泡、增稠性能;聚合物中Greenthix ACS(丙烯酸酯共聚物)有较好的增稠和分散性能,并能赋予产品良好的剪切变稀性能,耐热再恢复至室温后产品流变性基本不变,具有耐热剪切变稀的良好性能.结论 MAP洁面乳基础配方中表面活性剂选用羟磺甜菜碱和咪唑啉椰油两性醋酸钠,流变添加剂选用Greenthix ACS.  相似文献   

7.
用Ross_Miles法测定了椰油酸单乙醇酰胺硫酸酯盐(CMS)在不同质量分数、温度及硬水度中的泡沫性能,并与其他表面活性剂FAS,AE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MS是一种起泡性与稳泡性皆优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利用柞蚕茧壳资源,采用化学高温碱溶法水解柞蚕茧壳蛋白,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生物基表面活性剂,通过重量分析、沉降法、白金板法表征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含固量、渗透性和表面张力性能,研究在柞丝脱胶和染色中使用该合成表面活性剂对脱胶率和上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柞茧壳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能充分溶解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混合氨基酸油酸,三氯化磷和混合氨基酸在特定的条件下可制备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性能温和,可以用于柞丝脱胶和染色,能提高柞丝脱胶率,染色得色量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前处理助剂的生态问题探讨(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荣圻 《印染》2001,27(9):44-49
3 新一代的绿色表面活性剂3.1 天然资源开发的绿色表面活性剂3 .1 .1 淀粉系列表面活性剂淀粉与糖类的化学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聚合物化学。碳水化合物的单体葡萄糖具有很低的反应特异性 ,只有几个反应令人满意 ,其中有两类反应能用于表面活性剂生产 ,即糖苷化反应和还原胺化反应具有实用价值。尤其是烷基多糖苷 (APG)的合成反应 ,遵循高分子反应的缩聚理论 ,通过计算能够精确地预测平均聚合度和单一聚合度分布。(1)烷基多糖苷 (APG) [13]烷基多糖苷 (Alkyl Polyglycoside)是以淀粉或葡萄糖和天然脂肪醇为原料 ,经化学合成得到的一种新…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绿色表面活性剂在制革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例举了部分应用实例。绿色化、功能化表面活性剂是皮革工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烷基多苷(APG)及葡萄糖酰胺(AGA);醇醚羧酸盐(AEC)及酰胺醚羧酸盐(AAEC);单烷基磷酸酯(MAP)及单烷基醚酸酯(MAEP)绿色产品。未来开发绿色表面活性剂以适应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聚氧丙烯(PPO)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合成了系列反应型聚氨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1HNMR和表面张力仪对其结构及表面活性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浊点、乳化能力、共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反应型聚氨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共聚性能和表面活性,产物Ⅱ在摩尔浓度为0.0058mol/L时,可使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到37mN/m。  相似文献   

12.
以环氧氯丙烷、己二酸和十八烷基二甲基胺为反应原料制备Gemini型双酯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该表面活性剂应用到棉织物柔软整理中,探讨了其对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白度、柔软度、耐磨性以及亲水性等指标的影响,并与传统的织物整理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 1821)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emini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棉织物的各项整理性能均与传统整理剂D 1821相近,且耐磨性和亲水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聚氧丙烯(PPO)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合成了系列反应型聚氨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1HNMR和表面张力仪对其结构及表面活性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浊点、乳化能力、共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反应型聚氨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共聚性能和表面活性,产物Ⅱ在摩尔浓度为0.0058mol/L时,可使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到37mN/m。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以环氧氯丙烷、己二酸和十八烷基二甲基胺为反应原料制备Gemini型双酯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该表面活性剂应用到棉织物柔软整理中,探讨了其对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白度、柔软度、耐磨性以及亲水性等指标的影响,并与传统的织物整理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 1821)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emini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棉织物的各项整理性能均与传统整理剂D 1821相近,且耐磨性和亲水性更好。  相似文献   

15.
以衣康酸(IA)和月桂醇聚氧乙烯醚(AEO-9)为原料,制备出一种可用于合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单体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衣康酸单酯(IAEO),将其与丙烯酸(AA)、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IAS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并将其用于废纸脱墨。考察了最佳合成工艺及复配条件,并测定了其表面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酯化时间4 h,酯化温度125℃,n(IA)∶n(AEO-9)=1∶1.06,催化剂用量6.5%;聚合时间5.5 h,聚合温度85℃,n(IAEO)∶n(AA)∶n(SMAS)=1∶2∶1,引发剂用量1.5%时获得的IAS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佳的脱墨效果,且乳化性能及分散性能优于AEO-9。将IAS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按质量比1∶2复配时(复配表面活性剂总质量占绝干浆质量的0.2%),脱墨效果进一步提高,脱墨浆白度较单独使用IAS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时提高2.3个百分点,残余油墨量下降12.9 mm2/m2。  相似文献   

16.
表面活性剂-微波协同提取灯心草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微波技术与表面活性剂的乙醇水溶液协同提取灯心草总黄酮,确定椰油酰基二乙醇胺(6501)为灯心草总黄酮提取的最佳表面活性剂,通过平行和正交实验对微波技术-表面活性剂协同提取灯心草总黄酮的新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料0.500g灯心草干粉, 0.04%的表面活性剂6501加到55%乙醇水溶液作为提取剂,提取剂用量为1 ∶ 40 (g/mL),微波功率为464W,提取时间为350s,提取次数2为最佳的提取工艺,得到各因子中微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通过对比实验得到:与溶剂浸提法相比,同样是溶剂浸提法2h,加了表面活性剂后,灯心草总黄酮的提取率从59%提高到74%.若采用微波技术与表面活性剂提取灯心草总黄酮的提取时间由2h缩短为350s,但提取率从59%提高到91%.表面活性剂-微波协同提取灯心草总黄酮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优点.所得的黄酮安全无毒,可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和保健品等行业,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山茶油为原料,采用拟三元相图法优化微乳液配方并研究其稳定性。探讨助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Km值)和制备温度对形成微乳液的影响,通过计算并比较拟三元相图微乳区面积确定各因素的最佳值,然后采用电导率法区分山茶油微乳液类型,最后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具有最大加水量的山茶油微乳液的最佳条件为:固定山茶油与肉豆蔻酸异丙酯(IPM)(质量比1∶2)作油相占比34%,加水量15%,Tween80与Span80质量比4∶1作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Km值4∶1,混合表面活性剂与油相质量比6∶4,制备温度25℃。在最佳条件下,微乳液的类型为W/O型,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储藏稳定性、耐盐性和耐碱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寻纳米材料的绿色合成方法,以性质温和、无毒的食品级蔗糖酯作为表面活性剂,用六水合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通过搅拌超声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紫外光谱分析及透射电镜分析对产物进行表征,进一步确定了所合成产物的结构、物相、大小及形貌。结果表明,氧化锌达到纳米级别,尺寸为40 nm左右,而蔗糖酯能够有效改善纳米粒子的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以废弃食用油(简称废油脂)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废纸脱墨常用的表面活性剂:脂肪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和脂肪酰胺型季铵盐;通过条件实验获得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合成条件;考察了两种表面活性剂对旧报纸的浮选脱墨效果,并与市售表面活性剂(AEO-9和皂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脂肪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的最优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 h,物料摩尔比1∶1.1,转化率62%;脂肪酰胺型季铵盐的最优合成条件为:以异丙醇作溶剂,反应温度72℃,反应时间0.5 h,溶剂用量20%,转化率82.7%。两种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时,脱墨后纸浆白度均高于采用市售表面活性剂AEO-9和皂钠的,两种表面活性剂以1∶1比例复配后使用,脱墨后纸浆白度可达54.3%,这两种表面活性剂均可与AEO-9复配使用,且效果比单独使用AEO-9时纸浆白度可分别提高7.3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从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性能以及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热点;根据绿色表面活性剂在反应中降解方式的不同,概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可降解表面活性剂以及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定义、性能与相关应用.最后,对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