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对泌尿科高龄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6例高龄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护理,实验组采用保温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体温变化及患者寒战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及术后体温低于术前,且实验组体温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术后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泌尿科高龄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可减缓患者体温下降,降低寒战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保温措施预防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 将50例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在相同的室温下手术,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变化及患者术中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体温的变化趋势为麻醉后15 ~90min患者肛温均有升高,随之下降,对照组下降的速度和幅度较试验组明显(P<0.05);患者术前与术后体温对照,对照组肛温下降显著(P<0.01),而试验组肛温术前与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肾镜手术中患者体温会显著降低,采用保温措施有利于保持体温正常,减少低体温和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术中采用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中30min、60min、120min及术毕体温,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体温均有下降,但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及术后出现低体温及寒战症状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保温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保持老年患者术中体温,降低低体温发生概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陆春秀  廖艳芳  覃成婕  张芳 《妇幼护理》2022,2(8):1741-1743
目的 探讨保温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及寒战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我院于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 140 例患者展开分析。2021 年 1 月至 12 月单日收治的 69 例患者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2021 年 1 月至 12 月双日收治的 71 例患者为保温组,利用保温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体温,手术时间、术后 苏醒时间,凝血功能,术后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结果 保温组术中平均体温及术后平均体温均比常规组高(P<0.05)。与常规 组相比,保温组手术时间与术后苏醒时间均较短(P<0.05)。手术后,保温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比常规组短, 且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保温组术后低体温、寒战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 患者采用保温护理干预,能够避免体温波动,促进术后苏醒,减少术后低体温、寒战发生,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循环保温毯联合输液加温在开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6例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盖被保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水循环保温毯联合输液加温。比较两组凝血指标(包括PT、APTT、TT)、体温变化、术中液体输注情况、苏醒质量、低体温发生率、寒战发生率及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结果:术毕,观察组PT、APTT、TT均低于对照组(P0.05),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时间及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输血量、输入胶体液总量及输入晶体液总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低体温、寒战及SSI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水循环保温毯联合输液加温对开颅手术患者进行术中保温,有利于改善凝血功能,维持体温恒定,减少低体温、寒战及S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措施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保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中低温、寒战发生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手术过程体温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低温、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开展保温护理干预,可降低术中低温、寒战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保温措施对肩关节镜术中核心体温的效果。方法纳入38例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A组和B组各19例,A组使用加温灌洗液保温,B组使用充气加温毯保温。比较两组术中核心体温及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液体灌洗量、术后寒战发生情况、术后第1天术侧肩关节疼痛评分。结果A组低体温发生率52.6%,B组低体温发生率2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54,P=0.097)。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两组体温均逐渐下降,但B组下降幅度较A组缓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时间=6.281,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液体灌洗量、术后寒战发生情况及术侧肩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加温灌洗液相比,充气加温毯保温对肩关节镜术中维持核心体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保温在降低行成人肝移植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和预防寒战发生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肝移植手术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入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在常规保温措施的基础上实施预保温措施。记录2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T0)、麻醉诱导前(T1)、切皮前(T2)、手术开始后10 min(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的核心体温,并比较2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低体温风险评分、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术后寒战程度、T0及拔除气管插管时(T6)的热舒适度。结果在T0时间点,2组间核心体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T4和T5时间点,观察组的核心体温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寒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T0及T6时间点,观察组的热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中低体温风险评分为(16.34±3.07)分,低于对照组的(18.02±3.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6,P=0.002)。观察组的低体温发生率为20.51%(16/78),比对照组的41.03%(32/78)低(χ^(2)=7.704,P=0.006)。结论对成人肝移植手术患者实施预保温护理干预,可有效维持患者术中核心体温的恒定,减少寒战和低体温的发生,并提升其热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综合保温干预对胃癌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胃癌患者64例,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术中保温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保温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保温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体温与手术开始时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中30、90、12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低体温、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综合保温干预对胃癌患者术中保暖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术中低体温的风险,值得在手术过程中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5月择期行全麻下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护理措施,循证组应用充气式升温毯保温。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期的体温变化,比较两组的拔管时间、出血量、寒战发生率、切口感染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手术1 h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寒战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实践有利于降低开胸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并能促进患者的麻醉复苏、降低出血量、减轻伤口感染与寒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充气加温法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低体温及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根据髋关节置换术不同时间将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术中保温;将2017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保温的基础上给予充气加温法。比较两组术中体温变化以及低体温、寒战、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30、60、90min以及手术结束即刻鼻咽部温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30、60、90min以及手术结束即刻低体温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寒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气管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保温的基础上加用充气加温法,能够有效降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以及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麻醉后的复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保温护理干预对腔镜手术患者低温和寒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腔镜手术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按外科手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保温护理干预.观察2组体温变化及低温、寒战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术中90 min和术后体温显著低于入室时体温.干预组围手术期体温基本保持恒定;干预组低温和寒战发生率分别为10.7%和3.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7%和28.6%.结论 保温护理干预对于维持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体温恒定,减少低温和寒战发生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病人术中护理关键点质量控制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6年12月对骨科收治的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病人(对照组)术中护理质量关键点(包括术中体温控制、体位干预、器械管理、护理配合等)进行分析,并对2017年1月—2017年6月骨科收治的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病人(观察组)术中质量关键点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体温情况、低体温症、寒战、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疼痛、肢体水肿情况及病人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中体温较对照组平稳。观察组术中低体温症、寒战、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疼痛、肢体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镜手术病人术中进行护理关键点质量控制能明显缩短病人手术时间,稳定病人体温,减少病人术中低体温症、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可提高病人手术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手术患者低体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中采用常规护理,保温组采取集束化保温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结果保温组在术毕时的体温高于对照组,术中低体温、寒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温组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保温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能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蒋群 《全科护理》2012,10(28):2606-2607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对腹部手术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保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如寒战和低体温)发生情况、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寒战和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病人进行术中保温护理干预,能够稳定体温、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输血方式下低体温患者寒战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择期行俯卧位腰椎或颈椎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自体血回输组(S组)和传统库存血输注组(C组)各30例,S组术中回输自体血,C组回输库存血。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毕进入恢复室后患者苏醒时间、拔管后体温、寒战发生率。结果:自体血回输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库存血回输组(P0.05),两组患者给予一定的护理保温措施后寒战均得到有效控制,体温恢复正常。结论:输血患者自体血输注对体温的影响明显低于库存血,但是仍有寒战的发生,给予保温护理措施处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邵其君  王娅冰  刘琦 《妇幼护理》2022,2(21):5026-5028
目的 分析输液加温法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寒战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实施全身麻醉手术的 300 例患者,按照两组间资料均衡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150 例。对照组实施常 规保温护理,试验组在常规保温护理基础上实施输液加温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率,恢复时间和术中体温变化。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98.00%和 91.33%(P<0.05)。试验组术中低体温、寒战及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 组(P<0.05)。试验组的苏醒时间、恢复自主通气时间、观察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手 术开始后 20 min、手术开始后 30 min、手术结束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手术患者给予输液加温法护理, 利于维持患者术中体温稳定,预防低体温情况、寒战发生,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8.
杨美好 《全科护理》2021,19(4):507-509
目的:探讨加热体位垫在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80例行经皮肾镜手术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将其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常规保温护理+加热体位垫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体温变化、术后肠道功能、寒战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13、0.813、0.074,P值分别为0.832、0.419、0.942);两组病人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60 min体温下降,手术结束时体温回升,且观察组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手术结束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时点、组间·时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44.012、194.140、81.703,P均=0.000);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47、10.305,P均=0.000);观察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13)。结论:加热体位垫应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经皮肾镜手术中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无明显影响,但可稳定病人体温,降低寒战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术后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主动加温对腔镜手术患者不可预测性低温寒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主动加温护理措施对腔镜手术患者不可预测性低温寒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行腔镜手术的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按外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不可预测性低温综合主动加温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体温变化以及低温寒战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和术后对照组体温显著低于术前,实验组围手术期体温基本保持恒定,对照组低温寒战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主动加温护理措施可保持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的基本恒定,降低不可预测性低温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对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中实施保温护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对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中实施保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经皮肾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在相同室温下进行手术,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变化及寒战发生的情况。结果:与麻醉前基础值相比,对照组在手术开始后60、90、120min及术毕各时间点体温值均显著下降(P〈0.01),而观察组术中及术毕各时间点体温值均无显著差别(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上述各时间点体温值差异显著(P〈0.05,P〈0.01);在寒战次数及寒战评分上比较两组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经皮肾镜手术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可以保持术中体温的恒定,减少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