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信息论方法这种方法借助信息论中的信息概念与通信系统模型研究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信息的产生、获取、变换、传递及反馈的一般规律;研究新闻信息被新闻受众接受后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研究新闻信息的度量方法。可以运用信息论中的反馈概念,研究如何运用反馈自觉调整新闻传播行为,以实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还可以运用信息论中的通信系统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卓谦  张允 《新闻世界》2011,(11):143-144
笔者认为对新疆主流媒体的受众接触情况进行研究更加有利于媒体了解目前受众的认可度以及期望值,通过受众的反馈信息来查找自身的不足,以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本文就是基于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对乌鲁木齐天山区城市受众调查的数据分析来获得新疆受众对本地主流媒体传播效果的反馈,从而探寻促进新疆主流媒体更好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为依托,探究高等院校文学艺术类通识课程受众使用效果。通识课程的传播中,教师使用多媒体发送信息,信息接收者(修课本科生)对信息的吸收与反馈,均呈现出传播媒介的特征,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传、受二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更为即时和有效。通过研究发现,受众对课程的使用的满意效果,更多源自"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必须充分尊重和体现受众的意愿和心理,以期达到有效的传播。受众心理是指新闻信息接受者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心理特征,它是影响和制约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受众需求的产生与变化,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过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等,都与受众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和听众、观众是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正是这对矛盾运动推动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受众是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环流中的半环。受众对广播电视的信息反馈,是对传播活动的最有效的支持。没有这种反馈,或者广播电台、电视台不能通过科学的方式获得这种反馈,其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广播电台、电视台不理睬受众的反馈,那么正常的传播活动就会终止。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受众是广播电视的服务对象,不断地满足变化着的受众需求,是广播电视的天职;满足受众需求的程度如何,是考察广播电…  相似文献   

6.
中国主题图书的海外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形态,是适应当下全球化语境中文化交流和融合时代趋势的重要体现.文章以美国亚马逊China Books特色书店的数据信息为基点,考察中国主题图书的海外传播影响,为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样本.本研究以儿童类中国主题图书为对象,分两个层次来展开,第一个层次分析亚马逊美国网站China Books子板块Children Books的总体存量、标记信息、图书类别和题材类型等数据;第二个层次抽样选择9种童书样本对其受众反馈进行内容分析,抽取反馈高频词以考察中国儿童图书海外传播的落地效果和受众态度.  相似文献   

7.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09,(16):119-119
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关于传播内容.渠道、受众,以及效果与反馈的研究都十分丰富,唯独对传播者的研究比较贫乏。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作为集合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传播媒介,可以快速、及时地将信息传播给受众.而且,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反馈,进而实现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当前,我国基层政府正处于新媒体环境中,如何更好地展现基层政府的形象并正确处理好舆情,是当前基层政府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传播的效果是任何传播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它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传播效果是指信息对受众的认识、感情、态度以及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导致受众在这些方面产生改变。信息的有效与否,在于信息被受众接受的数量与程度。因此,无论信息的本质是如何的,能被受众接受的信息才是有效的信息。因此,对受众心理进行讨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盛玮  史果 《新闻前哨》2006,(7):54-55
现代传播学认为:信息传播过程是信息传播(包括传播信息的人及其所依存的媒体组织)通过一定的媒介将信息传给受众,受众对信息接收、评价、整理后,再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己对信息的反映反馈给信息传播,从而与传播形成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1.
《武汉晚报》关于刘芳艳的典型报道,采取系列追踪、全方位出击,多角度、多层面的报道内容、多渠道多媒介的报道方式与读者反馈相结合的整合型传播策略,形成由点到面、从地域性受众覆盖到全国范围影响的辐射状传播效果。其报道在传播讯息的捕捉、传播时机的把握、传播措施的制定、传播区域的拓展,以及报社与高校建立的长期互动活动等方面,都值得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2.
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信息传播效果是指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对受众及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对于长期具有封闭色彩的档案信息而言,对其传播效果的关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进步。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研究的目的在于,使档案管理者真正关心档案信息传播的实际结果和档案信息价值的实现,同时探索获得理想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之途径。由于档案管理的集中性和专业性,档案馆是面向社会传播档案信息的主体,所以档案馆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一、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构成及特点一般来说,传播效果都是通过传播活动作用于受众心理,在受众认知、情感及行为乃…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已由一个技术热词变成一股社会浪潮,对信息、政界、商界等领域都形成了冲击。传媒业作为数据的生成者和拥有者,也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传播效果,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和预测受众行为;有利于内容创新,强化新闻的客观性和深入性;加强受众互动,进一步提升受众反馈的价值;促进传媒人才整合,对传媒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播以传播者搜集、传递信息开始,以受众接触、接受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反馈结束。受众是大众传播的信宿,即“目的地”。因此,自从人类出现大众传播现象以后,也就有了受众的存在。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总是把自己的传播意图直接或间接地指向受众,并有意无意地把受众接受传播的状况作为自己传播是否成功的参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催生了灾害信息传播这一新的研究方向。灾害信息传播研究包括对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传播受众、灾害信息传播媒介、灾害信息、灾害信息传播效果等各个要素的研究,还包括对灾害信息传播案例的分析。灾害信息传播研究对于扩展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和指导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互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亮 《声屏世界》2001,(5):44-45
受众,是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是信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传播过程赖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现代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并非单向的过程,它并不以受传接受信息为终止,而以受传对信息作出反应为新的起点?传播根据受众提出的反馈信息,调节传播内容和方式,对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曼玲 《新闻界》2008,(6):57-59
本文从涉农电视媒体和农村电视受众的角度出发,针对“京郊五区农村电视受众媒介参与方式与信息反馈状况”和“涉农电视媒体对农村受众需求和反馈信息的收集状况”两大主题分别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初步探索建立农村电视受众反馈机制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式,以期能够对我国涉农电视媒介的信息传播提供些许参考,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农村信息传播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受众调查和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对于确定对外传播策略、传播内容和传播技巧等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由于我国真正的对外传播起步较晚,也由于传播环境、传播对象的特殊性(受众与媒介主体物理距离远,传统方式的调查难以开展;受众构成的多元化;受众获得信息的多元化等),当前我国对外传播鲜有大规模的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的调查。由于难以切实衡量对外传播的效果,该采取何种策略进行对外传播才是有效的或者说有益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对外传播实务工作者。特别是当遇到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传播效果的时候,往往离不开对受众心理的研究,受众的心理状况对传播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受众逆反心理现象屡屡在新闻传播实践过程中出现,并对传播效果产生作用。本文简要分析受众逆反心理的含义、成因及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等,最后尝试提出在新闻传播活动当中减缓受众逆反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受众作为信息的传播对象,是真正的信息寻求者,同时是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源。它从根本上掌握着新闻媒介的生杀大权,是对新闻媒介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新闻媒介对受众的态度和观念反映了这个社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