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筛选适合于高原部队防治由于 HP 感染所致的上消化道疾病的 HP 根除治疗方案,设计了5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对胃镜检查证实的140名 HP 阳性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采用(14)~C-尿素呼吸试验复查,溃疡患者胃镜复查并行 HP 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以德诺为主的2号和3号四联方案Hp 根除率分别为92.23%和91.67%,但不良反应较多;4号方案(雷尼替丁150mg2/天,甲硝唑200mg4/天,呋喃唑酮100mg4/天)HP 根除率为83.33%,但与2号和3号四联方案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药品成本低。因此,根据我们的结果,4号方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并适合于高原基层部队的 HP 根除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51例确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给予雷尼替丁150 mg,每日2次.共28天.羟氨苄青霉隶500mg,每日3次,及甲硝唑400mg,每日2次,共14天治疗.于第6周复查胃镜、活检组织学、尿素酶试验和^13 C尿素呼吸试验.以鉴定溃疡愈合和HP根除情况。结果:HP根除率88.2%,溃疡愈合率88.2%.副反应很小,显示本疗法是值得推荐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1周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8例经^14C尿素酶呼气试验(^14C—UBT)和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的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2次/天,加两种抗生素治疗1周,A组为呋喃唑酮100mg,2次/天加阿莫西林1000mg,2次/天;B组为克拉霉素500mg,2次/天加阿莫西林1000mg,2次/天,口服,治疗1周后停药,4周后复查^14C尿素酶呼气试验,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结果A组Hp根除率为94.2%,B组为82.6%,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组成的1周三联疗法可获得更高的Hp根除率,且安全性好,是较理想的Hp根除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比较了三种三联疗法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和治疗成本。59例病人经内镜确诊为PU,组织学和(或)^12C(或^14C)呼吸试验证实HP阳性,随机进入三种低剂量三联根除方案。所有病人在治疗开始后第六周复查内镜并作组织学检查和(或)^13C(或^13C)呼吸试验以评价溃疡愈合和HP根除情况。结果表明:方案3(雷尼替丁0.15Bid 灭滴灵0.2Qid 羟氨苄青霉素0.25Qid连用两周,续用雷尼替丁0.15Bid两周)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和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85.7%,14.3%,均优于另两方案(方案1:次枸橼酸胶态铋(CBS)120mg Qid 灭滴灵0.2Qid 四环素0.25Qid,连用两周.方案2:同方案1,仅以羟氨苄青霉素0.25Qid代替四环素),但治疗成本略高。三种方案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显性(P>0.05)。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51例确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共28天,羟氨苄青霉素500mg,每日3次,及甲硝唑400mg,每日2次,共14天治疗,于第6周复查胃镜、活检组织学、尿素酶试验和~(13)C 尿素呼吸试验,以鉴定溃疡愈合和 HP 根除情况。结果:HP 根除率88.2%,溃疡愈合率88.2%,副反应很小,显示本疗法是值得推荐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普拉唑或埃索美拉唑联合铋剂10天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120例经胃镜、快速尿素酶素实验确诊的HP感染慢性胃炎初治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组,各60例,分别接受埃索美拉唑或艾普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的10天四联疗法。疗程结束后4~6周行14 C尿素呼气实验检测HP根除情况,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58例、B组52例共110例完成随访。 A、B组HP根除率差异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埃索美拉唑或艾普拉唑联合铋剂10天四联方案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郑青  潘嬿  张林  萧树东 《胃肠病学》2006,11(11):645-647
背景:在标准三联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根除率有所下降的情况下,首选含铋剂的四联方案是否较标准三联方案更具优势?目的:比较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标准三联方案和再加铋剂的四联方案对H.pylori感染者进行初次根除治疗的疗效。方法:65例内镜诊断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H.pylori感染者随机分配至三联组(雷贝拉唑10mg bid+克拉霉素500mg bid+阿莫西林1.0g bid)和四联组(上述三联药物加胶体次枸橼酸铋220mg bid),连服7天。治疗结束后至少间隔4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评估治疗结果。结果:60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三联组和四联组H.prlori根除率按意图治疗(ITT)分析分别为71.9%和75.8%,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76.7%和83.3%,两组间根除率无显著差异(P〉0.05)。除四联组中有2例分别因头晕和上腹痛而未完成治疗外,两组其余患者的不良反应相似,且能耐受,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结论:含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一周三联治疗方案与再加铋剂的四联方案均能有效根除H.pylori,加用铋剂并未显著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提示首次根除H.pylori治疗时仍应选择含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含有利特灵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96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洛赛克20mg,每日2次口服,丽珠得乐110mg,每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500mg,每日4次口服,利特灵100mg,每日3次口服,共7天。对照组给予洛赛克20mg,每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500mg,每日4次口服,灭滴灵200mg,每日2次口服,共7天。5-6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记录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按意向(ITT)分析的根除率为82.7%、65.9%。按完成随访病例分析(PP)根除率为91.5%、74.4%(P〈0.05)。结论 含利特灵、丽珠得乐的四联疗法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红  梁晓  刘文忠  徐蔚文  萧树东 《胃肠病学》2002,7(6):347-349,378
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上升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对经标准方案根除H.pylori失败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补救治疗。目的:评估铋剂、质子泵抑制剂(PPI)联用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组成的7天四联方案用于根除H.pylori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的疗效,以及H.pylori耐药对疗效的影响。方法:予35例经含克拉霉素根除H.pylori方案治疗、H.pylori仍为阳性的患者以为期7天的四联治疗:枸橼酸铋钾220mg bid 奥美拉唑20mg bid 呋喃唑酮100mg bid 四环素750mg bid。治疗前取胃窦黏膜活检标本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和培养检测H.pylori。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ylori感染状态评估。结果:33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2例失访。根据意图治疗(ITT)和试验方案(PP)分析,该补救方案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68.6%(24/35)和72.7%(24/33)。10例(28.6%)患者发生轻度副反应(9例发生恶心、中上腹不适,1例发生皮疹)。35例中有27例H.pylori培养成功,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51.8%(14/27),呋喃唑酮为3.7%(1/27),四环素为7.4%(2/27)。各药物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H.pylori根除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铋剂、PPI联用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组成的7天联方案作为根除H.pylori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治疗可获得较高的H.pylori根除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传统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失败后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镜下H.pylori快速尿素酶试验或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经我国标准H.pylori一线三联根除方案治疗7天,停药4周后检测H.pylori,结果仍为阳性者判定为H.pylori根治失败,即进行H.pylori的补救根除治疗,共68例患者入选。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序贯疗法:前5天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和阿莫西林1000mg,2次/d,后5天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和甲硝唑400mg,2次/d;对照组予以传统四联疗法: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和胶体果胶铋100mg,2次/d,疗程7天。疗程结束后4周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结果疗程结束后4周,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为93.9%,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为73.3%,两组H.pylori根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序贯疗法对H.pylori的根除率高于传统四联疗法,可作为有效的H.pylori补救根除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含左氧氟沙星的四联补救方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疗效和药物副作用.方法 将HP感染经常规三联疗法(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毒素)治疗失败的84例患者分为A组(44例)和B组(40例).A组患者给予以左旋氧氟沙星为主的四联补救治疗7天(左氧氟沙星 奥美拉唑肠溶片 阿莫西林 胶体果胶铋),B组患者使用常规四联7天(洛赛克 胶体果胶铋 克拉毒素 甲硝唑)补救疗法,4周后做13c尿素酶呼吸试验,并作比较.结果 A组3例失访,余41例完成治疗及随访,其中36例(89.7%)补救根除成功,5例(11.3%)补救治疗失败,7例(17.1%)患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B组4例失访,25例(69.3%)根除成功,8例(22.2%)患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A、B两组Hp根除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的四联方案为安全有效的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H.pylori)一线三联疗法的根除失败率日益增高。目的:评价含多西环素的四联方案补救治疗H.pylori初次根除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纳入37例日.pyZo打初次根除失败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予四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rag)+枸橼酸铋钾(220mg)+多西环素(100mg)+阿莫西林(1000mg),2次/dx10d。治疗结束4周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UBT)以评估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4例患者失访,25例患者补救治疗成功,8例失败,补救治疗意向治疗(ITT)分析和符合方案(PP)分析根除率分别为67.6%和75.8%。21例(63.6%)患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含多西环素的四联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H.pylori初次根除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后重感染率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报道差异很大.我们对85例HP根除后患进行1~2年随访.定期于停药后3,6,12,18和24个月进行^14C尿素呼吸试验检查。在停药后12、24十月或当呼吸试验呈阳性结果时分别行胃镜检查。胃镜下取胃赛及胃体粘膜行尿素酶、组织学及培养等检测HP.并观察溃疡复发情况。结果:①发现HP阳转在停药3个月有6例(7.1%)、6个月有1例(1.2%)及6个月必后无l例②经随机引物DNA多态指模技术鉴定,停药3个月感染之HP菌株分别与该患治疗前HP菌株具有相同的电诛图谱,表明停药早期检出的HP感染实为复发而非再感染③本组病人中有20例患在治疗前有l~7次的溃疡出血史,根除治疗后在随访1~2年中无1例再发出血。结论:中国人HP根除后年重感染率低于2%,与发达国家报道相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初次根除失败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Hp感染者进行过1次Hp根除治疗,且治疗结束后抗生素停用至少4周、PPI停用至少2周,复查Hp仍为阳性者共90例。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颗粒、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2组疗程均为14 d。停药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Hp的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Hp根除率意向性分析(ITT)、方案分析(PP)分別为87.5%、91.3%,对照组分别为71.4%、73.2%,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0.4%∶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治疗Hp初次根除失败者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本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小量多次“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3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青年志愿者采用小量多次的改良“三联”方案进行了治疗.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9例,糜烂性胃炎10例,其余为慢性红斑渗出性胃炎,所有患者均有消化不良症状。治疗方案;三钾二枸撩酸泌107.7mg.四环素250mg和甲硝唑200mg.每日5次,10天一疗程.^14C-屎素呼吸试验(UBT)评价HP根除效果.DU者重复胃镜检查。随访62例.均进行UBT试验。结果,UBT阴性51例,DU者溃疡均已愈合且HP阴性.HP根除率为86.4%。此外,89%的病人症状改善或消失.结果显示这种小剂量多次数的“三联”方案疗效确切,副作用步而轻微,类似方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标准三联及经典四联方案联合铝碳酸镁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6月陆军某部男性官兵~(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者384例,按区组随机化法分为4组,每组96例。A组用标准三联方案(雷贝拉唑肠溶片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B组用含铝碳酸镁四联方案(A组基础上+铝碳酸镁1 000 mg),C组用含铋剂经典四联方案(A组基础上+胶体果胶铋400 mg),D组用含铝碳酸镁及铋剂的五联方案(C组基础上+铝碳酸镁1 000 mg),疗程均为10 d。治疗结束停药后4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并随访3个月,评估患者依从性、H.pylori根除率、消化道症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97.1%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各组完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按意向性分析(ITT)根除率分别为79.2%、91.7%、90.6%和94.8%,按方案集分析(PP)根除率分别为82.6%、92.6%、94.6%和96.8%,B、C、D组ITT根除率及PP根除率均高于A组(P0.05)。各组消化道症状均有缓解,缓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B、C、A组,仅D组腹痛和反酸嗳气缓解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2%、20.8%、83.3%、46.9%,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三组(P0.05),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含铝碳酸镁四联方案与含铋剂四联方案根除H.pylori的疗效相当,且均高于标准三联方案,而含铝碳酸镁四联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三组。H.pylori根除后含铝碳酸镁及铋剂的五联方案组腹痛和反酸嗳气缓解率高于标准三联方案组。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一线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失败率日益增高。如何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Hp根除失败的补救治疗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评估含芦氟沙星四联疗法和含大剂量阿莫西林二联疗法补救根除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3例Hp根除失败的患者随机进入含芦氟沙星四联疗法(RBRF)组(雷贝拉唑10 mg bid+枸橼酸铋雷尼替丁220 mg bid+芦氟沙星200 mg qm+呋喃唑酮100 mg bid,疗程14 d)和含大剂量阿莫西林二联疗法(RA)组(雷贝拉唑20 mg bid+阿莫西林1000 mg tid,疗程14 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根除疗效。结果:共85例患者完成试验,RBRF组按意向治疗(ITT)和按方案(PP)分析根除率分别为83.3%和90.9%,RA组分别为80.0%和87.8%,两组ITT和PP根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PP分析,RBR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RA组(15.9%对2.4%,P<0.05),所有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消失。结论:对Hp根除失败的患者,含芦氟沙星四联疗法和含大剂量阿莫西林二联疗法均可作为安全、有效的补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对比序贯疗法及含左氧氟沙星的四联疗法对首次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失败患者行补救根除时的疗效.方法:自2010-09/2014-05共收集首次根除失败的H.pylori感染患者167例.随机分为2组,序贯治疗组共85例,四联治疗组82例.序贯治疗方法为:前5天予以雷贝拉唑10 mg,2次/d;阿莫西林胶囊1000 mg,2次/d;后5天予以雷贝拉唑10 mg,口服2次/d;克拉霉素分散片500 mg,2次/d;奥硝唑片0.5 g,2次/d.四联治疗方法为:雷贝拉唑10 mg,2次/d;枸橼酸铋钾胶囊300 mg2次/d;左氧氟沙星片0.2 g,2次/d;阿莫西林1000 mg,2次/d.四联药物共服药12 d.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1 mo复查14C呼气试验,共有152例患者随访成功.序贯治疗组有77例随访成功,60例为阴性,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 P P)分析根除率为77.92%,意向性治疗原则(intention-to-treat,ITT)分析根除率为70.6%四联治疗组随访成功的75例,有3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而退出试验.72中有61例为阴性,PP分析根除率为84.72%,ITT分析根除率为74.4%.两组PP分析根除率及ITT根除率均无统计学差异(60/77与61/72,χ2=1.127,P=0.288;60/85与61/82,χ2=0.302,P=0.582).序贯治疗组随访的77例共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四联治疗组随访的75例中,有11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5,P=0.587).结论: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在对于首次H.pylori根除失败后再根除时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不推荐将两种疗法作为H.pylori的补救根治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及和安全性。方法 27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90例。A组患者口服泮托拉唑4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B组在A组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700 mg,2次/d;C组在A组基础上加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 000 mg,3次/d。均用药14 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实验,结果阴性者视为HP根除成功。比较三组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HP根除率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65.9%、69.0%、81.8%;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64.4%、66.7%、80.0%。B组HP根除率按PP、ITT分析与A组相比P均〉0.05,C组HP根除率按PP、ITT分析均高于A、B组(P均〈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0%,均低于A组的22.7%(P均〈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未能提高HP根除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三联疗法可提高HP根除率。两者均可降低三联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维敏胶囊(胶态果胶铋)四联药物疗法治疗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PU)2wk,停药4wk后经内镜、14C-UBT等方法观察溃疡的愈合及Hp根除的疗效方法经内镜确诊为PU,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169例;胃溃疡(GU)89例.受检前2wk内未服抗生素、铋剂及质子泵阻断剂,排除孕妇和溃疡出血者,并镜下活检病理排除恶性溃疡Hp检测:先行快速尿素酶检测(RUT),阳性者再行14C-UBT检测,其中DU的Hp阳性率为95.5%;GU的Hp阳性率为81.0%.四联治疗方法:对Hp阳性PU,给予维敏胶囊100mg,4次/d;兰索拉唑30mg,2次/d;阿莫西林0.5g,4次/d;甲硝唑0.4g,2次/d,疗程为2wk.停药后4wk,同时复查内镜及14G-UBT.结果DU愈合率91.2%,Hp根除率93.0%;GU愈合率86.0%,Hp根除率92.0%.DU和GU愈合率及Hp根除率差异不明显(P>0.05);四联疗法后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Hp与PU关系密切.采用四联治疗Hp相关的PU,有良好效果.14GUBT检测Hp感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创伤性,是治疗后复查Hp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