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渐增多,汽车的安金性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从汽车技术方面提高行车安全,也是汽车生产厂家关注的课题。ESP的诞生与应用可以说是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的一大里程碑式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汽车杂志》2003,(10):26-26
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近期在上海进行了一项针对汽车驾驶者的调查.其结果颇为耐人寻味在上海,48%的司机承认他们并不是每次开车都系好安全带.而且不愿意配戴安全带的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认为“不舒服”;48%的司机并非所有时间都注意道路安全;63%的司机并非所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汽车发生追尾事故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正确把握汽车行驶速度和行驶间距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问:高速公路行车,制动的非安全区是怎样判定的? 答:汽车在行驶中,从驾驶员获得情况信号后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到汽车完全停止这段距离,称为制动非安全区。在制动非安全区内,由于车辆处于减速行驶状态,仍随时有发生事故的可能。因此,  相似文献   

5.
起步之时,戒麻痹草率 汽车起步前,驾驶员要在看清车辆左右、前后及车底下有无障碍物,仪表工作是否正常,制动气压是否达到规定数值,乘客是否坐好,货物装载是否稳妥后才能起步行驶。 路上行驶,戒心猿意马 行车中,驾驶员要随时注意和掌握车马、行人的动态及道路、气候、风向等情况,做到耳不旁听,目不斜视,心不乱想,手不别用,双手掌握转  相似文献   

6.
子嫣 《车时代》2008,(2):168-169
沃尔沃一直致力于行车安全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多实用性成果。凭借其在汽车主动、被动安全研究中的声望,沃尔沃汽车最近又研发了一种集主动被动安全为一体的新的城市行车安全系统(City Safety)。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城市交通中的追尾事故,并计划在两年内应用到沃尔沃所有的车型之中。  相似文献   

7.
汽车诞生100多年来,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与快捷,但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怎样预防交通事故,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课题,笔者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并访问了几位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总结了以下几个小窍门,与各位驾驶员朋友们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8.
乘车时系好安全带,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人们的习惯性动作.在汽车召回修理(recall)已成制度化的美国,最多的召回项目是安全带系统.人们为什么如此重视安全带呢?据调查资料显示,在扣系安全带的情况下,汽车事故死亡率可减少21%,而在车速为60~90km/h范围内,扣系安全带时的事故死亡率可减少50%.  相似文献   

9.
葛胜勇 《汽车电器》2004,(10):46-46
现代汽车几乎都装上了收音机,收音机所接收到的广播内容十分丰富,除家用收音机能收到的内容外,还可通过调谐旋钮接收道路管理部门专门提供给驾驶员关于道路气象等方面的情报。交通情报每天定时播放,广播多次,对驾驶员来说十分重要。另外,作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一环,汽车收音机  相似文献   

10.
对于汽车颜色的选择,大多数人会从美观的角度来考虑,很少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在汽车行驶中,车身颜色与交通安全密切相关。在汽车遭遇意外时,有些颜色会起到加剧险情的副作用,也有一些颜色却可从某种程度上降低险情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设计科学、合理,路面曲线协调,视觉效果良好,加上安全管理、服务设施完善,汽车运行条件十分优越,因此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比在一般公路上行车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安全。然而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也比在一般公路上大,后果更为严重。有鉴于此,驾驶员必须掌握在高速公路上的安全行车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汽车技术作为行车安全的保障,加大汽车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就汽车技术状况在行车安全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安全行车"三知"知人在大风扬沙的时候,行人喜欢抢上风;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有些行人用围巾包着头或将大衣领子竖起,不容易发现对面来车;小孩顽皮淘气,见了汽车喜欢跑来跑去;老年人耳聋眼花,听不清走不快,反应  相似文献   

14.
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对车辆技术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使车辆故障率增加4.6%,车辆耗油量增加40%,功率下降30%~40%.高原地区汽车易发故障有发动机冷却液沸腾(在75°C左右),燃油管路"气阻",发动机不易起动,易爆轮胎等,这些将影响安全行车和顺利完成任务.为确保行车和安全,以下秘笈可供驾驶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军  张申  王亚宁 《汽车运用》2009,(11):37-37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不仅仅是驾驶技术问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为此,驾驶员朋友应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采取正确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细节也决定着行车安全。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汽车这一现代文明的产物走入了千家万户,然而,“滚滚车轮,带来财富,带来方便,也带来了灾难”。据有关方面统计表明,道路交通事故是现代文明社会最大的威胁。全世界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大约有70万人、受伤人数约1500万人,  相似文献   

17.
汽车的问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据国家交通部的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死于汽车车轮下的人数仍要超过24万,因交通事故而受致残的人数高达800万。据资料统计,在各种机动车辆中,以汽车造成的事故发生率最高,而且,其中约有40%的事故是与自然因素有关的。这些因素是太阳、雨、雾、风和夜,它会给汽车驾驶员带来烦恼和不安。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作为汽车驾驶员你又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8.
不少已婚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后,后悔地说:"我今天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手、脚不听使唤,汽车竟往人身上撞。"究意原因何在?据了解,不少已婚驾驶员在发生事故前一天,都有过性生活,兴奋之余总有一种疲劳感觉难以消除。因此跑长途或驾车时间过长,往往力不从心,极易诱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9.
灯光不全不上路灯光是夜间行车安全的生命保障,决不能有半点马虎.有些汽车经过一整天的长途行驶后,加之驾驶员在途中又常忽视检查照明设备,进入夜间行驶往往灯光发生故障,致使车灯"全盲"或成了"独眼龙".有的灯光暗淡、射程不远,有的远近灯光不全,对公路两旁物体及路上的汽车行人动态观察不清,能见度差,造成驾驶员产生心理压力,突遇情况措手不及,从而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前照灯、后尾灯、转向灯和制动灯出故障时,上路行车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夜间上路行驶之前务必要对灯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上路.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国都在努力降低交通事故的伤亡率,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各大汽车厂家在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汽车排放的同时,越来越多地注重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从而将更加安全的汽车带入 21世纪。下面系统阐述现代汽车的车载安全技术。 1主动安全技术 1. 1制动系统 1. 1. 1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的优点是能够有效散发制动过程中的摩擦热。在强烈制动时,制动摩擦片和旋转制动表面产生的摩擦热若得不到有效散发将导致制动力减弱,此时,驾驶员必须加大踩踏制动踏板的力度,否则将导致制动距离加长,从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