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民铜银多金属矿床的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和似层状产出,主要受断裂、接触带和隐爆角砾岩筒构造控制。金、银主要呈自然金、自然银、辉银矿(β-Ag2S)-螺状硫银矿(α-Ag2S)、硫铋铅银矿、角银矿和碘银矿等独立矿物存在.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为毒砂、褐铁矿、辉铋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黄铜矿。配分计算结果表明:在原生矿石中,黄铁矿中金的配分率较高;而方铅矿、黄铁矿和黄铜矿中银的配分率较高.在氧化矿石中,褐铁矿中金、银的占有率均较高.根据金、银的赋存状态特征,对该区金、银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
吉林山门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分布于北北东向伊通-依兰深断裂与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的北西侧,受深断裂旁侧隆起区次级平行断裂带控制。矿体产于印支期花岗闪长岩与上奥陶统石缝组接触带。矿石为贫硫化物型矿石。含银矿物有自然银、辉银矿、锌银黝铜矿、硫砷银铜矿、硫锑铜银矿、银金矿等。金的独立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以银金矿为主,部分金分散在硫化物中。成硫温度为150~183℃;盐度为4.48%~6.43%,成矿压力为44.3~79  相似文献   

3.
云南老厂火山岩型银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云南老厂银铅锌矿床为富银和铅的锌-铅-铜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产于偏碱性的中基性火山岩系中.矿床由3层矿体组成:上部碳酸盐岩中裂隙脉状银铅锌矿体;中部火山岩中似层状银铅锌矿体;深部(次)火山岩中不规则状铜硫矿体.矿石结构构造表现为含矿气水溶液的充填交代成矿作用,矿石铅、硫、氢氧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深源原始岩浆热液.根据火山岩时代为主要晚二叠世-三叠纪,其次为白垩纪-老第三纪的最新研究成果,且后者主要以次火山岩出现,提出矿床成因属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交代成矿,从而统一了长期以来该矿床火山成矿与燕山晚期-喜山早期成矿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硫化物矿物边缘及矿物裂障中,方铅矿为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的富集范围与铅锌矿体基本一致,在浅部矿体中银主要与铅相关,深部矿体中,银与铜的相关性较好,建立了银与铅、锌、铜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5.
云南大姚铜矿银的赋存状态与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产于白垩系上统长石石英砂岩中,为典型的砂岩型铜矿。对矿床的矿石物质成分,银、铜、金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和矿床成矿特征研究结果:该矿床的银矿物有辉银矿、自然银、硫铜银矿、硫砷铜银矿、硫铁铜银矿、角银矿、银辉铜矿和银砷黝铜矿8种,其中后5种为本次工作发现;与铜矿带相对应,矿体有银矿物相带,并发现两个不同成因的“高银带”——原生高银带与次生高银带;原生矿体中银的峰值位于铜峰值的东侧,两者相距80~120m,规律性显著;矿床成因类型为多次叠加的沉积热卤水改造矿床;指出了大雪山背斜东翼南部倾伏部位为矿区外围找矿远景区,并在已知铜矿床内提出了两个高银预测区。  相似文献   

6.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矿床伴生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狮子山铜矿床的矿石矿物进行溶解度试验、镜下鉴定、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伴生金以矿物态为主,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金银矿。嵌布状态统计结果表明该矿床中的金矿物主要以粒间金为主,另有部分裂隙金及包裹金。金矿物与硫化物关系密切,有利于金的回收。  相似文献   

7.
老厂矿床的矿物组成、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成矿期次、矿物生成顺序、成矿分带及银的赋存状态等特征表明,该矿床主要形成于火山热液期,并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铜硫阶段、银铅锌阶段和砷金阶段.银主要以辉银矿-螺状硫银矿的形式沿方铅矿解理是叶片状分布。  相似文献   

8.
对沙溪斑岩铜(金)矿床钻孔岩芯中含矿裂隙的系统测量,初步查明了含矿裂隙在三维空间中的变化趋势,确定裂隙的发育程度有效地控制了铜、金矿化的强度,并据此推断了深部矿化延续的可能性。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硫来自岩浆源,成矿期热液以岩浆水为主导,并有少量天水加入;蚀变岩的δ~(18)O则值与铜含量及LREE/HREE比值呈明显的正相关,与锌、锰、钴含量呈负相关;成矿体系具较低的水/岩比值,成矿晚期和浅部水/岩比值减小,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是由岩浆流体带入,并与热液的脉动式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云南澜沧铅锌银铜矿床为一多金属硫化物矿床。黄铁矿、闪锌矿及方铅矿为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中Co、Ni含量及Co/Ni比值较低,Se、Te和As含量较高,闪锌矿富Fe、Cd、In、贫Ga、Ge和Se。方铅矿含银较高,为银的主要载体矿物,贫Sb和Bi。矿物的微量元素标型特征反映出该矿床为一形成深度较浅的中温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5,(4):477-482
矿石组分及矿相研究表明,上上河金矿主要矿石矿物为自然金、自然银、黄铁矿、黄铜矿和黝铜矿,黄铁矿与金的关系密切。自然金常以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或嵌布在矿物粒间,其中包体金占56%。金的成色较高,一般大于808‰。0.010~0.074 mm的中细粒金占89.96%,小于0.01 mm的微粒金占7.58%,大于0.074 mm的粗粒金仅占2.46%。含黄铜矿、黝铜矿的矿石,一般金品位较高。以硫化物为主的简单矿石类型和较粗的嵌布粒度,有利于金的磨矿和浮选。主要金属矿物中普遍存在的类质同象,对金矿形成有利。围岩对矿石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反映了热液成矿的特征,指示找矿应以热液矿床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贵州西北部铅锌矿床普遍含有较高的伴生银,银随铅锌品位的增高而增高。矿床中显微级独立银矿物有辉银矿、自然银、硫锑铜银矿和银黝铜矿,主要分布于方铅矿中。但由于锌品位高于沿,闪锌矿成为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可能主要以超显微矿物包体形式存在于闪锌矿和方铅矿中。  相似文献   

12.
Gold telluride ores are important gold refractory ore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sulfides and other gangue materials.The classification and mai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gold telluride ores were described,and possible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ing flotation,leaching,and oxida-tion were reviewed.The results show that flotation procedures are much easier for gold tellurides compared to other refractory gold-bearing ores.For the conventional cyanide leaching process,pretreatment such as oxidation is required to achie...  相似文献   

13.
桂东地区花岗岩类与金银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东金矿化集中区花岗岩类,可划分为过渡性地壳同熔型和陆壳改造重熔型两个系列。两者具有不同的成矿专属性:同熔型花岗岩与金银成矿有着密切的时空成因关系;重熔型花岗岩对锡钨及铜铅锌成矿具有专属性。同熔型花岗岩随时代演化,分异程度增高酸度增大,在空间上由隆起带中部向边缘迁移变化。构造-岩浆演化严格控制了金银成矿演化,形成一个自加里东至燕山期由金-黄铁矿-石英建造向余银多金属硫化物建造演化的金银成矿系列,并且银的矿化向隆起带边缘逐渐增强。同熔型花岗岩主要受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北西向断裂带控制,而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以形成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化为其重要特色,是桂东工业金矿床定位的主要成矿期。本区北西向沟造-岩浆带的控矿作用,对指导大瑶山隆起区的进一步找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西金矿可分为含金石英脉型;含金破碎带蚀变岩型;微细浸染型;次火山岩型和含金方解石脉型等七种。近几年的找矿突破,己使微细浸染型金矿的保有储量取代含金石英脉型金矿而跃居前茅,其与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应为广西近期找金的主攻方向。而所圈定的五个成矿区又都各自存在不同的找金远景类型,找矿布署上应予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凤太盆地八卦庙金矿和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的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的研究, 发现两类矿床δ(30Si)分布范围与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硅质岩的硅同位素接近,表明其属热水沉积成因。矿床 δ(34S)比较接近,但铅锌矿矿石中硫源来源更广。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特征显示两类矿床均具有热水沉积特 点,金矿的样品更趋向于火成岩,表明受后期岩浆热液影响更大。经过流体包裹体测温,金矿床均一温度变化范 围大,具有多期次多阶段的特征。矿床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金矿床与铅锌矿床在成矿物源、成矿流体 特征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相似性,反映出热水喷流作用与两类矿床成因有密切的关系,但二者又存在差异。结合 成矿地质背景,认为铅锌矿的形成与定位受区域热变质改造和动力作用控制,而金矿的形成主要受晚期岩浆热 液活动控制,由此建立了金矿与铅锌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6.
废旧电路板中含有丰富的可回收金属Cu,Au,Ag,Pt,Pb等,其处理处置、无害化、资源化成为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硫脲法对废旧电路板中的金、银进行浸取实验,主要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硫脲浓度、Fe3+的质量浓度、物料粒度对金及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浸取条件下,金、银都能达到理想的浸取效果,金和银的最高浸取率分别达到90.87%和59.82%。硫脲提金法因溶金速度快,浸出时低毒、价格低廉、高效、有利于环保、干扰离子少等优点而成为取代氰化提金的绿色浸金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逻辑信息法、信息量法和判别分析法综合统计预测结果表明,桂东南—粤西地区有11个金银成矿远景区,这些远景区的金银矿产主要受该区的构造隆起带和断裂带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