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在肝硬化肝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肝硬化肝癌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并无死亡发生,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肝癌患者采取解剖性肝切除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在和复发率,应用价值更高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精准肝切除与传统肝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我院住院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0例,并与前期来我院行传统肝切除治疗的患者(对照组,n=40)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肝功能、术后并发症等基本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当日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AST、ALT、TBIL)水平均降至正常,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胆瘘、胸腔积液、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5%,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均已清除,术后随访,对照组有2例复发,观察组有1例复发.结论 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安全、可靠,创伤小,可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更早,有利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深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在肝左外叶结石与肝癌治疗中,经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与开腹肝左叶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接诊的30例左外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与腹腔组,分别为患者提供对应的手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效果。结果:腹腔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33%,腹腔组并发症并发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随访时间为(0.85±0.28)月,均未发现有死亡和复发情况。结论:在肝左外叶切除治疗中,相较于开腹式方案,腹腔镜具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lisson蒂横断法在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应用Glisson蒂横断法行肝切除术的1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肝胆管结石2例,肝血管瘤4例,肝癌9例。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实施,平均手术时间(3.1±0.9)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00±275)m L,均无输血病例。术后均顺利行相应肝蒂结扎,均无肝功能衰竭和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拥有术后肝功能损害及并发症发生率低,降低肿瘤肝内扩散等优点,在精准肝切除术中操作简单、快速、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临床上对于左肝大肿瘤患者采用手助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2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左肝大肿瘤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手助腹腔镜行不规则或者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采用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术觉取得成功,其中8例患者左半肝切除、9例患者不规则性切除、21例患者肝左外叶切除;肿瘤的平均直径为(8.5±1.9)cm。其中19例患者在术中阻断肝门,平均阻断时间为(18.3±7.2)min;手术时间平均为(108±12)cm,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6±23)mL,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住院平均时间为(8.3±1.6)d。结论临床上对左肝大肿瘤患者采用手助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可行性以及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癌通过精准肝切除与规则性肝切除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运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间上,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出血量与住院时长上,观察组显著少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2.5%,对照组为57.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内的复发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42.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通过精准肝切除可以比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取得更好的术后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同时降低复发率,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解剖性肝切除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6例,术前采用B超、CT、MRI判断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有无合并肝门胆管狭窄、病灶与肝静脉主干的关系;采用Child分级评估肝脏功能;术中采取不同肝叶的解剖性切除;总结术后并发症及远期效果.结果 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13.9%):切口感染3例(8.3%),胸腔积液1例(2.8%),上消化道出血1例(2.8%);随访3个月~2年,未出现结石残留或复发.结论 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灶清除彻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209-2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以上研究对象分为PH组(精准肝切除)和IH组(非规则性肝切除),PH组40例,IH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PH组的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IH组(73.33%)(P 0.05);PH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IH组(P 0.05),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IH组(P 0.05);PH组的TBIL、ALT及AST水平显著低于IH组(P 0.05);PH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IH组(23.33%)(P 0.05)。结论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相较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相关手术指标、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02.6±24.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67.8±48.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4±2.1)d。术后结石完全清除率为93.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4%。结论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是有效可行的,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规则肝叶切除对严重肝损伤患者的治疗价值,为临床救治肝损伤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58例严重肝损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解剖性肝叶切除,观察组患者给予不规则肝叶切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不规则肝叶切除治疗严重肝损伤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室2008年8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263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手术平均时间(50&#177;25)min,术中无大出血及输血,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5d,持续膀胱冲洗时间1~3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6&#177;1)d,无手术近期并发症。术后l2个月的IPSS、Qmax、QOL评分对比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天数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肝左叶切除(I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10例行腹腔镜肝左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15例开腹行肝左叶切除(open hepatectomy.OH)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有无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肝功能变化等指标。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LH组切口长度、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水平等方面与OH组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肝左叶切除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特点,可作为肝左叶切除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湖南省安化县龙塘医院90例确诊为急性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术中灌洗后一期吻合术组(A组)、一期切除造瘘拟二期吻合术组(B组)及结肠次全切除术组(C组),分析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患者中C组手术时间最长,术中出血量最多;B组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手术时间A、C组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B组低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腹腔脓肿、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住院时间最短.住院费用最低。结论左半结肠癌致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2年5月入住我院骨伤科的48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对照组采用传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下地时间及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伤口引流量、下地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比DH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髋关节功能恢复好,但DHS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先天性无阴道患者4例进行分析,采用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观察4例采用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时出血量、手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手术后阴道的结构和功能的情况。结果采用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的4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而且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40.5±26.5)min,平均出血量为(118.4±4.5)mL。用乙状结肠手术成的阴道在形态上与正常女性阴道接近,并且患者性生活感觉满意,没有发生手术中或手术后的并发症。结论经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对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治疗,不但在术后所形成的阴道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正常阴道基本一样,而且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解剖型钢板与髋动力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剖型钢板(观察组,36例)和髋动力螺钉(对照组,34例)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2.18、2.35、2.31、2.15,均P <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髋关节内翻畸形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髋关节内翻畸形4例、下肢短缩畸形2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少于对照组(26.47%)(x2=4.05,P<0.05).术后随访12 ~21个月,平均(16.7&#177;4.2)个月,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6.11%)明显优于对照组(64.71%)(x2=4.36,P <0.05).结论 解剖型钢板和髋动力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和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等优点,尤其适合髋动力螺钉无法治疗性的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腔镜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组)治疗的2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传统手术(传统组)治疗的2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满意度分别为(97.2&#177;15.6) min、(17.8&#177;8.6)mL、(30.2&#177;11.8)mL、(4.7&#177;0.9)d、15%、90%,传统组分别为(70.3&#177;19.0)min、(24.6&#177;15.2) mL、(35.6&#177;19.6)mL、(5.2&#177;0.6)d、10%、30%,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引流量、美容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3、-2.427,χ2=54.432,均P<0.05)。结论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且颈部无瘢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联合低中心静脉压(LCVP)应用于肝叶切除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肝叶切除术的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对照组(A组)、LCVP组(B组)和LCVP联合AHHD组(C组).三组均采用复合全麻.A组维持正常中心静脉压;B组控制CVP在2~5 cmH2O,切肝后快速扩容使CVP维持在6~ 12 cmH2O;C组麻醉后行(AHHD),使Hct维持在25%~30%,应用LCVP技术,在肝叶切除后10 min输注6%羟乙基淀粉50 mg/kg·h使CVP回复正常水平.测定各时段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功能指标(PT)、谷丙转氨酶(ALT)和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指标,并记录各组输液量、尿量、术中失血、输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与B组相比,C组BUN的波动更小(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ALT术后七天恢复更好(P<0.05);与A组(1193.00±443.05)ml比较,B组(875.00±415.01)ml、C组(769.00±405.57) ml失血量显著减少(P<0.05)、C组少于B组(P< 0.05);与A组(642.00±69.10) ml比较,B组(435.50±59.43)ml、C组(491.00±64.70) ml尿量明显减少(P<0.05),C组尿量较B组增加(P<0.05).结论 肝叶切除术中AHHD联合LCVP能显著减少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输血,并且较单纯LCVP有更好的肝肾功能保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阑尾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31例),开腹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比开腹组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开腹组更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1),开腹组为45.2%(14/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穿孔,能有效降低腹腔残余感染、肠粘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是治疗阑尾穿孔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高伟  朱志军  魏林  曾志贵  杨涛  吴迪  李俊杰  王建 《天津医药》2012,40(2):111-113,193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三维定量分析及模拟手术设计系统在精准肝切除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应用IQQA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对17例拟行精确肝切除的患者进行肝脏三维重建,精确定位肝脏肿瘤并明确肿瘤与血管的解剖关系,计算全肝体积、拟切除肝脏体积、剩余肝脏体积、剩余肝脏体积及标准化全肝体积的比值(RSLVR)等数据,并据此设计手术方案。结果:17例患者的全肝体积平均为(1744.5±881.6)mL,拟切除肝体积平均为(919.2±884.4)mL,剩余肝体积平均为(825.3±228.6)mL,RSLVR平均为(67.6±22.3)%。所有患者均行解剖性肝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并发症包括胆漏1例,胸腔积液6例,中等量以上腹水4例,肺感染1例。结论:计算机辅助三维定量分析及模拟手术设计系统可精确定位肝脏肿瘤,并辅助设计最优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