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致早产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胎膜早破致早产1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胎膜早破致早产发生率为2.9%;胎龄小死亡率明显增高,特别是胎龄小于32周者,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可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及死亡率。结论胎膜早破是早产的主要原因。若临床无感染征象,应尽量保胎至孕34周,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26例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1%;胎龄小死亡率明显增高,特别是胎龄小于31周者;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可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及死亡率。结论:胎膜早破是早产的主要原因。若临床无感染征象,应尽量保胎至孕34周,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致早产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胎膜早破致早产1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胎膜早破致早产发生率为2.9%;胎龄小死亡率明显增高,特别是胎龄小于32周者,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可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及死亡率。结论 胎膜早破是早产的主要原因。若临床无感染征象,应尽量保胎至孕34周,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4.
刘一萍 《海南医学》2009,20(12):121-123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105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3.48%;胎龄小,死亡率明显增高,特别是胎龄小于31周者;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可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及死亡率。结论胎膜早破是早产的主要原因。若临床无感染征象,应尽量保胎至孕34周,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主要因素及早产儿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对其分娩早产儿作分析比较。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胎龄越小早产儿死亡率越高。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RDS和感染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6.
贾婉秋 《中原医刊》2005,32(16):21-22
目的探讨早产与胎膜早破的原因,预防和恰当地处理早产和胎膜早破,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2年1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86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硫酸舒喘灵,硫酸镁抑制宫缩、应用抗生素、地塞粜松促肺成熟及一般处理,延长分娩时间2.6~18d,早产68例,无围产儿死亡、结论感染是引起早产和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预防早产和恰当处理胎膜早破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美锋所在。  相似文献   

7.
早产胎膜早破的处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峰 《重庆医学》1996,25(4):244-245
胎膜早破(PROM)是围产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危及母儿的安全,主要危险为早产及围产期感染,而早产可引起围产儿死亡,为减少早产的威胁,需竭力延长胎龄,促胎肺成熟,以获得可存活的婴儿。但随着潜伏期的延长,又使母体增加了上行感染的机会,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为预防感染,最根本的处理原则是尽早终止妊娠。因此,在处理PROM,特别是早产胎膜早破(PPROM)时必然涉及这一难以调和的矛盾。常使我们临床  相似文献   

8.
齐爱英 《中原医刊》2004,31(5):9-10
目的:探讨早产与胎膜早破的原因,预防和恰当地处理早产和胎膜早破,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1年1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98例先兆早产和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心痛定及硫酸镁抑制宫缩,抗生素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及一般处理,延长分娩时间2.6~18天,早产71例,无围产儿死亡。结论:感染是引起早产和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预防早产和恰当处理早产和胎膜早破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生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9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 87%,占早产的28 80%.流产引产史、原因不明、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5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 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荣艳霞 《当代医学》2011,17(15):84-85
目的探讨早产的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及防治。方法对238例早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早产的主要原因,不同孕周早产对母亲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对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Apgar评分及新生儿死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胎膜早破是早产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防治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并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胎膜早破是引起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而早产易引起围产儿死亡,两者对围产医学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将我院1995~1996年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02例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我院1995~1996年住院分娩总数5126例,其中早产320例,早产率6.24%。发生胎膜早破102例,占早产总数的31.9%。选取同期早产无胎膜早破者180例与之对照。两组年龄、孕周、胎龄均无统计学差异,发生胎膜早破的因素见表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原因,分析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危害,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占分娩总数的3%,其中流产引产史、阴道炎症、臀位、双胎为主要原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5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做好产前保健,积极预防和治疗生殖道炎症,恰当处理胎膜早破,防治早产,可降低国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原因,分析围生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86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1.02%,流产、引产史、臀位、双胎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应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到35周以上,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ARDS发生。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0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亦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临床处理较为复杂,且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相当高。故恰当处理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将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本文对我院发生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102例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宫内感染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原因 ,而早产儿发生脑损伤及其神经功能缺损后遗症的发生率与出生时的胎龄成反比 ,因此 ,有关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感染、早产、脑损伤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以综述。1 早产与脑损伤早产指临床上 3 7周前出现子宫收缩、宫颈成熟、伴或不伴胎膜早破 ,在西方国家的发生率为 5 %~ 12 % [1] 。早产是脑室周围或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性瘫痪、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2 ,3 ] ,其发生率与出生时的胎龄成反比 ,胎龄小于 2 8周时 ,脑瘫 (C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早产的高危因素,以寻求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临床体征和处理措施。结果:早产发生率3.42%。多次流产史或引产、早产史,胎膜早破,低社会经济收入,妊娠高血压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胎龄〈34周的早产儿,产后发病率增高。结论:早产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胎膜早破、做好弱势人群的孕产期管理是降低早产的关键,防治早产是降低早产率和提高围生医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陈秀华  陈文 《河北医学》2005,11(2):112-115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早产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并对不同孕龄组28~34周,34+~37周二组作分析比较。结果:感染、臀位、多胎、早产流产史及妊高征占据PPROM病因的前五位。不同孕周的二组早产对母亲影响无显著差别;在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低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早产并胎膜早破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轻、其死亡率越高。提高早产并胎膜早破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对围产医学质量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S):58-58,81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产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间38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27%。流产引产史、臀位、阴道炎、双胎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4w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RDS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产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间38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27%。流产引产史、臀位、阴道炎、双胎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4w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RDS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索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258例头位胎膜早破患者的处理和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胎膜早破对母体影响主要为感染;而对于胎儿本身来说,胎膜早破的危害则主要是引起早产和围产儿死亡率增加。结论胎膜早破是难产的信号之一,需加以重视,予以适当处理,积极防治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