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越  潘继平 《中外能源》2013,18(5):22-27
非洲已成为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近年来我国有超过30%的进口石油来自非洲。非洲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相对较低,预计整个地区待探明石油技术可采资源量高达200×108t左右,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非洲油气主要用于出口,2011年非洲石油产量的62%和天然气产量的46%均用于出口。总体上讲,非洲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投资开发前景,但其宏观投资环境不容乐观,北非、西非等传统油气资源国安全形势堪忧,政治经济局势不稳定,石油政策走向不确定以及海盗活动猖獗等都加剧了非洲地区油气投资的风险。建议我国应尽早制定非洲油气资源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不同阶段的目标、方向;建立非洲油气资源国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和油气勘探风险保障机制,以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在传统油气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新兴产油国的合作,也可考虑与加蓬、尼日尔等政局相对稳定的国家进行规模合作。另外,在中非合作中一定要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巩固和发展与非洲国家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争取更多、更稳定的油气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2.
彭薇 《中外能源》2013,18(8):8-13
近年来非洲油气资源探明储量快速增长,油气产量前景广阔,不仅在北非、西非等传统产油区获得重要进展,而且在东非﹑非洲内陆以及南部非洲都取得重要突破。到2013年,非洲原油储量增至1276×108bbl,天然气储量增至515×1012ft3,油气储量占全球的比重从1991年的6%增至2011年的8%。2010年非洲原油产量达到1077.0×104bbl/d,占全球产量的12.4%,后因局势动荡,产量急剧下滑。2011年非洲天然气产量达到71235.3×108ft3,占全球产量的6.1%。非洲是中国第二大石油进口来源地和最大的海外份额油来源地,中非能源合作方式也实现多元化,从贸易合作到投资开发,再到"贷款换石油",但存在投资合作少、份额油少、合作对象中大型产油国少、合作项目中区块权益类少等特点。非洲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大幅提升,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石油工业本土化趋势明显。中国石油企业的合作战略要从国际化向本土化转变,合作战术要从单打独斗向强强联合转变,合作对象要从中小产油国向大型产油国转变,合作方式要从贸易合作为主向投资合作为主转变,合作优势要从政治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  相似文献   

3.
汪巍 《中外能源》2010,15(4):7-11
非洲是全球石油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油气风险勘探主要依靠外国公司。近来非洲主要产油国石油勘探开发呈现出新格局。如阿尔及利亚扩大引资加快生产,安哥拉加强海上合资开发,尼日利亚通过海陆并举勘探石油等。为了加速油气开发.非洲国家在油气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招商举措,包括允许外国投资者以较高比例进行成本回收;采用高折旧率,免收矿区使用费;要求勘探承包者及时注资;采取优惠的税费政策吸引外资;推行产油国南南合作和上、下游“捆绑式”招标等。在中非合作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应制定非洲油气资源发展规划,增强参与力度,将与五大产油国的合作同与新兴产油国的合作并重,上、下游一起介入非洲市场,国家大石油公司应携手竞标,与非洲国营、私营石油公司及国际石油公司联合开拓市场,将获取份额油与进口原油并重,加大海洋石油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4.
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及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丹 《中外能源》2013,18(2):1-7
进入21世纪以来,拉美和非洲的石油储产量大幅增长,石油供应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石油消费重心正在转向产油国和发展中国家.2000~2011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长了35.7%,北美和欧洲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居全球领先水平,天然气消费普遍增长.发达国家仍然是能源投资的主体,但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投资也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对煤炭和石油的投资比例均高于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对天然气和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投资比例超过了发展中国家.欧美引领着新能源的发展,但由于中国和印度的拉动,亚洲地区有可能成为全球新能源中心.气候变化问题使能源安全的内涵扩展到对环境的影响.此外,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增速位居全球第一,未来可能会影响对其他地区的出口.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使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首先,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是中国的不二选择;其次,维护海外投资利益已成为中国构建新的国际关系的重要考量;第三,需要重新考虑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外交;另外,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以何种政治姿态影响和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及如何与周边国家及欧美等国解决能源争端、领土争端和贸易争端,是我国面临的又一挑战.中国要注重能源大国在能源安全中的作用,有区别地与具有不同能源安全利益诉求的国家开展能源外交,在全球能源对话中要积极倡导能源贸易“去政治化”,提出既有利于世界能源安全又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中外能源》2013,(1):61-61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美国将在2017年取代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美国距离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目标已经很近,而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此前的lEA报告称,沙特阿拉伯将保持全球最大产油国的地位直至2035年。这份报告还表示,美国到2015年以较大的优势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美国到2035年对天然气的依赖将超过石油或煤炭。  相似文献   

6.
舟丹 《中外能源》2013,(5):96-96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目前每天消费2000×104bbl,其中一半以上依靠进口。多年来,中东地区一直是美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美国希望石油供应多样化,以减少对阿拉伯产油国的依赖。当非洲几内亚湾巨大的石油潜能得到  相似文献   

7.
中非石油合作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刚  陈卓彪 《中外能源》2009,14(5):9-13
近15年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团等中国石油企业已先后在20多个非洲国家开展了油气资源开发与合作。随着中国石油企业对外合作经验的积累以及国际油价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再次大幅走低,中非石油勘探开发合作迎来新的战略机遇。分析认为,非洲油气资源优势、资源国对外合作的历史、中非长期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为中非石油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作为今后扩大石油合作的战略布局应坚持陆上合作以北非沙漠区为重点、海上合作以西非为重点,同时重视勘探新区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带来的机遇。最后,从降低投资、进行合作方式创新的角度提出了今后中非石油合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石油消费重心的东移,中东产油国与亚洲能源消费国之间的关系日渐紧密。  相似文献   

9.
<正>"页岩革命"仿佛一个里程碑,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的"旧时代"也许将终结。去年11月底,在石油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明确表示不减产,这或许是主要产油国失去"权柄"的前兆。1美国改变全球能源流通格局美国能源部宣布,美国去年的页岩油产量达450万桶/d。加上常规原油产量,美国的原油产量达900万桶/d,排名世界第三。由于实现了石油供应自给自足,美国从尼日利亚进口的原油数量锐减。失去销售对象的尼日利亚不得不到亚洲寻找新买家,甚至出现了供应  相似文献   

10.
利比亚奇迹     
王才良 《能源》2011,(4):108-109
利比亚是非洲重要产油国之一,国内局势动荡导致石油产量大幅下降,但在石油工业史上,曾创造过10年增产220倍的“利比亚奇迹”。  相似文献   

11.
东非:油气争夺的新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薇 《能源》2013,(7):77-79
壳牌公司进军东非天然气勘探接连受挫,进而宣布退出东非天然气勘探,将公司的勘探重点返回到西非的中心地区。  相似文献   

12.
输气管线中天然气水合物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结晶状化合物。天然气储运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常常造成管道、阀门和设备等的堵塞,降低了管道的输送能力。因此水合物的防治工作对于石油天然气工业日趋重要。针对水合物的防治可采取物理和化学措施,例如脱水法和添加抑制剂等。抑制剂主要包括热力学抑制剂、动力学抑制剂、防聚剂三种类型,开发环保并且低廉的动力学抑制剂和防聚剂是防治水合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石油天然气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石油天然气的过度开采,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严重威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健康生存。本文将围绕石油天然气能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相关问题展开分析,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但缺少直通欧洲消费国的输气管道,天然气出口须经过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近年来,俄罗斯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天然气价格、过境费、债务和贷款等问题上冲突不断,影响了俄罗斯对主要天然气消费市场的供应,成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本文从地缘政治角度简要评述了俄罗斯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天然气出口和过境等问题上的冲突,并结合我国能源现状提出几点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天然气从19世纪开始在美国利用,到20世纪后期已发展到在墨西哥湾正式生产、原苏联通过管线向西欧出口及北海、荷兰和挪威等在海上发现世界规模气田。在日本,自1969年从阿拉斯加进口LNG到20世纪末大量利用天然气。因为天然气的历史晚于煤炭和石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以煤炭、石油为主要能源的20世纪不同,21世纪将成为天然气时代。  相似文献   

16.
行业信息     
《内燃机配件》2007,(1):45-46
锡柴两款天然气发动机取得国Ⅳ排放报告;锡柴B41通过厂级评审;杭发新厂区开工;锡柴L、F系列柴油机获中国企业科技成果自主创新优秀奖;朝柴QD32走进非洲。  相似文献   

17.
舟丹 《中外能源》2013,(5):21-21
非洲地区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石油资源量415×108t,占世界石油资源量的8.6%;天然气资源量30.8×1012m3,占世界天然气资源量的6.3%。非洲地区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38.1×108t,约占世界总储量的7.9%,仅次于中东、北美和中南美洲地区,为世界第四大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目前非洲拥有油气探明储量的国家共23个,其中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液化天然气(LNG)产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LNG生产也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随着开采技术的快速发展,非常规天然气的可采储量和产量迅速增长,LNG气源来源也更加广泛。为了降低投资成本,使LNG产品的价格更具市场竞争力,LNG单线生产规模不断增大。同时,由于小型LNG装置工艺简单、流程短、适应性强、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小型LNG橇装装置设计简单、采购零部件少、现场工程量小、运行维护简单、具有良好的可移动性,也成为应用的热点。原料气组分及环境温度适应性强、技术可靠性高、流程简洁、操作维护简单、设备数量少、安全高效的工艺流程成为未来液化天然气技术的发展方向,而LNG工程建设模块化成为重要趋势。浮式液化天然气(FLNG)技术因投资少、投产快、效益高,特别适用于边际气田和深海气田的开发,受到国际知名石油公司的高度重视,已从概念转入工业应用。与此同时,中国、日本、韩国等主要LNG进口国正在逐步加深对上游天然气开发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9.
舟丹 《中外能源》2013,(2):92-92
全球能源格局主要发生了三大变化:首先,石油供应多元化,随着北非、拉关等石油探明储量和产量的增长,以及北关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全球可能形成中东、北美和非洲三个石油输出中心;第二,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石油消费进一步上升,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在非洲和拉美等新兴资源国展开了资源竞争;第三,新能源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使得国家间能源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能源贸易争端加剧。  相似文献   

20.
研究石油天然气时所称的中亚地区,一般指黑海以东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5国和黑海以西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3国。对前5国可简称为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和塔吉克,为前后文互相照应不致引起误解,也可用该8国的第一个中文字简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