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产科技情报》1976,(3):25-25
据英国《国际捕捞新闻》1975年11月号报道:智利去年年初结束了首次去南极捕捞磷虾的试验,认为南极的磷虾资源很丰富,据估计资源蕴藏量可达8亿~50亿吨之间,每年可捕获1亿吨。  相似文献   

2.
据英国《国际捕捞新闻》1975年11月号报道:智利去年年初结束了首次去南极捕捞磷虾的试验,认为南极的磷虾资源很丰富,据估计资源蕴藏量可达8亿~50亿吨之间,每年可捕获1亿吨。在三个月的连续航行中,智利640吨研究船 Valparaiso 号在南极水域作业了二个月,返航时共捕到60吨,用冷却海水保鲜,质量很好。  相似文献   

3.
智利是世界上开展磷虾商业性渔业的五个国家之一。预计目前尚处于小规模的磷虾渔业在今后十年中将成为智利工业捕捞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国政府计划于1995年出口磷虾创汇5000~7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4.
导言智利是发展商品化磷虾渔业的五个国家之一。智利政府相信在今后的十年内磷虾渔业能成为水产工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并计划到1995年出口创汇5一7千万美元。国营水产发展公司于1974年首次研究捕捞南极磷虾  相似文献   

5.
Tharos,智利一家磷虾利用咨询公司,已经成功研发了在捕捞船上对从南大洋捕捞的磷虾提取虾油的新方法。所有的新鲜磷虾是从海上输送至试验加工设施,并在被抓获后几分钟内被处理完的。  相似文献   

6.
陆家机 《海洋渔业》1987,9(6):280-282
<正> 磷虾,是海洋中的大型浮游动物,在分类学上属于甲壳纲,软甲亚纲,磷虾目。目前已知有85种,大磷虾是最大型中的一种,体长50~60毫米,学名Euphausia superba。磷虾实际上是属于磷虾目的所有种类的总称,下文将大磷虾简称为磷虾。在南极辐聚区(南纬50°~60°)的南海域,磷虾常密集成群。其资源量根据不同研究者的推算,  相似文献   

7.
邹胜样  万建荣 《海洋渔业》1986,8(4):157-159
<正> 前言南极大磷虾是一种高品质的蛋白质,据澳大利亚和阿根廷专家估计,每年捕捞7千万吨磷虾,就可为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10亿人)每人每天提供20克蛋白质。因此磷虾将是今后人类从海洋中索取高蛋白食品的重要来源。1958年,全苏海洋学与海洋渔业研究所的科学家建议国家对南极磷虾进行捕捞和加工,开始了南极大磷虾的捕捞和加工研究工作。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南极海域  相似文献   

8.
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南极磷虾商业性开发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今总的渔获量已超过600万t,其中的90%以上来自于大西洋海区西侧的Scotia海域。2004/2005年南极磷虾产量为12.45万t,2005/2006年计划捕捞南极磷虾产量为24.5万t。南极磷虾的年捕捞产量近几年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生产格局正在发生悄悄的变化,应引起我国渔业生产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外刊信息     
<正> 1997~1998年厄尔尼诺是150年来最严重的一年 1967~1991年间年产鳀鱼900~1200万t的秘鲁和智利渔民现处于困境之中。有报道说南美洲两海岸周围的暖水把鳀鱼驱赶到冷水水域。1972年因厄尔尼诺鳀鱼渔获量猛跌至仅450万t,而1991年则高达1200万t。1982年  相似文献   

10.
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极磷虾(Euphausua superba)商业性开发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生产至今,南极磷虾总的渔获量已超过600万t,其中的90%以上来自于大西洋海区西侧的Scotia海域,2001/2002年南极磷虾产量为11.87万t,生产国家为日本、波兰、韩国、乌克兰和美国等.2000年提出有意从事南极磷虾生产的国家有俄罗斯、南非、英国、乌拉圭和阿根廷等.本研究着重介绍南极磷虾资源状况、作业渔场、生产利用等,对我国今后开发利用南极磷虾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商品南极磷虾粉、自制冻干南极磷虾粉和南极磷虾肽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以6种鲟鱼肌肉为参比蛋白,利用3种营养评价指标(必需氨基酸指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关联度分析法)评价了这3种磷虾粉作为鲟鱼蛋白质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对3种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3种南极磷虾粉平均粗蛋白含量在61.73%~67.13%,粗脂肪含量在3.56%~4.56%,灰分含量在15.56%~17.15%,达到了一级品甚至是特级品的指标。总氨基酸含量达51.46%~58.75%,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3.69%~28.51%,三者必需氨基酸总量与粗蛋白的百分比为45.09%~47.94%;呈味氨基酸总量为18.60%~21.19%,占总氨基酸的比例达到了36.07%~36.17%。从必需氨基酸指数方面看,3种南极磷虾粉都为优质的蛋白源。同时从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关联度分析法,3种南极磷虾粉对于鲟鱼的必需氨基酸平衡性较好,相关系数和鱼粉相差不大,且要高于豆粕。氟含量方面,自制的冷冻冻干南极磷虾粉氟含量最高(2 382.83±112.43 mg.kg-1),其次为商品南极磷虾粉(1 122.73±62.82 mg.kg-1),而经过酶解后南极磷虾肽粉的氟含量(65.19±5.08 mg.kg-1)则显著下降,低于欧盟标准(350 mg.kg-1)。综合来看,3种南极磷虾粉氨基酸平衡性较好,营养价值较高,氟含量可通过一定方法降低,南极磷虾是一种具有较大开发利用前景的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南极南奥克尼群岛2017年春季南极磷虾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为南大洋中上层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对其生物量的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磷虾的生态和分布信息。基于2017年我国南极磷虾声学调查采集的断面回波映像,应用声学回波后处理软件(Echoview),评估了南奥克尼群岛周边水域的磷虾生物量。该海域磷虾体长范围为25.50~49.21 mm,平均体长为(33.01±4.06)mm;其中雌性平均体长为(33.15±3.90)mm,雄性平均体长为(32.68±4.43)mm,雌、雄磷虾体长无显著性差异。本海域声学映像可分为1338个积分单元,最大单元磷虾密度为554.07 g/m2,最小单元密度值为0 g/m2。调查海域磷虾分布不均匀,87.90%的积分单元无磷虾生物量。磷虾平均密度为71.01 g/m2,总生物量为1.77×106 t,密度差异系数为97.4%。磷虾主要分布在水深<200 m的南奥克尼群岛大陆架海域,群岛东侧磷虾生物量多于西侧。积分单元中磷虾密度大于450 g/m2但小于600 g/m2的有2个,群岛东西两侧各1个;密度值大于300 g/m2但小于450 g/m2的积分单元有6个,5个位于群岛东侧。远离群岛的2个断面(1,9)和调查海域中心的2个断面(5,6)磷虾生物量较少。本海域磷虾的昼夜垂直移动对磷虾生物量评估也无影响。磷虾白天聚集在60~180 m水层,随着时间推移,磷虾逐渐向上或向下移动。光照强度是触发磷虾白天下沉、夜晚上浮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国际     
《内陆水产》2009,(5):12-13
欧盟:谋划水产业复兴;秘鲁:2008/09年度上半年鱼粉出口63.7万t;智利:出现新的三文鱼病毒;马来西亚:每年需求200亿尾鱼苗;巴西:2008/09年度大豆产量预计为5760~t  相似文献   

14.
1985年智利的渔业总产量曾达800万t,其后因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总产量一度下滑,虽然1995年回升到768.4万t,但近年的总产量在500万t前后。在智利的渔业总产量中,中上层鱼类(沙丁鱼、鲲鱼、鲐鱼、智利竹荚鱼)的产量占80%以上,其中产量最大的是沙丁鱼和智利竹荚鱼,其次是鲲鱼和鲐鱼。但智利的中上层鱼类大部分用于非食用的鱼粉和鱼油的加工,其中以智利竹荚鱼用于高级鱼粉的加工;一部分用于食用(鲜销、冷冻品、罐头加工等)。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3年1–9月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福荣海”轮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3n mile/h拖曳获得的产量作为CPUE指标,对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月的月均CPUE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各渔区中平均CPUE值以48.1区最高,为(25.12±31.04) t/h;48.3区最低,为(11.49±12.06) t/h;CPUE值的波动幅度48.1区大于48.2和48.3区。48.1区的南极磷虾群主要分布于0 –100 m水层,CPUE值以25–50 m水层为最高;48.2区虾群主要分布于50–150 m水层,CPUE值以100–150 m水层最高;48.3区虾群主要分布于100–250 m水层,CPUE值以200– 250 m水层最高。海底深度<500 m的近岸海域是磷虾主要集群分布区和商业捕捞渔场,以水深<250 m的浅水区渔场虾群密度最大,平均CPUE值为(17.54±35.26) t/h,水深250–1500 m的深水区渔场平均CPUE值变化较小,在12.0–14.0 t/h之间波动,但水深>1500 m时,平均CPUE值降到(9.62±9.54) t/h。作业渔场的表温SST主要集中在-1–2℃,当SST为-1–0℃时,平均CPUE值最高。探捕调查发现了5个主要的磷虾集群,集群时间可达30 d以上,但集群密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调查结果可为研究南极磷虾渔场形成机制和渔业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商业捕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3年1–9月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福荣海"轮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3n mile/h拖曳获得的产量作为CPUE指标,对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月的月均CPUE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各渔区中平均CPUE值以48.1区最高,为(25.12±31.04)t/h;48.3区最低,为(11.49±12.06)t/h;CPUE值的波动幅度48.1区大于48.2和48.3区。48.1区的南极磷虾群主要分布于0–100 m水层,CPUE值以25–50 m水层为最高;48.2区虾群主要分布于50–150 m水层,CPUE值以100–150 m水层最高;48.3区虾群主要分布于100–250 m水层,CPUE值以200–250 m水层最高。海底深度500 m的近岸海域是磷虾主要集群分布区和商业捕捞渔场,以水深250 m的浅水区渔场虾群密度最大,平均CPUE值为(17.54±35.26)t/h,水深250–1500 m的深水区渔场平均CPUE值变化较小,在12.0–14.0 t/h之间波动,但水深1500 m时,平均CPUE值降到(9.62±9.54)t/h。作业渔场的表温SST主要集中在-1–2℃,当SST为-1–0℃时,平均CPUE值最高。探捕调查发现了5个主要的磷虾集群,集群时间可达30 d以上,但集群密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调查结果可为研究南极磷虾渔场形成机制和渔业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商业捕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挪威将加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CCAMLR)所管辖水域内的磷虾渔业。计划引进一艘由自动吸鱼泵起捕进入网中磷虾的拖网船,自12月起一年内捕捞磷虾10万t左右。  相似文献   

18.
拖网作业参数对南极磷虾捕捞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拖网作业中捕捞效果及影响因素,根据 2017 年 12 月 2018 年 6月随“龙腾”轮在南极海域生产时收集的作业参数、网具深度和声学数据等信息,利用声学方法获取磷虾集群质量中心深度与期望入网渔获量,结合网位变化和渔捞统计情况量化捕捞效率;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不同拖速和曳纲长度下,网位与磷虾集群质量中心的偏离程度,研究其对网具捕捞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磷虾集群质量中心水深为(37.29±9.72) m,拖网稳定拖曳期间网位深度为(30.72±10.41) m,网位调整幅度为(11.52±7.09) m。网位与磷虾集群质量中心深度偏离(6.33±3.58) m。(2)网次渔获量为(16.25±6.77) t,拖曳过程中网口始终对准磷虾集群质量中心进入网口的磷虾总量为(27.06±10.19) t,捕捞效率为(63±19)%。(3)网位与磷虾集群质量中心深度差值对捕捞效率影响极显著(P<0.001),两者吻合较好时捕捞效率高;拖速与捕捞效率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拖速增大网位上升,捕捞效率越低;曳纲长度增加网位下降,但曳纲长度变化与捕捞效率相关性不明显(P=0.087)。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南极磷虾拖网作业中有效利用磷虾行为特征,改善网具性能,提高拖网捕捞效率。  相似文献   

19.
企业     
<正>中农发集团:拟投30亿在湛江布局南极磷虾开发基地2014年12月3日,201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广东湛江市如期开幕,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发集团")董事长刘身利此间与湛江市领导会见时透露,未来5年内将投资30亿元在湛江布局建设南极磷虾开发基地。刘身利表示,中农发选择湛江作为远洋渔业特殊种类开发基地,将在这里建造一个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南极磷虾开发基地。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产业项目,目  相似文献   

20.
王荣  陈亚瞿  左涛  王克 《水产学报》2003,27(Z1):31-38
依据在2000年10-11月和2001年3-4月两个航次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南黄海和东海陆架区磷虾的数量分布进行了研究.共发现9种磷虾,其中以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和宽额假磷虾(Pseudoeuphausia latifrons)占优势.这3个优势种有各自的分布区,分别代表着3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太平洋磷虾是最主要的优势种,分布在黄海中央和东海北部的低温高盐水域.其在两个航次中的高丰度(>1000 ind·m-2)区都有底层冷水(<12℃)出现.中华假磷虾分布在长江冲淡水及其南北两侧的近岸低盐(24~33.5)水域.秋季航次最高丰度为280 ind·m-2,出现在长江口,盐度仅24~27.宽额假磷虾仅见于秋季航次,分布在黑潮和台湾暖流影响下的高温(>21℃)高盐(>33.5)水域,最高丰度为160 ind·m-2.其它6种磷虾数量稀少,除小磷虾(Euphausia nana)外均为暖水性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