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预激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甚为罕见。最近我们遇到一例预激综合征,心动过速时记录的心电图为并行收缩性室性心动过速伴传出阻滞。现报道如下: 临床及心电图分析患者男性,36岁,因胸闷、心悸3天,于1987年4月8日住某县医院,心电图报告为预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是激动经旁道扰乱心脏正常激动的结果。洋地黄缩短旁道传导,临床治疗预激综合征时多不选用洋地黄。我们检查过3例预激综合征病人使用西地兰后加重心律失常的病例,文献少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例1.男性,41岁,临床诊断:肢端肥大症,垂体瘤。心脏B超示心内结构无异常。住院期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频率220次/分,心电图为QRS正常的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推注西地兰0.2mg,自觉心悸加重,心律不齐,心电图为R-R绝对不规则,可见f波,QRS频率170次/分,QRS形态畸形增宽0.12秒,有δ波,心房纤颤伴预激综合征。静脉点滴安律酮300mg转为窦性心律,预激综合征B型。出院后用乙胺碘呋酮治疗。 例2.女性,63岁,高血压病Ⅱ期,反复发作阵发性心动过速30年。曾记录过预激综合征B型。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表现频率210次/分,QRS正常,其后有逆行P波,为顺向折返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西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治疗右侧旁路的A型预激综合征1例我科自1993年6月以来共行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其中1例A型预激综合征患者其旁路位于右后壁,较为罕见。苏某,男性,25岁.因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9年,药物疗效差,于某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失败而来我院...  相似文献   

4.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指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导致心脏扩大,射血分数降低,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组综合征[1]。其临床表现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但在出现心脏扩大前有较长时间的心动过速发作史。现将笔者近二年收集的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例中男性2例,女性2例。例1,男,57岁,反复阵发性心悸一年半,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功能Ⅲ级。例2,男,38岁,反复阵发性心悸、气促5年,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左侧游离壁旁道,心功能Ⅲ级。例3,女,48岁,持续性心悸一年,心电图示心房扑动,心功能Ⅲ级。…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2002年5月对3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男16例,女18例;年龄40-70岁,平均62.3岁。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8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预激综合征2例。  相似文献   

6.
预激综合征可并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但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颤最多见,大多为良性,但少数可演变为室颤,导致猝死。现对11例预激并发房颤者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急诊及住院患者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39~67岁,均有不同时限的反复心动...  相似文献   

7.
预激综合征常合并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约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30%。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预激并室上速)一部分能从心电图作出初步诊断。但有一部分需要对照室上速发作前或后的心电图和进一步作心电生理学检查。以下三例均经心电生理学检查确诊。例1 20岁男性,因近一月来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入院。过去两年有短阵心悸史。图1为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电图。图1a 示心率187次/分、规则。在导联 AVR,T 波应倒置,但此图 T 波呈正负波,考虑正立的 P 波叠于  相似文献   

8.
赵相叶  郭迎春 《实用医技》2008,15(2):202-203
预激综合征可合并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以阵发性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纤颤最多见。其他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偶可发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是严重的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近年来临床电生理学研究表明,某些特发性心房纤颤的发生与旁道有关。本文对我院9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
近5年来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82例,其中维拉帕米(异搏停)治疗59例,有效率为89.8%。本组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终止时发生心律失常4例,其中窦性停搏长达2.7秒1例,严重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例和交界性心律2例。因此,临床工作者应对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要有足够的认识,从严掌握维拉帕米终止PSVT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陈学义 《中级医刊》1998,33(7):21-22
近5年来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82例,其中维拉帕米(异搏停)治疗59例,有效率为89.8%,本组预激综合征合并性心动过速7例,终止时发生心律失常4例,其中窦性停搏长达2.7秒1例,严重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例和交界性心律2例,因此,临床工作者地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要有足够的认识,从严掌握维拉帕米终止PSVT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极易误认和掩盖心肌梗死、束支阻滞和心室肥大,特别是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多年来一直是临床心电图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课题。自1930年Wolff、Parknson和White把心电图改变与临床心动过速高发生率联系在一起,作为完整的综合征报道以来,随研究的深入已明确预激综合征的解剖基础和心动过速的机制。近年随着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预激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5%~2.0%,此病的患者中约有50%~70%合并有反复发作性心动过速。11.5%~39%可并发房颤。其特点为心室率甚快,可达200~360次/分,对发病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很大。持续时间过久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导致猝死。本组病人2例患有器质性心脏病,1例为非器质性心脏病。3例均为反复发作性预激综合征合并  相似文献   

13.
魏大愚 《吉林医学》1989,10(6):342-345
我们采用无创伤性经食道左房刺激法对9例预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电生理分析.其中平静心电图出现Δ波6例,隐匿性预激3例.9例均测到旁路不应期为590~250mS(348±104mS),6例测到房室传导系统不应期为350~180mS(265±57mS).诱发出顺向折返型心动过速3例,其旁路不应期均长于房室结不应期;逆向折返型心动过速1例,其旁路不应期短于房室结不应期.我们认为折返方向与不应期有关.本文证明经食道左心房调搏可发现预激综合征的大部分临床电生理现象,尤其对部分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有重要诊断价值.它也是终止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科收治室上性心动过速24例,其中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单纯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4例。本文对其一般资料、原有疾病、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主要临床症状、预激综合征与心律失常关系、心电图及胸部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本病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很难彻底根除 ,外科手术需要开胸 ,危险性大 ,患者难以接受 ,随着射频消融术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现已成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 ,我科于 2 0 0 0年 1月开始对 15例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均获得成功 ,现将其护理措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患者中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18~ 6 8岁 ,临床诊断显性预激综合征 8例 ,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5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2例 ,病程 2个月~ 15年 ,发作时均感到胸闷、心悸、气短 ,心B超检查均无明显心脏脏器损害 ,心肌收缩力、舒张力…  相似文献   

16.
预激综合征旁路射频消蚀术后T波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新智 《广西医学》1995,17(5):363-365
对11例预激综合征:1例分支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16例非预激综合征RFCA术后的T波改变进行观察,发现只有预激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RFCA成功后才有T波改变,其改变与预激程度有关,与消蚀靶点,消蚀次数、放电时间、累计能量无关。非预激综合征RFCA成功后及预激综合征消蚀不成功无T波改变。提示T波改变是由于T波的电张性调整所致,与RFCA引起的心肌凝固性坏死及损伤无关。  相似文献   

17.
第十九章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是心房的激动沿正常传导系统下传尚未到达心室肌之前,就较快地通过附加的房室传导径路预先地激动心室肌的一种综合征。1930年Wolff、Parkinson与White三氏报告了11例具有P-R间期缩短、QRS间期延长伴起始部粗钝(△波)、反复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三大特征的心电图与临床表现,称为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简称WPW综合征),这是预激综合征的一种最常见类型。辨认预激综合征有重要临床意义,因为:①本征心电图颇似束支阻滞、心肌梗塞或心室肥大,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时又常常类似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容易误诊。②可掩盖原有的心肌梗塞、心室肥大或束  相似文献   

18.
资料与方法 1998~2004年诊断为预激综合征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42~60岁,平均51岁。单纯预激综合征6例,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并发心房颤动10例。  相似文献   

19.
一般资料:自1998年以来,根据开胸心肺复苏时进行电复律所用能量很小的启示,采用了除颤器阴极板与食道电极相连接,阳极板置于心尖部进行低能量电复律的方法,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电复律治疗129例,男67例,女62例;年龄11~79岁,平均45岁。其中诊断为快速型房颤患者12例,交界性心动过速者18例,预激综合征导致室上性心动过速者31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者8例,  相似文献   

20.
姜润 《当代医学》2011,17(23):109-110
预激综合征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典型预激综合征、变异型预激综合征、间歇性预激和隐匿性预激。预激综合征无心动过速发生者,无须特殊治疗。有心动过速但无症状的中青年患者,一般无须治疗。若由期前收缩所致的心悸,可应用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等,不需长期维持用药。有心动过速及严重症状的中青年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心动过速发作(应用药物,临时心脏起搏,直流电复律),并按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