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地区的煤矿采空区具有分布广、影响范围大、地形地貌特殊、开采规模复杂等特点。常见煤矿采空区的地表塌陷和地基变形对输电线路铁塔与基础存在着极大的危害,因此,深入开展煤矿采空区对输电线路工程的理论研究,制定合理、经济、高效的防护和治理方案,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结合近年来的工程实践,提出了采用直柱式柔性大板基础有效防治采空区塌陷的方案,重点分析了该基础方案的优化设计、理论计算及注意事项,从而达到安全、环保、经济的设计目的。目前,采用直柱式柔性大板基础方案在诸多采空区的输电线路工程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较为成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煤矿采空区架设输电线路存在很大的风险,如何正确客观评价其影响,直接影响线路安全和投资造价,本文从煤矿采空区的破坏机理入手,通过采用采厚比法、采空区临界深度与实际采深比较法和概率积分计算法,对某输电线路经过的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杆塔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经运行验证,评价结果较好,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区输电塔架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矿采空区等地质灾害区的塌陷和地表变形对穿越该地区的输电线路铁塔与基础存在着极大的危害,输电线路设计中应对塌陷和变形估计充足。通过对输电塔进行地表移动下的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以研究不同工况下杆塔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单支座竖向位移(地表不均匀沉降)是一种最危险的状况,在位移荷载较小时塔架即丧失了稳定性,由此针对地质灾害区的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提出建议,并提出了线路规划设计改进措施及地基、基础处理方案,研究结果为我国煤矿采空区等地质灾害区输电线路的安全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空区输电线路直线自立塔基础沉降及处理方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史振华 《山西电力技术》1997,17(3):18-20,35
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降,造成该区域内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不均匀下沉,导致杆塔,倾斜,位移和变形形,引起杆塔内部应力变化,严重威胁线路安全。  相似文献   

5.
煤矿采空区500kV输电线路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山采空区的塌陷和变形是常见的地质灾害 ,对穿越该地区的输电线路铁塔与基础存在着极大的危害。如果设计方案对塌陷和变形估计不足或处理措施不当 ,都可能对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后果。依据煤矿区线路设计经验 ,提出了采空区线路设计一般原则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煤矿采空区基础变形特高压输电塔的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煤矿采空区铁塔基础易发生变形,严重威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1 000 kV特高压输电铁塔有限元模型,对采空区铁塔在基础发生沉降、倾斜或滑移后,与正常设计工况进行组合时杆件的内力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计算分析,确定了不同工况下的基础变形限值。结果表明,在外荷载相同的情况下,基础位移限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顺线路变形、横线路变形、不均匀沉降和基础滑移。60°大风工况下基础变形限值最小,为铁塔基础变形的控制工况。与现行规程相比,计算得到的基础不均匀沉降限值偏低,依照规程限值判断铁塔受力状况偏于危险。基础位移未超过限值时对铁塔进行扶正,除基础水平滑移情况以外,铁塔杆件内力未超过极限承载力,处于安全状态。研究结果为我国煤矿采空区基础变形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指出采空区塌陷一直是影响山西省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分析了煤矿地下开采对山西省地面输电杆塔的影响,提出了采动区输电线路规划设计技术,形成了线路通过沉陷区设计的技术方案,分析了采动区地基与基础的设计方法,总结了采后区输电线路的维修与治理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造成该区域内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不均匀下沉,导致杆塔倾斜、位移和变形,引起杆塔内部应力变化,严重威胁线路安全。本文将探讨几种可行的处理方案,有益于线路可靠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采空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处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采空区地质塌陷而产生杆塔倾斜与基础差异沉降问题已成为全国电力行业关注的热.占、安全问题,倾斜与沉降而产生的非荷载应力将极有可能导致杆塔构件破坏、断裂、变形等事故发生,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从减灾防灾的角度采取有针对性地治理维护措施。提出采空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方法、处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保障地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可靠有序的供应,提高地区主网辖区内输电线路采空区铁塔倾倒的预防能力,针对输电线路采空区出现的倾斜铁塔基础进行调整和改造,设计出了适用于铁塔的叠加基础,通过调整基础根开和基础面达到治理铁塔倾斜的目的,经过采空区运行线路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煤矿采空区地段高压输电线路铁塔地基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矿业开采特别是煤矿开采对其经过的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威胁和危害,在深入研究采空区地面变形特征、形式、规律等影响线路杆塔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基础上,开发了两套采空区上输电铁塔改造加固技术:可调式联体混凝土井字梁基础改造加固技术;可调整井字钢梁基墩架构改造加固技术。还定义了两个描述矿区特征的参数:深厚比和岩厚比,使人们可直接通过分析矿区特征来了解采空区地表变形。最后针对不同的地表变形特征,推荐了相应的杆塔基础加固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2.
采空区塌陷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开展煤矿采动区输电线路的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某矿某采区为例,依据开采沉陷学理论进行了输电线路下采动地表变形的预计;考虑不同的变形工况和荷载组合,采用有限元方法,得到了典型输电铁塔的抗变形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输电线路的安全性评价,提出了该煤矿采动区高压输电线路的处理方案,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对输电铁塔不同工况下的承载力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煤矿采空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变形后及扶正过程中的要求更不能忽视。建立了采空区输电线铁塔的ANSYS有限元模型,设计了不同组合荷载工况承载力性能评估的方法,对基础变形后及扶正过程中铁塔的承载力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估。基于500 k V徐辽线53号变形铁塔说明了该方法,对53号塔基础沉降、大板基础倾斜及设置拉线后3种情况进行了承载力性能分析评估,涉及到不同风速、风向的风力荷载及覆冰荷载的多种组合工况。结果表明:该性能评估方法在采空区输电线铁塔主材应力超限、主材轴力变化及沉降量临界值的评估方面有一定优势,这对采空区输电线路铁塔的承载力及稳定性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对采空区探测的各种物探方法,从密度、电性、应力等方面进行分类并做了介绍。提出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和测氡法是适宜于带电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下采空区探测较为经济、快速、准确的方法。采用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法并对探测的某带电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下采空区结构进行了有效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位于煤矿采空区的某750 kV输电线路杆塔由于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出现倾斜的情况,经过对采空区场地现场勘察,采用概率积分法计算预测出采空区地表移动和变形最值等数据,并定性评价塔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提出杆塔扶正的处理措施。经运行验证,采取“更换踏脚结构+加垫板+安装起吊板”技术方案进行的扶正效果较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梁前晟  贺永峰 《电力学报》2009,24(3):241-243
由于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而采空区塌陷造成的输电线路重大隐患越来越多。在考察采空区输电线路基础沉降、铁塔倾斜状况的基础上,对铁塔基础进行了受力分析,对塔角调板的强度进行计算和设计,研制出一种可以调节铁塔倾斜度的踏角板,并给出其安装及调节方法。运行实践表明,铁塔调节式踏角板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铁塔倾斜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培青 《电气技术》2012,(10):83-84
针对薛家湾地区的部分输电线路杆塔处于煤炭采空区上方的现状,结合采空区地质情况,分析输电线路的运行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事故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山区输电线路工程常见的几种地质情况,在塔位地形坡度为0°、15°、30°和45°的情况下,对常规的基础型式造价进行对比分析,从造价角度对基础选型进行探讨,并结合安全可靠、环境保护、施工运输条件等因素推荐不同地质情况下合理的基础型式,为山区输电线路工程的基础优化设计,有效降低输电线路工程的造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空区地表塌陷会引起输电杆塔基础发生滑动、沉降等变形,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杆塔倒塌破坏。为研究采空塌陷区输电杆塔的破坏规律,分析了某500 kV线路在不同基础变形条件下的杆塔倾斜率、基础变形率。研究发现:基础变形率相比杆塔倾斜率能够更好地判断采空区输电杆塔的状态;杆塔的基础变形率限值在不均匀沉降下为0.5%,水平相对变形下杆塔轻微破坏为1.0%,严重破坏为2.0%。研究结果为采空区输电杆塔抗基础变形的承载力设计及杆塔安全状态监测与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赖惠君 《电工技术》2017,(5):122-123
介绍了输电线路节能导线类型和运用范围,分析了输电线路节能导线选型,以期为输电线路的导线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