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光先教授论肺癌病因病机治则及用药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光先教授认为,肺癌发病机理为正虚邪实,正虚不仅正气亏虚,还包括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机体抗病能力降低,邪实是指致病因素导致机体脏腑,阴阳气血功能障碍,引起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相互交结,指出,应利用中西医结合优势,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我以扶正为主,兼以驱邪为治疗原则,力求分阶段辨证论治,遣方精度,用药灵活,根据本病因虚而得病,由虚而致实的特点,重用黄芪,应防毒邪留恋,做到驱邪务尽。  相似文献   

2.
白雪  周洁 《山西中医》2010,26(3):62-62
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其热由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正虚邪实所致,多以阳气亏虚为基本病机,应以温阳益气,调和阴阳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多由正虚邪实所致,正虚有脏腑、气血、阴阳不同,邪实有寒热、痰湿、瘀毒等之分,正虚、邪实又因疾病类型、因人、因时等不同而各异,临床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重在调和阴阳气血平衡,用药上强调“平和”,不可单纯以毒攻毒,过用峻猛之品,否则损伤正气,贻误治病良机.  相似文献   

4.
蛋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宜藏不宜泄。其漏泄于尿有多种因素,或因正虚,或因邪实,正虚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不足,邪实缘于湿热、风邪、瘀血等等。对此我个人体会,正虚为其根本,而脾肾亏虚是其根本之因素。  相似文献   

5.
何谓“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精气,乃正气也。可见脏腑有所伤,阴阳有所损、气血有所亏,藩篱有所破者,皆可谓之虚。而阴阳气血,实人身之根本。唯阴阳平秘,气血充盈,始能藩篱严密,外御病邪;脏腑坚强,精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中医学“关格”、“水肿”、“虚劳”、“溺毒”等范畴,其病理变化涉及到人体各系统多个脏器的功能失调及代谢紊乱。该病总属本虚标实的病变。本虚是指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衰败而失调;标实是指水湿、痰浊、瘀血等毒邪蕴蓄。其治疗应谨守病机,以“调补气血阴阳、调理脏腑功能”和“利水除湿、化浊祛瘀,排出毒邪”为基本原则,提出采用集中药内服、灌肠,药浴,穴位贴敷,针灸等多种治疗手段于一体的“排毒双调综合疗法”来治疗CRF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陶兴  龚丽娟 《吉林中医药》2012,32(4):355-356,359
龚丽娟教授认为慢性肾炎病程缠绵,其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病程的不同时期本虚与标实各有侧重,辨证之时必须分清虚实.辨本虚时以脏腑辨证为主,辅以气血阴阳辨证,辨标实时分清内外之邪,如是虚实明辨才可避免犯虚虚实实之误.补虚时随脏腑之异、阴阳之别而主次分明,抓住主脏、兼顾他脏,平补为宜.祛邪时抓住主要病邪,祛与防并重.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辨证论治经验与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IgA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属于本虚标实和虚实夹杂之证,与疾病发展阶段关系非常密切。急性发作阶段以外感湿热之邪实为主,而慢性持续性阶段则以脏腑阴阳、气血之本虚为要。分阶段进行辨证论治更切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9.
通补兼施治疗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的发生多与七情内伤,精力过劳或嗜食膏梁厚味,缺乏体力活动有关。这些致病因素常年累月作用于机体,超过机体的正常调节限度,就可使心脏的阴阳平衡失调,而致气血阴阳虚弱。其结果是:气虚运化无力;血虚滋养濡润无力;阴虚濡养失调;阳虚推动温煦不足,则每致痰凝、饮蓄、气滞、血瘀、火生、邪犯等标实之证。 《圣济总录》云:“复因风寒暑湿,客忤邪恶之气,乘虚入于机体,流注经络,伏留脏腑,毒击心包,时发疼痛”。所以冠心病一般是邪实与正虚共同存在,相互影响,其发生是因虚致实,因实而发,本虚标实。而“气者,人之根本也”。临床观察冠心…  相似文献   

10.
<正>发热是指以外感内伤为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一般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一般多虚,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病势轻重不一,有阴虚、阳虚、血虚、气虚、虚劳之发热等。  相似文献   

11.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临床获取人体病理信息的基本手段之一。通过诊脉,可知人体阴阳平秘与否,可断气血之强弱、脏腑之虚实、表里之寒热、邪正之盛衰、愈后之吉凶。而健康人体有阴阳气血之偏,或痰饮湿食瘀之扰,据脉诊也可对机体健康状态作出判断,可作为健康状态辨识的组成部分。在脉诊应用过程中,应与望、闻、问诊相合参,形成对人体状态的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2.
焦富英教授认为中风为风痰痹阻经络,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导致,治以熄风化痰通络,急性期、恢复期和中脏腑与中经络区别对待。急性期邪实为主,中脏腑清肝熄风,豁痰开窍;脱证应救逆固脱;中经络熄风潜阳、化痰通络;恢复期本虚或本虚标实,注意扶正达邪,益气活血,滋阴熄风等配合运用。附中风-风痰阻络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衰竭属中医“关格”、“癃闭”、“虚劳”等病的范畴 ,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末期阶段。其病机错综复杂。总的来说具有正虚邪实、病位广泛、变证丛生的特点。正虚是指脾肾衰败 ,脏腑功能失调 ,阴阳气血虚损 ;邪实系风热毒邪、湿热、瘀血、溺毒。正虚为本 ,邪实为标。因虚易招致外邪侵袭 ,脏腑功能失调可产生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 ,即所谓“因虚致实”。“血不利则病水” ,水湿、瘀血皆属有形之邪 ,二者可互相影响而呈血水同病。水湿潴留日久可从热化 ,湿热合邪 ,缠绵难愈 ,三焦均可受累 ,湿热客于下焦 ,膀胱气化不利 ,则可酿生溺毒 ,溺毒入…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病机及证治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上对高血压病病机的认识存在多元化趋势,本文从“正虚邪实”立论探讨高血压病病机,认为机体脏腑亏虚,尤其脾肾亏虚是高血压病发病的根本,心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关键。肝肺调节功能失常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而痰饮瘀血的形成构成了高血压的邪实,是导致高血压病恶性循环的病理物质基础,“正虚邪实”所致机体血液供求不平衡,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损害,故高血压尖立足于改善脏腑功能,消除病理邪气,重建机体气血动态平衡,从而极治高血压。  相似文献   

15.
又称虚损,是指脏腑亏损,阴阳气血不足而致的多种慢性病症的总称.“精气夺则虚”指出其病理为各种原因造成人体阴精与元阳耗损而致本病。治疗总则为“虚者补之”。宜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同时考虑气血同源,阴阳互根,五脏相关,病之传变,虚可夹实等因素辨治。调补脾肾实其先后天也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衰竭属中医“关格”、“癃闭”、“虚劳”等病的范畴,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末期阶段。其病机错综复杂。总的来说具有正虚邪实、病位广泛、变证丛生的特点。正虚是指脾肾衰败,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虚损;邪实系风热毒邪、湿热、瘀血、溺毒。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因虚易招致外邪侵袭,脏腑功能失调可产生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即所谓“因虚致实”。“血不利则病水”,水湿、瘀血皆属有形之邪,二者可互相影响而呈血水同病。水湿潴留日久可从热化,湿热合邪,缠绵难愈,三焦均可受累,湿热客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则可酿生溺毒,溺毒人血,轻则呕吐、口中尿臭,重则血毒上脑而见神识昏蒙及生风动血之候。……  相似文献   

17.
陈光伟教授诊治食管癌注重从整体出发。认为机体虚弱是形成癌瘤的内在因素,局部癌块是正虚后产生"标实"结果,属实证,标实表现在气滞、痰阻、瘀血、毒蕴,正虚有五脏六腑、气血阴阳之虚。治则应以培本扶正为主,兼以行气化痰、活血化瘀解毒。方用自拟消噎汤化裁以扶正驱邪为治则,发挥中医药减毒增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梁乃津教授治疗老年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穗平 《新中医》1995,27(5):1-3
梁乃津教授治疗老年病经验黄穗平主题词咳嗽/中医药疗法,胸痹/中医药疗法,梁乃津梁乃津教授临床50余年,擅治老年病,认为本病病机特点是脏腑虚损、阴阳失调、气血亏虚,痰瘀阻滞,具有本虚为主,兼夹标实,正虚易致邪犯,邪犯加重正虚的内在联系,主张治疗应补虚为...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亚健康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是饮食失调、情志不遂、劳逸失度、年老体虚等,导致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出现诸多不适表现。临证治疗以调理脾胃为其先,疏肝理气为其要,补益肾气为其本,使气血通畅,邪去正复,脏腑阴阳气血复归健康平衡。  相似文献   

20.
心衰属本虚标实之症。心脾相连,脏腑传变,心病传脾,脾病犯心。对于正虚邪实及危重症候,力救脾胃,以扶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扶正以驱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