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评价该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对该院2010年1~12月出院的258例3种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为161例;使用抗菌药物的97例(37.6%)中合理预防用药0例。所用抗菌药物涉及5类14种;术前0.5~2h内给药50例(51.5%);术后用药时间>24h77例(79.4%),用药时间>48h72例(74.2%)。存在药物选择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用药时机不当等不合理现象。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医院领导的重视,严格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某院61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某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08年7~12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有关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610例患者中,有438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注射剂,占71.80%。在初次给药方面,术前0.5~2h、2~48h和>48h用药者分别为39例(8.90%)、93例(21.23%)、61例(13.93%);术后用药者245例(55.94%)。在持续给药中,术后预防用药时间≤48h者65例(14.84%),术后预防用药时间3~7d者272例(62.10%)。术后单一、二联和三联用药率分别为75.34%、23.74%、0.91%。结论:该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在预防用药指征、预防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0年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有关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533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255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百分比为47.80%,平均用药时间5.21 d,术前0.5~2 h用药238例(93.33%)、术前≥2 h用药者3例(1.18%)、术后用药14例(5.49%),不合理用药203例(79.61%)。结论: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在用药指征、用药时间、术后用药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我院3种Ⅰ类切口(甲状腺、乳腺、疝)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0年出院的302例(甲状腺、乳腺、疝)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单一、二联、三联用药率分别为91.39%(276/302)、6.95%(21/302)和1.66%(5/302);预防用抗菌药物共9类,按使用频次排序居前4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头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氨基糖苷类;术前0.5~2 h给药仅1例,术前>2 h给药50例,术后继续使用率为100%;用药时间≤24 h者8例,24~48 h者25例,用药持续时间最长达17 d。结论:该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指征掌握不严、品种选择欠妥、给药时间不恰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规范使用并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9月至11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164份,统计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并从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预防用药时机、预防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结果 164例Ⅰ类切口手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40例(24.39%);选用第1代头孢菌素29例(72.50%);术前0.5~2 h给药28例(70.00%);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 h 26例(65.00%);评分合格以上(≥0.6分)137例(83.54%)。结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低于卫生部规定的指标,符合要求,但仍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2 290例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290例Ⅰ、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24 h、2~24 h、<2 h及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者分别占10.96%,10.92%,25.06%,53.06%。Ⅰ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5.77 d,>3 d者761例(80.70%);Ⅱ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6.08 d,>3 d者1177例(87.38%)。Ⅰ类切口单一、二联用药比例分别为76.56%和23.44%;Ⅱ类切口单一、二联、三联用药比例分别为39.87%,58.43%和1.70%。Ⅰ类切口手术符合预防用药指征882例(93.53%)。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2例,感染率0.52%,感染发生与用药疗程无相关性(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合理用药监督,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方法专项整治活动前后(2011年1~3月、2011年9~11月)分别随机抽取20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依据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与2009年卫生部38号文件《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时间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适应证:1~3月有适应证的71例,9~11月有适应证的73例。药物选择:1~3月共计用药148例,其中一代头孢74例,二代头孢19例;9~11月共计用药57例,其中一代头孢34例,二代头孢3例。结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合理,符合卫生部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6月归档病历中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有关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49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395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9.96%。在初次给药方面,术前0.5~2 h、2~24 h和>24 h用药者分别为12例9、1例45例;术后用药者247例。在持续给药中,术后预防用药时间<3 d者30例、3~7 d者253例、>7 d者112例。术后单一用药者占66.84%,二联用药者占31.64%,三联用药者占1.52%。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品种档次高、选用药时机不当以及过度用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抗组织胺药物临床常用,但服该类药物中毒的并不多见,现将我们诊治的11例抗组织胺药物中毒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我院1997~2000年间共接治和抢救抗组织胺药物中毒11例(患者年龄3~13岁)。其中异丙嗪中毒5例,男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医院2012年1月~12月神经外科126例Ⅰ类切口手术有关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126例神经外科清洁手术患者中,117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92.86%,除有10例为两联用药外,均为单一用药。在初次给药时机方面,术前0.5~2 h、2~24 h和大于24 h用药者分别为40例、8例、13例,术后用药者56例。在术后持续给药方面,用药时间小于1 d者为0,用药1~3 d、4~7 d、大于7 d者分别为10例、42例和65例。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为1176.29元。综合评价用药合理性,不合理用药率为100%。结论该院神经外科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机不当及用药疗程过长等不合理应用问题,需加强管理及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11.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08年1-12月出院的303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人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达100%;使用频度居第一位的抗菌药物为第3、4代头孢菌素类(222例次);204例术后预防用药持续时间>3 d;18种抗菌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结论:本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6月份Ⅰ类切口手术病例582例,对其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582例患者中,有458例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占78.69%,共使用抗菌药物9大类36个品种.单联用药者为335例(73.14%);术前0.5~2h和麻醉开始时给药者为418例(91.26%);术后用药时间≤48h者为89例(19.43%).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时机方面较为合理,但在用药指征、药物选择、联合用药、用药疗程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抗感染药学》2019,(1):16-19
目的:分析某院Ⅰ~Ⅱ类切口围术期患者点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7月31日期间医院Ⅰ~Ⅱ类切口手术患者2 101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3月1日—7月31日期间Ⅰ~Ⅱ类切口手术患者2 503例资料作为点评组,比较两组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品种、用药时机、给药频次和疗程合理率的差异。结果:点评组患者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26.98%低于对照组为69.99%(P<0.05),合理率为80.98%低于对照组为55.42%(P<0.05);点评组患者II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率为87.65%低于对照组为74.80%(P<0.05)。结论:通过药师点评及干预,有效遏制了医院Ⅰ~Ⅱ类切口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极大提高了医院Ⅰ~Ⅱ类切口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一步降低了医院的药占比率,规范了医院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10年10月—2011年4月出院的362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者为340例,其中有用药指征的184例,占50.83%;术前0.5~2 h给药的8例,占2.21%;术中全未追加药物,总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 h的317例,占93.23%;使用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头孢替唑、头孢西丁、替硝唑;单一用药259例(占71.55%),二联用药81例(占22.38%)。结论:某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首次用药时间不当、疗程过长、选药不当等,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和评价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5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50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96%,其中无指征用药占22.1%;药物使用频次前3位为:头孢替安、头孢唑啉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使用单一抗菌药物215例(89.6%),联合用药25例(10.4%);用药疗程1~30d,平均(5.63±3.46)d,56.3%的病例术后用药时间超72h;用药时机:术前2h内用药占51.1%,48.9%的病例抗菌药物用药时机不合理.结论 250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药物种类选择欠妥、用药时间过长、用药时机不当等问题,需加强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6.
谢妙金  冯奂  郑雪琼 《今日药学》2012,22(4):241-244
目的 调查医院Ⅰ类切口手术专项管治前后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别调查专项整治前2010年7 ~12月200例和整治后2011年7~12月216例3种Ⅰ类切口手术(腹股沟疝气、甲状腺及乳腺)住院病人资料,对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99.5%下降到82.4%,平均使用日由4.255 d下降到2.667 d,术前30 min~2 h给药率由27.6%上升到65.2%,二联用药率由4.52%下降到0.56%.结论 在卫生部对抗菌药物应用专项管理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控制,但还存在不足之处,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以提高预防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黄飞 《抗感染药学》2019,16(8):1333-1336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对规范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管理的成效。方法:抽取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行Ⅰ类切口手术的住院患者2 276例资料为对照组,另抽取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行Ⅰ类切口手术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住院患者2 343例资料为管理后前期组,再抽取2017年1—12月间收治的行Ⅰ类切口手术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住院患者2 534例资料为管理后期组;统计各科室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比较和分析3组患者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品种、疗程的合格率,以及3组患者抗菌药物人均使用频次和成本费用。结果:管理后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2期组也明显低于管理后前期组(P<0.05),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品种、疗程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期组的合格率也明显高于管理后前期组(P<0.05);管理后期组手术患者的用药频次和用药费用均显著低于管理后前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并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282例出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对预防用药的选择、用药的品种、联合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给药时机及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2例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259例(91.84%);平均用药时间为5.62d;术前0.5~2h用药238例(84.40%),术前>2h用药7例(2.48%),术后用药14例(4.96%);不合理用药246例(87.23%)。结论该院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9.
姚莉  贾春燕  赵生俊 《中国药房》2012,(26):2419-2422
目的:了解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骨科2010年9月-2011年2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药物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在329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围术期均应用了抗菌药物,术前0.5~2h给药者有298例(90.58%),平均用药时间为(4.21±2.5)d,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头孢孟多(23.94%)。其中,术前用药时机不合理者有31例(9.42%),疗程不合理者有285例(86.63%),品种选择不当者有36例(10.94%),给药次数不合理者有9例(2.74%)。由于不合理用药而多支出的费用人均达661.17元。结论: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术前用药时机选择不当、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等情况,由此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应继续加强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监管,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儿童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中 ,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 ,因而对药物也具有特殊的反应性 [1 ] 。不了解小儿的生理特点 ,药物的选择及剂量的安全范围 ,在药物治疗中 ,因用药不当多导致小儿急性药物中毒。现将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2 0 0 1年 6月收住的 6 2例药物所致的小儿急性肌张力障碍临床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6 2例 ,年龄在 4个月~ 10岁 ,其中 4个月~ 4岁者 5 0例 ,5~ 10岁者 12例。 5 6例患儿都具有相关的原发疾病 ,病史中都具有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烦躁等相关症状。6例为误服药物引起。在基层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