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病证关系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同病异证”的病证关系理论对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被曲解:过分强调患者个体间的差异,而忽略同一疾病患者的基本病变,弱化对患者共性改变的辨证和治疗。“同病类证”的病证关系理论则将“同病异证”和辨证“微观化”紧密结合,通过对发病机制的认识来挖掘中医的核心病机;对基本病变的分析来辨析中医的主证;以“方证相应”理论来确立主方,指导主证的治疗;同一疾病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则可辨为共同主证下的“类证”,并以主方为基础加减组成不同的“类方”治疗。“同病类证”较好地揭示了病和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和发展了“同病异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对中西医结合病证关系理论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2.
徐爱华 《中医研究》2008,21(3):9-10
“中西医结合中成药”是指按照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围绕一种疾病(西医病名),以专家讨论统一制定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或者以专家经验拟定的证型而生产的“中西医双重理论相通”的中成药,其既对证,又对病,病证兼顾,标本兼治,是具有专病专证特征的中西医结合中成药,也是中西医结合在中成药领域中的成果体现。本文所论述以中药为复方的中西医结合中成药的开发及意义,不包括中药加西药的复方药。1中西医结合中成药的开发中西医结合工作在临床及基础实验领域中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而中西医结合的中成药研究和开发还不是很多,表现在适应中医临床多种证型的中西医结合中成药并不多见,它还不能很好的为中西医结合临床服务,因此急待开发利用。1.1整理既有的中成药首先可对目前临床已有的中成药进行归纳分类,以病为纲,以证为目,形成现有的系列化中西医结合中成药群,并整理成册,推荐给临床运用,这是一条快速简便的方法。如:从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之中,可整理出通心络胶囊、养心氏片、生脉饮、利脑心胶囊、心可舒片、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临床运用时:气虚血瘀型,可选用通心络胶囊、养心氏片;气阴两虚型,可选用生脉饮;气滞血瘀,痰浊阻络型,可选用利脑心胶...  相似文献   

3.
崔尚志(1924—1989),辽宁名医,中西医结合的开拓者,活血化瘀研究的先驱者,毕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临床与研究。他参与研制了"冠心1号"等制剂,通过临床系列研究,总结其疗效规律,并率先开展动物实验研究,探讨中药制剂防治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他主张中医"辨病""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辨证论治,以《内经》理论指导冠心病治疗,将冠心病辨为"心痹"病,分别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两大主证,并根据冠心病临床合并症不同,再分为阴虚阳亢等八个兼证。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2年6月14—17日在宁波市召开第二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并于14—15日举办全国名老中医(危北海教授、杨春波教授、劳绍贤教授、姚希贤教授)临证经验介绍与疑难性消化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2年6月14—17日在宁波市召开第二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并于14—15日举办全国名老中医(危北海教授、杨春波教授、劳绍贤教授、姚希贤教授)临证经验介绍与疑难性消化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2年6月14—17日在宁波市召开第二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并于14—15日举办全国名老中医(危北海教授、杨春波教授、劳绍贤教授、姚希贤教授)临证经验介绍与疑难性消化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2):1644-164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2年6月14—17日在宁波市召开第二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并于14—15日举办全国名老中医(危北海教授、杨春波教授、劳绍贤教授、姚希贤教授)临证经验介绍与疑难性消化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1):1549-1549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2年6月29日—7月1日在宁波市召开第二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并于27—29日举办全国名老中医(危北海教授、杨春波教授、劳绍贤教授、姚希贤教授)临证经验介绍与疑难性消化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  相似文献   

9.
"以证为主、证病结合"是以辨证论治为主,适当结合患者所患疾病立法选方、择药论治的证病结合方式,是古今中医临床最常用、最能体现中医特色的方式。"以证为主、证病结合"的临床诊疗和科研设计,应立足于证、病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临证知常达变,既强调治病求本,又能灵活运用标本治则。临床科研设计和总结分析必须以目标主治证候为核心,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设计、观测、总结分析纳入疾病与证候有效性、安全性及其相关性。掌握运用这种证病结合模式,有助于保持和发扬中医临证特色,保证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对于完善中医临床科研设计和证候实质研究思路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从德国贝林中西结合析奚九一的中西医结合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西医结合的可能观、范式观、程度观、内涵观、科研观、其它观等方面,来讨论中西医结合这一论题。强调了中西医结合脉管病专家奚九一关于“中西医结合是原则,范式多变为方式、解决问题是目的,不断创新为关键”的中西医结合观点和奚氏“能合则合,不合取优”的内涵观,以及奚氏把辨病与辨证经组合重构为“病”明“证”也明、“病”明“证”不明、“病”不明“证”明、“病”不明“证”不明四种合理运用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并结合奚氏中西医结合治疗脉管病的成功思路和贝林吸收“以毒攻毒”的中医学医理,导致破伤风抗毒素的发现,重点阐述了中西医结合的范式、程度、科研等论点。  相似文献   

11.
谭展望  雷磊 《中医药导报》2012,18(7):131-133
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认识中医与西医的各自优势及相互关系,找准中医妇科学基础理论、疾病概念、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点,突出特色,取长补短。并以中西医结合思路为中心展开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医妇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在激素或环磷酰胺的治疗基础上,本组每例患者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52例,每例患者只给予激素或环磷酰胺常规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血脂和炎症因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1.07%,对照组总有效80.7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血脂、炎症因子等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各项检测指标上,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于年海教授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因病机的理论认识,及其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总结。探讨通腹汤治疗炎性肠梗阻中医理论依据,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The European Congress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5 Global Summit on Integrative Medicine and Healthcare in Greater Copenhagen has successfully promoted integrative medicine to the public once again. Integrative medicine, which is called the art and science of healthcare by Nordic Integrative Medicin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 In Hong Kong,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hich is also known as the Chinese version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provide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the world. 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ong Kong and a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odel i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henzhen Hospital.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辨证分型治疗;基本方加减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其他方法治疗;利用中医和西医治疗上的特点,使中西医方法结合,优势互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更好的治愈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论述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糖尿病三级预防,探讨糖尿病防治的中西医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风康系列方剂及中西结合治疗中风43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启平 《光明中医》2008,23(11):1765-176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丹参滴注液,每日一次,并依据中医辨证使用脑通1号、2号、3号,醒脑1号、2号、3号中药汤剂口服;单纯西医组给胞二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静滴等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5.3%,单纯西医组总有效率73.6%,两组间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缺血性中风,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医药院校的特色,在生理学教学中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将现代生理学理论与传统中医理论结合渗透、互为注解,对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激发其应用现代科学思维和方法学习和探索中医理论的兴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药等三个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刘红旭 《世界中医药》2020,15(4):637-642
传统中成药的临床使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具有性质稳定、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服用及携带方便等特点。但是源于历史的原因,中成药临床应用面临较多现实问题。认真梳理传统中成药的临床前研究、系统评价上市后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信息,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相关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制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成为指导临床医生更加精准、更加安全、更加广泛地应用传统中成药的重要途径。养心氏片由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成药制剂(国药准字Z37021102),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组织国内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历时近2年,对养心氏片组方基础、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安全性数据,进行系统回顾与总结,讨论并起草了《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作者对共识的核心内容做进一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