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价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重症肺炎患者,均应用HVHF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HVHF治疗后,APACHE II评分、血乳酸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aO2/FiO2、CVP和MAP水平较治疗前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VHF治疗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以改善氧合以及组织氧的利用,有益于重症肺炎的好转。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循环功能、组织氧合的作用.方法 选择5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血必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采集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循环功能(HR、MAP、CVP、MPAP、PAWP、CO、SVR、PVR)和乳酸(Lac),氧代谢指标(PaO2、PvO2、PaCO2、DO2、VO2、O2ER、Ppeak、PaO2/FiO2)变化;以及胃黏膜氧合指标(i-PH、PgCC2、Pg-aCO2)的水平.结果 血必净组循环功能(HR、MAP、CVP、MPAP、PAWP、CO、SVR、PVR)和乳酸Lac、氧代谢指标(PaO2、PvO2、PaCO2、DO2、VO2、O2ER、Ppeak、PaO2/FiO2)、胃黏膜氧合指标(i-PH、PgCO2、Pg-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迅速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循环功能,逆转血流动力的异常和氧代谢障碍,改善内脏氧合和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在常规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同时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疗效,并探讨有效提高存活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SAP并发ALI患者,第1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第2组(34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行CVVH,观察两组治疗后1周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肝肾功能和中心静脉压(CVP)变化,并比较其存活率。结果治疗后1周两组的APACHEⅡ评分、PaO2和PaO2/FiO2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第2组较第1组更显著(P均=0.000);第2组的血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CVP明显降低(P〈0.05);第2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第1组(79.4%和53.3%,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SAP并发ALLI的同时应用CVVH,及早机械通气并设置适度的呼吸机参数水平,能保护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在CBP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分别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机参数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测定动脉血气、肾功能、电解质,记录多巴胺用量及呼吸机参数。结果:所有治疗均进行顺利,经过CBP治疗,患者血流动力学较治疗前改善;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氧分压(PaO2)均升高、吸入氧浓度(FiO2)下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MBP)升高,多巴胺的需要量明显减少(P〈0.05);APACHEII评分、肌酐、尿素氮、血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CBP能改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及肺氧合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是一种可行、有益的辅助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在常规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同时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疗效,并探讨有效提高存活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SAP并发ALI患者,第1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第2组(34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行CVVH,观察两组治疗后1周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肝肾功能和中心静脉压(CVP)变化,并比较其存活率.结果 治疗后1周两组的APACHEⅡ评分、PaO2和PaO/FiO2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第2组较第1组更显著(P均=0.000);第2组的血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CVP明显降低(P<0.05);第2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第1组(79.4%和53.3%,P<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SAP并发ALI的同时应用CVVH,及早机械通气并设置适度的呼吸机参数水平,能保护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5,(9):1147-1148
目的评估持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在脓毒性休克伴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中的救治效果。方法脓毒性休克伴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行床边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19例,动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动脉乳酸、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降钙素原、氧合指数、尿量等的变化,评估疗效及病死率。结果 HVHF治疗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较前明显降低,乳酸、降钙素原、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均较前明显下降,尿量、氧合指数均能明显改善,病死率较预计病死率下降。结论对于脓毒性休克伴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持续HVHF治疗可提高急性期抢救成功率,为原发病的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心脏术后重症肾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恒进  张苗  孙琤  戈海  王东进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0):1327-133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心脏术后重症急性肾衰竭(ARF)的效果和时机选择。方法31例行CBP治疗的重症ARF患者分为生存组(A组)和死亡组(B纽)。观测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氧舍指数(PaO2/FiO2)、肾功能(Cr、BUN)、MOD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比较2组CBP距ARF和尿量〈0.5ml/(Kg·h)时间。结果CBP前B组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CBP后,仅A组MODS评分、APACHEⅡ评分下降;CBP后2组Cr、BUN降低,MAP、PaO2/FiO,升高;B组的CBP距ARF和尿量〈0.5ml/(Kg·h)时间长于A组(P均〈0.05)。结论CBP治疗心脏术后重症ARF是安全有效的,尽早行CBP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能否改善其APACHEⅡ评分及动脉血气分析参数。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9月入住某院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4 000 U皮下注射,1次/d,疗程7 d。分别在治疗后24 h、3 d、7 d时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Lac)是否有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基本资料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的出血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24小时和第3天,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第7天,治疗组APACHEⅡ评分(13.71±3.65)低于对照组(16.95±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 P=0.02)。在治疗第24小时、第3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的动脉血pH、PaCO2、Lac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24小时及第3天,两组患者动脉血PaO2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第7天,治疗组动脉血PaO2(106.8±32.7)明显高于对照组(88.6±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4)。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能改善患者的氧合,降低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对鼻咽癌放疗后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吸入性肺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振动排痰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联合振动排痰法,比较两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呼吸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2组CPIS、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CPIS评分(2.76±2.03)、APACHEⅡ评分(10.51±6.38)低于对照组CPIS评分(4.15±2.76)、APACHEⅡ评分(16.92±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O2 、PaO2/FiO2水平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PaO2水平(89.46±4.59)、PaO2/FiO2水平(276.64±11.89)高于对照组PaO2水平(82.27±3.89)、PaO2/FiO2水平(250.43±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4.62±1.98)、住院时间(9.57±2.56)均低于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6.93±2.65)、住院时间(12.58±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可改善鼻咽癌放疗后吸入性肺炎患者呼吸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干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两种无创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比较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66例左心衰竭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PSV、PAV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PSV、PAV行无创通气,对比三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三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60 min后,三组MAP、H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三组间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RR、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60 min后,三组RR、PaO2和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后PSV组与PAV组的氧合指数、PaO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RR明显减低(P〈0.05),但治疗后PSV组与PAV组PaO2、RR和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SV组与PAV组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AV组患者的气道峰压较PSV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PAV、PSV对改善急性左心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两种方法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酸/清蛋白比值与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9月某院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第1天出现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的54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入住ICU第1天有30例(55.56%)患者伴有MODS,第2天有26例(53.06%)患者伴有MODS;入住ICU第1、2天乳酸/清蛋白比值在MODS组和非MOD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乳酸/清蛋白比值、PaO_2/FiO_2、APACHEⅡ评分是严重脓毒症患者预测MO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乳酸/清蛋白比值在MODS组和非MODS组、死亡组和非死亡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酸/清蛋白比值与APACHEⅡ评分、PaO_2/FiO_2比值呈现相关性,APACHEⅡ评分越高、PaO_2/FiO_2越低,乳酸/清蛋白比值越高。运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入住ICU第1天的乳酸/清蛋白比值预测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为0.85、0.84;乳酸/清蛋白比值1.735预测MODS发生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79.17%、82.67%、75.92%,预测病死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51.02%、17.23%、100.00%。结论乳酸/清蛋白比值与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在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全身组织灌注的价值.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P (cv-a)CO2值6mmHg为临界值,分成低P(cv-a)CO2组和高P(cv-a)CO2组,低P(cv-a)CO2组为58例,高P(cv-a)CO2组为50例,入选时定为0点,同时测定复苏6h两组患者MAP、心率、A-PACHEⅡ评分、CVP、乳酸、ScvO2及CI.结果 两组患者MAP、心率、APACHEⅡ评分、CVP、ScvO2、乳酸及C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P(cv-a)CO2组CVP、ScvO2及CI明显高于高P(cv-a)CO2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a)CO2监测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全身组织灌注复苏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判断患者组织灌注及疾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应用压力控制通气方式的肺复张手法对ARDS患者肺复张效果的影响。方法:34例ARDS病人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压力控制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根据压力一容积曲线低位拐点(LIP)设置"最佳PEEP"为LIP+2cmH2O,维持吸入氧浓度≤0.60。都采用压力控制法肺复张技术。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平均年龄、HR、MAP、RR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PAC-RM前相比,RM后各时点PaO2、PaO2/FiO2均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压力控制通气方式的肺复张手法可显著增加ARDS患者的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有无发生中毒性脑病,将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病例组(86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24,72h后不吸氧条件下抽取1ml动脉血,检测动脉血乳酸,计算乳酸清除率。比较两组患者的初始血乳酸水平;治疗6,24,72h后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初始血乳酸水平高[(3.30±0.55)mmol/L比(2.64±0.24)mmol/L],治疗6,24h后乳酸清除率明显低[(8.22±1.20)%比(12.83±5.31)%、(12.00±2.40)%比(15.17±2.99)%],治疗6,24,72h后APACHEⅡ评分高[(16.78±2.82)分比(12.33±2.16)分、(14.11±1.54)分比(10.17±0.98)分、(10.56±1.51)分比(7.83±1.17)分],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72h后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患者,治疗6h后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16,P=0.015),与病死率呈负相关(r=-0.606,P=0.017)。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患者有助于严重程度的评估、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脑钠尿肽(BNP)、血乳酸、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判断心肌损伤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确诊脓毒症休克患者61例,入院后即刻,治疗后6,24h检测血乳酸、BNP、cTnI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观察存活组和死亡组上述指标差异.结果 61例患者中35例存活(存活组),26例死亡(死亡组).死亡组入院后即刻BNP、cTnI、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治疗后6h上述指标与入院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入院后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治疗后6,24h上述指标均较入院后即刻明显降低,且治疗后24 h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后6h也明显降低[BNP:(478.1±95.3) ng/L比(1025.2±263.3) ng/L;cTnI:(0.9±0.1) μg/L比(2.5±0.4)μg/L;血乳酸:(2.4±0.3) mmol/L比(5.4±2.1) mmol/L; APACHEⅡ评分:(11.4±1.8)分比(15.6±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cTnI、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可反映脓毒症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咪达唑仑组(A组)和盐酸右美托咪定组(B组),每组各45例,记录使用前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评分,Ramsay评分和PaO2/FiO2指标;记录镇静中3、6、9h的心率、血压和呼吸;镇静满意程度、恢复时间。结果患者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恢复时间较咪达唑仑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盐酸右美托咪定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