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水稻新品种临稻17号的突出品种特点、种植表现以及该品种在鲁东南夏播稻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临稻17号是沂南县水稻研究所以临稻11号为母本、中间材料(中粳315/临稻4号)为父本有性杂交并经系谱选育而成的中早熟常规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尤其是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出较高的抗性。本文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其高产保优栽培策略,即在培育适龄壮秧的基础上,通过扩行减苗、调肥控水、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等措施,来夺取高产优质,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多抗中粳中熟水稻新品种临稻21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以临稻10号为母本,镇稻88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本文介绍了临稻21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对发展"二高一优"农业,改善人民生活,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种背景和要求下育成的临稻15号,山东省区试、生产试验表现丰产性突出,且抗病抗倒性良好,粮草兼收,品质优良,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山东主要种植水稻品种对灰飞虱的抗性水平,在山东不同水稻种植区收集20个水稻品种,利用苗期集团筛选法进行抗性评估。结果表明,圣稻14和圣稻15属于高感品种,其余18个品种(武育粳3号、紫香糯、津稻179、津稻263、润农H2、润农1307、盐丰47、圣稻16、圣稻17、圣稻13、圣稻19、圣稻20、圣稻2572、临稻10、临稻15、临稻16、临稻19和临稻21)属于感虫品种。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用生命表等方法系统评价山东水稻品种对灰飞虱抗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现。[方法]选用1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直播,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适宜江苏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5号适宜江苏水稻机插秧栽培;京粳1号、淮稻18号、连粳12号、圣稻18不适宜在江苏种植。[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临稻15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水稻单产居粮食作物之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临沂种稻面积8万公顷左右,是山东第一大稻区。在全省水稻生产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号称“粮食作物产量、经济作物价格”,因此,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对发展我省“二高一优”农业。改善人民生活,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种背景和要求下育成的临稻15号,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89.9kg。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0.6%;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9.4kg,比对照临稻10号增产2.7%。且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稻瘟病,抗倒性强,粮草兼收,品质优良;配套栽培技术科学、详实、实用性强,具有很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品种临稻1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稻11号(原代号99-3)是沂南县水稻研究所和沂南县农技站联合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农审字[2004]014号)。鲁南稻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耕作制度、社会人文因素及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一个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科技兴农     
山东省水稻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继济麦19号之后,山东省又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作物品种临稻10号日前通过了专家鉴定。受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的委托,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多位水稻专家对临稻10号进行了鉴定。专家一致认为,由临沂市水稻研究所承担完成的这一水稻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统计,临稻10号水稻大面积种植产量达700~750千克,高产地块可达800千克;有6项指标达到农业部部颁优质米标准,米质口感佳、食味好,属优质米。同时,临稻10号还具有很好的抗旱、耐涝、抗倒…  相似文献   

10.
直播稻新品种主要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直播稻新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方法]选用11个直播稻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临稻16号、苏秀867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直播稻栽培;武运粳32号、泗稻785、京粳1号等品种直播、机插皆宜;南粳9108、盐粳15号、淮稻18号、淮稻5号等品种适宜盐城水稻机插秧栽培;连粳12号、圣稻18综合性状较差,不适宜盐城水稻生产应用。[结论]该研究为筛选适宜江苏种植的直播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是我国高产稳产的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稻谷总产量最多的国家。抓好水稻生产对于落实"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意义重大。我国北方水稻生产一般实行的是麦稻两熟耕作制的种植方式,要获得水稻高产,必须抓好以下关键技术:一、采用旱育秧方式,培育多蘖壮秧,打下丰产基础1.品种选择选用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综合性状好的中晚熟品种,如临稻10号、阳光200、临稻11号、临稻16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在云南不同稻区的抗病性和丰产性,为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在云南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3个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多集新6号、南八糯和尤群1号)在云南4个不同生态稻区(德宏、文山、红河和楚雄)开展田间抗病和稳产试验,以云南主栽优质高产品种红优7号为对照;选用3个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多集新6号、南八糯和尤群1号)和4个云南主栽水稻品种(红优7号、宜香优2115、云粳29号和凤稻23)进行室内抗瘟性评价及抗瘟基因型鉴定,以丽江新团黑谷为感病对照.[结果]田间病害调查结果表明,南八糯在文山稻区、尤群1号在德宏稻区、多集新6号在文山稻区的穗颈瘟病情指数分别为5.73、9.80和8.33,均为中等发生,在其余稻区均为轻发生或不发生;尤群1号和多集新6号在楚雄稻区的稻曲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0.21和10.60,为偏重发生,在文山稻区的白叶枯病情指数分别为7.20和5.52,为中等发生,在其他稻区均为轻发生或不发生.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3个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37~178 d;株高变异系数(3.10%~6.91%)较低,群体整齐度较好.产量测定结果表明,多基因种群品种在红河(籼粳混栽区)和德宏(籼稻区)的产量高于或显著(P<0.05)高于文山(籼稻区)和楚雄(粳稻区);与对照品种相比,多基因型种群品种的产量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室内抗瘟性评价及抗瘟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多基因型种群品种与云南主栽品种相比含有较多的主效抗性基因.[结论]水稻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的抗性较好,农艺性状一致,具有一定的丰产潜力,在云南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宁夏2016—2018年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对水稻新品种宁粳58号进行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宁粳58号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优于宁粳41号(CK),增产潜力大,综合性状优良,可在宁夏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皖南烟区烟稻轮作的大农业生产模式,特开展了皖南烟区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筛选试验,了解不同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及稳产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通过对10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Y两优1号、丰两优1号、天优华占、深两优5814、两优6326在皖南烟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选择17个水稻新品种(系)在苏北沿海地区进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较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有淮稻5号、武运粳27、南粳9108、金粳787、连粳7号,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是全国性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公主岭稻区也不例外,虽能控制其发展蔓延,但是,影响水稻产量的提高和稻米的适口性。 随着绿亨一号、绿亨二号、绿亨天宝在水稻作物上推广应用,对于减免水稻病害、提高产量和品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单靠这些还不行。为了减免水稻病害诱发  相似文献   

17.
华盛3号为陕西华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6年以华香A为母本、华恢3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籼型高产优质杂交水稻,2012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稻2012001。华盛3号为迟熟、高产、抗病品种,适宜在陕南海拔650 m以下丘陵和平川稻区种植。本文主要介绍了华盛3号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在汉中稻区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种育秧、择时寄插、整地施肥、抢时插秧、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华盛3号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临稻11号(原代号99-3)是沂南县水稻研究所和沂南县农技站联合选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农审字[2004]014号)。1、育种目标鲁南稻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耕作制度和社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鸡稻轮作对改善稻田环境,培育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水稻产量、稻米、鸡肉品质和效益的作用,研究鸡稻区与非鸡稻区肥料的合理施用,N、P、K的正确配比和水稻不同时期的施肥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  相似文献   

20.
临稻19号是2000年临沂市农科院以中部67为母本、镇稻9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广适、抗病、抗倒等优良性状,适宜在鲁北沿黄稻区、临沂、日照库灌稻区及济宁滨湖稻区示范推广种植,也可在黄淮同生态稻区示范种植。2012年6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鲁农审201202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