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冉  闫慧芳 《中国职业医学》2012,39(2):170-171,174
汞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一种生物非必需元素。随着汞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日益凸显。目前用于评价汞对人体健康损害的生物监测指标主要包括接触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和易感生物标志物。其主要检测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2.
暴露评价作为健康风险评价技术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体生物监测数据,为了直接利用生物监测数据评估人体健康风险,生物监测等效值的概念被提出并得到快速发展,建立了推导计算生物监测等效值的模型和方法,获得了大量化学物质的生物监测等效值.同时利用生物监测数据反向重建人体对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正> 一、北京地区居民发汞正常值调查汞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它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因而正常人体内含有一定量的汞,含量多少与所处自然环境中汞的含量有关,因此发汞正常值是有地区性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工农业的发展,汞化合物污染环境导致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心。一般认为头发中总汞含量能够反映人体内甲基汞的蓄积量,为了评价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测定本地区正常人发汞含量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本次调查为了解北京市城区、郊区正常人发汞的基础水平,为今后评价汞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4.
南四湖区渔民发汞含量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时间食用被水体污染的生物,会造成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我们从1985年开始,对南四湖湖区渔民进行了发汞含量的调查,以评价人体对汞的蓄积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环境汞污染对人体健康效应,调查某金矿冶炼厂内外空气、土壤和野生植物汞污染情况及测定该厂区车间内外职业人群和非职业人群发汞、尿汞含量。结果表明,环境汞含量明显超标,职业人群尿汞平均含量0.088±0.078mg/L,发汞平均含量4.88±3.85μg/g,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金冶炼厂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生物和环境样品中的重金属及其化学形态,从而更准确地评价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并且监测重金属从环境基质到人体的迁移途径。【方法】利用微波辅助萃取进行样品预处理,离子色谱分离重金属不同化学形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进行检测。【结果】微波辅助萃取能够将重金属的不同无机和有机形态从样品基质中有效分离,分离过程中金属形态不发生变化。将离子色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在线联用,辅以稳定性同位素标记,可以准确测定生物和环境样品中的金属(铅、铬和汞)形态。【结论】提高生物和环境样品中重金属检测的灵敏度,并且测定金属的化学形态,可以对评价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我县是个海岛县,养殖业发达,特别是贝类养殖.大量投放市场和出口,供人们食用.由于近年来海洋环境污染严重,使养殖贝类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含量增高,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为了解我县养殖贝类的重金属含量情况,对某些养殖贝类进行了铅、砷、镉、汞、铜、锌等6个项目的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测定人血中无机汞、有机汞和总汞的含量水平,对于正确评价环境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研究环境汞进入人体后的吸收、积蓄、排泄等代谢规律,探讨汞在体内的甲基化进程,进而探讨环境汞对人体的中毒机理,都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了解疾控系统人体生物材料中重金属的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相关部门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人体生物材料重金属检测能力的重视程度,为制定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7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实验室进行关于人体生物材料中重金属的实验室检测能力问卷调查。结果 28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备铅、镉、汞、砷、铬等重金属的检测能力,但各地检测能力不均衡。结论目前多数疾控系统可以实现对人体生物材料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和监控,但仍需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来建立统一的生物材料重金属标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保健食品中汞含量水平和人体暴露量水平,评价保健食品中污染物汞健康风险。方法分析2016-2017年由北京申报的253种申报保健食品复核检测的样品中汞含量结果,运用点评估法对其进行暴露量评估。结果 253种申报保健食品中汞含量均未超标,汞含量水平为:0.001 25~0.29 mg/kg(L),中位数为:0.004 2 mg/kg(L),人体暴露量均值为0.115μg/d。含植物类保健食品的汞含量水平和人体暴露量水平高于不含植物类保健食品。液体剂型保健食品汞含量水平低于其他剂型,但该剂型的平均人体暴露量水平是所有剂型平均暴露量水平的5.4倍。结论 253种申报保健食品中汞的平均暴露量占PTWI比例为0.34%,液体剂型保健食品中汞的平均暴露量占PTWI比例为1.81%,污染物汞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1.
头发中总汞含量可以较好地反映人体对汞的吸收和蓄积情况。发汞具有含量高(约为血汞含量300倍)、便于分析、比较稳定等特点,样品可以较长时间保存,且采样方便,易为受检者所接受,而对长发进行逐段分析,还可以反映出人体对汞接触的动态变化等优点。所以在研究汞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评价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时,发汞的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已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2.
汞和砷离子对大型水蚤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大型水蚤生物测试法对水中汞和砷离子的毒性进行了评价,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人尿中多环芳烃羟基代谢物的测定及暴露水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环芳烃(PAHs)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普遍存在于环境中,长时间暴露可诱发肺癌等恶性肿瘤.研究PAHs对人体的暴露水平和风险评价可为有效控制环境中的PAHs污染提供基础数据,并揭示PAHs对人体健康的早期影响.尿中PAHs的单羟基代谢物作为生物标志物综合评价人体对PAHs的暴露水平是人体致癌风险评价的核心内容.该文对PAHs的人体吸收代谢途径、主要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及不同人群的暴露水平等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生物样品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三硝基甲苯、甲苯及二甲苯、苯乙烯、二硫化碳等毒物或其代谢产物等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生物监测是指检测人体生物材料中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其导致的无害性生化改变的水平,它包括由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的毒物及其代谢产物,能更好地反映机体接触毒物的真实情况,所以已被广泛用于评价人体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对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微波密闭消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密闭消解—冷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汞郝琳马强王叔淳商伯东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天津300011)汞对环境的污染,是世界关注的课题,汞随食物链而进入人体,在机体内蓄积可引起慢性中毒,汞对人体的危害是人们极为重视的。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对各类食...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方面调查统计,汞进入人体约有90%以上是通过食用鱼类等水产品摄进的。在汞污染严重地区,吃鱼虾多的人,头发中汞含量高达50微克。这主要是因为水生生物“食物链”的传递作用,将水中汞富集于体内。尽管水中汞的含量很低,但经过鱼体的富集作用,鱼体中的汞含量可增加到水中汞含量的数千倍乃至数万倍。另外,外界污染到水中汞是无机汞,对人体危害较轻。  相似文献   

17.
对职业接触汞工人进行体检和尿汞检测,分析尿汞与工作场所空气中汞浓度及临床表现的关系,并参考国外职业接触汞的生物限值,提出我国职业接触汞的生物限值为尿总汞20μmol/mol Cr(35μg/g Cr)。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松花江肇源江段中的鱼、沿岸居民饲养的鸭子、鸭蛋的总汞含量测量及沿岸人群发汞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人群发汞均低于我国慢性汞中毒的诊断标准,但沿江居民发汞值明显高于远江地区居民发汞值;鱼体中总汞平均值为0.265mg/kg,未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但高于松花江中鱼体总汞含量的背景值;鸭各内脏总汞含量以肝为最高;鸭蛋中汞含量高于食品卫生标准。人体摄入甲基汞的途径,除食鱼外的其他途径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汞离子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和纳米金,构建一种能快速比色检测水中Hg2+的纳米生物传感器.方法 对已有的汞离子特异性核苷酸探针进行优化设计,并吸附到纳米金颗粒表面,实现生物传感器的组装.利用汞离子特异性稳定T-T错配和纳米金颗粒在高盐条件下的颜色变化,从而实现对Hg2+的定量分析.结果 制备的纳米金粒径为15 nm,浓度为2.97 nmol/L;成功获得2条截短的汞离子特异性核苷酸探针(9 bp);构建的汞离子纳米生物传感器,最佳盐浓度为0.5 mol/L,检测Hg2+仅需数分钟,检出限为10 μmol/L,特异性为10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纳米生物传感器,不需要标记探针或者修饰纳米金,在不使用任何特殊条件下就可以实现对汞离子可视化便捷分析,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测定水产品中汞的微波消解前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汞是对人体具有严重危害的有毒元素,水产品对于汞具有富集作用,因此水产品中汞含量作为重点监测项目。而测定汞含量的关键在于前处理,传统的湿法消解和干法处理,程序繁琐,耗时长,对环境污染严重。鉴于此,一种先进的处理方法,代替传统的前处理方法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利用微波消解水产品进行前处理,用原子荧光光谱测定了其中汞的含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