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腔内隔绝术 (EVE)用于腹主动脉瘤 (AAA)的治疗是一种微创新疗法[1] ,国内外已陆续开展[2 4 ] 。通常需动脉瘤远近端有合适长度的正常血管以供支架 人造血管 (SG)锚定才能将动脉瘤完全彻底隔绝 ,达到完美治疗效果。在AAA远端血管有变异时 ,单纯“介入”方式将难以完成腔内治疗的要求 ,需联合手术处理[5,6 ] 。我们曾遇到双侧髂动脉严重变异 ,即髂总动脉消失、髂内外动脉直接开口于AAA的病例并成功进行了EVE术。资料和方法一、病例资料患者男 ,72岁。体检发现AAA 2年。 2年来经外院CT监测 ,发现瘤体年增长速度超过 1.5…  相似文献   

2.
腔内隔绝术 (EVE)治疗腹主动脉瘤 (AAA)是一种微创疗法[1] ,国内外已陆续开展[2 4 ] 。通常认定的适应证是动脉瘤近端瘤颈的长度应超过 1.5cm ,否则将因为隔绝区域不够而易发生内漏 ,或者易将肾动脉误封闭[5 7] 。在短瘤颈的情况下 ,能否将隔绝水平上移 (跨肾动脉 )并且解决肾脏供血问题。我们对 1例瘤颈短于 0 .5cm的AAA于移植物开窗跨肾动脉EVE治疗 ,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患者资料患者男 ,4 7岁 ,腹部搏动性肿块伴腹痛、发热 1个月 ,经CTA (CT血管造影 )发现肾下AAA ,结合病史、症状诊断为肾下感染性假性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内漏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后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30例患者中6例出现内漏,发生率为20%,其中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1例。其中5例经CT证实,随访时间延长,3例患者内漏消失。结论:彩超是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诊断内漏有价值、可信赖,经济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腔内隔绝术 (EVE)已成为肾下型腹主动脉瘤(AAA)传统手术的微创替代疗法。在临床工作中 ,发现EVE术后经常发生血小板减少 ,部分患者可继发血小板增多 ,这些变化对患者构成了潜在的出血和 (或 )血栓危险。本文总结 5年来我院AAA患者EVE术后血小板改变 ,分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旨在探讨降低血小板减少幅度的措施 ,进而减轻术后凝血系统异常。材料和方法一、病例资料1997年 3月至 2 0 0 2年 3月间 ,共 115例AAA患者接受了EVE治疗。其中男 10 6例 ,女 9例 ,年龄 5 7~ 85岁 ,平均 (6 8± 6 )岁 ,合并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肾…  相似文献   

5.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前X线影像学评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 ,腔内隔绝术 (EVE)已逐渐成为腹主动脉瘤 (AAA)传统人工血管置换术的微创替代疗法 ,而术前影像学评估和移植物规划在AAA腔内隔绝术中 ,扮演着比在传统开腹手术中重要得多的关键角色[1] 。在腔内治疗中 ,由于动脉瘤的大小、形状变异极大 ,术前精确的影像学评估对EVE可行与否、成功与否都至关重要[2 ] 。通过对AAA进行影像学评估 ,医师可以在术前详细了解AAA的解剖和形态 ,包括精确测量瘤颈、瘤体、髂动脉口径和长度 ,测量近端瘤颈和髂动脉的扭曲角度 ,了解动脉内壁斑块、钙化情况 ,明确AAA与邻近分支血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明确瘤体动脉分支和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后Ⅱ型内漏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行EVE出现Ⅱ型内漏的A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瘤体上均有数目不等的通畅的动脉分支,术中并发即时性内漏。结论 瘤体上通畅的动脉分支是Ⅱ型内漏发生的主要原因,术后根据瘤径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动脉栓塞治疗以防止动脉瘤继发性破裂。  相似文献   

7.
腔内技术在主动脉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1990年阿根廷医生Parodi的首次成功地经股动脉植入腔内移植物治愈腹主动脉瘤 (abdominalaorticaneurysm ,AAA) ,在此后 10余年中 ,腔内技术的发展使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发达国家的多数血管外科中心AAA腔内隔绝术已经替代了半数以上的开腹手术 ,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胸主动脉瘤的治疗中 ,腔内技术的使用也日益普及。一、AAA腔内隔绝术 (EVE)AAAEVE虽然在刚开始时也经历过“怀疑的观望和谨慎的接受”阶段 ,但数年后便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 ,在近来进行的许多关于…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塞治疗腹主动脉瘤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高流量Ⅰ型内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9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例腹主动脉瘤术后即刻造影发现Ⅰa型内漏,1例腹主动脉瘤术后3个月复查CT发现Ⅰb型内漏。4例腹主动脉瘤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高流量Ⅰ型内漏患者均接受血管塞栓塞治疗。结果 4例患者分别植入血管塞1个,血管塞栓塞封堵内漏均获成功,内漏完全栓塞。术后1例腹痛症状明显好转,无穿刺口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血管塞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高流量Ⅰ型内漏操作简单安全,栓塞成功率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发生内漏原因及分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Stand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并完成TEVAR术治疗的189例患者,观察术中及术后内漏分型及影像学表现,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结果 TEVAR术中和术后共25例患者发生内漏,发生率为13.2%(25/189).其中急性内漏22例,包括Ⅰ型14例(7.4%),Ⅱ型8例(4.2%);迟发性内漏3例,包括Ⅱ型2例(1.1%),Ⅲ型l例(0.5%).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未下降,未出现截瘫、肾动脉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TEVAR术内漏分型、影响因素不同,内漏发生概率各异,急性和迟发性内漏中Ⅰ型和Ⅱ型内漏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内漏的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2例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接受了腔内隔绝术,术中发现内漏4例,即时腔内方式治愈3例,自愈1例;术后迟发型内漏1例。内漏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术中DSA及术后螺旋CT是发现内漏的有效方法;发生内漏后主张尽快以腔内方式治疗;小量内漏可自愈;迟发型内漏的治疗及转归有待继续讨论。  相似文献   

11.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内漏的治疗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GE)后内漏产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作者总结分析了38例腔内隔绝术并发内漏的诊治体会.38例腔内隔绝术中共4例并发内漏,其中Ⅰ型内漏2例,Ⅱ型内漏1例,Ⅲ型内漏1例;1例中转传统手术,其余3例在观察中.DSA是术中发现内漏的有效手段,球囊扩张法、支架法、移植物法和栓堵法是治疗内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由于腔内隔绝术 (EVE)的开展 ,腹主动脉瘤 (AAA)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手术并发症率降低、安全性提高。发生这种转变的基本原因是腔内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小 ,术后相应的全身创伤反应小。但由于EVE有自身的特点 ,包括造影剂、移植物的使用和术后瘤腔内血栓的形成等原因 ,使EVE术后全身反应有不同于传统手术的特点 ,认识这些特点 ,对于理解EVE后的病理变化 ,指导围手术期处理有重要意义。EVE和传统开放手术相比 ,最大的特点是创伤小 ,其相应的全身炎症反应也相应较小。Galle等[1]详细比较了传统开放手术和…  相似文献   

13.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外周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瘤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外周动脉瘤(真性动脉瘤5例,假性动脉瘤7例)患者行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造影,之后于病变部位放置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术。结果 12例成功进行外周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其中11例动脉瘤腔完全封闭隔绝,1例动脉瘤治疗后有内漏,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即刻造影示置入覆膜支架远端动脉均血流通畅。随访观察3~36个月,无动脉瘤复发及动脉瘤相关并发症发生,1例3个月后发生覆膜支架腔内闭塞。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外周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易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的瘤腔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前后动脉瘤腔内动脉压的测量 ,评估术后动脉瘤壁所受负荷的减轻程度 ,并进一步讨论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成功标准。1 资料与方法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 ,成功放置“人”字型内置人造血管 ,进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 10例。术前测压导管探头在X线透视下定位于动脉瘤腔内 ,术后则定位于人造血管和动脉瘤壁之间 (即隔绝后的动脉瘤腔内 )。外接传感器及测压机 ,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和脉压差。2 结 果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 ,动脉瘤腔内收缩压下降(6 2 6± 4 7) %、舒张压下降 (4 4 9± 4 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detector row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ransluminal stent-graft placement,TSGP)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接受TSGP主动脉疾病患者,包括:Stanford B型夹层13例,真性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2例,弓降部穿透性溃疡1例,胸主动脉瘤合并局限性夹层1例,胸主动脉瘤合并Stanford B型夹层1例,术后采用MDCTA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1~24个月)。采用轴位图像与多种重建图像相结合来显示支架形态、术前术后主动脉管腔情况的变化和有无并发症。结果:13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后:所有患者均真腔扩大,假腔减小或消失并伴血栓形成,支架未发现移位或断裂;共3例(14%)随访中发现内漏,1例Ⅱ型内漏,建议随访观察;1例术后8个月复查新发现支架近端Ⅰ型内漏,密切随访2个月后患者出现胸痛,复查CT内漏增多,转外科治疗。1例腹主动脉瘤术后1月复查发现Ⅲ型内漏。所有患者介入术后CT随访图像均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结论:MDCTA对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后随访较其他检查手段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能及时观察术后疗效、发现并发症,对主动脉疾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后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不使用造影剂的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不使用造影剂的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AAA患者。方法:对3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AAA患者在不使用造影剂条件下实施AAA EVE,并对术前评估内容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2例采用分叉型移植物,1例采用直型移植物。术后随访结果表明,动脉瘤被完全隔绝,无内漏,瘤腔内血栓形成;移植物内血流通畅,周围无异常血充。结论:选择近端瘤颈较长的患者,术前对肾动脉及髂内动脉开口位置等指标进行准确评估,不使用造影剂同样可以完成AAA EVE。  相似文献   

17.
内漏对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瘤腔内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内漏状态下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后瘤腔内压力的变化。方法 通过建立犬AAA EVE后内漏模型,测定内漏存在前后瘤腔内压力的变化。结果 内漏状态下瘤腔内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而内漏封闭后压力显著下降,且曲线平直。结论 瘤腔内压力曲线可作为评估EVE后瘤壁所受负荷的变化,也可作为判断内漏存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腔内隔绝术治疗高风险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腔内隔绝术治疗外科高风险腹主动脉瘤(A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1例AAA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按国际血管外科/心血管外科(SVS/ISCVS)手术风险评估方法分级,1级(较低风险)30例,2~3级(高风险)21例。根据术前CT及DSA资料合理选择支架。术后定期临床及CT影像随访,观察并发症及瘤体形态学变化。结果覆膜支架均顺利置入,技术成功率100%,术中及术后30 d无死亡。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9.1±20.5)个月,死亡1例(术后36 d),死因不详。主要并发症5例(9.8%),包括分支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股动脉切口局部并发症2例(血栓形成及淋巴管瘘),支架单臂脱位导致内漏增多1例。术后少量内漏10例(19.6%),其中5例随访期自行消失。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AAA,特别是外科高风险患者,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探讨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可行性、安全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例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PSA患者临床资料,病变位于股总动脉6例,股浅动脉3例,均接受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记录术中造影表现、植入支架尺寸和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结果.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改善、瘤腔修复效果及内漏、支架感染、支架内狭窄及断裂情况.支架植入前后均作抗感染治疗,术后对腹股沟区软组织感染区作清创及(或)引流术.结果 9例患者均成功植入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技术均获成功,无死亡.所有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提示瘤腔完全修复,载瘤动脉远端通畅,无内漏发生.术后6、12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均保肢成功,未出现间歇性跛行及肌肉萎缩、乏力.CTA复查显示无内漏,无支架感染、断裂及支架内狭窄发生.结论 在充分抗感染及局部清创引流条件下,ViabahnTM自膨式覆膜支架能迅速覆盖PSA瘤腔破口,挽救患者生命,其较好的柔顺性、贴附性和通过性减少了术后间歇性跛行及支架断裂、支架内狭窄发生率,有望成为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PSA患者血管重建方法之一.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胸、腹主动脉病变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病变不同血管内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7例患者,其中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5例(4例行一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1例行内膜瓣开窗术);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外院外科人造血管置换术后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行一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肾动脉开口以下腹主动脉瘤1例(行分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结果5例一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均获成功,2例出现Ⅰ型内漏,1例经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1例30 min后内漏减少,未处理;1例内膜瓣开窗术后患者双下肢缺血症状消失;1例分体式支架腔内隔绝术后造影提示动脉瘤消失,无内漏发生。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移植物或内膜瓣开窗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病变安全有效,其中分体式支架的临床应用具有更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