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美食行     
提起天津的食品,“津门三绝”首当其冲,它们是麻花、狗不理包子和耳朵眼儿炸糕。到天津之后这三种东西我们当然是一件不落地吃过来了。麻花有点俨然成为天津象征的意思,大街上满坑满谷都是兜售麻花的店面,不过我们要吃的是最正宗的麻花,天津的“卫嘴子”们会说“吃麻花,嗨,那不就是桂发祥了么?”  相似文献   

2.
还记得早些年人们见面都互相问候“吃了吗?”在这之后我们又不遗余力创造了好多问候语。直到现在,我们的宠物宝宝们一跃成为家里的大当家。当爱狗养狗的人们偶遇的时候,我们便发明了新生问候内容:“你家狗狗吃营养素了吗?”  相似文献   

3.
正丽 《饮食科学》2011,(3):58-59
春天是孩子生长最快的日子,营养当然更重要。 他们需要吃维生素、矿物质、优质蛋白和卵磷脂……为此,我们给孩子们配好了健康的“长高菜”,妈妈们不妨借鉴一下。  相似文献   

4.
“坐吃现成”在我们这个强调独立与个性的年代里通常都会被蒙上一层贬义的色彩,然而,服装设计师们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对物体特征的复制或者转换现有物品外部环境的手法。置换了原由物品的语境,从而最终创造出新的服装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无论对设计师、欣赏者还是穿着者来说,“吃现成”都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宋玉 《烹调知识》2011,(3):72-73
在许多人的共同经验里,“常吃鱼人会变聪明”、“吃鱼眼睛好”、“吃鱼可以补充钙质”等一直就是长辈们常常挂在嘴上的话。最近从一份研究报告和临床上发现吃鱼的好处后,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研读各方资料,发现结果不仅全都已经得到证实,更有越来越多吃鱼的益处和优点不断地被发现。  相似文献   

6.
闽南人向来不大吃辣,即使是那名闻遐迩的厦门辣椒酱,在吃辣的川鄂湘好汉们的眼中也不过是小娃娃吃的番茄酱而已。生活在温暖湿润、四季如春的南国,“微辣鲜脆”是“鹭岛土著”们的饮食主旋律,在此旋律下,他们不知大快朵颐了多少个世纪。我老爸是湖南人,客居厦门50余年,他的口味早已被这“鲜脆”给同化了,当然更不消说我这个挂着湖南籍贯、土生土长的厦门郎了。记得有一回江西来的保姆炒了一碟米椒,辣味四溢,结果竟把一家子“湖南籍人”呛得咳声震天,喷嚏连连。厦门人吃东西好追究个“冷热”,认为喝绿茶很冷,会坏胃;吃辣椒又…  相似文献   

7.
谢菁 《烹调知识》2011,(9):29-30
老年人具有的生理病理特点老经验多经常听到老人们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样的俗语。老年人在经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往往产生了自己固有的人生经验和体会,对年轻人都有很好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不过有时候,脾气执拗起来,不能轻易听进别人的意见,这需要我们更耐心地跟他们去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记得一句非常知名的广告:女人的美是由内而外的。不错,女人的美不仅仅是化妆化出来的、减脂减出来的,更应该是吃出来的。从现在起,我们不再为了美丽而拼命饿肚子,别人吃我们也吃,别人不吃我们还吃!只要我们聪明的吃,愉快地吃,无论什么时候那些讨人厌的“水桶腰”“萝卜腿”都不会找上我们!亲爱的美眉们,快来在这个骄阳灿烂的夏季里,锁定几道美肤大餐,为美丽妖娆添姿增彩。  相似文献   

9.
曲洪 《四川烹饪》2002,(2):22-23
凡是到尼泊尔旅游的人,差不多都会到白拉哈瓦去。因为那里是释迦牟尼的诞生地。白拉哈瓦距离加德满都大约300多公里,我们一大早就从加德满都出发,一直到晚上才到达。我们住的旅店很小,但显得十分古朴。房间钥匙的挂牌是铜制的,提在手里沉甸甸的。由于同行的团友们吃不惯“尼菜”,便有人要求晚饭吃中国菜,甚至有人还提出吃“麻婆豆腐”。这真是给旅店的老板出了一道难题。不过,老板出于善意,还是答应给我们准备中国餐。但在这个小地方由尼泊尔厨师来做中国菜,水平有多高也就可想而知了。晚饭是在旅店外面的草坪上进行的,吃饭时…  相似文献   

10.
绿茶 《上海调味品》2010,(2):98-98,100-105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吃了还会变聪明——鱼,真正是一样好东西。不过如何挑选、如何处理、如何烹调出简单易学还美味的鱼“鱼”好菜,可是新手们非学不可的。让我们分三个步骤,来教你三路绝活,再新的厨房新手也能轻松做一手好“鱼”了。  相似文献   

11.
“煮”论坛     
《中外食品工业》2006,(9):12-12
“煮擂台”开炒了! 第20期煮擂台 这期擂台比试内容十分有趣!正值六一儿童节,就以小朋友们喜欢吃的小零食果冻做主题!没想到贝太论坛里的大朋友们更兴奋,好多人也说想过六一,最后,我们的“新桐”大朋友做的果冻得票数最高,大家鼓掌祝贺!  相似文献   

12.
云南“十八怪”当中,有一怪与食虫有关——蚂蚱当作下酒菜。在我们大理宾川老家,不光是大人们爱用蚂蚱来做下酒菜,就是小孩子们也对它情有独钟,爱拿在手里当零食来吃。  相似文献   

13.
曾锡琴 《美食》2004,(6):49-49
“里下河哟长又长,家家户户腌菜忙”一到秋末初冬,腌菜就成了苏北船妇们的大忙时节。尽管所能腌的蔬菜种类多,但一种梗似“瓢子”的大头青菜却是更多船妇们的喜爱。“瓢子菜”因形状似瓢而得名。苏北船民长年生活在水上,上岸购菜不便,而用“瓢子菜”腌制的成菜出菜率高,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更主要的是易于贮存,所以倍受长年飘泊的船民欢迎。  相似文献   

14.
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再次对入口的食品警惕起来。对于我们每天吃下的这些食物,我们知道些什么?为何今日的农民们为在城里人提供大量果蔬的时候,要另辟一块土地为自己的食品进行单独的种植和生产?  相似文献   

15.
在南国小住时,某天,女友果红让我在我们一起外出前先去她家,尊旨后,她正好在下面条,问:“早餐吃了没?”回:“吃了。”“吃的是啥?”“两粒早桂核桃糖。”她瞪圆漂亮眼睛:“什么?糖也能当早餐?”  相似文献   

16.
郭氏“夫妻肺片” 大约在十年前,我应邀加盟于北京的一家饭店。该饭店主营文化火锅,兼营川菜和成都名小吃。 北京的秋天秋高气爽。一天,饭店里来了一帮显客。见面之后,这帮显客中的为首者,突改京腔而用川话与我交谈。他说:“我们是专程来吃‘夫妻肺片’的。” 于是,我便将自己幼时所学到的做“夫妻肺片”的手艺,全数使了出来,精心制作了一盘“夫妻肺片”,并特意让一位乖巧的川妹子服务员端上桌去,自己则站在一旁观察客人对此案的反映。 但见显客们边吃边谈,只有几分钟时间,便将一盘“夫妻肺片”一扫而光。这时,那帮显客中的为…  相似文献   

17.
环保也时尚     
虽然免费的午餐人人想吃,但不管你是否愿意.白色污染的压力正在加大.环境保护迫在眉睫.“限塑令”势在必行,否则最后为之埋单的还是我们自己。早在“限塑令”实施的前夕,本身就敢于创造、敢于创新的时尚界再一次忙碌起来.设计师们纷纷加入环保袋的设计行列。  相似文献   

18.
母亲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五年了。可是,她老人家生前最擅长的一道家常小菜──“假鱼海椒”,却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印象中,让我们至今想起仍然馋涎欲滴。 说起“假鱼海椒”这道菜,那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就是从前在一般穷人家中,若有亲戚朋友来访,“假鱼海椒”也是难以上桌的小菜。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很穷,经常没有菜吃,母亲就给我们做“假鱼海椒”。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总是吃得津津有味,而且常常不等饭蒸好,就迫不急待地你一筷子、我一筷子,把桌上的一大碗“假鱼海椒”吃得所剩无几。 后来,母亲为了防止我们几个馋猫偷吃,每次…  相似文献   

19.
江南 《烹调知识》2011,(4):46-47
长寿面与生日蛋糕 人们在过生日时,为了表示庆贺,有的要吃长寿面,有的则喜欢吃蛋糕。那么生日吃长寿面和吃蛋糕之习俗是怎么来的呢?关于长寿面。原来在西汉时,一次汉武帝与文武百官闲聊,他说:“《相书》上讲,人中长一寸,能活一百岁。”这时,东方朔一听这话,便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大臣们都责怪他嘲笑皇上,太无礼了。  相似文献   

20.
孕期女性面临着很多心理和生理的变化,除了“吃”以外,“睡”恐怕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了。孕妈妈们互相交流怀孕心得时,发现“睡不好觉”是个普遍的问题,不论在哪个时期,睡眠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那么,有没有一些办法,让孕妈妈们能睡得舒适一些,甚至重新拥有“一夜好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