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气净化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空气净化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9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空气净化后,分别测定小气道通气功能、弥散功能、第1s用力呼气容积和肺容量,并抽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与26例未进行空气净化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运动1月后患者的小气道通气功能改善较明显,尤以弥散功能改善更明显;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磷分压也有明显改善,p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采用空气净化对改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行空气净化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方法 5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患者所处疗养室每日24h进行空气净化.分别于净化前、净化后第2、3、4周抽取动脉血检测PaO2、PaCO2、pH值和氧饱和度.结果空气净化 4周后,观察组PaO2、PaCO2、氧饱和度有明显改善(P<0.01),pH值无显著性变化.结论空气净化能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PaO2、PaCO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行空气净化前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的变化。方法 5 5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 ( 2 9例 )和对照组 ( 2 6例 )。观察组患者所处疗养室每日 2 4h进行空气净化。分别于净化前、净化后第 2、3、4周抽取动脉血检测PaO2 、PaCO2 、pH值和氧饱和度。 结果空气净化 4周后 ,观察组PaO2 、PaCO2 、氧饱和度有明显改善 (P <0 .0 1) ,pH值无显著性变化。结论空气净化能改善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的PaO2 、PaCO2 。  相似文献   

4.
汪涛  程薇莉 《现代康复》2001,5(4):76-77
目的:探讨对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行空气净化后肺换气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9例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所处疗养室进行每日24h空气净化,每隔1周抽取动脉血检测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氧饱和度(SaO2)。结果:空气净化1个月后,PaO2,PaCO2,SaO2即有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3.1%、82.7%、79.9%;P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进行空气净化对改善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肺换气功能有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小气候疗法对吸烟者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方法对29名吸烟者所处疗养室进行每日24 h空气净化,每隔1个月抽取动脉血检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氧饱和度。结果气候疗法3个月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即有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3.1%、89.7%、79.3%;p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微小气候疗法对改善吸烟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细肺功能管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血气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9例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则实施精细肺功能管理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对照组59例实施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炎及糖尿病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健康指导、用药指导等,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pH值及血糖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PO_2、pH值动脉血气指标高于对照组,P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世卫组织生活质量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肺功能管理可控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及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肺物理治疗对胸部创伤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采用体位引流、膨肺、振动排痰、机械吸痰及运动等措施对胸部创伤导致肺部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胸肺物理治疗的患者78例,观察治疗前后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胸肺物理治疗后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胸肺物理治疗对胸部创伤并发肺部并发症的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早期支气管镜吸痰对改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支气管镜吸痰27例为治疗组,综合治疗25例为对照组,治疗后对反映肺功能的指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呼吸频率恢复正常、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早期支气管镜吸痰对抢救因吸入性肺炎所致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 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祛痰治疗;治疗组76例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 PAP无创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治疗后两组的动脉血p H值、Pa O2、Pa CO2及呼吸频率、心率比较,发现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应用无创Bi PAP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开胸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方法对58例拟行开胸手术的低肺功能患者,指导进行呼吸、有效咳嗽锻炼,观察锻炼前后患者肺功能改善及动脉血气分析情况。结果锻炼后患者肺活量、潮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顶峰呼气流速较锻炼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锻炼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较锻炼前明显提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加手术治疗机会,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开胸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方法对58例拟行开胸手术的低肺功能患者,指导进行呼吸、有效咳嗽锻炼,观察锻炼前后患者肺功能改善及动脉血气分析情况。结果锻炼后患者肺活量、潮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顶峰呼气流速较锻炼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锻炼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较锻炼前明显提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加手术治疗机会,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讨对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行空气净化后肺换气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9例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所处疗养室进行每日24h空气净化,每隔1周抽取动脉血检测氧分压(PaO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促进排痰的有效雾化吸入方法.方法 将93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1例,在同一氧疗、雾化风力下,分别给予低、中、高雾量雾化吸入.观察3组患者吸入前、后不同时段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功能变化;记录吸入前后每日的咳痰量,比较3组的住院天数.结果 C组患者雾化后的前3 d每日排痰量明显增多、后4 d逐日减少,动脉血氧分压提高、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及肺功能改善程度,较A、B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亦较A、B 2组显著缩短.结论 高雾量雾化吸入,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排痰效果好,能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促进排痰的有效雾化吸入方法。方法将93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31例,在同一氧疗、雾化风力下,分别给予低、中、高雾量雾化吸入。观察3组患者吸入前、后不同时段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功能变化;记录吸入前后每日的咳痰量,比较3组的住院天数。结果C组患者雾化后的前3d每日排痰量明显增多、后4d逐日减少,动脉血氧分压提高、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及肺功能改善程度,较A、B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亦较A、B2组显著缩短。结论高雾量雾化吸入,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排痰效果好,能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5.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肺肿瘤病人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老年肺肿瘤手术病人进行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呼吸功能训练对病人术后呼吸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老年肺肿瘤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自人院第2天至术后第7天还给予一对一的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第7天的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与第7天VC%、FVC%、FEV1%3项肺功能指标值及动脉血氧分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能够改善老年肺肿瘤病人术后呼吸功能状况,提高术后动脉血氧分压,但是对术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后呼吸训练器的应用价值。方法2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实验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道基础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器锻炼肺功能。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前第1天的FEV1较术前第7天(患者入院时)、对照组术前的FEV1增加(p<0.05)。实验组术后第3天的FEV1和动脉氧血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较对照组有所减少(p<0.05)。2组比较,实验组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可改善肺功能,有效促进气体交换,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训练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某院收治的8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呼吸康复训练(缩唇式联合膈式)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O2)]值及肺功能指标均提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值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COPD,有利于改善血气指标,提高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呼吸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效果。方法选取呼吸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止咳、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同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及低流量吸氧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 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分压[p(O2)]。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包括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 H值、p(CO2)、p(O2)水平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p H值、p(CO2)、p(O2)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APTT、PT、D-D、PLT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APTT、PT、D-D、PLT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气指标,降低血栓形成率,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血氧分压指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及血氧分压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有效提高肺功能,还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夜间氧疗联合噻托溴铵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将应用常规治疗和夜间氧疗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应用夜间氧疗和噻托溴铵联合医治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2组临床效果、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改良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效果、总体健康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并呼吸衰竭老年者应用夜间氧疗和噻托溴铵联合医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