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孙凯 《真空》2003,(6):19-20
在相对于平面磁控溅射阴极均匀区范围内安放硅片,镀膜后进行膜层厚度测试,然后计算膜层厚度均匀度。结果,片间厚度均匀性为1%~-1.7%;炉间厚度均匀性为3.5%~-2%。  相似文献   

2.
马哈拉特1号公寓位于伊朗马啥拉特市中心,是一幢由AbCT(Architectureb、Collectlve-rerrain)事务所设计的五层廷筑。建筑底层是两间商铺,其上四层为8间公寓。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具备优异导电性能的氧化石墨/碳纳米管层状杂化材料。通过红外、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证明了氧化石墨片层间的氢键作用随着碳管在杂化产物中的增加而减弱,同时氧化石墨的层间距变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杂化材料的横截面和表面形貌,氧化石墨原先堆积状的片层结构由于碳纳米管的插入产生了剥离,碳纳米管也得到良好的分散;当氧化石墨与碳纳米管的质量比由1∶1变为1∶4时,电导率提高了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三元型钾-四氢呋喃-GIC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纯1阶结构的钾-四氢呋喃-石墨插层化合物(K-THF-GIC),研究了1阶K-THFG-GIC在空气中放置,溶剂洗涤以及加热处理时的稳定性,并对K,THF嵌入石墨层间以及从石墨层间脱嵌的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制备K-TNF-GIC时,插层剂浓度和插层反应时间对产物结构的影响很大,较大的插层剂浓度,较长的反应时间有利于石墨反应完全;1阶K-THF-GIC的稳定性较差,K,THF容易从层间脱嵌,使得阶结构由1阶向高阶变化,高阶K-THF-GIC的稳定性相对1阶K-THF-GIC来说要好一些,即形成高阶K-THF-GIC后,K、THF从层间脱嵌在速率要慢些。  相似文献   

5.
用定向凝固方法在不同的生长速度下成功地制备了一批γ-TiA1定向凝固试样。通过对不同生长速率下形成的γ-TiA1金相组织观察和分析后发现:随着生长速率的增加,原先的初生稳定相B相的数量逐渐减少,亚稳相Ⅱ相的数量逐渐增加;最后形成的由α2和γ组成的片层组织的片层间距入与生长速率的V^1-3近似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6.
第2节:术语与定义04.01片基base表面用以涂布感光层的材料。04.02感光层photosensitivelayer涂在片基上对光或其他形式辐射能敏感的材料。04.03犤摄影犦胶片犤photographic犦film表面涂有一层或多层感光层的透明柔性片基,呈卷或片的形式。04.04银盐片silverfilm由悬浮在适当粘合剂中的卤化银形成感光层的摄影胶片。注:显影时,由金属银(黑白片)或染料(彩色片)形成染料。04.05直接正像银盐片directpositivesilverfilm常规显影后产生的影像具有与原件相同极性的银盐片。04.06重氮片diazofilm含有一层或…  相似文献   

7.
通过熔体插层制备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粘土纳米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TG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有机改性粘土和EVA/粘土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可使长链十八胺阳离子嵌入粘土片层间,增大了粘土的片层间距;对于EVA/有机化粘土体系,通过熔体插层可使EVA分子链插层于粘土片层中,使粘土片层被进一步撑开;EVA/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舒小平 《工程力学》2002,19(3):153-158
本文建立了一个层间弱粘贴复合材料层板热弹性脱层模型。该模型建立在两个描述层间弱粘贴的基本假设基础上。层间位移不连续由层间粘贴的物理关系来描述,表现为层间位移跳跃值与层间残余横向应力的关系;层间温度不连续由层间传热薄层来描述,并据此给出一个计算层间温度跳跃值的计算公式,表现为温度跳跃值与层间横和开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假设基础上,根据平衡方程和静态传热方程导出了正交柱面弯曲层板,热弹性脱层解。算例显示了层间弱粘贴对层板热弹性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层间弱粘贴复合材料层板的热弹性脱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小平 《工程力学》2002,19(3):153-158
本文建立了一个层间弱粘贴复合材料层板热弹性脱层模型。该模型建立在两个描述层间弱粘贴的基本假设基础上。层间位移不连续由层间粘贴的物理关系来描述,表现为层间位移跳跃值与层间残余横向应力的关系;层间温度不连续由层间传热薄层来描述,并据此给出一个计算层间温度跳跃值的计算公式,表现为温度跳跃值与层间横向张开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假设基础上,根据平衡方程和静态传热方程导出了正交柱面弯曲层板热弹性脱层解。算例显示了层间弱粘贴对层板热弹性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锅法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锅法乳液聚合制备了聚幕乙烯/蒙脱土(PS/MMT)蚋米复合材料.一锅法即在无机蒙脱土(Na—MMT)有机化处理后,直接将乳化剂和幕乙烯单体等加入有机蒙脱土(O—MMT)悬浮液进行乳液聚合,克服了传统方法中有机蒙脱土在乳液聚合体系中不易分散的难题。XRD谱图表明,该方法成功地实现了聚苯乙烯对蒙脱土的插层.获得了良好的插层效果(蒙脱土d001面片层间距>4nm);FT—IR表明,PS大分子链已插层进入蒙脱土片层间;DSC显示,蒙脱土的加入使聚幕乙烯的玻璃化温度Tε由原来的99.7℃提高到107.1℃;TGA表明.插层复合提高了聚幕乙烯的热稳定性。此外,由XRD谱图还初步提出了一锅法乳液聚合的插层机理。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大型镜间快门,人们就会想到过去照相馆用的大座机或外拍机上所装的快门。那种大型镜间快门非常简单,内部只有两片或三片页片,用空气推动活塞使其动作,曝光时间均由手来控制,最高速度约1/10秒左右。这样的快门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这里所说的“大型机械镜间快门”并非指快门体积大小,而是快门的通光孔直径比一般照相机上所用的快门通光孔直径大得多,而且快门的各档速度均由快门机械控制。在机械镜间快门中尽管牌子繁多、结构各异,均以德国康扳(Compur)和帕朗官(Prontur)质量为最佳。60年代以后日本的考派、精工镜间…  相似文献   

12.
彭补之 《材料保护》2003,36(2):61-61
测量了不同大小的等离子喷涂细粉的注入参数对粉末颗粒位置、速度和温度的影响,所用粉末为氧化镱稳定化处理的氧化锆和镱铝金刚砂粉。通过试验和多重回归分析发现,气流、注入角、供粉盘速率明显地影响粉末颗粒的状态。一般来说,较冷的颗粒则速度较快,而这些颗粒通常在焰流的中心线上,讨论了在火焰中停留时间的长短和因粉末大小对偏析的影响,不同的温度和速度会影响涂层的致密性和喷射层的几何形状。较慢的和较热的喷射层片具有较多的层片间的孔隙和较小的层片与基体间的接触面积且导致涂层的低致密性。  相似文献   

13.
对称型陶瓷层状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由层间约束引起的层内残余应力,提出了用于描述层合材料应力应变状态的非均匀应变模型。利用非均匀应变模型推导出对称型层合材料由层间约束引起的层内残余应力的解析表达式,得到层内应力和界面应力沿长度方向分布的变化规律,指出轴向残余应力是层间界面剪应力造成的,是位置的函数;论证了由于表层材料受力的非对称性,界面必定存在正应力,且界面正应力须自平衡,界面正应力亦为长度方向上位置的函数,针对Si3N4-Si3N4/TiN-Si3N4三层及多层(2N+1)对称型陶瓷基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残余应力对强界面结合的层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和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结果表明,材料的宏观性能随着残余应力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规律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4.
高岭石-乙腈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甲亚砜一高岭石插层复合物为前驱物,乙腈为插层荆,采用二步插层法制备了高岭石一乙腈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等分析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插层后高岭石d(001)层间距由0.7094nm膨胀至1.097nm,插层率达67.9%;乙腈分子与高岭石的内表面羟基形成氢键,在高岭石层间可能以平行于高岭石层片方式排列.  相似文献   

15.
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反应将导致石墨烯片层的复叠和团聚,使其在水分散液中发生沉淀。本文采用粘土胶体帮助还原氧化石墨烯在水中的稳定分散,并阻止石墨烯片层的复叠。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与粘土胶体相混合之后,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对氧化还石墨烯进行还原。当粘土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是1∶1时,混合液的分散稳定性最好。XRD图谱中还原氧化石墨烯的(002)峰消失,可见石墨烯片层没有发生复叠。还原氧化石墨烯与粘土片层之间,由于静电相互作用和空间位阻效应,形成了插层结构。由透射电镜观察可知,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均匀分布着粘土片层。粘土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物的比表面积高于还原氧化石墨烯17.6%。这种物理插层法为石墨烯片层的稳定分散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机械剥离过程中石墨颗粒的厚度方向和横向尺寸分布变化,建立了计算石墨片体与石墨片单层之间能量相互作用的机械模型。表征分析了剥离过程中石墨晶体结构的变化趋势。分别分析计算了石墨片剥落过程中的范德华能、石墨片单层断裂过程中的共价键能、片体以及片单层各自团聚过程中的势能。结果表明,两个石墨片单层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是导致片单层团聚的关键因素;随着剥离过程的进行,团聚现象逐渐超过剥离现象。石墨片单层剥离过程中的范德华能是片单层团聚过程中的势能的1/4,并且比石墨块体断裂过程中的共价键能小2个数量级。随着剥离出的石墨片体和片单层数量的增加,由于晶体结构间范德华能的释放而导致团聚现象急剧增加;剥离过程中的库伦能比较微小可以忽略不计。该机械模型对于制备高纵横比和无团聚的石墨片层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安装》2005,(4):i024-i025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综合实验大楼,位于上海市枫林路354号,上海枫林科学园区内。本大楼建筑面积为15386m^2。大楼为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地下一层为变电所及水泵房,底层为核磁实验室及分析研究室,二至八层为标准实验室。大楼共设置了五十六间标准有机化学合成研究实验室,九层及屋面为设备层。工程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本工程由美国帕金斯威尔设计院总设计,  相似文献   

18.
Ti-45Al-8.5Nb-W-Mo-Y合金的组织转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Ti-45Al-8.5Nb-W-Mo-Y合金的相结构。该合金铸态组织大部分由α2 γ片层域团组成,同时含有少量的B2 ω相。经过1200℃,2h处理后,B2相全部转变成ω相。合金经过70%-80%热变形后,组织由等轴γ晶粒,残余高温B2 ω相,少量的变形片层域团α2 γ片层组成。变形组织再经过1280℃,2h的热处理,其中高温相大幅度减少,同时α2板条增加。挤压态组织由变曲的片层及少量的等轴γ晶粒组成。循环热处理技术细化组织。  相似文献   

19.
天然石墨是具有片层结构的含碳无机材料,层间由范德华力连接,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它分子、原子、离子甚至原子团插入其层间,生成石墨层间化合物(GIC);GIC经高温膨胀可得到体积为其几百倍的膨胀石墨(EG);在超声粉碎时,膨胀石墨上的石墨微片剥离,得到纳米石墨微片(NanoG)。近年来,富勒烯(Fullerence)、碳纳米管(CNT)、石墨烯(Graphene)的先后开发,为石墨家族注入新的活力,并为其应用开辟了新的空间。系统论述了天然石墨及其改性产物如EG、NanoG、Graphene、CNT、Fullerence的结构、制备方法、性质及用途。  相似文献   

20.
纳米碳管   总被引:34,自引:22,他引:12  
纳米碳管 (Carbon nanotube)是 1 991年才被发现的一种碳结构。理想纳米碳管是由碳原子形成的石墨烯片层卷成的无缝、中空的管体。石墨烯的片层一般可以从一层到上百层 ,含有一层石墨烯片层的称为单壁纳米碳管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WNT) ,多于一层的则称为多壁纳米碳管 (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MWNT)。SWNT的直径一般为 1 nm~ 6nm,最小直径大约为 0 .5nm,与 C36分子的直径相当 ,但 SWNT的直径大于 6nm以后特别不稳定 ,会发生 SWNT的塌陷 ,长度则可达几百纳米到几个微米。因为 SWNT的最小直径与富勒烯分子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