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微米Al2O3(0.5~3μm)、微米Si3N4(O.3~3μm)和纳米Al2O3(13nm),利用共混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导热性能的无机填料/硅橡胶复合材料。填料体积分数为30%时,通过改变微米Si3N4和纳米Al2O3体积比,发现微米Si3N4和纳米Al2O3共填充的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较微米Si3...  相似文献   

2.
以12-钨磷酸和二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电荷转移盐。通过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C6H5)2NH2]3[PW12O40]·4H2O,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括号内为理论值)C 12.91%(13.08%),H 1.304%(1.344%),N 1.793%(1.793%),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技术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新型电荷转移化合物的杂多阴离子保持Keggin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无机盐制备氧化铝纳米粉及其物理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以廉价的分析纯AlCl3.6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冷冻干燥法制备出γ-AlOOH(Boehmite)粉料.经500和1100℃下煅烧,分别制得平均粒径6和30um的γ-和α-Al2O3纳米粉.同时,作出了Al-H2O系25和90℃时的电位~pH图,并采用Temkin-Schwarzman方法和回归分析手段,对Al(OH)3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Al-H2O系的电位~pH图和Al(OH)3热分解的热力学分析,为γ-AlOOH溶胶的形成和γ-AlOOH粉料的热处理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尿素催化硅酸乙酯水解制得SiO2溶胶。采用29Si NMR、27 Al NMR、FT-IR、TEM、DTA、XRD和SEM等对SiO2溶胶、Al2O3凝胶纤维化学结构和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SiO2溶胶稳定性好,含有大量的单硅酸Si(OH)4,能和Al2O3表面的Al—OH反应生成Al—O—Si键而有效地将其包裹,从而阻止了过渡态Al2O3微晶的相互接触,抑制了α-Al2O3的成核和生长。  相似文献   

5.
以仲钨酸铵[(NH4)10W12O41·5H2O]和氧氯化锆(ZrOCl2·8H2O)为原料,采取共沉淀法制备具有负热膨胀系数的钨酸锆(ZrW2O8)。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合成过程的前驱体、中间体和最终产物等的晶体结构,并采用FullProf-Suite程序和Material Studio程序分别对ZrW2O8晶体的XRD数据进行处理,精化修正其原子坐标参数和晶体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前驱体结构呈无定形态;中间体的结晶度为33.66%;最终产物为立方晶系的ZrW2O8,空间群为P213(198),晶胞参数α0为0.91598nm,晶胞体积为0.76852nm^3,衍射峰指标化的可靠性因子F(30)=57.1(44),峰形因子RP为0.2519,权重因子Rwp为0.1343。  相似文献   

6.
原子层淀积 Al2O3薄膜的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l(CH3)3和H2O为反应源,在270℃下用原子层淀积(ALD)技术在Si衬底上生长了Al2O3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手段对Al2O3薄膜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刚淀积的薄膜中含有少量A-OH基团,高温退火后,Al-OH基团几乎消失,这归因于Al-OH基团之间发生反应而脱水.退火后的薄膜中O和Al元素的相对比例(1.52)比退火前的(1.57)更接近化学计量比的Al2O3.FTIR分析表明,在刚淀积的Al2O3中有少量的-CH3存在,CH3含量会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此外,在高温快速热退火后,Al2O3薄膜的表面平均粗糙度(RMS)明显改善,900℃热退火后其RMS达到1.15nm.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将二甲基苯并咪唑或苯并咪唑结合2-甲基苯并咪唑/2-甲基咪唑与Cd^2+在适当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三个咪唑镉配位聚合物([Cd(MBim)2]n(1),[Cd(Bim)(MBim)·CH3OH]n。(2)和[Cd(Bim)(Mim)]n(3)),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FTIR、TGA、X-射线单晶衍射和粉末衍射等表征。化合物1具有金刚石拓扑,类似于SiO2中的方石英;化合物2具有CrB4拓扑,类似于硅铝酸钙Al2Si2O8^2-。化舍物3则具“4.6(2).4.6(2).4.6(2)”拓扑,呈现二维(6,3)网格间相互链接而形成的(6,4)二维网格结构,这是有一种在无机SiO2和硅酸盐中,就是在自然界已发现的矿物中也不曾发现的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8.
Al2O3和Y2O3包覆的SiC复合粒子制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非均匀成核法,将Al(OH)3和Y(OH)3均匀地包匿在SiC粒子表面,制备出被覆Al2O3和Y2O3的SiC复合粒子.包覆Al(OH)3的SiC粒子,其等电点IEP的pH=3.4移至pH=7.3,再用Y(OH)3包覆表面被覆Al(OH)3的SiC复合粒子后,其等电点IEP又从pH=73移至pH=8.6左右.并且表面包覆的SiC粒子,其水悬浮液流变性质发生了变化.经盐酸滴定表明,涂层物质的包覆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压铸态Al2O3f/Al—15Si复合材料中Si相组织,利用金相和SEM分析了Al—15Si合金和Al2O3f/Al—15Si复合材料中Si相在不同冷却方式下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压铸态和重熔后炉冷态的Al—15Si合金中共晶Si均为片状,而Al2O3f/Al—15Si复合材料内共晶Si由片状转变为棒状;Al2O3f/Al—15Si复合材料750℃重熔后在水淬、模具中冷却和炉冷冷却条件下分别获得了细小变质态、针状及棒状等形态的Si相;炉冷处理可作为优化压铸态复合材料组织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粉体工业》2007,(3):32-33
制备磷酸钙系生物陶瓷纳米粉体的方法是一种可制备包括羟基磷灰石(HA)、β-磷酸三钙(β—TCP)和HA/β—TCP双相陶瓷在内的磷酸钙系生物陶瓷纳米粉体的新方法,其制备的方法为:按照Ca/P摩尔比为1.5-1.67称取计算量的硝酸钙Ca(NO3)2·4H2O和磷酸三甲酯(CH3O)3PO,分别用蒸馏水和酒精溶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陈庆春 《功能材料》2007,38(A06):2255-2256
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利用CuSO4·5H2O和NaC2H3O2·3H2O为主要原料,D-山梨醇为还原剂,水热还原制备了氧化亚铜微米棒。具体条件是:CuSO4·5H2O和NaC2H3O2·3H2O加入量为摩尔比1:4,D-山梨醇的加入与CuSO4·5H2O等摩尔量,水热180℃下反应12h。微米棒的直径小于1μm,长度在10μm以上,棒表面有晶体生长印迹。其机理是:C2H3O2-水解生成OH-,OH-与Cu^2+生成Cu(OH)2,Cu(OH)2再被D-山梨醇还原生成Cu2O。  相似文献   

12.
摩尔比为Ni2+:Zn2+:Fe3+:0.6:0.4:2.0的水溶液与OH-在气泡液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制得0.6Ni(OH)2(H2O)0.75·(0.4-n)Zn(On)2·2(1-m—n)Fe(OH)3·mFezO3·nZnFe2O4·xH2O前驱体,微结构为大量螺旋状分子簇和少量亚晶结构,用XRD检测结果表明,前驱体在室温放置10和14个月的转化产物是Fe2O3,ZnFe2O4和Nin6Znn.Fe2O4;放置55个月的主要产物是Nin6Znn4Fe2O4。提出了分子簇演绎氢氧化物脱水,优先生成Fe2O3晶核,亚晶结构演绎新生态氧化物分子自组装的低温自发固相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XRD、SEM、EPMA、XPS等方法对AB5型贮氢合金电极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0.4C充放电循环280次后,合金仍为CaCu5结构,但单胞体积和轴比c/a增大。在合金电极表面,Al的含量最高,且随层深增加而增大,最高处达89.3%(原子分数),并以Al2O3的形式存在;La、Ni、Co均向表面富集,随层深增加含量迅速下降。La的含量最低,最大含是只有3.3%(原子分数),以La(OH)3、La2O3的形式存在。Co只在电极表面30.0nm存在。同时在合金表面发现有呈菊花状晶体的物质生成。  相似文献   

14.
The sintering additives such as Al2O3 and /or Y2O3 were coated on the surfaces of Si3N4 particles via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processing using a buffered pH solution as the precipitation reagent .They nucleated and grew only on the surfaces of Si3N4 and did not form sol particles in solution by TEM observation .The isoelectric point(IEP) of coated Si3N4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s-received Si3N4.The IEP of Al(OH)3-coated Si3N4 occurred at pH8.4, which is close to that of alumina .When Al(OH)3-coated Si3N4 particles were coated with Y(OH)3,the IEP of coated Si3N4 powder shifted from pH8.4 to pH9.2 ,similar to that of yttria.In addition ,the rheological data showed that Al2O3 and /or Y2O3 coated Si3N4 suspension is nearly Newtonian and that added Si3N4 suspension shows a shear rate thinning behavior.  相似文献   

15.
利用超音速气体雾化法制备Al-17Si-6Fe-4.5Cu-0.5Mg合金粉末,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粉要态合金表面氧化和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粉末表面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末表面氧化主要以Al和Mg元素的氧化为主,氧化层成分主要为Al2O3,Al(OH)3和MgO,而合金中的Si,Fe及Cu元素很少氧化。除此之外,在粉末表面化还吸附一层含Cl元素的碳氢有机化合物污染层,测定表明粉末表面氧化层和吸附层总厚度约为2nm。  相似文献   

16.
本发明包封料具很好的模塑性,阻燃性和抗湿性,其配方组成为(A)热固性树脂,(B)无机填料,(C)涂过酚醛树脂和Al(OH)3的红磷0.1—10%,(D)Mg—Al-基无机离子交换剂、Zr-基无机离子交换剂或它们的混合物0.1—2%。一例:配方组成:邻甲酚酚醛环氧树脂、线彤酚醛树脂、熔凝硅粉、Mg—Al-基离子交换剂(JXE700)和涂过酚醛树脂和Al(OH)3的红磷(PM13EL),测试表明,本配方阻燃率达UL94 V0。  相似文献   

17.
H3BO3对化学共沉淀法制备Sr4Al14O25:Eu^2+、Dy^3+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Sr4Al14O25:Eu^2 、Dy^3 长余辉发光粉体。研究了H3BO3的加入对粉体的相组成,晶体结构,发光性能与长余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的H3BO3大部分不进入晶格.作为助熔剂有利于Sr4Al14O25相的形成.一小部分H3BO3进入晶格中取代Al^3 离子并且对Sr4Al14O25:Eu^2 、Dy^3 长余辉发光粉体的发光性能与长余辉特性都有显著的提高.然而过量的H3BO3加入则会降低粉体的长余辉特性.本实验所获得H3BO3合适的添加量为0.7mol。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MgO—Y2O3—Al2O3体系(相应的层状复合陶瓷试样记为A)、Y2O3—Al2O33体系(相应的层状复合陶瓷试样记为B)及La2O3—Y2O3—Al2O3体系(相应的层状复合陶瓷试样记为C)烧结助剂对Si3N4/BN层状复合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的烧结工艺下,试样A、B、C的抗弯强度分别为700、630、610MPa,断裂功分别为2100、1600、3100J/m^2.试样A、B以脆性断裂为主,裂纹偏转现象不明显,而试样C的载荷-位移曲线显示了明显的“伪塑性”特征,裂纹的偏转与扩展现象明显.试样A中Si3N4晶粒大小不均且长径比较小,而试样C中长柱状Si3N4晶粒发育完善,有较大的长径比.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发展一种Si衬底上低温外延生长3C-SiC的方法。采用LPCVD生长系统,以SiH4和C2H4为气源,在超低压(30Pa) ,低温(900℃)的条件下,在Si(111衬底上外延生长出高质量的3C-SiC薄膜材料。采用俄歇能谱(AES),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SiC薄膜的外延层组分,晶体结构及其表面形貌。AES结果表明薄膜中的Si/C的原子比例符合SiC的理想化学计量比,XRD结果显示了3C-SiC外延薄膜的良好晶体结构,AFM揭示了3C-SiC薄膜的良好的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20.
采用离子交换法,以KOH溶液与钛酸纳米管(H2Ti2O4(OH)2)反应,制备了钛酸钾纳米纤维。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结果表明,经过离子交换,形貌由纳米管变为纳米纤维,晶体结构亦发生改变。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离子交换产物的Ti、K元素的原子比和化学价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离子交换产物的经验式为:K1.34H0.66Ti2O4(OH)2。与H2Ti2O4(OH)2纳米管相比,钛酸钾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较好,700℃以上的热处理才使其晶型发生改变,出现单斜型的K2Ti4O9。高温处理导致钛酸钾纳米纤维的直径增加,但仍保持较大长径比。该材料的BET比表面为104m2·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