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肝为气血调节之枢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陈家旭 《中医杂志》1998,39(1):9-12
气血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五脏主气主血,藏精藏神,各司其职,唯独肝既疏泄无形之气,又贮藏有形之血,故认为气血调节的枢纽在肝。同时,重视肝符合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变。1 肝为气血调控中心1.1 肝主疏泄、藏魂以调节气机:肝主疏泄,此为肝脏功能的总括;包括疏泄气机、调畅情志、调节血脉等。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人体内部的脏腑、器官、组织、气血的生理功能就能处于正常状态。这种疏泄功能与气机、情志调节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为气机之枢,对情志起着重要的枢调作用,一旦疏泄失常而出现郁结,人体生理功能就会紊乱,出现不适或疾病。  相似文献   

2.
论肝失疏泄     
生理上肝主疏泄能保证全身气机通畅,气血津液正常输布,五脏安生。病理上,肝疏泄失常,气机逆乱,气血郁滞、痰阻,五脏皆受其害。1肝失疏泄的病理变化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体阴而用阳,这是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肝主疏泄的功能决定了人体气机的畅达,血运不徐不疾,流注全身,保证机体正常活动。若肝脏疏泄失职,气机失于调畅,升降出入功能紊乱,必然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1·1肝气郁结由于思郁、忧郁、怒郁、悲郁、惊恐之郁等情志变化,引起肝的疏泄失职,则出现肝气郁结。1·2肝郁化火肝气久郁不解或情志反复失调,致使肝之疏泄功能递进失职,…  相似文献   

3.
肝主疏泄与心理应激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疏泄”一词来源于《内经》 ,朱丹溪最早提出“司疏泄者肝也” ,其时是指肝具有疏泄肾精的功能。中医理论认为 ,肝主疏泄实际上包括肝脏多种功能 ,如调节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调畅情志、疏泄肾精等等。而肝主疏泄功能中最为主要的是调节气机 ,气机调畅则气血津液运行正常 ,脏腑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从中医角度而言 ,任何形式的应激主要是影响机体正常的气机。由此可见 ,肝主疏泄功能在机体心理应激反应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肝是机体调节心理应激反应的核心。下面就从心理应激角度探讨肝主疏泄的生理机制及其临床意义。1 肝主疏泄的心理应激机…  相似文献   

4.
"主疏泄"是肝最主要的生理功能,具有疏通、宣泄、条达全身气机之能,使全身气机通而不滞,散而不郁。机体全身阴阳气血的调节均与肝主疏泄功能的正常发挥息息相关,如肝失疏泄则人体因气机失调,致使各脏腑活动异常,而这种活动异常又和历代医家对于肿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不谋而合。从肝主疏泄理论出发遣方用药防治肿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疏肝解郁,调畅情志;行气活血,改善瘀血阻滞;化痰清浊散结,降低肿瘤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白癜风的治疗当前困难较大。其原因是发病原因尚未明了,用药缺乏针对性。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白癜风与肝关系密切。肝主疏泄的功能之一表现在情志活动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平和,心情舒畅;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就会出现抑郁与亢奋两方面的情志异常,特别是抑郁现象表现较为突出。本病患者多有精神创伤或思虑过度史,病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脏的疏泄功能在调节五脏方面有重要作用,是维持正常睡眠的基础。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舒畅可有效调节情志,维持正常睡眠;若肝疏泄失职则导致气机郁滞、情志不舒、气血失和、心神不宁,发为不寐。对肝生理功能与睡眠的关系及肝失疏泄与不寐的关系进行系统性探讨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正肝主疏泄,肝为刚脏,主升、主动。情志活动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凡精神情志之调节功能,与肝密切相关。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情志异常可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素问·举痛论》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就是针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气机  相似文献   

8.
肝主疏泄功能与情志活动密切相关,调畅情志是肝主疏泄的一个重要功能。情志以血(精)为本,以气为用,情志异常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中医所述情志异常属于病理性心理应激反应的范畴,肝主疏泄可调节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心理应激反应也成为研究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现结合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和心理应激理论,对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学有特殊的理论体系,妇科结合其本身特点又有其专业理论。肝在临床妇科中应用,贯穿整个生理、病理及辨证思路,对深刻体会每一病证有其重要的纲领性意义。1肝为气血调控中枢肝主疏泄、藏魂以调节气机;肝主疏泄,此为肝脏功能的总结;包括疏泄气机、调畅情志、调节血脉等。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人体内部的脏腑、器官、组织、气血的生理功能就能  相似文献   

10.
<正> 肝主疏泄,是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肝在人体内担负着藏血和调节人体血液分布,疏通一身之气机,与其它脏器共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这些都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笔者结合临床体会,将肝主疏泄的生理病理、临证治要作以简述,以供参考。肝主疏泄的含义肝主疏泄是指肝脏具有调节精神、情志活动,疏通气血,化导瘀阻,宣泄清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乙肝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其病程长 ,难治愈 ,正确的家庭调护对疾病的治疗起重要作用 ,现仅就此病的家庭调护问题浅谈如下。情志调护肝主疏泄 ,性喜条达 ,情志不遂是肝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则气机调畅 ,气血和调 ,经络器官活动正常。反之 ,郁怒伤肝 ,疏泄失职 ,肝气郁滞使病情加重。故应使患者舒情志 ,畅气机 ,开散郁结之气 ,心情开朗以利病情康复。饮食调护肝主疏泄 ,气机调畅 ,促进脾运化功能 ,若情志不遂 ,焦虑 ,郁闷 ,气失调畅 ,肝气可犯胃 ,影响脾胃运化活动 ,饮食不能及时腐熟和传送 ,精气不能及时吸收及输布 ,则…  相似文献   

12.
自噬是细胞特有的保护机制。细胞自噬通过清除细胞内异常折叠蛋白及受损细胞器等,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物质代谢与生理功能,这与中医学的肝主疏泄,调节机体正常气机,以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及生命活动具有相似的内涵。慢性心理应激损伤属于中医学情志内伤病因范畴,其发病机制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以慢性心理应激损伤为切入点,从细胞自噬的角度探讨肝主疏泄的功能实质,对于深入挖掘中医学肝脏象理论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出肝主疏泄功能在亚健康状态的调节中占主体地位.认为亚健康状态的基本病证内涵为情志失调,其核心病因病机在于情志致病与气机紊乱,故治疗强调以肝主疏泄功能为主体,注重情志的调畅、气机的调节和机体内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肝主疏泄,畅达气机,调畅情志,调和气血,对于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具有很大的作用。对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及相关现代研究做综述,旨在阐明中医学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与现代医学中心理应激机制的联系,总结现代医学对此的研究及应用,探究其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主疏泄与解剖学之脑和肝脏功能相关,其调畅气机的功能与肝脏调节物质代谢(能量)、流动以及分布有关,肝窦内皮细胞窗孔构成的肝筛结构可能是肝疏布、宣泄气机及精微、毒物的超微结构。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脂肪肝的病机多为肝失疏泄、由气及血、络脉瘀阻,表现为肝窦内皮细胞窗孔数量、结构及功能异常,引起微循环障碍。因此,肝窦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肝失疏泄之络病的病机关键,是肝主疏泄之络病理论新的假说。  相似文献   

16.
精神障碍的发生 ,多由情感所伤而诱发。中医认为 :肝主疏泄 ,是关系到人体全身的气机调畅 ,所谓气机 ,即气在体内升降出入运动 ,肝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肝有调节精神情志的功能 ,人的精神情志活动 ,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疏泄正常 ,肝气之升发既不亢奋也不抑郁 ,舒畅条达 ,则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 ,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清楚、思维灵敏、气和志达、血气和平。肝有协调脾胃气机的升降和分泌排泄胆汁 ,促进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又有调节妇女冲任二脉的生理功能 ,肝疏泄正…  相似文献   

17.
陈常云 《光明中医》2011,26(9):1790-1791
情志病,是指由于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的疾病。肝具有主疏泄和藏血的功能,能协调脏腑的功能活动,对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关于情志病应从肝主疏泄,肝藏魂,肝与春气相通应,肝与情志病相互影响来治疗、叙述,故肝在情志病发病和治疗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一、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是肝脏的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肝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故“体阴而用阳”。肝主疏泄,是指肝有疏通、舒畅条达的生理功能。具体来说,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之平衡、协调,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气机”,指气的运动变化,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人体的气机是运转不休、生化不已的。气机流畅,则脏腑协调,气血平和。肝有疏泄条达之性能,故气机的运转皆有赖于肝脏的枢机,即“凡脏腑十二经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如能调畅而不病”。五脏皆有  相似文献   

19.
"疏泄"的原始含义是表述肝脾关系的病理学概念,与肝脏的生理功能并无直接联系。首次将"疏泄"与肝的功能联系起来的医家是朱丹溪,他提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仅仅是为表达肾精代谢的两个主要调控环节,但后世将凡是需要正负反馈调节的所有生理活动都归属于肝脏。自清代开始,"疏泄"与肝的关系逐渐密切,并将调畅情志、调畅气机、调节脾胃、调节月经等都作为"疏泄"的核心内涵。在现代中医理论中,更是将"疏泄"作为概括肝脏功能的独立概念,使之成为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词义明确的"疏泄"概念转换为涉及甚广、内涵迥异、理论完整的"肝主疏泄"理论,实现了《内经》理论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20.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情志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大,人们长期的精神紧张导致情志失调,使肝主疏泄,气机紊乱,化火灼阴,影响机体正常代谢,从而引发消渴,并进一步引出诸多并发症。临床上从肝主疏泄出发,应用调肝之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故其在糖尿病的防治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