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以内科杂病、外科、妇科证治为纲,广撷诸家名方及家传良方,对病识证,因证用药,辨证施方,是一部颇具影响的临床参考书。书中重气血,主张先阳后阴,调气重温中,调血重祛瘀;依藏气虚实调五脏,倡导"心者脾之母,进食不止于和脾"、"脾肾之气交通则水谷自然克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藏"等;分论痰涎与水饮的证治,提出"痰者诸病之根",治痰涎以理气、和胃、对因治疗,治水饮以表里、虚实为纲。博采众家之长,善用经方化裁,论证清晰,选药独到。治妇产病重调畅血气,多以四物汤加减。  相似文献   

2.
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以内科杂病、外科、妇科证治为纲,广撷诸家名方及家传良方,对病识证、因证用药、辨证施方是一部颇具影响的临床参考书。书中重气血,主张先阳后阴,调气重温中,调血重祛瘀;依藏气虚实调五藏,倡导"心者脾之母,进食不止于和脾"、"脾肾之气交通则水谷自然克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藏"等;分论痰涎与水饮的证治,提出"痰者诸病之根",治痰涎以理气、和胃、对因治疗,治水饮以表里、虚实为纲。博采众家之长,善用经方化裁,论证清晰,选药独到,治妇产病重调畅血气,多以四物汤加减。  相似文献   

3.
哈孝廉教授幼承家学,认为气血失调实为一切疾病中最具普遍意义的一种发病机制,调治月经,实乃辨治气血,将哈氏妇科"调经养血莫如调气""调经肝为先,疏肝经自调""调经养血必先扶脾保胃"的理论活用于临床,从气治气,从气治血,以免耗伤阴血,巧用气分药,并依气血偏重、兼挟因素之异加减化裁,斟酌药量之轻重及药味之多寡,悉随病机以赴,丝丝入扣,守而无失,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4.
女性不孕证乃妇科疑难症之一,探讨该病的辨治颇有意义。笔者近有幸拜读《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和《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后,对二老诊治不孕证经验十分折服,故呈学习一得于后,恳望明哲教正!哈老如实指出:因先天性生理缺陷不孕者,中医尚难治疗,而如系脏腑失常,冲任不调,致月经异常而难孕育者,中医“调理月经  相似文献   

5.
翟子琦 《光明中医》2023,(8):1465-1469
此文介绍徐莲薇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思路及临床经验。原发性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周期性的下腹部疼痛不适大大降低了女性的生活质量。海派陈氏妇科第五代传人徐莲薇教授认为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病位在胞宫、冲任;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陈氏妇科以“病人以元气为本”“女科以血分为要”“妇人以调肝为中心”为主要指导思想,徐师在临证过程中继承发展先师思想,强调从气从血,调周论治原发性痛经;同时重视肾、肝、脾三脏功能;辨别寒热虚实;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内外合治,不拘一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故此文进行整理归纳,并附验案1篇,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中医杂志》2011,52(3):270
哈荔田,1912年生,回族。河北省保定人。中医世家,1935年毕业于北平华北国医学院。以其成绩优异而深得施今墨、周介人、范更生等诸名家赏识。曾任天津市卫生局副局长、天津中医学院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委和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学术上崇尚易水学派,在临床上以使用气分药著称,长于内科,尤精于妇科。著有《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主编《扶正固本与临床》。  相似文献   

7.
4 治疗疑难病证的主要方法 辨治各种病证,或从气治,或从血治,或气血双治。处方用药多从“通”字着眼,以调气血而安脏腑为治疗原则。若病邪阻遏气血属实证者,则用疏通法;若因脏腑虚弱致使气血不通者,则用通补法。其目的在于通过调畅气血达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
李白玉  闫颖 《天津中医药》2022,39(7):821-825
天津哈氏妇科流派是全国著名中医妇科流派之一,哈孝廉教授为哈氏妇科第四代传承人,其治疗产后缺乳总结前人经验,发展创新,辨证灵活,疗效颇佳。产后缺乳是指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者。哈教授认为乳汁资于血化于气,其源在脾,其根在肾,其行在肝。治疗产后缺乳时,强调首辨虚实,虚者宜补而行之,实者宜疏而通之,重气重血,多从脾胃肝肾调理。文章总结了哈教授治疗产后缺乳的临证经验,其中常用经验方,包括补虚下乳汤、哈氏剖宫产催乳方和哈氏顺产催乳方。  相似文献   

9.
介绍王坤根教授从五脏论治黄褐斑的经验。王坤根教授认为,黄褐斑的病机是五脏功能失调,导致气血运行异常,面部肌肤失于濡养,日久出现色素性沉着。主张从五脏论治:从肝论治,平衡阴阳,气血同治;从脾论治,健脾益气,养血美颜;从肾论治,精血同源,补肾填精;从肺论治,调畅气机,表病里治;从心论治,宁心安神,养血活血。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一则以主证为要,兼顾他证,以此选方用药;二则对患者精神情志影响较大,疏肝理气应贯穿始终。总体治法为:五脏论治,气血同治,理气为要,以血为本,养颜消斑。  相似文献   

10.
<正>张吉金教授为天津哈氏妇科流派第四代传人,师承哈荔田教授,曾任天津中医学会妇科分会副主委、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最高学术委员会委员、妇科主任。现任天津中医学会妇委会学术顾问,主持哈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工作,天津市名医师带徒导师。哈氏祖训"以德为本,以术济人",张师从事中医临床及科研工作五十余年,临床善于因人、因证、因病、因时用药,讲求整体观念,精于妇科中西医理论,勤于钻研,辨证灵活,用药精确,治疗复发性  相似文献   

11.
陈民藩教授认为肛肠疾病的产生皆与气血不和有关,尤其是痔病更应重视气血论治。陈教授将气血辨证与痔病的病因病机相结合,认为气血失调是痔病形成的基础,气血瘀滞、湿热下注是痔病的常见病机,故治疗上应从整体出发,内治外治并重,辨病辨证相结合。气血瘀滞证治以行气活血凉血,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利湿兼行气,术后"瘀"证治以活血止血。陈民藩教授认为固脾胃即调气血,防治痔病时要重视对脾胃之气的固护;气血辨治应贯穿痔病治疗的始终,包括痔病的保守治疗、术后调养以及未病先防。气血辨治是陈民藩教授治疗痔病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探讨聂惠民教授的临证学术思想。其主要辨证思维与临证特色是临证不忘脾胃为后天之本;处方重视“合方”为组方之先;治妇科病,以治血为本,补血、凉血、调血同施;治儿科病,常消补兼施,每宣肺、健脾、消积并用。  相似文献   

13.
周贤  刘松林  樊讯  明浩  陈海洋 《中医杂志》2021,(4):289-291,302
总结梅国强教授辨治扩张型心肌病的临证经验.认为扩张型心肌病核心病机为虚实两端,实者,或痰或瘀,阻滞气机,痹阻心脉;虚者,关乎心之气血阴阳虚损,临证务必全面收集四诊资料,详辨其虚实病机.同时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谨守病机,立法选方,如常见之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亏虚证、少阴阳虚水泛证,宜分别选用小陷胸汤、血府逐瘀汤...  相似文献   

14.
陈晓晖 《河南中医》2019,39(12):1802-1804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的三焦辨证均是外感病辨证施治的基础,虽其角度不同,但均揭示了外感病变化发展的规律,而在这三种辨证体系中,均贯穿着气血理论。《伤寒论》对痞证、结胸证、蓄血证的论述,体现了气血理论在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演变规律。从痞证到结胸证再到蓄血证,是由病在气到病在气或血,再到病在血的过程。治疗上以调气为先,再气血同治,而调气之法有散邪热、扶正气的作用。病在气当治气,病在血却不可一味治血,必气血同治。临床辨证要将气血与寒热、表里、虚实的辨证结合在一起,辨气血之病位、病性,病理产物以及相互影响关系,辨证精准,用药才可精当。  相似文献   

15.
妇科试题一、中医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基本法则有哪些?任选一法则加以叙述之。(10分)答:(一)、调气血: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动力。来源于脏腑,循行于经络,周流于全身以营养机体各部。气血调和,则五脏安和,经脉通畅,冲任充盛,经、带、胎、产,诸病自可痊愈。若气血失调,冲任受病,则可出现一系列病证.治当调理气血。调理的方法,根据病在气在血之不同,分别施治.病在气,以治气为主,治血为佐;病在血,以治血为主,治气为佐。  相似文献   

16.
许佳年 《陕西中医》2009,30(7):855-856
目的:探讨从气血辨证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法:根据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治的临床经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应从气血辨治,通调兼施,证病合参,以衡为期。以调气行血,行气活血和平衡气血辨证施针,可以有效地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等诸多症候。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陆曙教授从气血论治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陆教授认为气、血相关病理变化在本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辨证治疗有从气治,有从血治,或气血同治,根据患者症情不同辨证选方用药。陆曙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附验案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7,(6):791-792
目的:探讨葛根汤合四逆散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型痤疮的临证体悟,以指导临床对该病的中医治疗。方法:遵循六经辨证原理,在临床中运用葛根汤合四逆散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型痤疮患者。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型痤疮的中医病机为太阳、阳明合病,气血闭郁。葛根汤主治外感表证及太阳、阳明合病证,四逆散主治阳气闭郁之四逆证,两方合用通过平调寒热,表里双解,调气和血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哈荔田教授妇科病外治法经验琐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香  张吉金 《新中医》1995,27(1):6-6,12
哈荔田教授妇科病外治法经验琐谈王玉香,张吉金主题词生殖器疾病,女性/中医药疗法,外治法,熏洗疗法,中药外敷疗法,哈荔田哈荔田教授,生前业医60余载,对妇科、内科造诣颇深。在医学界享有盛誉,现仅就其用外冶法治疗妇科疾患的经验介绍如下。1熏洗法熏洗法是通...  相似文献   

20.
<正> 贾增广老中医治学严谨,擅治内科杂病,对妇科、儿科疾病也颇有研究,就其临床经验简介如下: 一、医内科病,善调阴阳贾老善取众家之首,不偏一派之论,在辩证论治上,有以六经立论的,有以脏腑立论的,有以三焦立论的,有以痰火气血立论的;处方多宗东垣、丹溪之法,选方多样,用药灵活,取效稳捷。临证时贾老常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病发于阳者阴液亏耗;病发于阴者阳气受损,明于此理,治必求本。”认为临症虚实夹杂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