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刺研究》2009,34(3)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与干预训练对不同病情程度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2例自闭症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靳三针组和行为干预组,其中靳三针组118例予"靳三针疗法",以头部穴组为主,行为干预组84例由儿童特殊训练学校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训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2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按病情程度分层,对组间总有效率及两组治疗后CARS总分进行比较,只有重度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靳三针组重度患者治疗后CAR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患者病情程度均有所减轻(P<0.01);组间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对不同病情程度的自闭症患儿均有疗效,对重度自闭症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行为干预疗法。  相似文献   

2.
靳三针治疗重度自闭症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寻治疗重度自闭症患儿的有效疗法.方法:将69例患儿分为靳三针组(35例)、行为干预组(34例).靳三针组采用以头部穴组为主要针刺取穴的靳三针疗法,包括四神针、智三针、脑三针等;行为干预组通过自闭症儿童特殊训练学校进行专业的行为干预综合治疗.运用儿童自闭症评估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对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2个疗程(240次)治疗后,靳三针组的显效率为97.1%,行为干预组为64.7%,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第1疗程(前120次)及第2疗程(后120次)治疗后,靳三针组疗效均明显优于行为干预组(均P<0.001);两组自身各疗程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靳三针及行为干预疗法对重度儿童自闭症都有较好的疗效,且靳三针疗法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刘刚  袁立霞 《中医药学刊》2007,25(12):2497-249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疗效,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将67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和对照组34例,通过治疗前后儿童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针刺组CARS得分及ABC总分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语言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针刺治疗自闭症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养心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30)采用针灸配合养心安神汤治疗;对照组(n=30)单纯用养心安神汤治疗,10日1疗程,共计3个疗程.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临床疗效及3月后复发率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3. 3%)明显优于对照组(7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月后随访,观察组复发2例(6. 67%),对照组复发4例(13. 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灸配合养心安神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头针疗法治疗自闭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验证醴神开窍头针疗法对自闭症儿童的疗效.方法:将70例自闭症患儿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醒神开窍头针疗法,配合音乐治疗及结构化教育方法,头针穴取智九针(额五针、四神聪)、情感区、心肝区,每日1次,每周休息1天,6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音乐治疗及结构化教育方法.采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克氏量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量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量表)、Gesell发育量表(社会适应发育商、语言发育商)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克氏量表、CARS量表、ABC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治疗后克氏量表、ABC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社会适应发育商、语言发育商评分明显提高(均P<0.01),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大龄组(4~6岁)与中小龄组(2~3岁)在克氏量表、ABC量表、社会适应发育商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醒神开窍头针疗法能显著提高自闭症治疗效果,能较好地改善患儿的自闭症状及提高智商、语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且年龄大小对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运用头穴针刺配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疗效。方法:将54例自闭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用同样方法进行语言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康复训练。治疗组进行头穴针刺治疗,带针进行训练,而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和4个疗程结束后,运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和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进行评估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例治疗后CARS评分、ABC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CARS评分、AB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不如治疗组降低显著。结论:头穴针刺配合带针康复训练对儿童自闭症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7.
刘刚  袁立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497-249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疗效,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将67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和对照组34例,通过治疗前后儿童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针刺组CARS得分及ABC总分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语言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针刺治疗自闭症有效。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儿童自闭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自闭症的临床疗效,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将67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通过治疗前后儿童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针灸组CARS得分及ABC总分治疗后同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以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语言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针刺治疗自闭症有效。  相似文献   

9.
头穴留针配合行为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头穴留针配合行为训练与针刺后配合行为训练治疗自闭症儿童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自闭症患儿随机分为头穴留针训练组和针刺后训练组,每组30例.头穴留针训练组予头穴留针同时配合行为训练干预:主穴取四神穴、定神三穴、脑三穴、手智三穴、足智三穴,并根据病情随证配穴,30 min后,出四肢部的针,留头针并进行行为训练干预.针刺后训练组在针刺完成后再配合行为训练干预,两组均每日1次,3个月为一个观察周期.治疗前后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及心理教育量表(PEP)对自闭症疗效和患儿发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头穴留针训练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优于针刺后训练组的66.7%(20/30,P<0.05);治疗后两组CARS得分均有所下降,且头穴留针训练组低于针刺后训练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PEP总分均有所上升,且头穴留针训练组高于针刺后训练组(均P<0.05);其中头穴留针训练组在认知理解(CP)和认知表达(CV)两方面分值升高优于针刺后训练组(均P<0.05).结论:头穴留针配合行为训练干预治疗自闭症患儿疗效优于针刺后训练,在提高患儿认知理解、认知表达方面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舌穴脑病治疗仪治疗自闭症患儿的有效性。方法:将84例患儿随机分为舌针组和常规训练组,每组42例。常规训练组进行行为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每日1次,每周6次;舌针组在常规训练组基础上采用舌穴脑病治疗仪治疗,刺激20min,每天3次,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舌针组和常规训练组治疗后CARS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42.39±6.86vs 32.15±5.12,P0.001;44.58±6.76vs 39.72±7.11,P0.05),舌针组较常规训练组降低更明显(P0.01);舌针组总有效率为90.5%(38/42),优于常规训练组的66.7%(28/42,P0.01)。结论:舌穴脑病治疗仪配合常规训练治疗自闭症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训练,是治疗自闭症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头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度儿童自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中度自闭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使用头穴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自闭量表评分(CARS)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接受不同的治疗后CAR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儿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头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结论:头穴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治疗自闭症患儿,降低自闭量表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周念莹  李永春  江晓宇  吕英 《新中医》2015,47(6):200-202
目的:观察理中汤加味对小儿自闭症的临床作用。方法:以2013-2014年就诊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古中医科的自闭症患儿为对象,应用理中汤加味治疗配合行为教育疗法,与单纯应用行为教育疗法对照,连续治疗6疗程,作治疗前、中、后自闭症儿童发展评定量表(CARS)评分比较和疗效对比。结果:2组治疗前中后期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疗程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疗程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等级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6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等级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临床症状程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理中汤加味的中医药辨证治疗,自闭症患儿的中气、肾气同时增强,,从而能更好适应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增智开窍针法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月于十堰市太和医院诊治的60例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录入电脑随机软件,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组。两组患儿的基础治疗均相同,对照组(28例)予以听觉统合训练;观察组(32例)予以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增智开窍针法,持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评估两组患儿的发育障碍儿童心理教育量表-3(PEP-3)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67.86%(19/28),低于观察组90.63%(2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PEP-3评分各项分值均升高;而且观察组患儿治疗6个月PEP-3评分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病情严重程度均减轻;而且观察组患儿治疗6个月病情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无不良反应出现,无任何躯体不适。血液学检测、心电图检查均处于正常波动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养心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4月武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就诊的96例心脾两虚型不寐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予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2例,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进行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睡眠质量比较,治疗组PSQI各因子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对照组仅入睡困难一项积分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组各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养心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病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我院脑病门诊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口服归脾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聪脑益智胶囊联合针刺、穴位注射治疗自闭症心脾两虚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标准的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特殊教育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聪脑益智胶囊、配合针刺、穴位注射等综合治疗,两组均以90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由第三方康复评定师用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评定,以分值降低为有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聪脑益智胶囊联合针刺、穴位注射治疗自闭症心脾两虚证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较好地改善患儿的问题行为及言语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柏子养心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用归脾汤联合柏子养心丸治疗,对照组用阿普唑仑治疗,连续用药4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mES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柏子养心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探究头穴留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自闭症患儿临床症状及心理教育量表(PEP)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康复医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50 例自闭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75 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采取头穴留针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采 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估〕及 PEP 评分、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治疗 4 个月后两组患儿 CARS、ABC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 4 个月后观察组患儿 CARS、ABC 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4 个月后两组患儿 PEP、SF–36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 治疗 4 个月后观察组患儿 PEP、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头穴留针联合康 复训练可减轻自闭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心理发展状况,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心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80.00%。结论归脾汤加减具有补心益脾,养心安神的作用,对失眠属心脾两虚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帕金森病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心脾两虚型帕金森病失眠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普唑仑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方面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帕金森病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