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实现对微处理器的仿真,基于虚拟机(Virtual Target Machine)方法设计出了一组微处理器抽象接口(Abstraction Interface).通过实现该组接口就可以建立相应的后端虚拟机,其仿真尺度包括了指令单步运行和对时序模拟、汇编代码的支持,并可根据前端调试命令而实现与宿主机平台无关的软件仿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得到快速发展.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处理任务所需的时间和能耗与对代码的指令级并行度的挖掘密切相关.为了获得高指令级并行度的代码,提高代码的可移植性,同时减轻软件开发人员的负担和减小编程的难度,我们提出了智能汇编这种抽象汇编程序解决方案来综合了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两方面的优势.针对这种抽象汇编程序,需要智能汇编器这种面向高性能VLIW DSP硬件底层的优化编译器.智能汇编器是基于抽象的智能汇编过程进行代码优化的.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高性能VLIW DSP硬件特性的智能汇编过程结构,并介绍了对这种智能汇编过程进行语法处理的方案和相应的核心算法以对这种过程和过程中的指令序列进行识别,能够为后续的代码优化环节提供过程和指令的语法信息.  相似文献   

3.
分析开源编译器GCC的内部结构及其可移植机制,提出GCC前后端分离的结构以适合移植到不同硬件平台.以Nios嵌入式处理器为例,研究了移植GCC的步骤以及必须的数据文件,机器描述文件、宏定义文件等.给出了算术逻辑运算指令、数据转移指令、控制指令这3种典型指令所对应的RTL表达式编写方法和模板.通过使用一个C程序对移植后的GCC编译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移植后的GCC能够产生正确的汇编代码.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容交换的Web Cache集群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商用PC集群实现基于内容交换的Web Cache服务系统.集群前端的Layer-7交换机接收客户请求,并用HTTP请求头等信息进行基于内容的负载分配,然后转交给相应后端节点进行处理;通过TCP handoff方式使得后端直接应答客户;后端ARP特殊处理避免了繁琐的内核编译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集群的性能价格比较高,对不可缓存对象的处理大约节省40%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5.
基于异构机群,设计了动态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在前端机将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子任务之后,所有后端机根据自身的负载,自主地向前端机发出执行子任务的请求,获取操作数据.将结果返回给前端机,前端机等待所有子任务完成后,对中间结果进行合并计算,得到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间表示技术是高质量可重定目标编译器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针对嵌入式软件危机 ,提出了一种基于抽象语法描述的中间表示技术 AIR。AIR以代数数据类型为主体 ,并用面向对象特征对其进行扩展。在这种中间表示技术中 ,通过使用不受限制的高级中间表示 ,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前端。通过这种语法能对现有中间表示提供自然编码的抽象中间表示 ,提高了编译成份的可复用性和互操作性 ,简化了编译基础设施的建构 ,进一步实现了高质量编译器的快速开发  相似文献   

7.
以Intraweb为后台流程支撑,以.NET为前台开发工具,以Excel文件为信息交换介质,面向Internet前端用户、政府职能部门处室中间用户、政府职能部门信息中心后端用户,研究了申报系统开发技术,列出了部分经验性代码,对相关技术人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Java虚拟机在运行过程中使用即时编译器编译Java程序的热点方法,然后直接执行热点方法的本地代码.锁cache机制允许Java虚拟机将编译方法的本地代码锁在cache中,以提高编译执行时的指令cache命中率.通过分析Java虚拟机中编译方法的调用规律,得到编译方法的活跃时间段、平均大小和内存分布情况.基于编译方法的调用规律,给出Java虚拟机中的动态锁cache优化方法.在Java热点方法的活跃期将其本地代码段锁在cache中,以减少cache失效.最后,在龙芯3A的HotSpot虚拟机上实现了动态锁cache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Java虚拟机中的动态锁cache优化方法能够使SPECjvm2008运行时的cache失效次数平均降低8.5%,性能平均提升4%.  相似文献   

9.
构建基于S3C2440A的JPEG XR图像采集系统,实现对采集的RGB24格式原图进行编码并存储.根据S3C2440A自身的体系结构特征,系统设定S3C2440A工作在ARM状态,采用32位总线宽度和32位小端方式的存储空间格式,还给出数据块定义和存储空间分配方案,并进行基于S3C2440A的汇编级优化.内部图像为YUV4:4:4格式,码流结构采用频率模式,对编解码代码定制.最终将定制并优化的JPEC,XR编码代码交叉编译为32位ARM指令代码,移植到S3C2440A上,实现JPEG XR图像采集并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0.
Petri网适合于异步并发系统建模,将Petri网转换成硬件描述语言,就可以通过EDA工具来实现Petri网控制器.文中给出了Petri网-VHDL编译程序的构造方法.使用CONPAR语言对Petri网进行描述,获得Petri网的CONPAR格式文本文件;由编译软件FLEX生成的词法分析程序产生相应的单词,并将单词传给BYACC程序;再由BYACC程序识别出这些单词,并以自底向上的方式进行归约,形成一棵抽象语法树;最后,自顶向下遍历这棵抽象语法树,将Petri网的CONPAR格式文本转换为VHDL代码.文中给出了一个实例,将编译获得的VHDL代码,通过EDA软件工具MAX PLUSⅡ编译、仿真、综合并下载到系统可编程器件中,仿真波形和试验结果都证明了这个编译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编译器验证是汽车电子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分析了相关安全要求和通用验证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的编译器安全验证策略,并给出了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2.
编译器前端构造工具及JLUCC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种典型的编译器构造工具存在对文法有限制、嵌入式语义动作有负面影响,目标语言单一和调试维护困难等一些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编译器构造工具--JLUCC(Jilin University Compiler Compil-er).JLUCC使用Earley分析方法,结合反射、面向对象和设计模式等技术,具有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抽象语法树和遍历工具等编译器模块的自动生成功能,可以支持任意上下文无关文法、多遍处理和对目标语言的扩展.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便于维护和扩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展望了未来编译器构造工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OCCL是笔者做的一个新型ANSIC编译器,文中介绍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笔者用哈希表———层次独立对应法以及最迟分配初始化法对OCCL的符号表进行设计。最终结果使编译器的时间开销得到缩减,提高了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 PC机与多片 MCS- 51单片机组成系统 ,控制和管理多路直拨电话。其中 ,单片机为前台控制系统 ,PC机为后台管理系统 ,它们之间通过串行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5.
HUST抽象机是专为面向多目标机的C交叉编译系统设计的一种抽象机。本文阐述了该抽象机的结构、特点及设计思想。与其他抽象机比,该抽象机执行速度快,具有查运行溢出错、越界访问数组元素错和类型转换溢出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 C 编译程序的机制,本文以若干翻译实例证明并非所有 C 语言的目标代都是高质量的,只有那些通晓用抽象和具体(硬件)方式描述问题的程序员才可望获得高质量的目标代码。  相似文献   

17.
汽车后视镜气动噪声的影响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普通后视镜外形作为基础模型,分别挑选可能影响后视镜气动噪声的3个形状参数和2个角度参数,使用大涡模拟和FW-H方程预测后视镜的气动噪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整车风洞普通后视镜气动噪声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表明采用混合方法预测后视镜气动噪声的可行性.分析各种参数的后视镜气动噪声可以发现,声源强度在支撑面比后视镜表面大;它在普通后视镜支撑面的分布呈现梯形形状,且不随后视镜前后脸的变化而变化,但支架的存在却使之成为矩形形状.除旋转角度外,增加其他4种参数均有利于降低后视镜产生的气动噪声.  相似文献   

18.
编译原理教学改革实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众多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但长期以来该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内容陈旧,难以跟上软件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根据作者近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在该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应贯穿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即强调"语言也是求解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阐述了这一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设计了该课程的实验环节。  相似文献   

19.
以编译原理理论为基础,详细介绍了80C51汇编语言的词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中几项关键技术:正则表达式,状态转换图,符号表,词法分析器和语法分析器的交互等,提出了80C51汇编语言词法分析器的设计方法,实现了词法分析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部分大、中专院校视听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从不足之处和优越性上进行剖析 ,建议大、中专院校切实把视听教学深入课堂 ,提高视听教材利用率 ,做到教学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