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态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观念与行为已进化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从50年代后期到现在,医学上又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形成了当代生命科学中最富有魅力的新兴边缘学科——医学微生态学。为了普及医学微生态学知识,我们将从本期开始进行医学微生态学知识系列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的研究是微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研究人肠道内细菌和细菌之间,细菌与宿主之间及细菌、宿主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1肠道菌群的定义与作用人在出生后不久,就栖息着许多细菌,这些肠道细菌的集团被称之为肠道菌群。人体肠道内细菌的数目,超过了人体细胞的总数,其总量近一千克左右,差不多等于肺、脑等大器官的重量,同时,从人出生3至4/J’时后,这些细菌就开始定居在肠道IAI,并不断地增殖、更新和排泄,且伴随人的终生。因此,肠内菌群及其活动对人有很大的影响,肠道菌群主要有以下作用:门…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学与微生态制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鸿英  谭毅 《广西医学》1999,21(3):485-489
所谓“微生态学”(1)可理解为:“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这门学科的出现已近百年,但真正为学术界所重视是在本世纪40年代抗生素问世后,即抗生素用于抗感染的同时,往往不同程度地破坏机体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于是引起人们的关...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学与医学科学的融合不断深入,然而医学微生态学的教学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对在医学院校开设医学微生态学课程的必要性、课程定位、课程建设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以及教学的效果、评价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课程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和同类院校医学微生态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微生态学的崛起与前瞻蔡访勤(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作为生命科学一个分支的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人ErstHaeckel于1866年提出来的。经过百多年后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学科群,拥有100多个分科。分科虽然庞杂,但基本上都归...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学知识系列讲座(四)——感染性疾病的生态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出现了许多新兴的边缘科学,微生态学就是众多边缘学科中的一种。由于微生态学的的诞生,使人们对感染性疾病的产生、诊断和防治有了新的认识。1 微生态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微生态学:微生态学(Miclsecolog)一词是德国学者VolkerRush博士于1977年首先提出,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类、动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是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生态学。(2)、正常微生物群:正常微生物群是寄居在人的体表或体内的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3)、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平衡是指…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其宿主的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基因相互交换的统一生物系统(biosystem)。人体微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口腔、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和皮肤5大生态领域。胃肠道微生态系是人体微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和建立中医微生态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兴的微生态学在医学的应用正成为医学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人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失调的规律为揭开生理、病理、治疗的一些难解之谜,为克服抗生素的局限和开发新的治法和药剂开辟了道路。中医学的许多原理,特别是天人相应、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气机失常及脏腑的许多病证,都包含着微生态内容和机制,中药、针灸的取效过程都介入和利用了微生态系统的功能,应当移植和运用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开辟中医在微生态领域的研究,认识并揭示其规律,建立和发展中医微生态学。  相似文献   

11.
临床微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阮国涛 《海南医学》2001,12(1):71-74,58
近二十年来,微生态学迅速崛起和发展,不仅导引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按微生态学规律在发展,而且在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和保健医学阶段中都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尤其是保健医学更为重要,是二十一世纪最先进的生态医学的主要体现。微生态学的出现提出了抗感染的新战略即由抗菌时代演化为促菌时代。由于抗菌素大量而广泛的使用,在治疗外源性感染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杀灭了机体的正常有益菌群,导致内源性感染或机会感染。更为严重的是抗菌素的应用促进细菌之间耐药因子(R因子)的自然传播,使细菌自身不断优选出更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12.
微生态学原理与中医学平衡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医学天、地、人相联系的整体观等医理及某些规律与微生态学原理具有相似性。基于二者对生命现象的本质认识所具有的同一性,把微生态学与中医药学研究结合起来,可开辟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促进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多学科研究的结合与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医学微生态学(Medcalnlmicroecology)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生态学。其基本原理如下:l微生态系统、组织、空间微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人体的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基因相互交流的统一生物系统。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出发,正常微生物群的空间只能是生物体的个体、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它们以这些部位为生存场所。11微生态空间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l)宿主个体:宿立个体是微生态学中最大的生…  相似文献   

14.
急慢性支气管炎咽部微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咽部微生态学进行研究。选择61例患者咽部菌群进行定性、定量、定位测定。结果:需氧菌细菌群密度(lg10^n±s)为:急性支气管炎组4.9690±0.9925,慢性支气管炎组5.3583±0.9046;厌氧菌细菌群密度(lg10^n±s)急性支气管炎组为5.6759±0.9046,慢性支气管炎组5.9667±0.6272,需氧菌细菌群密度急慢层气管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问世以来,在与各种传染病的斗争中虽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其弊端也日益显露:主要表现在:(1)诱导耐药性,给进一步治疗造成巨大困难。(2)诱发菌群失调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早在1950年我国微生物学奠基人魏曦教授和康白教授,就遇到一个18岁的男青年患者,因患鼠咬热而住院,经查明其病原菌为鼠型链丝杆菌,对青霉素和链霉素敏感,经大量用药后,病情一度好转,但却旋即死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消灭了致病菌,却发生了肺炎杆菌败血症而夺去  相似文献   

16.
孔令根 《广州医药》1997,28(1):57-57
分子生态学与医学广州市医药卫生研究所病毒研究室(510180)孔令根《广州医药》1996年第3期封面的一段话:“生态学在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主要工作是调查有机体的分布格局,以及与控制的环境变量相联系;60年代到80年代注意到功能过程的实验研究;80年...  相似文献   

17.
毋庸置疑,抗菌药物为人类征服感染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不幸的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大量使用,它所造成菌群失调症等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不仅已经注意到而且为寻求解决这些弊端的方法进行着孜孜不倦的努力。早在1950年,我国魏曦、康白就首次报道了一例鼠型链丝杆菌病人因施以青、链霉素治疗而致典  相似文献   

18.
人类长期生存的环境 ,总是趋于动态平衡 ,也就是 :“生态平衡”,人为或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那么人类本身也无时不在 ,无时不有 ,总会与微生物相处共生。微生物不都是有害的 ,正常人身上总会离不开微生物 ,微生物之间 ,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也保持着生态平衡 ,也就是微生态平衡 ,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生理作用、生态平衡、生态失平衡、生态防治 ,这门学问就是微生态学。微生态学在医院感染中扮着重要角色。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时 ,微生态失去平衡 ,就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外源性——医院环境 ,侵入性操作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生态学和宏生态学的逻辑起点及有关问题。方法:理论研究。结果:提出和阐释了微生态体和宏生态体的概念。对微生态学和宏生态学的逻辑起点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提出微生态体是微生态学的逻辑起点、宏生态体是宏生态学的逻辑起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回顾分析了微生态学与中医基础理论的有关联系与相通的原理,着重分析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微生态学结合的情况,并结合笔者的研究,探讨了尚可进一步开拓二者结合研究的领域,即运用微生态学原理研究中医“邪正”发病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