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小板细菌污染是导致输血传播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可导致受血者出现败血症等严重的输血反应.污染的细菌主要来源于献血者穿刺部位皮肤携带的细菌.多次献血者的穿刺部位可能会形成疤痕,疤痕部位的皮肤凹凸不平使有效的清洁消毒更为困难,导致皮肤携带的细菌污染采集的血液.由于血小板的贮存条件有利于细菌增殖,引起输血传播性细菌感染.因此对浙江省血液中心质控实验室9000余份单采血小板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阳性结果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已献血次数明显高于整个献血人群.  相似文献   

2.
细菌污染血液成分是导致输血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明确血小板浆的污染情况,作者对5617份血小板浆输用前后及储存4~5天后,进行细胞培养和革兰氏染色,以综合评价血小板浆有无细菌污染及细菌污染程度。这5617份血小板浆中,有3141份为混合血小板浆。单供者血小板浆输血前后均无细菌污染,而随机献血的混和血小板浆有6例发生细菌污染。在检查1437例输用随机献血的混合血小板浆中。发现了输血前无细菌污染而输血后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对6例细菌污染的输血袋进行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去除采集前10~15 ml血液对预防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效果.方法 将6 113袋机采血小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采集机采血小板3 010袋;实验组机采血小板3 103袋,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去除采集前10~15 ml血液.比较两组的细菌污染阳性率.结果 实验组血小板有3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0.97‰,对照组血小板有10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5,P<0.05).结论 去除采集前10~15 ml血液具有预防血小板细菌污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输血相关传染病中血液细菌污染相关的临床严重细菌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是最高的,超过输血相关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率的2个数量级[1,2].预防和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措施之一就是对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笔者汇总了2004年~2005年本中心单采血小板细菌筛检、24h锁定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输血中的细菌污染及预防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血液是细菌生长的良好营养基,特别是血小板制品,其保存在(22士2)℃,连续振荡条件下,一旦被细菌污染,细菌会很快繁殖.细菌污染仍是血小板输血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人们围绕着这一课题,开发了一系列的技术,以降低血小板的细菌污染率.  相似文献   

6.
血站的采血场所是向临床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血液的首要环节.采血环境的卫生条件和空气消毒效果直接影响采集血液的质量及输血安全,临床输血中细菌污染是很危险的因素[1],最大程度降低血液的细菌污染,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是采供血机构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对黄石市中心血站在城区设置的多处固定献血房车进行空气菌落监测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液成分的细菌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在美国菌血症仍是微生物引起输血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从1990年到1998年间,占输血死亡率的17%(46/277)。血液成分的细菌来源包括采血时穿刺部位消毒的不彻底,采血穿刺时将细菌带入、献血员暂短的菌血症以及偶发事件或在成分制备处理过程中造成污染。血液成分的细菌污染相关的输血反应(BaCon)发生频率评估,是由美国血库联合会、美国红十字会、军队血液服务中心和疾病控制中心联合开展的前瞻性研究。BaCon的数据表明,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血小板细菌污染频率为9~16/百万单位,致死率为0.25~1人/百万单位。结合血液成分细菌培养的前瞻性研究数据表明,随机献血员浓缩血小板细菌污染率超过1/3,000单位,机采血小板的细菌污染率几乎达到1/800,而红细胞产品的细菌污染率在1/50,000单位(来  相似文献   

8.
血液和血液成分的细菌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 血液和血液成分细菌污染现状 1941年美国报导了由于输入细菌污染的血液成分而死亡的病例.之后,此类输血事件不断发生.20世纪80年代,在室温条件下保存的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报导也随之增加.尽管改善了无菌采血技术,但污染的血液成分造成的菌血症仍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并且时有致死的病例发生[1].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20年中,由于检测试剂的研制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经输血传播病毒疾病的风险显著降低[1],但是输注1单位细菌污染的血小板和红细胞两种血液成分的风险分别是1:2000和1:20000,比病毒感染高出250倍。这意味着,细菌污染是目前输血医学传染因素中导致死亡的最大单一因素[2],因此认为输血传播感染(TTIs)引起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为细菌性感染[3]。血液制品的细菌污染在输血医学上是一个为时甚久的问题,尤其是血小板制品(包括手工浓缩血小  相似文献   

10.
背景 为了预防血液成份的细菌污染,对采集后保存期延长至5~7天的血小板浓缩物进行细菌培养引起了人们兴趣。研究方法和设计 为评估采集后5~7天时血小板浓缩物细菌污染的残余危险,在一个中心对其所有的血小板浓缩物于采集  相似文献   

11.
Blajchman M.A.输血引起的败血症(TAS)反应发生在细菌污染的血液成分输注过程中或输注后,是最早知道的输血并发症之一。随着采血中无菌技术的有效应用,血液采集和成分制备中无菌密闭系统的使用,以及细胞血液成分的低温保存,都显著地降低了TAS反应的发生频率。然而,由于输注了细菌污染的细胞血液成分,不断有发生严重的甚至致命的输血反应的报道,特别是随着输血意识的不断提高,这方面的报道越来越多。这些反应主要发生在红细胞(包括同种和自身的),血小板(随机供者和单采)和血浆制品的输注中。因此,美国食物及药品管理局(FDA)报道:从1976年到1978年间,输血导致死亡的病例中,4%是由于血液被细菌污染所致,而从1986年到1988年3年间,这个数值上升到10%。 最近,许多前瞻性研究阐述了TAS反应潜在的严重性,扩大了被污染的血液制品输注后发生的各种类型反应的临床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手工血小板细菌污染的原因,以减少细菌污染手工血小板。方法选择经体检合格的无偿献血者1313例,其中应急献血者663例,自愿无偿献血者650例,将两类人群最初采集的10ml血液分别收集于样品采集袋进行细菌培养;选择体检合格的无偿献血者4224例,采血时弃去和不弃去最初的10ml血液,各制备手工血小板2112袋,每袋血小板均留血样做细菌培养。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和应急献血者采集的最初10ml血液样本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0和3.0%,弃去和不弃去采血最初10ml血液后制备的手工血小板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0.09%和0.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制品的细菌污染率与献血人群和采血最初采集的10ml血液密切相关,加强无偿献血者选择,做好采血前皮肤清洁消毒工作,并去除最初采集的小部分血液能有效地降低手工血小板细菌污染率。  相似文献   

13.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血小板大大提高了血小板制品的质量,既节约了血液资源,又减少了输血反应;而且降低了输血传播疾病的机率.但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要求非常严格,否则,采集的血小板产品很难达标.现将本站1名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产品近似为零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血液的细菌污染比输血传播的病毒感染致病性和致死性更强,因此,输血相关细菌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输血相关细菌污染方面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输血相关细菌污染的发生率、污染细菌种类、污染来源、临床表现和处置措施以及减少细菌污染的对策等.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类产品细菌污染可能会导致输血相关的败血症,引发严重不良输血反应,甚至导致受血者死亡.本文旨在对预防、控制血小板细菌污染的相关研究调查进行探讨综述,寻求提高血小板类产品输血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输血途径传播细菌仍然是输血医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血液中心已经提出采取变换和改进献血者手臂消毒的方式减低细菌污染。这些措施并非100%有效,而且仍然需要对捐献的血液,尤其是浓缩血小板进行筛选,其是造成细菌传播的主要原因。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名为Pall BDS的细菌测试系统,可以通过测量细菌生长相关的氧含量降低,检测浓缩血小板的细菌  相似文献   

17.
血液成份细菌污染是继溶血后报告到FDA的输血相关死亡的病因,从1985至1999年,约占输血相关死亡病例的10%(77/694)以上。全血在采集时,细菌污染率目前估计为0.2%,血液成份中PLI的污染率高于RBC,已报道的数据差异很大,随培养、制备或保存方法不同而异,RBC的污染范围为0.002-10%,PLT为0.04-10%。血液成份细菌污染导致输血感染发生率未被精确量化。全国死亡估计主要基于FDA的报告,输注的血液成份的1/6百万至1/9百万,PLT输血为1/1百万。因为几个原因,对血液成份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特别是PLT被低估了。首先,许多发热反应被误诊为输入RBC诱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或认为是由病人原有疾病造成的,而未被彻底调查以排除细菌污染。其次,FDA仅要求报告在血液采集或输注中出现的死亡病例,而对由细菌污染引起的非致命的输血反应的报告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成分细菌污染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血小板成分在临床使用的日益增加,血小板细菌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输血医学界的重视。血小板细菌污染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途径,内源性污染可以通过健康征询,外源性污染则通过皮肤消毒、移去最初采集的部分血液等方法来防止。降低保存温度和减少保存时间也可减少细菌的生长繁殖。进行细菌污染检测可以降低血小板成分相关的败血症,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漩涡试验、试纸条检测细菌新陈代谢参数、染色镜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液体培养系统培养等。其中以全自动液体培养系统(BacT/ALERT和PallBDs系统)的灵敏度最高,可分别达到10CFU/ml和100~500CFU/ml。采用保存后去除白细胞、γ线照射、光化学灭菌等方法可以降低细菌载量。  相似文献   

19.
在输血反应中细菌污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即刻性反应 [1 ] 。美国 (CDA) 1 976年对 2 3 65个实验室的输血反应频率调查表明 ,输血总反应率 0 .94% ,其中细菌污染率占总数的 1 %左右。而近年来此类输血事件不断发生 ,1 994年美国报道了由于输入细菌污染的血液成分而死亡的病例 ;在加拿大血小板的细菌污染比例是 0 .41‰~ 1 .0 7‰ ;法国 1 994~ 1 997年 5月发生 80 2 8例输血事故中 ,1 44例与细菌污染有关 ,涉及到红细胞的有 97例 ,涉及到血小板的有 5 3例 ,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 5 1 % ,革兰氏阴性杆菌占 2 8% ,棒状杆菌占 6% [2 ]。  在…  相似文献   

20.
必须重视血液细菌污染的预防和控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高峰 《中国输血杂志》2004,17(4):221-222
血液的细菌污染是指血液和血液制品被细菌污染,以及细菌污染血液输注后引起患者发生严重反应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是输血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代输血发展的起步阶段,血液的细菌污染问题就引起高度关注。1937年,世界上第一个血库在美国芝加哥著名的Cook County医院建立,1939年即有文章在著名的JAMA杂志上发表专门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