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化学工业基地,结合天津的情况重点分析了8种化工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发展情况和前景。并提出重视新材料系列化开发,规模化发展,抓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前期工作,搞好产学研结合等7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产业一直是天津市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背景下,新材料产业属于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新材料产业日益发展的形势下,梳理天津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在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背景下推动天津市新材料产业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安庆高新区")位于安庆市主城之西、长江之北、石门湖两岸,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全省三大化工基地之一、安徽省政府与中石化集团公司战略合作园区、安徽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皖江城市带重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安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是安庆市自主创新的先行区和示范区。高新区重点发展化工及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5大产业。现已形成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拥有安庆石化、中安华谊新材料、曙光集  相似文献   

4.
省外资讯     
<正>安徽成立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日,安徽省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蚌埠市正式成立,这是蚌埠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又一成果,标志着蚌埠市产学研合作步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石。发展新材料产业,对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南拥有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区位、机遇、资源、产业等独特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分析河南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比较优势,结合当前河南发展新材料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给出了河南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迅速崛起的北京新材料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强 《科技潮》2005,(4):4-7
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三大主要高新技术,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材料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带来生产与制造技术的重大变革。新材料是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处于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上游,材料产业的创新往往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突破和发展,而下游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能极大地刺激和推动材料产业的发展。据了解,北京目前有800多家新材料企业,每年有近300亿元的销售收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率已达9%,新材料已成为北京继电子信息和光机电之后的第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迅速崛起的新材料产业也为化工等传统产业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7.
正按照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开展"不忘初心走基层"蹲点调研活动相关要求,成果转化科先后赴我市各区(县)、临港经开区调研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反思我市新材料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调研报告以供参考。一、宜宾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宜宾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纺织新材料,磁性材料、石墨烯材料、包装新材料、生物医学新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特种陶瓷、锂材料、玄武岩纤维等方面有一定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安徽新材料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DEA的无量纲统一的效率分析法,对比分析了12个省市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情况,结果发现安徽省新材料产业不论是在总体创新效率方面,还是在创新的不同维度方面,都近乎全面落后.考虑到以应用为导向的新材料创新是最有效率的创新,故本文又在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应用导向提出了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未来创新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新型材料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辜禄荣  闻建静  孟庆江 《江西科学》2007,25(4):489-493,504
简要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材料领域科技发展趋势和江西材料工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江西发展新型材料产业的战略思想和中长期战略目标.指出要以发展钢铁和有色金属新材料为主导,开发特色化工和陶瓷新材料,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和加强材料工业在江西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相似文献   

10.
《汕头科技》2006,(4):22-22
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战略,重点扶持电子信息新材料、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我市联合省科技厅、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材料研究学会,于9月28~29日在汕头科技馆共同举办了“2006粤东(汕头)新材料技术成果洽谈会”。参会的高校与科研院所有27个,参会专家学者有113多人,参会企业有205家,发布科技成果1100多项,发布企业技术需求103项。会议期间,先后举行了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新材料科技发展论坛和重点科技成果项目推介、洽谈活动,并组织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了广东东方锆业集团公司、汕头新协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重点材料企业。  相似文献   

11.
天津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的一般原理,在分析影响天津主导产业更替变化的经济、社会、技术等内外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对现代主导产业选择基准进行了合理的变化与补充,提出了七条选择地区主导产业遵循的基准,构造了一套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个天津主导产业的层次选择模型,并且通过实际测算以及定量和定性的综合分析进行产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采用天津市1989—2010年的历史数据,从工业排放物、工业污染源和工业污染负荷3个方面对天津市工业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市人均GDP与工业"三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14个工业行业中,化工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等标污染负荷值较高,分别为169.30和106.15,这2个行业的COD污染负荷比为48.82%,其废水、COD和氨氮排放量均较大,是对天津市水环境影响较大、需要重点治理的行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人均GDP具有一般相关性;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量均与人均GDP存在显著相关性.人均GDP与工业固废产生量之间的三次函数曲线系数R2=0.967 4,但其拟合曲线还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左侧阶段;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拟合曲线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模型,拐点在40 961元,说明工业废气的排放已得到一定控制,开始向良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C-D生产函数的生产率测定方法,对京津冀各行业的单要素、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定分析,着重分析了高耗能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结果表明,河北省的整体工业效率应进一步提高,注重节能减排,并将工作重点从高耗能产业向装备制造业转化;北京应转移绝大多数工业产业,着力发展高端服务业,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天津应向打造低碳产业链的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4.
烟台市发展临港产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烟台市发展临港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了烟台市临港产业的发展战略,即塑造“深水大港、门户城市、重化工基地、环境优美大烟台”的新形象和构建“一条生态旅游带、五大产业组团、十六个生态工业园区”的空间框架,并对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提出了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主导工业选择要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相协调,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利用有利条件。同时,考虑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效益比较、产业关联度及其对地区工业与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等因素,实现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西部开发中的构成以大机构及化工医药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是我国金属制品基地 ,但是 ,天津金属制品行业存在有整体技术比较落后 ;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低 ;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指出天津金属制品发展的市场机遇 .提出市场定位 ,理顺炼钢—高线—制品全流程以及加大组织结构调整力度等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资源开采程度的加深,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寿命有限的矿业城市必然会面临后备资源储备不足,开采成本增大,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结构衰退等影响矿业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何实现矿业城市由矿区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只有实施产业转型,寻求新兴主导产业,才能逐步摆脱资源减产而给地方经济带来的困境与压力。选取了典型的矿业城市———大庆市产业转型为研究对象,先从定性角度分析了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的战略模式,再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论证了矿业城市应该选择的新兴主导产业,以期通过研究对其他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任栋  李新运 《科技与经济》2012,25(3):101-105
选择并培育主导产业是制定地区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其选择基准与区域阶段性发展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从主导产业内涵和当前政策导向出发,以增长潜力、产业关联、比较优势、技术创新、节能环保为基准构建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山东省35个工业行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与山东省现阶段的产业政策匹配度较高,能够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探讨抗战时期宝鸡近代工业繁荣发展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借助历史资料,分析了宝鸡近代工业发展的多种历史条件和因素.结果表明,抗战时期宝鸡的工业发展,推动了抗战的胜利,改变了宝鸡落后的经济面貌,并为建国后宝鸡工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The multi-dimensional spaces, spanned by the dimensionless numbers describing the equilibrium states or the macroscopic chemical kinetics of complicated chemical reaction systems, have been used for the data processing of the processes in materials preparation 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re are four common topological types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optimization zone and the operation zone in the multi-dimensional spaces. Various computation methods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 are used for model-building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searching. An integrated system named KDPAG has been built for materials optimal design or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Application to chemical, petrochemical and metallurgical industries and materials optimal design gives good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