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I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评价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睡眠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通过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干预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判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时间评分、睡眠障碍评分、睡眠效率评分、催眠药物评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于ICU睡眠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收集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实验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生理干预、心理干预、改善环境、调整睡眠时间、选择合适药物,规范执行时间、适当使用镇静安眠药等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t检验。结果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均存在睡眠障碍;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自身比较有显著改善;并且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改善睡眠的效果。方法:将228例连续收治的新发脑卒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对干预组患者采取针对睡眠障碍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心理护理、认知行为疗法等。比较入院时和第4周时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催眠药物使用情况,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共有61.8%(141/228)的患者PSQI总分大于7分。治疗后干预组入睡时间减少,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次数减少,PSQI分量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睡眠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非常普遍。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睡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收集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实验组8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生理干预、心理干预、改善环境、调整睡眠时间、选择合适药物,规范执行时间、适当使用镇静安眠药等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均存在睡眠障碍;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自身比较有显著改善;并且睡眠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80例睡眠障碍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睡眠障碍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180例冠心病患者中,入睡困难者111例,占61.67%;入睡困难伴长时间觉醒者89例,占49.44%;睡眠时间明显减少者61例,占33.89%.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是疾病本身导致的不适、病区环境不适、疾病原因造成的强迫体位不适.180例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安眠药物应用及PSQI总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睡眠障碍的冠心病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通过对在门诊就医的新入校大学生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睡眠障碍症状的措施。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根据睡眠状态自评量表采用了问卷的形式,分析睡眠障碍的情况。结果3个月后,实验组睡眠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患者睡眠障碍的不同原因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治疗措施,是进一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在食管癌术后患者睡眠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食管癌根治术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10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Roy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包括一级评估、二级评估、护理诊断、制订目标、实施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Roy适应模式可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对患者的疾病恢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睡眠护理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睡眠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测评两组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睡眠质量,采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药物、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和总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及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睡眠护理针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因素,通过心理干预、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改善睡眠环境及合理应用药物等,可提高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影响睡眠质量的要素以及通过睡眠干预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7年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以及伴有睡眠问题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均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并进行睡眠护理干预。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均要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判断,对比2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睡眠障碍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结果比对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并伴有睡眠质量的患者经过睡眠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睡眠障碍与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杨浦区市东医院ICU睡眠障碍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ICU睡眠障碍患者满意人数,护士服务技能以及态度评分,护理前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总分,康复出院时间。结果:观察组ICU睡眠障碍患者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服务技能以及态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总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出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ICU睡眠障碍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康复出院时间,患者满意人数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本院耳鼻喉科行同步放化疗的9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入睡时间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安眠药物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入睡时间评分及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入睡时间各项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放化疗期间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MB模型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改善首发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6月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1例, 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IMB模型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传统化护理干预), 其中实验组51例, 对照组50例。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WHOQOL-BREF)评分及蒙特利尔量表(MoCA)、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结果干预后, 实验组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所需时间、睡眠质量、促睡眠药物、睡眠障碍、对日间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实验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实验组WHOQOL-BREF评分、MoCA、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脑卒中患者采用IMB模型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 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不良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提高认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肺癌化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睡眠质量、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量表、症状量表和单一症状量表中相应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并观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以改善患者睡眠障碍为目的的护理干预措施。4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睡眠障碍有积极的影响,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术后睡眠障碍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60例老年术后睡眠障碍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锻炼等干预措施。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价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t检验。结果干预前2组各项睡眠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干预组各指标有显著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术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精神分裂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术后睡眠障碍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60例老年术后睡眠障碍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锻炼等干预措施.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价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t检验.结果 干预前2组各项睡眠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干预组各指标有显著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术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04例放疗治疗后出现睡眠障碍的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针对睡眠障碍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104例肿瘤患者中信心缺乏、经济原因、放疗因素、疼痛因素、环境因素和负性情感因素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两组护理前PSQI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肿瘤放疗后睡眠障碍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对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睡眠障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无睡眠障碍,观察组有睡眠障碍,分析影响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因素,并针对睡眠障碍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睡眠行为干预等)。结果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