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生物样品超弱发光图象的探测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介绍了生物超弱发光图象探测系统及其原理。利用该系统对与黄化绿豆芽叶绿体形成相应的光诱导超弱发光(UWL)图象进行了实时观察。认为,叶绿体在生物超弱发光中起重要作用,但植物的超弱发光不是叶绿素本身直接受光照射后的瞬发荧光。另外,对几种不同生物样品的超弱发光图象进行了探测。实验表明,对应生物的不同生长代谢阶段及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超弱发光强度。利用这种探测和分析,可以得到一种无损探测生物的生理、生化状态及变化过程的直观、灵敏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玉米果穗超弱发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果穗的超弱发光特性与籽粒成熟度及籽粒着生部位有关。随着成熟时水分的散失和干物质的积累,发光由强到弱,成熟期为发光最低值。超弱发光可反映出玉米籽粒营养物质的转化动态。试验证明玉米果穗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代谢与超弱发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生物超弱发光及其应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生物超弱发光是生物物理中光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1923年以来,人们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评述了生物超弱发光的机理、测量和理化影响因素,总结了生物超弱发光在我国农业和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初步展望了生物超弱发光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白菜叶绿体的超弱发光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先前对黄化绿豆幼苗光形态建成过程和花生叶片不同发育阶段的超弱发光 (UBE)图象的初步观察结果来看 ,植物的 (诱导 )超弱发光与光形态建成和光合作用等生长代谢过程密切相关 (李德红等 ,1998)。我们在此工作的基础上 ,利用自行研制的超弱发光图象探测系统对叶绿体的超弱 (延迟 )发光进行了研究 ,并初步探讨了温度和某些化学试剂对叶绿体超弱发光的影响。实验材料选用白菜 (BrassicapekinensisRupr .)叶片 ,按通常的方法分离纯化叶绿体 ,经相应处理后分别装于比色皿中 ,按前文的方法观测其超弱发光。叶绿体无论…  相似文献   

5.
用高敏单光子式超弱光测量仪,测量了大肠埃希氏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 Subiilis)和产氨短杆菌(Brc.ammoniagenes)的超弱光光谱分布,超弱发光动力学过程和超弱光强度:并确定超弱光强度与细菌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6.
生物超弱发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超弱发光是自然界普遍在的一种生命现象。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生物超弱发光研究的进展,探讨了生物超弱发光在医学和农业上应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该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成熟小麦抗穗发芽能力与超弱发光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物体的超弱发光表现与其本身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利用超弱发光为指标,测定和比较了小麦不同品种在成熟时抗穗发芽的能力.为其进一步应用,解决农业实际问题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特定电磁波(TDP)对精子超弱化学发光和体外获能的影响,本文用不同剂量的TDP辐照处理家兔精液,对精子超弱化学发光及体外获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适宜剂量TDP辐照家兔精液,可使其超弱化学发光增强,并对精子体外获能和顶体与反应有诱导和促进作用,大剂量的TDP辐照有促进获能精子死亡的作用.经过对精子超弱化学发光和精子直顶体反应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呈强正相关(r=0.805,P<0.01).  相似文献   

9.
用高灵敏度的单光子计数系统探测人工老化(40 ℃, 相对湿度90%) 0、7、14和21 d的水稻种子吸胀初期的超弱化学发光强度变化,首次观测到水稻(Oryza sativa L.) 种子吸胀初期超弱化学发光强度与其老化程度有关.加水激活水稻种子的超弱化学发光,其强度依赖于种子的老化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的人工老化时间越短,则吸胀初期(20~30 min)超弱化学发光的强度越强, 萌发率越高.水稻种子萌发率与超弱化学发光强度呈显著正相关.观测水稻种子吸胀初期超弱化学发光强度的变化可望成为检测种子老化程度的一种快速、简便、无损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高灵敏度的单光子计数系统探测人工老化 (40℃ ,相对湿度 90 % ) 0、7、14和 2 1d的水稻种子吸胀初期的超弱化学发光强度变化 ,首次观测到水稻 (OryzasativaL .)种子吸胀初期超弱化学发光强度与其老化程度有关。加水激活水稻种子的超弱化学发光 ,其强度依赖于种子的老化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的人工老化时间越短 ,则吸胀初期 (2 0~ 30min)超弱化学发光的强度越强 ,萌发率越高。水稻种子萌发率与超弱化学发光强度呈显著正相关。观测水稻种子吸胀初期超弱化学发光强度的变化可望成为检测种子老化程度的一种快速、简便、无损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CO2激光照射青椒、茄子干种子后,观察刺激剂量、半致死剂量对种子及幼苗生长点超弱发光的影响,从而探索超弱发光是否可作为激光照射后衡量种子活力综合反应的一项指标。其结果表明:1.青椒、茄子干种子超弱发光的动态变化随着照射间隔期的延长,其不同剂量之间超弱发光强度的差异也相应变小,照射时间最长的半致死剂量组25″、35″,其超弱发光由最高降为最低;激光刺激剂量组3″、13″的超弱发光强度始终高于CK。2.青椒、茄子种子发芽过程中超弱发光表现为激光刺激剂量组均极显著高于CK;半致死剂量25″、35″均极显著低于CK。3.激光组的活体生长点和提取液的超弱发光均极显著高于CK;活体生长点的超弱发光低于提取液的超弱发光。  相似文献   

12.
无论在室温还是低温条件下,肥城佛桃(Prunus persica cv.Fei-Cheng)果实在衰老软化过程中超弱发光均有明显的高峰出现,其出现时间与乙烯释放速率峰值相一致。乙烯合成抑制剂2-氨基乙氧基乙烯甘氨酸(2-aminoethoxyvinylglycine,AVG)与乙烯利(ethrel,化学名称2-氯乙基膦酸)处理结果显示,果实超弱发光并不随乙烯释放速率的增减而定量变化,说明果实乙烯释放与超弱发光变化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超弱发光高峰的出现可能是果实衰老软化过程中代谢活跃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血清的超弱发光与疾病诊断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血清或血浆中存在着与脂质新陈代谢相关联的超弱发光的现象。机体病变时,血清的超弱发光会发生相依的变化。因此,血清趋弱发光的变化可以作为疾病的辅助诊断之用。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血清的发光机理、探测方法、影响因素及在某些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绿豆和花生的超弱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化绿豆幼苗先形态建成过程的超弱发光图象(延迟发光)的初步观察发现:见光培养40min后的绿豆幼苗即可探测到明显的延迟发光;见光时间越长,光诱导的延迟发光强度也越强。从绿豆和花生幼苗的趋弱发光图象来看,生长健壮的幼苗发光较强。其中茎尖和新生幼叶的延迟发光最强,上胚轴、子叶和下胚轴弯钩较强,下胚轴伸长部分次之,根部发光最弱。从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超弱发光图象来看,光合作用较强、新陈代谢旺盛的成熟叶片的超弱发光较强;光合作用和其它代谢过程相对较弱的叶片(伸展叶、老叶和幼叶),其超弱发光强度相应较弱。而叶绿素提取液和失活绿叶观测不到超弱发光。此外,对超弱发光光谱的初步研究表明它很可能来自光合作用中叶绿素的发光。这些都暗示,植物的(诱导)超弱发光与光形态建成和光合作用等生长代谢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斑马鱼超弱光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有关鱼类(斑马鱼)超弱发光的新资料:光谱分布、发光动力学曲线及有关参数与pH,O_2,剥鳞和化学物质对超弱发光的影响,以及鱼体表面积和鱼类检测时的精度和准度。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来 ,由于光子计数的发展 ,在弱光通量测定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动植物有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 (暗反应 ) ,它们的细胞、细胞器以及动物的肝脏、血液均有光子释放 ,同时由于光通量极弱 ,所以通常称为“超弱化学发光” ,它可以反映有机体基质代谢的综合活动 ,提供活体细胞物理化学反应或更复杂反应的信息 ,是生物体的化学发光 ,即有机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激态分子 ,变到较低状态时 ,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本文研究表明 ,奶山羊的精子存在有超弱化学发光现象 ,精子的超弱化学发光与活力呈强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932 5(P <0 .0 5) ,与…  相似文献   

17.
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超微弱发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超弱发光基础,以及各自的发光特点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萌发马铃薯实生种子超弱发光与种子活力指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萌发马铃薯实生种子超弱发光与种子活力指标的相关分析陈有君(内蒙古农牧学院呼和浩特010018)逆境会改变植物体的超弱发光,GrabikowrkiE.等(1988)发现不抗冷的芸苔在受冷解冻过程中,其发光变化的速度比抗冷品种快[4]。董加伦等(1991...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生物超弱发光鉴定抗旱性的小麦品种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早期L.Coli(1954)等人探测了许多植物自身发出的超弱发光,随后又发表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生物超弱发光作为一种重要研究手段在植物学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依据是植物在代谢活动中,任何生成或消耗利用ATP、NAD(H_2)、NADP(H_2)和FMNH_2的反应均可导致一部分代谢能以光子形式释放出来。因此,可将生物超弱发光值作为植物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活动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代谢抑制剂对萌发绿豆超弱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本文报导了A.D(actinomycin D)、EB(ethidium bromide)、CHI(cycloheximide)及NaN_3,对萌发绿豆(胚根长1.5cm左右)的自发性超弱发光强度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提供了DNA分子和/或RNA合成代谢对超弱发光有贡献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