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材硫磺熏蒸后有害物质及其危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磺熏蒸是基层中药材生产中常用的防腐、防虫、杀菌方法,广泛用于中药材和食品的加工贮藏。近年来,由于部分商家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为了保水增重及美化外观色泽,过度使用硫磺熏蒸,导致二氧化硫(SO2)及有害重金属等的残留,严重影响了中药材品质。该文从硫磺的种类及用途入手,对硫磺熏蒸方法、硫磺熏蒸的中药材品种、硫磺熏蒸中药材的有害物质残留及其危害进行概述总结,深入探讨硫磺熏蒸中药材后有害物质的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中药材硫磺熏蒸方法的规范化及替代技术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硫磺熏蒸中药材及饮片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静静  刘晓  李松林  蔡宝昌  蔡皓 《中草药》2010,41(8):1403-1406
硫磺熏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养护方法,具有干燥、增白、防虫、防腐和防霉变等作用,在中药材及饮片的加工贮藏过程中应用普遍。硫磺熏蒸后,中药材及饮片会残留大量的二氧化硫,而且化学成分会发生量或质的改变,进而影响药理作用,降低饮片质量。深入探讨了硫磺熏蒸对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并对中药材和饮片中SO2的检测方法进行简要介绍,为控制硫磺熏蒸在中药材及饮片加工贮藏中的使用,寻找替代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硫磺熏蒸工艺对中药材二氧化硫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磺熏蒸中药材是我国传统的药材养护方法之一.由于其除虫防霉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价廉易得,被相当多的中医院特别是基层中医院普遍使用.但由于硫磺熏蒸后中药材的性状多有改变,且熏蒸后的中药材中残留的二氧化硫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据报道,中药材中二氧化硫含量超过0.05%就会产生令人不适的味觉[1]),因而控制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成为硫磺熏蒸工艺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在确定所选熏蒸工艺能对试验中药材防虫保质1年的基础上,以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硫磺熏蒸工艺,以达到中药材除虫防霉且低毒(SO2)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硫磺熏蒸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养护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硫磺熏蒸引起的二氧化硫残留的认识,国家逐渐开始减少并禁止中药材的硫磺熏蒸养护。本文采用有机元素分析法,对多种中药材含硫量进行了测定。该法测定中药材含硫量所需样品量少、测定速度快、结果准确。通过对已知中药材含硫量的数据分析,得出中药材硫磺熏蒸的判定标准为含硫量大于0.5%,并采用该标准对10种未知中药材进行了判定,表明元素分析可作为中药材硫磺熏蒸的筛查方法,用于中药材品质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硫磺熏蒸程度黄芪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与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紫外可见分光法和滴定法对不同硫磺熏蒸程度黄芪中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和残留SO2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且对残留SO2的含量和黄芪甲苷、黄芪多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硫磺熏蒸程度对黄芪质量影响较大,硫磺熏蒸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随残留SO2的含量升高而升高,但是黄芪多糖随SO2的含量升高而降低。结论:硫磺熏蒸严重影响黄芪的品质,在黄芪炮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使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硫磺熏蒸加工方法由于其经济简便、可操作性强,防霉防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药材初加工和仓储等环节。但是过度硫磺熏蒸会造成药材化学成分发生量变或质变,甚至危害人体健康。调查发现,中药材硫磺熏蒸方式主要是待药材采收后直接熏蒸以快速干燥,或者在贮藏过程中将干药材润湿后再熏蒸以防霉防虫。比较二氧化硫限量标准发现,中药材二氧化硫限量标准要比食品中的限量标准严苛得多。基于现有限量标准,统计得到了35种中药材共计862批药材的二氧化硫残留情况,按照中国药典限量标准(150,400 mg·kg~(-1))计算得到平均超标率高达52.43%。若按照食品添加剂法典标准中蔬菜的限量值计算(500 mg·kg~(-1)),则平均超标率降为29.47%。作者认为应正确看待硫磺熏蒸问题:相比于黄曲霉素等高毒物质来说,二氧化硫属于低毒物质,甚至它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硫熏可能会改变中药材化学成分含量,从而影响中药材质量;毒性物质的暴露危害与暴露周期、暴露频次、使用方法等综合因素有关。建议加强中药材二氧化硫限量标准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既符合中药材用药特点,又能保障人民安全用药需要的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研究的深入,硫磺熏蒸对中药材的影响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二氧化硫残留的检测方法不断出现。本文概述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二氧化硫残留的限量标准以及目前国内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硫磺熏蒸对中药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磺熏蒸是近现代中药材产地加工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中药材在硫熏过程中因熏蒸作用、硫磺作用或两者的混合作用,某些活性成分发生了量变或质变,同时导致了二氧化硫与重金属残留,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品质,极大地限制了中药产业的良性发展。该文从中药化学成分分类的角度出发,初步阐述各类成分在硫熏过程中的变化,旨在结合中药材的不同性质,研究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对质量带来的影响,为优选其最佳的加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以确保中药材质量的安全、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硫磺熏蒸白芍在储藏一年中其芍药苷及二氧化硫残留的变化,为解决白芍质量与安全的硫磺熏蒸相关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白芍与硫磺熏蒸白芍药材及其饮片在相同条件下储藏一年,分别测定其芍药苷、二氧化硫残留量。结果:白芍硫磺熏蒸后芍药苷含量显著性降低;在切片及煎煮过程中芍药苷也有所下降;芍药苷含量最低为2.805%;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芍药苷含量不低于1.6%的要求;硫磺熏蒸会导致二氧化硫残留,以饱和硫磺熏蒸白芍,残留量最高为284.239 mg·kg~(-1),但低于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项目限度"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 mg·kg~(-1)"的规定;且在切片、煎煮以及储藏过程中会损失大部分。结论:白芍经硫磺熏蒸后,芍药苷含量下降明显,且有二氧化硫残留;但软化、切片及煎煮过程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大大降低,硫磺熏蒸技术现阶段可以保留。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及饮片在贮存过程中,为防止虫蛀、霉变等情况发生,经常使用硫磺熏蒸工艺。但有研究表明药材经硫熏后,表面会残留大量的二氧化硫,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且其化学成分会发生量或质的改变,进而影响药理作用,降低饮片质量。分析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和报导,列举硫熏后对中药质量产生的影响,归纳硫熏药材鉴别检测方法,针对硫磺熏蒸中药材现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为规范管理硫熏中药材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硫磺熏蒸及其现代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虫蛀,发霉等现象是中药生产中面临的难题。传统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不能有效保证中药材的品质。硫磺熏蒸由于其成本低,操作简便,是目前基层首选的中药材加工方法。中药经硫磺熏蒸后虽然能解决局部问题,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长期服用硫熏中药材可能对人体肝、肾等脏器造成较严重的危害。该文对硫磺熏蒸的应用沿革,其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以及国内外相关的限量标准进行一个综述,并简要介绍了现代加工技术在食品及部分中药材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在中药材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中药材硫磺熏蒸的替代技术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肖凌  姜涛  聂晶  程樱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2):2216-2220
硫磺熏蒸会导致中药材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国家对于中药材及饮片的加工贮藏已不再建议使用硫磺熏蒸的方法。该文为分析硫磺熏蒸对黄芩药材质量的影响,采用蒸馏-离子色谱法对180批黄芩饮片,26批黄芩药材,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采用LC-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比较硫黄熏蒸前后,黄芩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并分析硫熏前后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结果,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二氧化硫残留限量≤150 mg·kg~(-1)计算,74批不合格,不合格率35.9%。不合格样品全部为饮片。通过指纹图谱对比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硫熏前后黄酮类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但黄酮苷类成分呈下降趋势,黄芩苷含量变化明显。硫磺熏蒸过程中黄酮苷类成分水解成苷元,导致苷类成分下降,此问题对黄芩质量产生影响。黄芩饮片在炮制加工过程中的打硫现象非常严重,提示监管的重点环节在饮片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药养护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中药养护的常见方法进行综述,提出中药养护在中药材生产、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对确保中药的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适当的中药养护,如过量硫磺熏蒸等会影响到中药材的品质和临床疗效。中药材安全、科学、经济和适当的养护方法学的研究可为中药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奠定质量基础。  相似文献   

14.
硫磺熏蒸中药材是一种古老的药材养护方法,在药材的储藏和保管上曾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近些年来,随着硫磺熏蒸机制的进一步阐释以及人们对药品安全性的重视,中药材的硫磺熏蒸养护方法一度受到人们的质疑.笔者综述了近20年的文献,认为对于硫磺熏蒸养护方法不应该完全摒弃,而是要选择性的传承,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供相关药监部门 参考.  相似文献   

15.
硫磺熏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产地加工养护方法,具有杀虫、防霉和增白等功效。然而硫磺熏蒸也会导致中药材活性成分转化,生成新的化合物,存在药效和毒性改变的隐患。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硫熏熏蒸中药材化学成分的转化规律,为进一步评价硫熏工艺的合理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行硫磺熏蒸前后白芍样品中有害重金属、硫及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结果:白芍经硫磺熏蒸后Cu,S元素含量增加,Zn元素含量降低,并且在硫磺熏蒸白芍样品中检测到了重金属As,Hg残留.结论:硫磺熏蒸可能会使白芍中残留有害重金属及大量对人体有危害的硫,同时改变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硫磺熏蒸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验分析了解硫磺熏蒸中药材后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结果:根据测定的黄芪、薏苡仁、百合、桔梗、白芍等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最高达291.8mg/kg,最低64.1mg/kg。结论中药材经硫磺熏蒸后二氧化硫残留量差异较大,应引起重视,应尽快制定出相应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探讨经硫磺熏蒸后当归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与硫熏诱导的含硫衍生物量的相关性为目的。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一增补本中的方法对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动态检测;采用UPLC-QTOF-MS/MS对不同硫磺熏蒸时间当归中的含硫衍生物进行半定量测定;将二氧化硫残留量与含硫衍生物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80 min内,随着硫磺熏蒸时间的增加,二氧化硫残留量呈现先升高后略降,再趋于平缓的趋势;水煎液中含硫衍生物的含量明显高于甲醇提取液,并随硫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缓慢降低。结论:硫磺熏蒸当归二氧化硫残留与含硫衍生物含量无显著相关性,仅以二氧化硫残留量作为硫磺熏蒸当归检控指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经磷化铝熏蒸后中药材中磷化氢残留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党参、黄芪、当归等易生虫的十种中药材经过模拟实验建立阳性样本,通过建立磷化铝残留的测定方法,对制备样本进行磷化铝残留水平监测。结果:不同品种的中药材样品经磷化铝熏蒸后残留水平有明显差异,对于含有色素的款冬花药材,外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发现,阳性样品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磷化氢残留降解速度较快,在48h内降幅可达约50%以上,8天后残留量明显减少,12天后部分样品残留量低于检出限。结论:不同基质的中药材样品经磷化铝熏蒸后,残留水平有明显差异,且磷化氢残留随贮存时间延长降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0.
使用硫磺熏蒸是中药材的产地加工贮藏中,进行干燥、防霉、防腐、杀虫的简便、常用的方法。由于硫磺有漂白增色作用,在中药材加工和贮藏中滥用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随着对中药材研究的深入,硫熏药材的利弊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硫磺本身是一种有毒危化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等疾病,且对皮肤有刺激性。硫熏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