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40Cr钢量化水淬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量化水淬对40Cr钢淬硬层深度及淬火畸变的影响,将其与普通水淬和油淬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量化水淬的工艺参数K=3、Ts=70℃时,主要冷却特性参数分别为Vmax=93℃·s-1、V300=68℃·s-1、t200=20.5s时,40Cr钢量化水淬的冷却能力介于普通水淬和普通油淬之间,其表面硬度为58HRC、硬化层深度为4.60mm、淬火畸变平均值为0.093mm,也介于普通水淬和普通油淬之间。  相似文献   

2.
45钢量化水淬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5钢量化水淬的淬硬深度和淬火畸变,并与普通水淬和油淬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调整量化水淬参数,可在水与油之间渊整水的冷却特件,使45钢得到相应的淬硬深度和较小的淬火畸变量。  相似文献   

3.
用标准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测试仪,系统地测试了量化淬火参数对介质冷却特性的影响,并通过45钢试样进行了量化淬火畸变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量化淬火参数K、Ts和Q值,可有效控制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并且量化淬火试样的畸变量明显小于普通水淬和油淬试样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尺寸42Cr Mo钢轴类件的淬火冷却存在油淬性能低于要求,水淬易产生开裂的问题,本研究将水-空交替控时淬火冷却技术和配套的设备,成功应用于直径510 mm、长度9500 mm的42Cr Mo钢轴类件的淬火冷却。结果表明,采用水-空交替控时淬火冷却工艺与设备处理工件的硬化层深度达30 mm,近表面基本上为马氏体组织,并且表面硬度偏差为±1.4 HRC,零件均匀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材料为42CrMo钢的拉杆轴进行了调质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冷,水-空气双介质循环控时淬火冷却技术的调质工艺可以提高淬硬性、淬透性,获得需要的索氏体组织,使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冲击韧性均有明显提高。经过预冷淬火,工件即使横向入水,拉杆轴的弯曲畸变亦可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6.
对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两大缺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自来水淬火时工件容易淬裂、硬度不均且畸变大等现象,列出了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两大缺点:一是低温冷却速度太快,二是冷却特性对水温变化太敏感。分析了自来水第二大缺点引起淬火硬度不均和畸变的原因。通过与气态介质的对比,指出了液态淬火介质共同的两类缺点:一是任何确定的液态介质,其冷却速度的可调节范围都很有限,以致同一个车间必须配备普通淬火油、中速淬火油和高速淬火油,才能满足不同工件的需要;二是工件从蒸汽膜阶段到沸腾阶段期间,冷却速度突然增大,可能引起较大的淬火畸变。提供了克服液态淬火介质第二类缺点的七类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淬火冷却是零件获得一定的表面硬度、淬硬层深度、显微组织、残余应力及由其引起的畸变等结果的热处理工艺过程的一个阶段。低淬透性钢淬火冷却的主要工艺参数是淬火烈度,它大大高于常用碳素钢和价廉的低合金钢所要求的淬火烈度。所谓的体积-表面淬火,其冷却过程实质上既不同于整体热处理的淬火,也不同于感应加热淬火。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 4 0Cr钢齿轮的淬裂和减少畸变 ,齿轮高频感应加热后一般都采用油淬。油淬有污染 ,且成本高 ,我们在生产中试用自来水对齿轮进行淬火冷却获得成功。零件高频淬火后的淬硬层较浅 ,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 ,有利于防止淬火开裂。因此只要控制得当 ,4 0Cr钢齿轮在高频感应加热后可以用水淬冷。为了降低淬火应力 ,4 0Cr钢齿轮的淬火加热温度一般选用 880~ 90 0℃ ,以接近下限为宜。水在低温的冷却能力较强 ,为了防止 4 0Cr钢齿轮的淬火开裂 ,齿轮经高频感应加热并淬火冷却到Ms点 (稍高于 2 5 0℃ )以后 ,即出水空冷 ,以降低冷…  相似文献   

9.
肖结良  黄诚  麻先银 《金属热处理》2020,45(12):110-113
分析了水的冷却特性、水淬可控冷却原理,利用水淬可控冷却和普通水淬两种方法对35CrMo合金钢叉车轴头进行了调质处理,并对调质后轴头的组织和微裂纹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水淬可控冷却调质轴头组织为细小均匀的回火索氏体,无微裂纹,硬度适中,符合技术要求;而普通水淬调质后轴头工件有1/3出现裂纹。可见,对水的起始温度、水和工件的质量比以及冷却时间加以控制,能够对形状复杂的合金钢轴头实现可控冷却,从而获得满意的淬火效果,实现清洁化热处理。  相似文献   

10.
曾广益 《热处理》1999,54(2):25-29
本文论述了以淬火硬度评定水、油及冷却特性介于水油之间的淬火介质淬硬能力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钢的连续冷却转变图中的每条曲线代表着钢的某一硬度,反之也可以认为淬火硬度也对应着该图的某一条曲线,代表介质的淬硬能力,从而就可以借助于淬火硬度值来评定水、油等淬火介质的淬硬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42CrMo中碳轴承钢进行不同温度中频感应加热及淬火介质的表面淬火处理,并使用洛氏硬度计、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淬火试样不同区域组织及硬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经表面淬火处理后,按硬度由大到小试样可分为淬硬区、过渡区及基体3个区域,随着表面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表面淬硬层的深度增加,并且相对于水淬,油淬的淬硬层深度显著减少。组织分析表明,水淬淬硬区组织均为马氏体,而油淬工艺由于冷速较慢,淬硬层组织为马氏体+铁素体组织,不同表面淬火工艺条件下过渡区组织均为马氏体+回火索氏体,基体为原始调质态的回火索氏体。淬硬区、过渡区及基体的组织差异导致不同区域的硬度差异。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所需淬硬层深度选择合适的水淬加热温度。  相似文献   

12.
42CrMo4钢轴类件控时淬火冷却工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大尺寸合金钢件油淬后力学性能达不到要求、水淬易开裂的问题,介绍了一种以水和空气作为淬火介质的预冷循环控时淬火冷却方法.针对φ210 mm的42CrMo4钢轴类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设计淬火冷却工艺,并进行了实际件的淬火冷却试验.通过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预冷循环控时淬火冷却方法可以在避免淬火开裂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42CrMo钢激光淬火后硬化层的深度和分布均匀性。方法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42CrMo钢激光淬火过程中温度场的演变进行分析,且考虑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通过设定激光工艺参数模拟试样的温度场分布,利用马氏体转变条件得到硬化层形貌尺寸。参照模拟结果,利用连续输出的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对42CrMo钢进行激光淬火实验,用热电偶测温仪对试样测温并与模拟的温度历史曲线进行对比,用光学显微镜对试样横截面处硬化层形貌进行分析,将实验所得硬化层形貌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并在相同的功率密度下,改变光斑的几何尺寸进行模拟,分析并比较硬化层的几何特征。结果实验所测某点的温度历史曲线与模拟结果一致性较高,硬化层实际形貌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在激光功率密度不变时,随着垂直于扫描方向上的光斑宽度增加,硬化层宽度呈正比例增加,硬化层深度则先增后减,距离硬化层中心最深处相同距离点的曲率则逐渐减少。结论通过优化激光淬火工艺参数,控制激光淬火的热传导时间和深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分布,可以在表面不熔化的前提下,获得较深的硬化层。光斑尺寸对42CrMo钢激光深层淬火硬化层深度和硬化层均匀性有较大影响,选择较大的光斑宽度可以得到更为均匀的硬化层。  相似文献   

14.
对42CrMo钢进行不同参数下的激光淬火处理,研究了激光淬火功率和扫描速度对42CrMo钢表面淬火硬度和淬火深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在激光功率密度为定值时不同激光淬火参数下硬化性能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的增大和扫描速度的减小均可以提高淬火层的深度和硬度;结合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计算所得的能量密度参数与淬火效果存在较强相关性,在能量密度相同时,高功率高速度参数可以增加淬火硬度和深度,并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5.
对25CrMo、30CrMo和42CrMo钢刀具进行了860 ℃淬火工艺试验,且对42CrMo钢刀具进行860、850、830 ℃淬火及预热+830 ℃淬火试验,对比了刀槽的畸变量。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增加,低中碳铬钼钢刀槽860 ℃淬火时刀槽畸变量呈上升趋势,最大畸变量在-0.15~+0.15 mm波动。随着淬火温度的降低,42CrMo钢刀槽畸变量下降到-0.10~+0.09 mm,增加预处理对刀槽畸变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35CrMo钢强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刚  李惠  谢春生 《热处理》2010,25(1):58-61,66
研究了35CrMo钢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经常规调质处理的35CrMo钢相比较,经790℃亚温淬火+高温回火或常规调质处理后再经790℃亚温淬火+高温回火的35CrMo钢具有更好的强韧性,特别是后者,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和冲击韧度分别达到了986MPa、923MPa、18%、41%和156J/cm2。钢的塑性和韧性的提高是由于组织均匀细小、具有少量游离铁素体存在所致。  相似文献   

17.
孙宜强 《金属热处理》2020,45(7):163-166
为研究Cr对65Mn钢淬透性的影响,进行了Cr含量0%~0.5%(质量分数)的四组试样的末端淬火试验,对淬火试样进行了洛氏硬度和组织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与试样淬火端部距离的增加,即淬火冷却速度的降低,末端淬火试样组织中马氏体含量由100%降低到0%,硬度由62 HRC降低到23 HRC;Cr元素明显提高65Mn钢的淬透性,0.1%的Cr含量添加约提高50%的淬硬层深度。  相似文献   

18.
42CrMo钢曲轴是16V280系列大功率柴油机的重要零件,要求进行调质处理以达到所需的力学性能和允许的畸变量,其中淬火是关键工序。经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分析比较,确定淬火剂为AQ251聚合物水溶液;淬火槽为圆筒形,容积35 m3,底部装有2台螺旋式搅拌叶轮和导流板。事实证明,16V280柴油机曲轴采用该淬火系统淬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