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菌种固态发酵去除菜籽粕中的植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菜籽粕为原料,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植物乳酸菌及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多个菌种,通过单菌与混菌发酵,研究发酵对菜籽粕中植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菌发酵中枯草芽孢杆菌对植酸降解效果优于其他菌种,其降解率可达62.4%;混菌发酵效果优于单菌发酵,当混菌接种量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6%,蜡样芽孢杆菌4%,植物乳酸菌6%,水料比为1.3:1,pH 6.9,30℃发酵48 h时,菜籽粕植酸含量从2.26%(干基)降至0.221%(干基),降解率达90.15%,粗蛋白含量提高5.19%(干基).  相似文献   

2.
以菜籽粕为原料,选择植物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进行单菌和混菌的固态发酵,研究其对菜籽粕硫甙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酸菌对硫甙的降解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菌种,30℃恒温发酵3d降解率达56.42%;多菌种复合发酵效果优于单菌发酵,当植物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的接种比例为9%:6%:6%,pH6.5,水料比为1.2:1,33℃发酵96h,菜籽粕硫甙含量从33.33 μmol/g(干基)下降到2.79μmol/g(干基),降解率可达91.36%(干基),粗蛋白含量提高6.06%(干基),硫甙含量大幅度下降,粗蛋白含量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菜籽粕为原料,以菜籽粕粗蛋白质含量和多肽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植物乳酸菌、黑曲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实验,进行最佳菌种组合和发酵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单菌发酵黑曲霉菌效果最好,菜籽粕粗蛋白质含量和多肽含量分别为38.4%和3.682%;混菌发酵最佳菌种组合为植物乳酸菌、黑曲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其接种量分别为4%、6%、6%,优化发酵条件为水料比1.7∶1、34℃下发酵48 h。在上述条件下菜籽粕粗蛋白质含量和多肽含量分别为42.5%和7.86%,硫甙含量降至21.637μmol/g、植酸含量为0.27%、单宁含量为0.41 mg/g,得到高蛋白、多肽、低毒的菜籽粕饲料。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固态发酵菜籽粕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菜籽粕为原料,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啤酒酵母、季也蒙毕赤酵母及黑曲霉等菌种,通过单菌株与混菌株发酵试验,研究发酵对菜籽粕中粗蛋白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的蛋白酶活性高于其他菌株;混菌株发酵效果明显优于单菌株发酵;混菌株发酵中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啤酒酵母三菌种组合发酵能较好地提高菜籽粕作为饲料蛋白的品质,此时其粗蛋白质增加率和硫代葡萄糖苷(硫苷)、唑烷硫酮(OZT)、单宁、植酸降解率分别为5.37、93.44、99.99、34.86、18.15%(干基)。  相似文献   

5.
以两种细菌(Bacillus subtilis W1-3、Bacillus subtilis 10160)和三种真菌(毕赤酵母、酿酒酵母和黑曲霉)为出发菌种,菜籽粕为原料,硫代葡萄糖苷(硫苷)降解率和菜籽多肽得率为发酵菜籽粕品质的评价指标,进行单菌、混菌固态发酵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的单菌发酵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W1-3;比较枯草芽孢杆菌W1-3的单菌及与其他菌种的双菌和三菌发酵方式,单菌发酵优于混菌发酵。由枯草芽孢杆菌W1-3发酵所得的菜籽粕,其中多肽、粗蛋白、氨基酸含量有益物质含量分别增加453.47%、10.39%、17.76%,硫苷和植酸两种抗营养物质含量分别降低62.14%和31.58%。  相似文献   

6.
混菌固态发酵菜籽粕制备菜籽肽的菌种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平板培养和混菌发酵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固态发酵菜籽粕制备菜籽肽的最佳菌种,以硫苷降解率为指标评价其硫苷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与雅致放射毛霉混菌发酵效果最好,发酵后所产生的低分子量菜籽肽含量高于其他混菌,适合混菌发酵生产菜籽蛋白肽;枯草芽孢杆菌与宇佐美曲霉混菌发酵的硫苷降解效果较好,可进行后续脱毒实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菜籽粕发酵饲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单菌株、多菌株生料固态通风发酵试验,研制出了低硫代葡萄糖苷、高蛋白含量的菜籽粕发酵饲料,其硫苷含量为0.11μmol/g(干基),降解率达99.66%,粗蛋白含量为50.13%(干基)。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从泡菜水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有机酸的乳杆菌,并将该菌株与黑曲霉混合后结合两步法处理菜籽粕,同时降解菜籽粕中的硫苷和大分子蛋白并提高总酸含量,从而提高菜籽粕的营养价值。该株乳杆菌经16S rDNA鉴定,确定为类食品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limentarius)。将该菌株与黑曲霉混合后结合两步法处理菜籽粕后,其营养价值得到了一定提高,与空白对照和单菌发酵相比,总酸含量分别提高了640.54%、160.95%和112.40%;酸溶蛋白和氨基酸态含量分别从2.87%和0.12%提高到19.08%和1.23%;硫苷含量从23.09 μmol/g下降到12.65 μmol/g。结果表明,混菌发酵结合两步法有利于改善菜籽粕的营养价值,对扩大菜籽粕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化菜籽粕硫甙降解工艺,并研究生物发酵过程中优势菌株对硫甙的降解动力学。方法 以菜籽粕为原料,以实验室自筛菌种B38(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与商业菌株(植物乳杆菌LP21825、枯草芽孢杆菌BS20445)进行复配,确定最佳硫甙降解菌株组合,进一步优化硫甙降解工艺,并对降解率进行拟合,选用Logistic方程来适配发酵过程中硫甙浓度的变化。结果 结果表明B38+BS20445为最佳菌株组合,确定最佳硫甙降解工艺为料液比1:1.5(g:mL),发酵时间48h,接种量10%,此时硫甙降解率为56.66%,并且菜籽粕经发酵后蛋白含量与酸度均有所增加。硫甙生物降解过程符合Logistic动力学方程,其R2大于0.99,表明拟合性良好,进一步说明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和预测菜籽粕硫甙的降解过程。结论 菌种复配发酵能提高菜籽粕硫甙降解率,降低菜籽粕毒性,为菜籽粕的应用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混菌固态发酵生产菜籽肽培养基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副产品菜籽粕为原料,通过枯草芽孢杆菌和雅致放射毛霉混菌固态发酵生产菜籽肽。先以肽得率、氮溶解指数和硫甙降解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得到混菌发酵的培养基条件,再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起菜籽肽得率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优化混菌固态发酵培养基组成,得出最佳的培养基工艺条件为:菜籽粕中麸皮添加量5%、料液比1:1.35、葡萄糖添加量0.50%、KH2PO4添加量0.36%、初始pH6.5,此条件下发酵产品的菜籽肽得率可达6.85%,同时测得在此优化条件下的硫甙降解率为62.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