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MAPGIS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探讨了利用国产GIS软件MAPGIS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构建,对土地利用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着重对县级土地利用数据采集处理和建库流程以及用于土地利用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专业化工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相关的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大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的效率和技术应用层次,实现了GIS技术来管理土地利用现状基础数据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城镇地区由于建筑物密集、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快、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较大等特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主要依靠专业部门利用全站仪完成,但全站仪需要通视的特点限制了其工作效率。而采用3S集成技术进行城镇地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技术方法,则可以相应提高工作效率。基于3S集成技术城镇地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应用模式为:通过GPS接收机与笔记本电脑(已配置GIS软件系统)通讯,实现GPS与GIS的集成,并调用RS影像作为底图,既可实现实时的数据采集、存储和编辑。对于城镇地区部分GPS信号弱的地区,采用测边交会的方法则可以完成这些点的数据采集,克服了GPS使用盲区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全国土地利用格网数据生产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全国多尺度土地利用格网数据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土地利用矢量网格化生产工程实践,分析和阐述了国家土地利用格网参数选择依据、格网内地类面积的算法、格网综合和批量化处理等主要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研究开发的土地利用矢量网格化软件,对县级土地利用矢量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可快速生产合格的全国土地利用地理格网数据,并将极大的促进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成果的社会化共享应用。  相似文献   

4.
林丽健  郑延敏  马林兵  李鹏 《测绘》2012,(4):160-162
本文结合广州市南沙区产业用地综合数据库的建设,阐述了基于GIS平台建立产业用地综合数据库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并详细探讨了利用遥感影像、宗地图以及其他相关经济资料进行产业用地数据采集的方法。通过南沙区产业用地综合数据库的建立,为南沙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化利用、优化配置和调控提供了数据服务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调查中3S集成应用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杰 《测绘通报》2006,(5):47-49
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中对现势性土地利用信息的需求,结合遥感、GIS和GPS技术特点及其发展现状,阐述将3S技术集成应用于土地利用调查信息采集、处理,以及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快速更新中的关键技术,并对未来这一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初步分析了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处理的3种特殊方法,即基于光谱信息及相关监测模型综合分类技术、利用高程信息辅助分类技术和面向对象的特征相关属性分类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比较了它们在进行遥感影像分类的特点和优势,探讨总结了它们在农作物监测、城市建筑物分类、土地利用调查等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现有的土地利用变化发现技术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业务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发现机制,研究了该机制的技术实现方法,提出了通过捕获土地管理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库变化来发现土地利用变化的技术,基于Oracle GoldenGate进行了技术实施,开展了试点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可驱动日常性野外实地核查和土地利用数据变更。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内业数据采集、编辑的工作量大,处理成果的数据精度、图形拓扑关系和属性逻辑关系的准确性要求高,这就要求数据处理方法要合理。本文结合宜兴市1∶5000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项目的生产实践,简单介绍了运用Geoway软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的方法、过程。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省怀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为例,阐述了利用RS,GI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开展外业调查,采集、处理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全过程。该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标准和要求,实现土地利用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迅猛发展,洛阳市城市结构、土地利用发生着巨大变化。本文应用3S技术,采用洛阳市2001年和2009年两个时相卫星遥感影像,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和信息提取,获取该市近十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相关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动态变化分析。从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政策等方面分析洛阳市近十年来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应用研究结果为洛阳市城市规划、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的产业化,监测数据汇总积累将是海量数据。为了有效的管理和使用监测成果,将监测成果及时有效的应用于日常的土地管理和规划中去,提高工作效率,需要采用GIS技术、关系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和开发用于有效管理和高效应用监测成果数据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库系统,提高相关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本文针对土地利用遥感成果数据的特点和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原则,设计和开发了遥感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利用哈尔滨市区2000年TM遥感影像和2005年TM遥感影像及其他辅助资料,对处理后的影像进行矢量化和人工解译,获得详细土地类别的布局信息,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功能,分析研究区域土地类别的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情况和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3.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李永树  许懿娜 《四川测绘》2009,32(6):269-272
针对当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运用GIS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等功能,结合规划区域的实际状况,开发了一个面向乡镇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土地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能够实现乡镇土地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水库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和基础数据业务分析应用较少等现象,提出了GIS技术、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开发水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实现对水库管理信息的有效管理和业务应用,为水库管理提供有效、科学的决策支持信息。重点介绍了以水利基础数据、国土管理数据、城市规划数据和基础测绘数据为基础的水库管理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15.
多源多尺度地图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是多源地图数据处理、数据融合以及地图制图综合的基础。首先对多源地图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总结;进而讨论了多源多尺度地图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的两个关键技术,即多源多尺度地图数据引擎的设计和多图幅地图数据的内存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地质环境监测过程中涉及到海量的数据信息,使用传统的数据管理手段无法满足当前工作的各项需求,因此,合理规划面向各部门,具有统一数据源,基于GIS技术、B/S、C/S技术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分布使用的目标,将有效地提高数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数据资源的维护成本与程序。对于单位的内部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完成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需要,介绍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意义、国内外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着重阐述了ArcGIS在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构建,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中的关键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相关过程的效率及技术应用的层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GIS技术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在历史建筑保护领域,GIS主要用于建筑的空间信息展示及空间分析;在历史建筑信息采集方面,传统调研方式在调研前期缺少GIS技术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后期数据入库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上。本文介绍了基于GIS移动终端的历史建筑信息快速采集技术,通过统一的内外业采集系统,改变了以往内外业工作割裂的模式,并依据统一的数据标准,将外业现场调研的数据直接导入到内业数据生产平台,以缩短中间环节,实现内外业一体化,提高了历史建筑保护数据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案,将GIS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可有效融合海量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直观真实地展现轨道交通沿线和TOD资源分布,并实现用地的空间分析和历史、现状、未来全周期精细化管理,为轨道交通管理者提供宏观分析和科学决策辅助,从而提高轨道交通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的综合水平。本文基于GIS和二三维一体化等技术,搭建了东莞市轨道交通沿线及站场TOD综合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轨道交通信息地上、地面、地下图文一体化管理,为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