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3S技术在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海兴县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和管理为例,阐述了利用R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利用GPS技术开展野外调查、采集变更数据和更新数据库,利用GIS技术贯穿数据库建设和管理始终.  相似文献   

2.
以河北海兴县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和管理为例,阐述了利用R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利用GPS技术开展野外调查、采集变更数据和更新数据库,利用GIS技术贯穿数据库建设和管理始终。  相似文献   

3.
典型地区和脆弱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区域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三江源地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异常敏感和脆弱。以典型地区玛多县为案例,基于RS和GIS技术,系统研究了该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探讨了生态环境演化过程,可为更广泛的区域性综合提供基础。研究发现:①10 a间,该地区湿地、水体和天然草地明显减少,湿地减少比例达到36.63%,大于6 hm2的湖泊减少近半数;沙地,裸地和盐碱地等明显增加,草地退化、沙漠化严重;②天然草地、裸地、沙地、水体、湿地和盐碱地之间的类型转化较为明显,且与水资源又有密切的关系。③多样性、均匀性指数和景观异质程度提高,土地趋于多样化和均匀化;裸地、沙地优势度增加,湿地、水体和天然草地优势度减少;整体破碎化程度呈缓慢减少趋势,而湿地、沙地破碎度增加。④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98,天然草地、裸地、湿地、沙地动态面积变化较大。⑤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将深刻影响该地区的生态过程,同时还将影响三江源地区的水源涵养和供给。  相似文献   

4.
利用模型对任意多期分类图进行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信息的提取,计算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代码图,简化了非空间数据信息及空间信息的获取过程,同时也表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新的只基于遥感软件的信息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RS和GIS的地面温度和土地利用/覆被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心怡  刘敏  孟飞 《遥感信息》2005,(3):66-70,76
对地面温度和土地利用/覆被关系的研究,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城市热环境变化的空间特征和动态变化,而且可为防暑降温、市政建设及土地合理规划和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从遥感数据的获取、地面温度的反演、GIS技术的运用以及定量研究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内外此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文章提出此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工作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如实现地面温度的精确反演,获取多时段的地面温度数据,加强RS和GIS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深入两者关系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变化检测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是资源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及时的变化信息为人类资源环境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遥感技术具有实时、快速、覆盖范围广、多光谱、周期性等特点,给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提供了理想的数据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的精度与效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也使得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到变化检测中。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的精度,但在效率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的山东丘陵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利用/覆盖信息的获取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传统的基于光谱信息的分类无法克服地物光谱特征相似造成的混淆。以龙口市为例, 探讨了综合应用高程、坡度等地学专家知识和地物的光谱知识, 对山东丘陵地区土地利用/覆盖进行自动分类的方法。实验证明, 基于知识的土地利用ö覆盖分类方法消除了单纯利用光谱信息的不足, 达到了90. 24% 的分类精度, 远高于最大似然法分类。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进程将导致大规模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文中首先分别对1999年、2006年、2010年的CBERS和HJ-1B数据进行几何校正、拼接裁剪、分类等处理,生成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图,然后分别计算求得深圳市1999年到2006年和2006年到201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转移矩阵.在此基础上,研究深圳市从1999年到2010年期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过程.结果表明:深圳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发生了大规模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大量的草地、耕地、未利用土地转化为城镇用地,草地和林地之间部分结构相互转化调整.同时,10年来深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区域差异明显,伴随着宝安和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关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强度逐渐加强,而关内逐渐减弱.在深圳城市化进程中,城镇用地重心呈现出向北部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榆县作为松嫩沙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半干旱环境下典型的土地生态环境脆弱区。以1979年、1992年和2001年3期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支持下,全面分析了通榆县22 a来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时序和空间景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以耕地、草地、林地和重度盐碱地为主,并且在时序上呈现出草地迅速减少、重度盐碱地大面积增加的趋势;在空间景观上呈现出耕地、草地、林地高度破碎与重度盐碱地高度集聚的特征。土地利用程度指数还表明研究区土地正处于由衰退期向发展期过渡的转型阶段。
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目前遥感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的有效手段。利用1996年以来双流县TM和中巴卫星遥感影像,应用RS技术与GIS技术,对遥感影像的校正、影像增强和图像融合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通过对双流县遥感影像处理,增强影像可识别性。在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判别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并以自动分类和目视判读相结合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建立了1996年、2006年土地利用
数据库,分析、提取了双流县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表明,双流县1996~2006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反映出在我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县级土地利用的变化随着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增长较快,耕地面积迅速减少,导致耕地资源的保护压力持续加大;同时,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了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人与自然的关系局部恶化等问题。因此,加大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县级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TM图像土地利用分类精度验证与评估-以定西县为例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基于GIS技术,介绍一种数学重采样的遥感土地利用调查精度验证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定西县2000年土地利用调查结果的一级分类进行了分层验证,结果表明,定西县土地利用调查总体精度较高。人工用地的分类精度估计值为0.95,农业用地的分类精度估计值为0.99,自然/半自然植被的分类估计值为0.97,水体的正确分类估计值为1,未利用土地的分类估计值为0.94,总的分类精度估计值为0.9791。这说明复杂地区土地利用调查中用TM图像作为主要信息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城市热岛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TM热红外遥感影像定量反演的城市地表温度为基础,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关系,以期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冀北地区为研究区,以TM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在ArcGIS、Erdas等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设计了一套由“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屏幕目视解译与自动分类结合、GPS定位与野外校核”构成的遥感地学分析方法。分别提取了1987年和200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并分析了1987-2000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基本特征,为这一地区以土地利用调整为核心的生态建设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余明  李慧珍 《遥感信息》2007,(3):29-33,53,I0001
本论文应用RS和GIS复合技术提取大福州城土地利用信息图谱,从现状结构、发展变化(净变化与相互转化)等方面对大福州城的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建立了实验区土地利用演变过程和空间扩展图谱,其研究和建立的土地利用斑块形态与扩展图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学信息图谱的“形-数-理结合”和“系列化”、“谱系化”、“模型数值化”的特征,本工作是地学信息图谱在LUCC中的应用尝试,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具备时空计算特征的元胞自动机(CA)模型与GIS集成极大促进了GIS对地理过程的模拟能力。论文简要介绍了空间信息多级网格(SIMG)——一种既能适合网格计算环境又充分考虑到地球空间的自然特征和社会属性的差异性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的空间信息表示新方法。充分研究了SIMG与CA之间的联系,分别讨论了在SIMG上CA元胞及状态的确定、元胞空间的确定、规则的定义、时间粒度确定等,提出了空间信息多级网格元胞自动机模型(SIMGCA),并提出了SIMGCA模型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中的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16.
以甘肃省古浪县冰草湾地区1991、2000和2009年3期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对象的影像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各时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关系和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对象的影像分类方法精度较高,可以达到准确提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的目的;1991~2009年,冰草湾地区农田和居民用地的面积持续增加,并向沙漠和盐碱地方向扩张,呈现"人进沙退"的格局;2000~2009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速度明显低于1991~2000年,土地利用状况呈现趋于稳定的趋势。造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引黄灌溉和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数字城市的总体框架及其基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纽带,运用3S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测、虚拟现实技术等建立起来的城市网络信息服务环境。本文探讨了数字城市的概念和总体框架,研究了建设数字城市的几个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18.
基于3S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土地利用数据库为研究对象,探索利用3S技术对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更新的技术和方法.利用静态GPS实测地面控制点,ERMAPPER为平台对QuickBird卫星数据进行几何精校正,校正后图像的点位误差控制在1个像元左右,以此作为标准校正SPOT-5、ETM+和TM图像.将校正后SPOT-5图像导入MAPGIS与同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匹配,对发生变化的地块逐个进行标记,共标识图斑189个.在试验区内建立高精度GPS基站和移动站一套,利用移动站对变化图斑进行野外实测,数据经格式转换后导入MAPGIS 内,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图形库和属性库分别进行更新.结果表明:采用3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高效地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实现土地利用现状短周期预测预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平台遥感影像和地理辅助信息获取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是遥感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选择三峡库区湖北省兴山县作为研究区域, 以两期TM 和SPOT 影像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提取的遥感信息源, 并在分类过程中结合该地区的地理辅助信息。通过对分类结果分析, 林地和耕地是兴山县两大用地类型, 运用数据运算规则, 获取土地利用/覆盖动态转换矩阵, 对兴山县10 年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趋势及引起土地利用/覆盖模式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戴声佩  张勃 《遥感信息》2012,27(5):107-114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结合GIS和RS技术,利用河西绿洲甘州区1975年、1987年、1999年和2009年四期Landsat影像作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基础空间数据,构建了一系列土地利用信息图谱,通过图谱来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75年~2009年河西绿洲甘州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呈现出持续的增加态势,其中耕地主要来源于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化;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呈减小趋势,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开垦为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