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硅谷的成功对青岛高新区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较早建立的科技工业园区之一,青岛市高新区在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的驱动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与世界成功的科技园区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本文以分析美国硅谷科技工业园成功的因素为基础,通过研究青岛高新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青岛高新区快速协调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较早建立的科技工业园区之一,青岛市高新区在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的驱动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与世界成功的科技园区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本文以分析美国硅谷科技工业园成功的因素为基础,通过研究青岛高新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青岛高新区快速协调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程国有 《商周刊》2013,(13):35-36
过去几十年,胶州湾地区的发展总是集中在胶州湾的东海岸南部和西海岸南部,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南方同类城市。要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拓展青岛城市发展空间,而青岛高新区建设为大青岛未来发展直接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提供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4.
高新区内产业聚群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1991年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数十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高新区不仅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正在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区、新体制的试验区和现代化城市的示范区。据科技部的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已达1010亿元,出口创汇总额达78亿美元。而且,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规模效应明显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已开始在各高新区屈起。但是与国际上成功的高新区相比,我国的高新区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有些差距并不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先天因素如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所造成的,而是因为在我们的高新区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内在的机制尚未建立,最终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如硅谷等成功的高技术产业园区的经验表明,产业聚群是高新技术园区内企业用至整个园区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机制。我国大部分高新区尽管已有了一定规模的企业空间聚集,但尚未形成真正的产业聚群。这是导致我国大部分高新区区内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动向     
《商周刊》2013,(13):15-15
青岛软件科技城规划发布 日前,青岛市在北京发布软件科技城规划。青岛软件科技城规划总面积30.5平方公里,位于青岛高新区,以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主导产业,将成为肯岛市软件产、  相似文献   

6.
高新区往事     
1992年,锣鼓震天响,青岛高新区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诞生.它的成立意味着承载青岛产业自主创新的巨轮正式起航. 2005年,高新区宣布扩区,随着红岛经济区以及市南软件园的加入,"一区五园"的大高新区格局正式形成,象征着创新与希望的火炬在高新区这片创业的天地里熊熊燃烧. 2006年,形势陡变.曾经如火如荼,誓做时代弄潮儿的青岛高新区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摘牌.  相似文献   

7.
各国高新区产业集聚的成功经验、差异与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成功发展的高新区大都形成了产业集聚的发展机制,这些高新区产业集聚表现出了许多共同特点和一些差异。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型及增强对我国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商周刊》2012,(24):56
"以往企业开发新药的试验往往要跑到外地去完成,不久的将来在园区里面就能实现检测。"11月17日,在深圳举办的"科技园区创新与发展论坛"上,青岛高新区科技局局长褚晓明表示,目前,青岛市正在发展蓝色经济,把医药生物作为主导产业,青岛高新区将在这方面积极支持和配合,首先计划将北科建生物医药平台纳入青岛市的二十个重大的创新平台中。  相似文献   

9.
从2008年的一片低效盐田和荒滩出发,在2年多的时间内,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一直在以硬件环境塑造和软件环境优化复合推进,作为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核心圈层和关键节点,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这样成为岛城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发展,是提高创新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2013-2017年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创新效率的相关关系及地区差异。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相对较高,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高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国家高新区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对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显著正向时滞效应;国家高新区对外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新时代全面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应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为路径,注重开放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阶段性与针对性调整。  相似文献   

11.
福州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时北京、苏州、西安3个高新区和区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福州市高新区和区内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时福州高新区目前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应走内涵型、集约式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高新区向创新型科技新城的研究经历了空间的"形聚"、产业的"神聚"、根植性创新网络和创新型科技新城几个阶段,其中创新型科技新城的构成要素包括创新的源动力、实现载体、政策扶助条件、创新网络裁判员、更新途径、链接点、黏合剂和创新型人才的凝聚条件。通过对青岛蓝色产业发展现状和蓝色产业创新网络要素进行分析,提出青岛国家高新区如何围绕蓝色产业创新网络实现与科技新城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加入WTO的宏观背景,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高新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若干提升我国高新区综合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软实力破局     
吴佳 《商周刊》2013,(13):32-33
意欲成为集聚高端人才、高端产业的发展高地,建设辐射山东半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青岛高新区,必须聚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15.
青岛啤酒在兼并扩张过程中取得的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兼并过程中和兼并后还存在着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对青岛啤酒兼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成为世界成功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模式。对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构建了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从而提出了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7.
以台湾民营科技园区的先锋和典范——台北市内湖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各时期发展特征与主要变化,归纳与总结其成功关键因素,如政府的因势利导、定制服务企业、发达的社群组织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内地大部分高新区在发展中存在的产能过剩、集而不群、创新水平低等问题,提出高新区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破解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增长不均衡、不充分突出的困境,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序列型网络RAM模型和引力模型,从绿色创新效率和绿色创新联系度两方面对39个西部国家高新区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结合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导向下西部国家高新区的战略定位、功能和使命,研究提出促进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差异化路径。结果表明,成熟型国家高新区需着力打造成为全国绿色创新的先行先试示范区;成长型国家高新区以引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低碳转型为主要任务;发育型国家高新区应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释放绿色创新潜能辐射带动邻近高新区;潜在型国家高新区则要敢于培育其独特的绿色创新文化,为成功对接绿色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高新区奠定基础。研究结论为西部国家高新区全面转向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抓好高新区建设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归纳提炼出高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五大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对比找出了湖北高新区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运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了2003-2016年中国277个地级市绿色全要素增长率,在此基础上,采用倾向匹配的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国家高新区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和传导途径。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显著推动了绿色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推动“技术领导者转移效应”实现;国家高新区对绿色经济增长存在明显异质性,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中部地区、低等级城市和“成长期”国家高新区对绿色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较大,高新区对协调区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导途径表明,国家高新区以创新驱动人力资本效应、财政配置效应和对外开放效应促进绿色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