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老鹳草素诱导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s,分为对照组(DMEM/F12完全培养基)、老鹳草素低剂量组(10-9mol·L-1老鹳草素+DMEM/F12完全培养基)、老鹳草素中剂量组(10-8mol·L-1老鹳草素+DMEM/F12完全培养基)、老鹳草素高剂量组(10-7mol·L-1老鹳草素+DMEM/F12完全培养基)、老鹳草素高剂量+DKK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组和DKK1组。成骨诱导第7天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试剂盒测定ALP活性及OCN含量。成骨诱导48 h时,采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Wnt3a、β-catenin、GSK-3β、Axin2、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成骨诱导第7天时,老鹳草素各剂量组明显促进BMSCs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同时ALP活性及OCN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成骨诱导48 h时,老鹳草素各剂量组Wnt3a、β-catenin、Axin2、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调,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加入DKK1后,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ALP活性及OCN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同时Wnt3a、β-catenin、Axin2、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均P<0.05)。结论:老鹳草素能够明显促进BMSCs的增殖及向成骨方向分化,其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3方对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和补肾健脾组共5组。后4组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连续21天,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组大鼠从实验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方灌胃,其余各组大鼠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第22天处死各组大鼠,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取第3代细胞进行成骨分化诱导实验,成骨分化诱导第4、7、10天采用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成骨分化诱导第7、14、21天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骨钙素(OC)含量,成骨分化诱导第21天茜素红染色法检测钙结节形成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SCs经成骨诱导4、7、10天ALP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经成骨诱导7、14、21天细胞上清OC含量显著降低(P<0.01),经成骨诱导21天后钙结节形成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大鼠BMSCs经成骨诱导4、7、10天ALP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健脾组大鼠BMSCs经成骨诱导7、10天ALP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组大鼠BMSCs经成骨诱导7、14、21天细胞上清OC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经成骨诱导21天后钙结节形成显著增多(P<0.01);与补肾组比较,健脾组大鼠BMSCs经成骨诱导7天ALP活性降低、经成骨诱导21天细胞上清OC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补肾健脾组明显升高(P<0.05),经成骨诱导21天后补肾健脾组钙结节形成明显增多(P<0.05)。结论: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3方具有促进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以补肾健脾方作用为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健腰密骨片对小鼠椎体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ic protein-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月龄昆明小鼠48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健腰密骨片高、中、低剂量组及生理盐水4组,灌胃8周后取材。用Micro-CT扫描分析L4腰椎,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剂量健腰密骨片对椎体BMP-7表达的影响;分离培养获得各组小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利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BMP-7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健腰密骨片高剂量组能够改善小鼠椎体三维结构,促进椎体BMP-7蛋白的表达;健腰密骨片高剂量组能够明显增加BMSCs中ALP活性,上调成骨基因BMP-7 mRNA的表达量(P0.05)。结论健腰密骨片高剂量组能够明显提高小鼠椎体骨量,促进BMSCs成骨分化,上调椎体和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BMP-7表达,从而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巴戟天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Cbfα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成骨诱导方法培养BMSCs,分别在3、6、9、12、15、18天通过RT-PCR方法进行半定量分析Cbfα1的表达,然后分A组(巴戟天水提物组)、B组(巴戟天醇提物组)、C组(对照组)、D组(经典成骨诱导)、E组(巴戟天水提物 经典成骨诱导组)、F组(巴戟天醇提物 经典成骨诱导组)培养,在Cbfα1 mRNA的表达最强的时间检测上述各组Cbfα1 mRNA的表达.结果:经典成骨诱导方法诱导至第3天的时间点开始观察到Cbfα1 mRNA的表达,并逐渐加强,至第12天达到高峰,15天、18天有所减弱,在Cbfα1 mRNA的表达最强的时间点(第12天),A组、B组、D组、E组、F组均较C组的表达强,均有显著性差异,其表达强弱顺序是:F组>E组>D组>B组>A组>C组.结论:巴戟天水提物、巴戟天醇提物能使Cbfα1的表达加强,且巴戟天醇提物表达强于巴戟天水提物.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槲皮素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但其调控机制尚不 完全清楚。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分化拮抗非蛋白质编码 RNA(DANCR)能够抑制 BMSCs 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本研究进一步研究槲皮素是否能通过调控 DANCR 的表达促进 BMSCs 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方法:BMSCs 在添加了 10 μmol·L-1 槲皮素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计数试剂 –8(CCK–8)试剂盒检测 BMSCs 的增殖;采用碱性磷酸酶 (ALP)分析试剂盒测定 ALP 活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DANCR、骨形态发生蛋白 2(BMP–2)、 runt 相关转录因子 2(RUNX2)以及骨钙素(osteocalcin)的表达。结果:槲皮素处理能够增强 BMSCs 增殖、ALP 活性以及 BMP–2、RUNX2 和 osteocalcin 表达。与成骨分化培养基诱导组(阳性对照组)相比,槲皮素组能够更好的 维持 BMSCs 的增殖,但是诱导 BMSCs 成骨分化的效果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槲皮素诱导的 BMSCs 成骨分化过 程中 DANCR 的表达显著降低。过表达 DANCR 能够逆转槲皮素对 BMSCs 增殖和成骨分化。结论:槲皮素通过抑制 DANCR 的表达促进 BMSCs 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干预BMSCs,7d后应用4-硝基苯基磷酸二钠盐(PNPP)偶氮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21d后行茜素红染色(ARS)观察钙盐沉积情况判定成骨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Runx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的基因表达以评估成骨能力。【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补肾活血汤低、中、高剂量血清组BMSCs的ALP活性、茜素红染色面积及Runx2、OCN、OPN基因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可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Runx-2、OCN、OP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鹳草素对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对成骨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进行检测。方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s,加入不同浓度老鹳草素(1×10-9,1×10-8,1×10-7mol·L-1)培养,另设空白组,分别于成骨诱导第7,14天采用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试剂盒测定ALP活性及OCN含量,并进行ALP染色。于成骨诱导第21天时采用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分化过程中钙结节形成数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OCN,ALP,骨涎蛋白(BS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成骨诱导后第7,14天时,老鹳草素各剂量组ALP活性,OCN含量及ALP染色强度均明显升高(P0.05),成骨诱导第21天时,老鹳草素各剂量组矿化结节数量及OCN,ALP,BSP,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鹳草素能够明显促进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成骨相关基因OCN,ALP,BSP,Runx2均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异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及胫骨全骨髓,利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单核层细胞,培养于含10% FBS的DMEM-F12培养液中,3d后首次换液,9d后成骨性诱导培养并用药物干预.异补骨脂素在培养基中终浓度分别为1×10-4,1×10-5,1×10-6,1×10-7 mol·L-1.增殖分析采用MTT法,于成骨性诱导培养第4,8,12,16天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钙盐沉积量、骨钙素分泌量,第15天进行ALP和钙化结节组织化学染色及计数.成骨性诱导后不同时间点提取总RNA,Real-time RT-PCR法检测bFGF,IGF-1,Osterix与Runx-2等成骨性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异补骨脂素剂量依赖性抑制BMSCs增殖,但能促进其成骨性分化,表现为提高BMSCs的ALP活性、促进骨钙素分泌、钙盐沉积量、增加钙化结节数量、提高bFGF,IGF-1,Osterix,Runx-2 mRNA表达水平.结论:终浓度为1×10-5 mol·L-1异补骨脂素能显著促进BMSCs的成骨性分化,证明异补骨脂素是中药补骨脂中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杨丽  朱晓峰  王攀攀  黄丰  张荣华 《中草药》2013,44(22):3182-3187
目的 观察淫羊藿水提取物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骨向分化能力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阐释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以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ALP染色阳性率确定淫羊藿水提取物促MSCs骨向分化的最佳质量浓度,并以该质量浓度进行MSCs骨向分化实验。按是否添加经典成骨诱导液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成骨诱导剂组、淫羊藿水提取物(500 μg/mL)组、淫羊藿水提取物(500 μg/mL)+成骨诱导剂组,每3~4 d各组更换含相应物质培养液1次,连续干预14 d。通过检测各组ALP、I型胶原(Col I)、骨钙素(BGP)和钙化结节等骨向分化指标的变化,以评价淫羊藿水提取物对MSCs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通过检测TGF-β1、BMP-2的表达,研究淫羊藿水提取物促MSCs骨向分化的作用机制。结果 淫羊藿水提取物最佳促MSCs骨向分化的质量浓度为500 μg/mL;成骨诱导剂组、淫羊藿水提取物组及淫羊藿水提取物+成骨诱导剂组均能促进MSCs骨向分化及上调TGF-β1和BMP-2的表达。结论 淫羊藿促进MSCs骨向分化,上调TGF-β1、BMP-2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体外左、右归丸诱导大鼠骨髓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及成脂的影响。方法:以左、右归丸水煎液和阳性对照药补佳乐、蒸馏水分别给予SD大鼠灌胃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分别加成骨和成脂诱导剂干预BMSCs,成骨诱导后采用改良钙钴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表达,成脂诱导第10天油红O染色。结果:左、右归丸组与空白组比较,可显著提高细胞中ALP活性,促进钙化结节形成;左、右归丸可减少脂滴形成,降低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结论:左、右归丸对BMSCs分化的调节具有双向性,既促进BMSCs成骨分化同时又抑制BMSCs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s) 移植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特性的影响,为开发有效而又低毒的分化诱导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无特定病原体级Wistar大鼠BMSCs。用噻唑蓝(MTT)法筛选出黄芪多糖的合适浓度,取F3代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诱导组(神经诱导、成脂诱导、成骨诱导、软骨诱导),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检测神经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酯酶(LPL)、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Ⅱ。分析黄芪多糖对F3代BMSCs向神经、脂肪、软骨和骨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 MTT显示,在1 g/L黄芪多糖诱导48 h下细胞增殖明显,甲苯胺蓝染色阳性,而油红O、茜素红染色阴性。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NSE为阳性表达,LPL、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Ⅱ均为阴性表达。结论黄芪多糖可诱导大鼠BMSCs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而未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王晓娟 《环球中医药》2013,6(7):492-495
目的观察中药丹参多酚酸盐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促骨折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将0.5 mg/ml浓度丹参多酚酸盐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对照组为无药物单位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48小时镜下观察细胞情况,1、3、5、7天行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培养7天的两组细胞的VEGF mRNA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培养48小时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密集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MTT检测也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VEGF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促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提高其VEGF的表达。可能是其促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丹参饮及其拆方干预骨髓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LBMSCs)移植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大鼠,比较其对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心肌血管生素-1(angiogenin-1,an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幼鼠用以提取BMSCs,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传代、扩增,观察细胞形态,传至P3时,用以移植。30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丹参饮组、丹参饮组、加味组。对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组大鼠均进行心肌IRI造模,再分别在大鼠心肌梗死区边缘移植BMSCs细胞培养液。术后14d取心肌进行HE染色;术后3、7、14d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ang—1的阳性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ang—1阳性表达均升高,其中以加味丹参饮组效果最佳(P〈0.05);丹参饮组与加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丹参饮及其拆方对IRI大鼠心肌具有增加ang-1蛋白表达、改善梗死区心肌组织病理学形态的作用,且加味丹参饮的作用明显优于拆方。提示加味丹参饮及其拆方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ang-1的阳性表达有关,且加味丹参饮中药物的配伍可使其功用发生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种优化的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获取、分离、培养、鉴定的方法,为进一步骨组织工程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抽取健康自愿者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贴壁培养BMSCs,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来间接鉴定BMSCs。结果:首次换液时间为5—6d,20d左右细胞逐渐汇集可以进行传代,获得纯化的人的BMSCs。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贴壁培养的方法能够分离纯化的人BMSCs,9代以前生长迅速,形态稳定,可传至11代,可以作为后续骨组织工程实验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归饮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的分化、凋亡及骨吸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破骨细胞,分别以空白对照血清、地塞米松+对照血清、地塞米松+右归饮血清的培养液来培养破骨细胞,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对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计数;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计数破骨细胞的凋亡率;用RT-PCR测定ATPase a3基因相对表达变化分析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血清组和对照血清+地塞米松组相比,地塞米松+右归饮血清组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分别为P〈0.01,P〈0.05),破骨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ATPase a3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右归饮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分化及骨吸收活性,促进破骨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其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梁磊  陈来照  段虎斌  郝强  成睿 《中医药研究》2012,(10):1227-1229
目的探讨联合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只,取股骨骨髓体外培养BMSCs。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单独移植BMSCs组、单独应用VEGF组、联合移植BMSCs与VEGF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的Feeny自由落体撞击方法建造中度创伤性脑损伤模型。造模后1周,在立体定向仪下分别将等量BMSCs、VEGF、BMSCs加VEGF及PBS液注入相应大鼠的损伤脑组织周边。养育2周后处死取脑。采用HE及尼氏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应用Image pro-Plus6.0软件测量半暗带及健侧对称部位BDNF阳性表达区域的总和累积光密度,应用SPSS 11.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BMSCs组外,其余各组对称部位BDNF含量均较半暗带高(P〈0.05);联合移植组半暗带的BDN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移植BMSCs与VEGF可有效抑制TBI大鼠半暗带中BDNF含量的降低,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与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全细胞贴壁培养法获取、纯化BMSCs,体外培养,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体系,采集空白对照大鼠、益气药、活血药、益气活血中药灌胃大鼠含药血清,用10%浓度以上不同含药血清培养第三代BMSCs,置于37℃,5% CO2培养箱中孵育。用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噻唑基四唑比色法(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测细胞活性,绘制生长曲线,观察10%益气、活血、益气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采用全骨髓贴壁法获取的BMSCs,经流式细胞术检测,CD44、CD106呈阳性表达,基本不表达CD45、CD34;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培养第2、4、5天细胞快速增长,均较前一天增长明显( P 〈0.05),第6天时活血方血清组与益气活血方血清组细胞增长已呈下降趋势,而其它三组在第6天细胞增长达最大,与前一天比较仍有差异( P〈0.05),到第7天呈下降趋势。 BMSCs去除基线增殖率组间比较,培养第2天时,各组间比较虽无差异,但活血方血清组达最大(71.39±177;4.98%);第4、6天时,益气活血方组达最大(66.40±177;1.47%),与其它三组比较P〈0.01,活血方血清组次之;培养第6天时,益气方血清组较其它三组大,益气活血方血清组次之,活血方血清组最低。结论全细胞贴壁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形态与表形表达上均具备BMSCs特征;益气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培养BMSCs增殖影响最大,活血方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影响出现最早、益气方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影响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9.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近端骨髓成骨活性下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近端骨髓体外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改变。方法:取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近端骨髓,建立人骨髓间充质细胞诱导分化成骨细胞的培养体系,采用观察细胞学形态、MTT法、细胞内ALP含量检测及矿化结节形成,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MTT测定细胞增殖、矿化结节染色及细胞内ALP含量测定表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近端骨髓体外分化成骨细胞的能力及活性下降(P〈0.01)。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近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鬼针草水提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NO、IFN-γ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50只昆明种小鼠,月龄2~4月,平均月龄3月,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A)、模型组(B)、鬼针草水提物低(C)、中(D)、高(E)剂量组。C、D、E组分别用2.5 g·kg-1?d-1、5 g·kg-1·d-1、10g·kg-1·d-1鬼针草水提物灌胃,A、B组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3W后模型组和鬼针草水提物组小鼠均一次性腹腔注射LPS(脂多糖400μg/kg)建立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ALT、GGT、NO、IFN-γ水平和肝匀浆中MDA、SOD的含量,肝组织HE染色作病理切片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鬼针草水提物组ALT、GGT、NO、IFN-γ、MDA均明显降低,GSH-PX 活性明显增高,肝细胞水肿、变性等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鬼针草水提物能够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NO、IFN-γ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具有较强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