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笔者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和室内的工作对辽西地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点)的产出特征、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嗣岩蚀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含金石英脉类型金矿床(点)的找寻标志提出一些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李亚生  哈恩忠 《硅谷》2010,(2):89-90
联合村岩金矿床位于伊春-延寿铁多金属成矿带北段,矿体赋存于石英脉与强硅化云母片岩中。矿床成因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蚀变岩型。断裂构造、围岩蚀变、物化探异常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果洛龙洼金矿床是近年在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金矿床,通过对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理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该矿床由早期形成的热水沉积建造提供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在后期动力挤压、变形、变质作用下,成矿物质富集,形成含金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具有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特点。  相似文献   

4.
胶辽金多金属成矿带是辽宁地区主要的金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区内已知金属矿床多处,金属种类有铜矿床,金矿床,钼矿床,铜钼矿床,铅锌矿床,锌矿床,构成工业意义的有万宝中大型斑岩钼矿,沙窝沟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嘉荫县下站河金矿床产于构造破碎蚀变岩中,金矿体的形成与构造破碎蚀变岩密切相关,具有典型的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  相似文献   

6.
义县红石金矿赋存于中生界侏罗系义县组次火山岩中,是辽宁省首次发现的典型火山岩型金矿床。矿区内有3条金矿体,走向近南北。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成矿阶段。矿石类型主要为硫化物角砾岩和流纹斑岩、蚀变岩型。矿床受NEE、NNw向两组断裂控制,构造、次火山岩的侵入及热液活动直接参与了成矿作用。矿石中S、Pb、H、O同位素及成矿温度表明,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和地壳深部,成矿热液主要由大气降水组成,混合部分岩浆水,成矿温度110℃~245℃,属火山岩型超浅成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全传顺  刘兆龙 《硅谷》2014,(17):158-159
258高地岩金矿体产于侏罗世花岗闪长岩侵入体中,金矿体呈北西向雁行式排列,含矿岩石为碎裂蚀变花岗岩,围岩蚀变为强硅化、黑云母化、钾化等。该矿床为与闪长玢岩侵入体相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床,笔者对矿区内地质、物探和化探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抚顺县姚家金矿位于浑河断裂的抚顺段内,为典型的含金石英脉类型金矿床,金矿体产于构造蚀变带内。通过分析研究可知金矿物质来源为太古界鞍山群变质杂岩,矿体在空间上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9.
洪山正长斑岩蚀变矿化特征及可能存在的矿床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立芹  李玉成  赵书梅 《硅谷》2014,(7):165+167-165,167
通过近年来对洪山岩体正长斑岩的深入工作,从矿化、蚀变、含矿等方面详细分析总结了其特点,并与斑岩型铜矿床特征进行了类比,提出洪山岩体可能存在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10.
白乃庙金矿为动力变质~岩浆热液迭加型金矿床。近EW向断裂为控矿主干断裂,为导矿和赋矿构造;NW向和NE向断裂,为储矿和容矿构造;近SN向断裂,错断和破坏矿(化)体。成矿与动力变质作用密切相关,成矿热液沿华力西晚期动力变质形成的糜棱岩化带和片理化带充填和交代;在燕山早期岩浆热液迭加作用下发生迁移、富集成矿,形成含金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1.
贡屯铜钼矿产于虹螺山-五指山多金属成矿带的北东段,是辽西地区重要的成矿部位。铜钼矿受花岗斑岩杂岩体、到NE向断裂构造控制,具有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的蚀变类型,由此可知其成因类型为斑岩型。找矿标志为花岗斑岩杂岩体、断裂构造、硅化、钾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查明阿拉善左旗朱拉扎嘎金矿的成因,分析了研究区构造特征及赋矿地层特征,测试了356块样品的Au、Ag、As、Sb、Hg、Bi、Cu、Pb、Zn、W等十个元素,分析了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了不同裂隙物元素含量变化关系,同时对含金矿物的赋存状态及容矿岩石与围岩做了研究。研究结论:金矿物多数为晶隙金和裂隙金,金矿床与海西期花岗岩浆热液活动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主体成因类型应属岩浆热液蚀变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邢琳  冀岩丰 《硅谷》2010,(2):87-87
东安金矿床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赋存于强硅化蚀变带中,受库尔滨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其有利的大地构造位置、中酸性中基性脉岩的出现以及良好的物理化学条件是东安金矿床的主要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葫芦岛市水泉金矿地处辽西虹螺山一五指山多金属成矿带上,为典型的构造角砾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文着重概述了水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论述了金成矿地质作用,提出了在葫芦岛市水泉地区寻找该类型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李坛  侯莉  孟巍 《中国科技博览》2014,(17):309-309
辽宁省葫芦岛市水泉金矿地处辽西虹螺山一五指山多金属成矿带上,为典型的构造角砾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文着重概述了水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条件,论述了金成矿地质作用,提出了在葫芦岛市水泉地区寻找该类型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斑岩型铜矿床是重要的铜矿类型,具有规模大、埋藏浅、成群成带出现,矿石易选,可综合利用元素多等特点,在已探明的铜储量中斑岩型铜矿居首位。研究认为,斑岩铜矿的分布主要受板块构造控制,多集中在板块构造的敛合带上,斑岩铜矿与陆相火山成因的黄铁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及铅、锌、银、金等多金属中低温热液矿床相伴生,具有特征的矿化蚀变组合及分带,而在表生作用下可以形成次生富集带。本文从理论与野外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简述了斑岩型铜矿床地质构造特征,介绍了斑岩铜矿的找矿思路与方法,适宜野外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夏甸金矿床是胶东招平断裂带中部典型的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论文以系统详实的野外地质观测成果和矿床探采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夏甸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赋矿地质体和控矿断裂带构造的系统研究,研究了其深部成矿及矿体定位规律,进行深部隐伏矿体成矿预测,为矿山进一步深部探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东南沟金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铁岭-靖宇台拱上。矿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赤峰-开原深大断裂构造断块中,矿体主要产于该深大断裂旁侧的中元古界辽河群是受区域EW向大型韧-脆性断裂活动所派生的次一级构造所控制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辽宁朝阳烧锅营子金矿区区域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床成因简述。总结了本区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提出了构造,岩性、围岩蚀变、矿化类型、地表褐铁矿化、旧采遗迹等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讨论了北衙矿区的地质特征,通过对勘探资料的深入研究和野外观察,初步确定,北衙矿区存在两期岩浆活动,早期的石英正长斑岩、正长斑岩等近南北向分布,晚期的黑云正长斑岩、煌斑岩脉等呈近东西向展布。矿化主要与近南北向岩体关系密切。北衙地区存在五种矿床类型,即矽卡岩型铁金矿床,其形成时代相对较早,分布于万硐山矿段、马头湾矿段等地;斑岩-隐爆角砾岩筒型金铜矿床,分布于北衙矿区的西矿带的万硐山-红泥塘(观音箐一带,形成时代相对较晚,并叠加于早期的矽卡岩型矿床之上;裂隙-溶洞型铁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北衙矿区的东矿带的笔架山一带,属强氧化高品位金矿石;砂岩型铁金矿床,分布于本区的三叠系下统腊美组(T1l)砂岩中,呈似层状产出,成矿潜力巨大;红土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北衙盆地浅表部位的丽江组(E2l)和第四系堆积物中,易采易选,可供利用。北衙地区下一步勘探和研究的主要矿床类型应是深部具有潜力的斑岩(隐爆角砾岩筒型金铜矿床和三叠系下统碎屑岩中产出的砂岩型铁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