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疏浚泥陶粒混合骨料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已经获得成功应用。为了明晰疏浚泥陶粒混凝土的破损机理,探讨混合骨料混凝土配比规律,本文建立了力学性能细观研究方法。在细观层次上,将疏浚泥陶粒、疏浚泥陶粒界面、碎石、碎石界面、水泥石看成五相,建立随机骨料模型的平面模型,构建混凝土的二维抗折试件细观模型,研究其裂缝破损机理。研究表明,对于低标号混凝土而言,混合骨料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性能,对于高标号混凝土,陶粒自身的性能对混凝土的破坏规律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研究了轻骨料不预湿、浸水预湿、加压预湿、真空预湿等施工预处理方法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性能与长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之目前国内常用的浸水预湿法,采用真空预湿法、加压预湿法可更为有效地提高高强轻骨料的预湿程度及所拌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对混凝土施工有利,但应注意控制轻骨料在新拌混凝土中的上浮问题;采用加压预湿法会显著降低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采用真空预湿法、浸水预湿法对轻骨料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发展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3.
针对钢渣的资源化利用问题,进行钢渣替代近海水工混凝土骨料的可行性研究。以宝钢滚筒渣部分替代天然粗、细骨料进行钢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钢渣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并进行试点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掺入量的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逐渐降低,抗压强度、抗渗等级、耐磨度逐步提高,电通量和扩散系数略有增大,抗氯盐侵蚀性能略有下降,能够满足近海水工结构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试点工程结构表观质量与普通混凝土无异,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沿海地区钢渣的消纳与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经。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海工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系统研究花岗岩石粉对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等性能的影响,分析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石粉含量为4.5%~6.5%时,制备的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良好,石粉含量对新拌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塑性黏度等流变性能的影响不显著;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先增加后降低,抗氯离子渗透性、干燥收缩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但当石粉含量不超过6.5%时,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干燥收缩影响幅度不明显;机制砂中适量的石粉降低了混凝土浆体孔隙率、优化了孔结构分布,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但石粉含量超过6.5%时,石粉对混凝土砂浆的孔结构、胶凝材料水化进程具有不利影响;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机制砂石粉的含量宜控制在4.5%~6.5%。  相似文献   

5.
采用疏浚泥陶粒和碎石配制了海洋疏浚泥陶粒混合骨料混凝土并研究了力学性能。试验表明:混合骨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比强度都随着陶石比的增加而减小,陶石比为1/1时,混合骨料混凝土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混凝土浇筑方量大,结构复杂,耐久性要求高,混凝土裂缝控制要求严格。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骨料级配优化试验,选取最佳骨料级配;采用大掺量矿物合料技术路线,在混凝土中掺用矿粉和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通过试验选择最佳砂率,以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减少收缩;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混凝土搅拌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先拌水泥砂浆法、先拌水泥净浆法、水泥裹砂法、水泥裹石法、粗细骨料全造壳法等二次搅拌工艺,测定其3d,28d的抗压强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并与传统搅拌工艺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二次搅拌工艺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氯离子抗渗性能,尤其是水泥裹砂法和粗细骨料全造壳法对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氯离子抗渗性能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低吸水率高强页岩陶粒经预湿处理后时高强轻集料混凝土 (HSLC) 的工作性、力学性能、收缩变形和耐久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湿处理改善了HSLC的抗分层离析性能和可泵性,提高了HSLC的力学强度,降低了HSLC的干燥收缩与自收缩,对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冻性有不利影响,但对HSLC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影响不大.低吸水率高强页岩陶粒配制HSLC的最佳预湿处理时间为0.5 h.  相似文献   

9.
杨华 《水道港口》1996,(1):13-18
液态渣是燃煤热电厂液态排渣炉排放出的一种工业废渣.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结果,从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方面.阐述了液态渣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异同.指出用液态渣可直接代替天然砂作混凝土细骨料.这一成果为液态渣在工程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比分析了现行行业标准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现行国家标准GB/T14684-2011《建设用砂》及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SO 6274:1982 Concrete—Sieve analysis of aggregates(混凝土骨料筛分析),结合实际检验经验,对细骨料筛分析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船闸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发生开裂的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热力学及变形性能,并基于多场耦合模型对廊道结构混凝土进行开裂风险评估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掺入抗裂剂减小混凝土干燥收缩且自生体积变形初期产生较大膨胀,显著提升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抗裂剂可降低船闸廊道结构混凝土最大开裂风险系数40%以上,控制廊道混凝土各部位开裂风险在0.7以下,大大降低了结构混凝土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配置HRBF500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剪试验,并依据《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条文规定,研究该高强钢筋在港口工程混凝土受剪构件中的应用。试验观测构件斜裂缝开展规律及破坏形态,采集构件不同状态时的荷载数据。依据《港口工程荷载规范》条文规定,并引入荷载长期影响系数,分析构件斜截面极限承载力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斜裂缝宽度。研究结果表明,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斜向开裂规律与普通梁基本相同,其钢筋强度可以被充分利用,基于水运规范所得极限承载力和考虑荷载长期影响的正常使用阶段斜裂缝宽度满足要求,且有较好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3.
组合梁斜拉桥兼有混凝土和钢结构的优点,但作为两种材料的结合体,混凝土收缩徐变会引起组合截面的应力重分配,可能促使混凝土裂缝的提前出现或加速裂缝的扩展,从而降低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组合梁斜拉桥主梁应力重分布的影响,并对混凝土的加载龄期的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混凝土加载龄期越早,组合截面的应力重分布越明显;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混凝土桥面板的应力影响不大,但对钢梁应力影响较为显著,钢梁的应力增量达到钢材容许应力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14.
对《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和(JTGD62-2004)《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99年版和2005年版、ASSHTO-1994规范中在相同条件下,通过不同的加载龄期、不同的环境相对湿度等其中一个参数变化时对各规范收缩应变、徐变系数进行分析和比较。主要结论为:混凝土收缩应变主要与环境的相对湿度有关;混凝土的徐变系数,各规范相差较大,铁路规范中徐变系数仅与加载龄期有关,与混凝土的所处相对湿度无关,且其徐变系数相差不大;公路规范中加载龄期及湿度均对其有影响,但湿度对混凝土徐变系数影响更为敏感;在设计和施工中尤其是混凝土前期养护时的湿度应重点关注。综合分析表明,JTGD62-2004考虑参数较多、较为合理,建议铁路规范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5.
以921A调质高强度钢在热传导温度场影响下产生的塑性收缩量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船舶局部典型结构进行片体试验,结合分段建造施工工艺要素进行数据测量。进行数据处理,确定921A钢在建造过程中产生的收缩量和收缩因数,并转化为相应的精度加成因数,最终得到精度补偿量,可为实际船体结构建造策划设计的精度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兵 《中国水运》2007,7(2):97-99
阐述了当前欧洲各国、美国、日本及中国等国家对废弃水泥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研究现状。分析了废弃水泥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的研究发展方向,并简要阐述了再生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强混凝土联锁块面层结构在港口堆场中的应用问题,对高强混凝土联锁块的特点、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和经济效益等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高强混凝土联锁块在港区堆场应用中性能较优、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钢混结合段内部构造复杂、带剪力键的钢隔室较多、钢筋密集等特点,要求混凝土具备良好的自密实和低收缩性能。文章采用高效聚羧酸减水剂、优质I级粉煤灰、膨胀剂、聚丙烯纤维配制流动性好、收缩小的钢混结合段混凝土,并采取J环试验评价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现场模型试验表明,钢混结合段混凝土浇筑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在基体对面层现浇混凝土变形约束的条件下,温度、湿度变形引起的收缩应力是码头面层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在码头面层中引入补偿收缩混凝土,减少基体对面层的约束,可以做到面层少出现或不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20.
以深圳到中山预投标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工程为例,针对钢壳混凝土沉管的组成形式,借鉴已有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收缩和徐变作用下的变形研究成果,对钢壳混凝土结构在长期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研究,采用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对沉管横向结构在长期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徐变和收缩的影响,混凝土最终将近退去一半的应力值;钢壳的受力随着徐变和收缩的发展趋于均匀;随着收缩徐变的发生钢壳所承担的弯矩逐渐减小;由于徐变和收缩导致挠度增量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