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所谓“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中国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引起各阶层关注。2006年5月正式公开发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数字鸿沟有所扩大”列为当前信息化发展值得重视的六大问题之一,“缩小数字鸿沟计划”也成为六大战略行动之一,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缩小数字鸿沟的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本报告将应用国际上最新研究成果,对国内存在的地区数字鸿沟、区域数字鸿沟、城乡数字鸿沟、性别数字鸿沟、教育数字鸿沟等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对正确应对数字鸿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国如何应对数字鸿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也进一步拉大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不发达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差距,这必然使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是一个与全球经济同样快速发展着的发展中国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全球信息革命的竞赛中,已经落后了。因此,如何跨越数字鸿沟,是摆在全体中国人面前的艰巨任务。一、触目惊心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时代,拥有工具的人以及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它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网络技…  相似文献   

3.
罗茜文 《移动通信》2005,29(5):33-36
近年来,尽管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同国家之间、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都存在信息社会的数字鸿沟。世界各国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普及、信息资源的共享远没有达到均衡的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主任宋直元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谈到:因为信息资源应该是全人类能够实现共享的资源,所以国际社会、联合国、电信联盟都非常重视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和逐步填平信息化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4.
乐宁  陈鸿霞 《通信世界》2005,(33):39-40
随着信息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数字鸿沟”造成城乡贫寓差距拉大的现象日益突出,如何消除“数字鸿沟”,使中国数亿农民尽快使用上快捷的通信网络服务,使广大农民能够借助信息化的翅膀奔向小康,尽快缩小城乡差距的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正在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国内通信运营企业如何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也使自己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依然成为各大运营商正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广西移动作为广西通信业的领跑者,它的发展与成长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现代运营商是如何在服务“三农”与发展自己之间寻求结合点并获得成功的真实案例。  相似文献   

5.
智能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为人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互联网的负面问题也随着发展日益凸显,由于互联网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的信息解码能力的差异等,造成了信息接受的不平等现象,日益形成“数字鸿沟”。与此同时,我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数字鸿沟日益显现,在个人、家庭、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老年数字鸿沟。在以人为本的数字包容时代下,国家、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应共同发力弥合数字鸿沟,实现数字社会红利的共享。  相似文献   

6.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的“信息分化、数字鸿沟或知识文明距离”现象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如何解决好这一现象也成为区分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标志。尽快解决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是我国完全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这个时代赋予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全球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的提出和含义 美国商业部远程通讯与信息管理局于1995年、1997年、1999年、2000年分4次发表了在网络中这个系统报告,将数字鸿沟定义为:在拥有信息时代工具拥有者与未拥有者之间的差距.BBC的定义是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一国或地区信息化发展进程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和思想认识的嬗变,并决定着一国或地区在经济全球化的参与程度.在全球信息化时代,一国信息技术自主开发及应用能力关乎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安全,必须从国家生死存亡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深邃的历史感、强烈时代感把握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我国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缩小与发迭国家的“信息鸿沟”.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时代,如何跨越数字鸿沟?针对这一问题,业界围绕“IT”已有过很多讨论。但笔者认为,数字鸿沟的本质是“经济鸿沟”,是经济巨大差异的数字化表现。要跨越数字鸿沟,必然要跨越经济鸿沟,更要关注到“微观”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这一“传统视角”,或许对各级信息化推进者有所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所谓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数字鸿沟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将对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日益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11.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但这并未消除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贫富差异。相反,这种差异正以更为严酷的方式体现出来,马太效应更为明显。如何消除贫富差距、跨越数字鸿沟,是摆在广大信息落后国家及地区的一个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一员,必须充分认识数字鸿沟存在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带来了一场社会革命。在这场社会的变革、转型中,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将引发“人文精神扭曲”、“语言文化优势”、“文化殖民主义”、“地区冲突不断升级与数字化战争”等一系列新的人文贫困。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带来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并对信息时代的人文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是导致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不平衡。“数字鸿沟”日益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2月10~12日在日内瓦召开的“信息社会全球峰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峰会是在1998年提出来的,当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管理信息网络和消除数字鸿沟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在近两年的准备期间内,数字鸿沟仍然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并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14.
这里,有着高山深壑和滚滚长江的阻隔,“不与秦塞通人烟”。这里,曾经荒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是其真实的写照。如今,这里换了人间,但巨大的城乡反差依然存在。当信息化浪潮涌来时,如何消除城乡“数字鸿沟”,让信息沟通不再遥远?早在2002年,重庆市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邹炳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过,中国电信长期以来始终致力于缩小信息差距,诈合数字鸿沟,坚持城乡并重,不惜以高成本低收入负债发展农村通信,以使广大农村地区跨越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5.
阮强 《通信世界》2002,(17):27-27
第34届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信息通信技术为全人类服务,帮助人们跨越数字鸿沟”。围绕这一主题,盘点海南电信几年来倾力打造海南“数字化”的工作,不难发现:海南电信信息网络化建设走过了一条快速、超常规的发展之路,实现了大跨越,为海南信息智能岛铺就了一条畅达的信息、高速通道,对缩小数字鸿沟,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华迪 《世界电信》2007,20(5):50-53,57
国务院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用15年时间缩小数字鸿沟计划。加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普及信息服务。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作  相似文献   

17.
建设信息社会,必须以人为本。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全球信息通信的协调发展.使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惠及每一国家、每一普通民众。否则。信息社会将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8.
信息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字化产品、获取数字化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体现了信息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统筹兼顾老年人需求的发展理念,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数字化与信息时代获得了更全面的保障,有效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在社会信息化发展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机遇指数(Information Communica tion Technology-Opportunity Index,简称ICT-OI)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7年公布的信息化综合指数.该指数不仅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程度,也可以作为跟踪数字鸿沟的一项重要工具.信息化机遇指数(ICT-OI)可以全面衡量个人和家庭的ICT获得和使用的情况,其目标是解读在全球信息社会环境下获得和使用ICT的概念,从而确认信息化机遇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信息化机遇指数(ICT-OI)的主要目标是发现数字鸿沟,并帮助人们了解它自本世纪初以来的演变情况.但是,为准确衡量与信息化水平高度发达经济体的差距,需要选取更为精确的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信息界》2010,(5):58-62
信息化机遇指数(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Opportunty Index,简称ICT-0I)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7年公布的信息化综合指数。该指数不仅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程度,也可以作为跟踪数字鸿沟的一项重要工具。信息化机遇指数(ICT-0I)可以全面衡量个人和家庭的ICT获得和使用的情况,其目标是解读在全球信息社会环境下获得和使用ICT的概念,从而确认信息化机遇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信息化机遇指数(ICT-0I)的主要目标是发现数字鸿沟,并帮助人们了解它自本世纪初以来的演变情况。但是,为准确衡量与信息化水平高度发达经济体的差距,需要选取更为精确的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